眾所皆知,人死當然不能復生,此一神蹟乃表示媽祖之神通廣大,能使死者復活。 傳說美軍空襲曾投下數百顆的炸彈,但僅少數幾顆命中爆炸,其餘的都投進鹿港海邊沙灘上,成為變成未爆炸的的啞彈,乃拜受媽祖顯靈所賜。 據傳一名參與行動的美軍老空軍人見聞,其人於戰後初年曾到鹿港觀光,到天后宮瞻仰媽祖聖像,發現與當時他在機上見一飛天白衣神女飄行天空,以長裙承接炸彈、將之拋移至海灘軟地。 關渡宮媽祖 女神面貌猶似天后宮媽祖,遂將其遭遇向導遊的鹿港友人述說。 目前臺灣島內分靈最久遠,應為西螺社口福天宮從嘉義朴子配天宮所分靈之老二媽;而西螺社口福天宮廟內目前存有一塊「大正十五年」的路關圖,證明當時有大規模往配天宮謁祖進香;民國72年(1983年)連續謁祖進香三年,因建廟經費有限再度中斷。
迎請的區域可從關渡周邊的五角頭,遍及北海岸、東北角,乃至延伸到基隆、宜蘭等地,甚至遠及桃園和新竹一帶。 是故,迎請關渡媽的區域分佈,可以說涵蓋了整個北臺灣,並且在北臺灣形成特殊的年例慶典。 由於迎請關渡二媽的習俗,相沿至今已屆一百多年的歷史,常在同一時間之內,會有來自不同地區的恭請聖駕,累計整個年度的迎請案例,高達四百件以上。 為了滿足各方聚落的請駕需求,於是在徵求媽祖的應允之下,陸續雕製了多尊關渡二媽的分身。
關渡宮媽祖: 台北故宮博物院
有些是恭請到當地宮廟駐蹕,舉行平安祈福法會,然後再展開遶境活動。 有些則是在關渡二媽的聖駕抵達之後,直接與當地的神轎、陣頭會合,並即刻進行遶境活動。 媽祖回鑾的當天,同樣也是在陣頭隊伍相伴之下,浩浩蕩蕩地回到關渡宮。 待媽祖的鑾轎在廟埕停妥之後,恭請媽祖聖駕下轎,並迎回大殿回鑾,迎請單位的代表參香致祭,然後再到服務台回報,至此迎請關渡媽的活動圓滿完成。 目前就史料《諸羅縣志》來說,「干豆門天妃廟」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鳩眾所建於山上;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時重修,易茅以瓦,建材自廈門運來,諸羅縣知縣周鍾瑄命名曰「靈山廟」[2][3]。 該廟原建於山頂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遷到山麓;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因廟宇方位不正,再次重修;道光三年(1823年)因風雨侵襲毀損,再次重修[3]。
目前馬祖馬港的馬祖天后宮仍可看見媽祖的靈穴,且從未移動過,據說每次有意移動,都會有一些不可思議事件發生。 若遇海難向神明呼救時,稱「媽祖」,媽祖就會立刻不施脂粉來救人。 若稱「天妃」則媽祖就盛裝打扮,雍容華貴地來救人,所以會很晚才到。 故海上都稱「媽祖」,不敢稱「天妃」,希望媽祖立刻來救海難中的漁船[10]。 關渡以前叫「干豆」,就史料《諸羅縣志》來說,「干豆門天妃廟」是清康熙51年(1712年)所建,原本僅是茅屋。
關渡宮媽祖: 竹科土地公廟 土地公廟拜拜 生產線財源滾滾
