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遠端轉移的病人,例如已經轉移到肺臟、肝臟等,以往只能持續使用化療,但腫瘤反應率低,療效有限,復發率也很高。 此列明的保障額只包括外科醫生費,自願醫保亦會為其他程序提供保障,如專科醫生費、病房租金、麻醉醫生費、手術室費、雜費等,項目保障額可參考自願醫保產品專頁。 每項保障額都會根據檢查的複雜程度決定,而自願醫保手術表已按大部份檢查的複雜程度分類(由小型至複雜)。
- 國民健康署自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每年平均約有210萬人參加抹片檢查。
- 根治性子宮全切除手術(Radical hysterectomy):除了子宮及宮頸,部分陰道、周邊部分韌帶、組織、卵巢、輸卵管及鄰近的淋巴結亦有機會被切除。
- Bowtie 將於下文為你提供有關子宮頸癌的基本資料。
- 醫生一般是建議25歲至64歲間,曾有性行為的婦女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 子宮頸癌主要與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有關,雖然感染HPV後身體多會自行清除,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
微創手術在子宮頸癌的應用上稍具爭議,有些研究數據指出,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手術復發率、存活率等結果反而較差。 如果能審慎地操作,或許可以得到和傳統開腹手術同樣的預後,而且恢復較快。 因此,張志隆表示,應該謹慎使用,「一般認為,2 公分以下的腫瘤採用微創手術會比較保險」。 將分佈到大腸與膀胱的神經分離出來,在切除子宮及子宮頸的手術過程中,可避免切除到這些重要神經。 因此,在手術完整切除癌細胞組織後,膀胱與大腸的功能便能獲得保護,恢復更快,進而維持病人術後的生活品質。 臺大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鄭文芳表示,一般而言,臨牀分期在 2A 之前的子宮頸癌可用手術治療。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子宮頸癌常見症狀
根據香港防癌會資料顯示,每年做普查的女士,子宮頸癌累積發病率減少93%,每隔3年做普查者則減少90%。 經大規模臨牀測試和監測,並沒有發現疫苗有明顯(不正常)嚴重副作用。 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人士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均屬輕微和短暫。 常見的副作用與其他疫苗相似,包括注射部位出現紅腫和疼痛、發燒、頭痛和作嘔。 世界衞生組織及海外衞生當局全面檢視有關子宮頸癌疫苗引致不良反應的科學研究和資料後,均表示科學證據證明子宮頸癌疫苗安全和有效。 根據香港關注HPV聯盟,本港男性感染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機會比女性還高,而少於10%的男士感染後能產生抗體;而HPV亦造成很多女性高危疾病,常見的有子宮頸癌,以及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及口腔癌。
研究指出子宮頸癌與一些癌症前期的子宮頸病變與人類乳突病毒有密切關聯,通常是經由性行為傳染,也有極少數是經由母嬰垂直感染。 根據統計女性若過早有性經驗或性伴侶較複雜等,都會增加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機會。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2025 所以預防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可藉由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十八歲以前)、注意個人衛生並於行房時注意局部清潔,在月經期或產褥期應避免性行為。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子宮頸癌跡象 定時檢查及早發現
當罹患子宮頸癌時,因子宮頸與子宮是相連接的,為了完整切除癌症,不得已必須把子宮、卵巢一併切除。 但同時,病人也喪失了生育功能,對於還希望生年輕病人來說,打擊很大。 之後發展出化療與標靶藥物的治療組合,顯著提升晚期子宮頸癌治療的反應率。 在 2014 年之後,這種治療甚至成為標準的治療方式。 先將未裝填放射性元素的空器械管,置入病人的子宮腔及子宮頸兩側,並加以固定。 為了減少腫瘤附近正常器官的放射線劑量,醫師會在固定器械時,塞一些紗布到器械的周圍,以推遠膀胱與直腸。
九價HPV疫苗能覆蓋上述香港最常導致子宮頸癌的七種HPV 基因型。 至於導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有13種,並以16型和18型HPV病毒與子宮頸癌關聯最大,佔整體個案約七成。 在香港,由 HPV-16, 18, 31, 33, 45, 52, 58 型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子宮頸癌約佔九成。 感染生殖器官的HPV病毒大多能被人體自身免疫力清除,但若持續感染宮頸,細胞會出現變異,演變成子宮頸上皮內瘤,並可能隨時間發展成子宮頸癌。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簡稱 HPV 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是一種預防性疫苗,能預防子宮頸癌及其他因感染 HPV 而引致的癌症和疾病。 在香港,約九成的子宮頸癌是由 HPV-16, 18, 31, 33, 45, 52, 58 型病毒感染而引起。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如何接種 HPV 疫苗?
邱德生表示,子宮頸癌有99.7%是因為人類乳突病毒引起,0.5%的子宮頸癌患者測不到病毒。 引發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有非常多種,主要分為低危險與高危險。 此疫苗對子宮頸癌的保護提升至 90%,亦能預防外陰癌、肛門癌、性器官濕疣等疾病,適合9歲以上男女接種。 HPV疫苗對未感染過HPV病毒的人士固然最有效,但已有性行為的女士,即使已感染了某種 HPV 病毒,接種疫苗仍能預防未感染的 HPV 病毒類型,因此任何年齡女士都應考慮及早接種。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蘇炳輝指出,子宮頸癌在2018年香港常見癌症中排名第七,死亡率排第八,每年有580宗新症。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子宮頸癌疫苗幾時打?子宮頸癌成因+5個風險因素+檢查+治療|藥有所思
使用者應自行評估此文章內容所載的全部資料或尋求獨立的專家意見。 Bowtie 自願醫保及戰癌保可以為卵巢癌治療費用提供實報實銷的保障,而 Bowtie 危疾保就可以提供助你應付患病時的生活開支,而三者均能照顧復發者的情況。 認識橫紋肌及身體的肌肉組成 身體的肌肉組織約佔40%的體積,主要分為三大類: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而橫紋肌指的 … 對於蔓延較廣的第二期後期與三、四期患者,因病況屬於晚期,則可選用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同時考慮輔助性的化學治療。 現代人常有壓力大、情緒鬱悶的情況,造成慢性的氣血不通暢;鬱悶情緒還會讓身體細胞的氧化壓力變大,這些都是癌症的幫兇。 建議到五穀雜糧店購買磨成粉的薏仁,較好消化,也能一次喫到比較大的量,這樣纔有藥效。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人類乳突病毒的致癌分子機轉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柏氏抹片檢查可以降低入侵性子宮頸癌的發病率達65%。 其他方式如子宮頸癌篩查亦能幫助及早發現子宮頸的癌前病變及子宮頸癌的症狀,令病人能及早接受治療。 根據疫苗廠方所提供的資料,9合1HPV疫苗需在半年內完成接種,15歲或以上人士需要接種三劑,在完成第一劑後,兩個月後注射第二劑,再隔四個月注射第三劑。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
二○二○/二一學年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小五及小六女