千年來人們對媽祖的稱呼,從通玄神女,而神姑、娘媽、媽祖婆,以至「天上聖母」,而官方封號則由夫人、妃、聖妃、天妃以至天后,給予最高的崇敬,至於臺灣民間社會的信眾,則恭敬而親切地暱稱為「媽祖婆」。 千年來媽祖靈應的傳奇神蹟,經由民間社會的一再傳播,不僅成為沿海各地敬仰的全能神祇,更隨著漁夫、水手、海商及向海外的華人移民賈而傳遍海內外。 新港奉天宮與北港朝天宮的爭論歷史更早,據說清朝時北港溪改道,沖毀古笨港街,也沖毀了當時的廟宇,因此在笨港街原址河道北岸重建的北港朝天宮,堅持自己為笨港媽正統。 而原本在南岸聚集的人們,後遷至現新港之處建立的新港奉天宮,則宣稱洪水將原廟宇的4尊媽祖(開台媽、大媽、二媽、三媽)神像沖至南岸,並被其保有。
- 於是歷史最悠久、同時靈驗傳奇最多的關渡媽,便成為四方爭相迎請的神尊。
- 女神面貌猶似天后宮媽祖,遂將其遭遇向導遊的鹿港友人述說。
- 媽祖,姓林名默,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嶼,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3月23日,卒於雍熙4年(988),享年28歲。
- 貓大爺,興趣廣泛,愛好美食、旅遊與歷史,曾任職電玩雜誌主編、電視台記者、軍事雜誌特約撰述、旅遊雜誌特約作者、在線遊戲公司營運長、大學講師(有教育部講師證),現為專職部落客及電視談話來賓。
檢方認定,周男涉殺人等罪,有逃亡、滅證之虞,向法院聲押周男,士林地方法院晚間裁定羈押未禁見。 行天宮又叫恩主公廟,是台北地區極為重要的信仰中心,除了是臺灣香客朝聖的地標,宮廟建築的莊嚴美感也吸引非常多來自海外的觀光客。 因此只要在開放時間,不只宮廟部分,周邊一帶也湧進不少人潮。
關渡宮媽祖: 馬祖的媽祖信仰
周嫌落網後,否認情殺,強調是因老闆娘對他擺臭臉,覺得被針對,原本只是想拿槍嚇嚇,結果被激怒才會開槍;槍枝來源則稱是已故友人寄放,更一度不知羞恥說,本來想說先去雲林吃小吃,再去高雄看小孩就會投案,對於奪走一條人命毫無悔意。 關渡宮媽祖2025 北市北投區「關渡鹹粥」越配潘姓老闆娘遭槍殺,周姓槍手逃12小時遭逮。 周嫌落網後,否認情殺,稱是不滿潘女態度而槍來源則推給死人,甚至還說「想先到雲林吃小吃再去高雄看小孩完就投案」,被依殺人等罪收押。 《東森新媒體ETtoday》今(13日)重返現場,發現潘女親戚「守著攤位」,並對外界亂傳的四角戀情殺說法表示不滿。
關渡宮媽祖: 奉祀神佛
痛失愛妻的林姓丈夫首發聲,在臉書PO出心情:「這個家庭因為一個突如其來且瘋狂的陌生人而摧毀,一顆子彈帶走了一條生命,也帶走了孩子們快樂的童年」字字句句令人鼻酸。 北市動物保護處,關渡平原作為台北盆地水系的主要出口,為蘊含許多生物的濕地,也是保護大台北地區都會安全的滯洪區域。 面對自然提供資源供人類維生,我們應該視為一個禮物;作為接受者,應思考如何回應大自然給予的饋贈,二0二三年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則以此概念為動機,思考如何與自然產生連結,進而啟發人們友善生態的思維。 而關渡宮除了主祀馬祖外還同時祭祀著觀音菩薩、文昌帝君、阿彌陀佛、玉皇大帝、千手觀音、財神、福德正神…等諸多神祇。 關渡宮後山財神洞相當著名,是30多年前人為開闢的,裡面供奉五路財神,爬上去走到底,摸摸盡頭的金元寶,更是股票投資人不能錯過的行程!
關渡宮媽祖: 歡慶建廟310週年 關渡宮媽祖文化季(台北畫刊111年9月)
沿山坡闢建的後山公園,亭台樓閣林立,遠眺淡水河、觀音山視野極佳,而後山公園停車場旁的河畔隄防,更是乘涼、散步、聊天的好去處,紅樹林沼澤近在眼前,偶有水鳥飛過,愜意悠閒。 二樓的「廣渡寺」奉祀西方三聖、地藏菩薩與故董事長及其祖先牌位。 台灣日治時期,明治卅年(1897年),關渡富商林大春因講究風水學,收購廟地,改建為自己之住宅。 關渡宮媽祖2025 後林大春捐了兩百八十銀元,並鳩資遷移「靈山天妃廟」到風水上稱作「萬水歸堂穴」的現址,坐西朝東,易名為「關渡祖宮」。
關渡宮媽祖: 北投鹹粥名店傳槍響 老闆娘左胸中彈送醫不治
之後楊家媽祖先改奉於新港水仙宮,直到2002年起於水仙宮旁新建一天后宮,承襲古名命名為笨港天后宮,並將古笨港天后宮之廟史納入其自身廟史。 關渡宮媽祖2025 因為這樣的層級觀念,臺灣許多媽祖廟對於自身在層級中的地位錙銖必較,民國四十年代(1950年代)以後,臺灣的各大媽祖廟之間開始有誰才是「開台媽」的爭論。 只要是規模較大的媽祖廟,無不在山門上大書「開基媽祖」或「開台媽祖」,標榜自己的香火乃是直接從福建湄洲祖廟而來。 所以分靈的神像,並不是該神祇本人,而是該神的部屬,或者該神挑選之當地有功德的先人。 如臺中萬和宮媽祖廟奉祀的「老二媽」神像,就是當地一位廖姓少女的魂魄來附靈的媽祖。 北投區1家鹹粥店越南籍潘姓老闆娘遭槍殺身亡,犯嫌51歲周男今晨於新北市林口區1間土地公廟落網。
關渡宮媽祖: 各地名廟概述
甚至擴展到中臺灣與南臺灣,民間相傳,關渡宮以開基大媽與開基軟身二媽最為靈驗,也為各地信徒主要迎請巡莊繞境的神像。 關渡宮媽祖 左側有「延平郡王三將軍廟」,奉祀延平郡王與其屬神三位將軍(三將軍眾說紛紜,一說是劉國軒、何斌、石將軍;但也有說陳永華、甘輝、萬禮、黃道周、鄭經、鄭克臧之中的任意三人),林衡道則認為三將軍是黃府助順三位將軍。 其原廟在1961年風災摧毀,檀越遷廟於此,意同於關渡宮的側殿。 甚至擴展到中臺灣與南臺灣,民間相傳,關渡宮以開基大媽與開基軟身二媽最為靈驗,也為各地信徒主要迎請巡庄繞境的神像。 開槍的周姓嫌犯是店內常客,疑似向老闆娘表白遭拒,心生不滿才會痛下殺手,警方鎖定其身分,於11日清晨在新北市林口一間土地公廟逮到人了。
關渡宮媽祖: <大老闆必拜神廟>北投關渡宮 媽祖廟意義大 陪伴郭台銘發跡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媽祖信仰還包括官方、宗族、姓氏族群移民的崇拜。 由於媽祖慈悲為懷,德被海天而濟助眾生,可以說是渡臺的先民們,最重要的精神依靠與慰藉。 於是歷史最悠久、同時靈驗傳奇最多的關渡媽,便成為四方爭相迎請的神尊。 論及關渡宮主祀的天上聖母媽祖,共有關渡大媽、關渡二媽,以及關渡三媽。 大媽也就是關渡宮的開基媽祖,在天妃廟的草創初期,是從湄洲迎請而來的媽祖金身,在信徒的心目之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關渡宮媽祖2025 慈母宮宮主兼乩身朴媫瑀是韓國慶州人,她說,因為韓國還沒有媽祖,韓國在地都不認識媽祖,又韓國人信仰都以基督教與佛教為主,20年前媽祖就要我回韓國發揚,但當時時機未到,現在桃園蘆竹慈母宮廟蓋好了,媽祖要我多找幾位姊妹,在祖廟北港朝天宮蔡董事長的協助下,帶著開山媽祖來韓國安座供奉。
關渡宮媽祖: 歷史
板橋慈惠宮是新北市板橋一代最早的媽祖廟,這裡也是郭台銘與媽祖結緣的第一個地方,郭台銘的父親是一位警官,上班的地方就在廟旁,因此郭台銘小時候曾在板橋慈惠宮的左廂房住了9年,那個地方是現在慈惠宮五路財神殿的位置。 雲林北港朝天宮自日治時代以來為全台巨剎[21],被稱為「全台媽祖的總本山」[22]。 此外,金山慈護宮、士林慈諴宮有供奉全台少數官祀的金面媽祖。
關渡宮媽祖: 媽祖傳說
該廟雖亦承襲笨港媽祖正統,但較無參與正統之爭,規模亦較小較不為人知。 關渡宮約在西元1661年創立,主祀媽祖,原稱靈山廟,位在靈山山頂。 關渡宮年代久遠,主殿的正面都是石牆為面,一面面雕滿了各個曆史故事,兩側的樓梯護欄都是用類似的石面浮雕,作品細膩。 貓大爺,興趣廣泛,愛好美食、旅遊與歷史,曾任職電玩雜誌主編、電視台記者、軍事雜誌特約撰述、旅遊雜誌特約作者、在線遊戲公司營運長、大學講師(有教育部講師證),現為專職部落客及電視談話來賓。 一為「財神洞」、一為「古佛洞」,兩洞內宗教雕塑及壁畫繁多,洞內有自然風很清涼。 日據時期,明治30年(1897年),關渡富商林大春因講究風水學,收購廟地,改建為自己之住宅。
關渡宮媽祖: 信仰發展
附近還有一家郭董參拜結束後會去吃的牛肉麵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順道去嚐嚐。 從區域型大廟的角度來看,關渡宮則是有普渡五角頭的五境遶境。 所謂的五角頭即為關渡、嗄嘮別、北投、石牌、唭哩岸這五大範圍的聯庄聚落,關渡宮媽祖慶典之遶境會經過這五個區域,由其輪流負責中元普渡祭典,延請釋教法師設壇啟建一朝的中元醮典,並有殺豬拜媽祖之盛大儀式。
關渡宮媽祖: 活動新訊
至於二媽則是靈應傳奇的事蹟最多,因此所謂的「迎請關渡媽」,其實就是恭請關渡二媽的聖駕。 關渡宮媽祖 關渡宮媽祖 相傳二媽是在基隆河的河水暴漲、漂流到唭哩岸之後被撿拾而來,最初是安奉在慈生宮五穀先帝廟。 後來慈生宮因為要整修,便將媽祖寄祀到關渡宮;當慈生宮的整修工程完畢,媽祖卻指示要留在關渡看顧海口,於是就成為了關渡二媽。 此外還有三媽,素有「醫生媽」的美名,原本是北投稻香、桃源一帶、堂號「錦園」的林姓家族所有,由開基祖從泉州同安迎請而來。
大甲地區大甲鎮瀾宮則是每年農曆三月份的南下遶境活動頗具盛名,參加活動的人次更是逐年攀升,近年更已達500萬人次之譜參與遶境盛會。 另外大甲媽亦有「見轎不跪,討皮痛」之語,因為清代時鎮瀾宮神轎出宮,除了老病殘弱者,信徒必定跪地迎送,否則會遭到隊伍帶頭者以「鶴旗」猛打。 關渡宮媽祖2025 甚至擴展到中臺灣與南臺灣,關渡宮以開基大媽與開基軟身二媽神像最為靈驗,也為各地信徒主要迎請巡莊繞境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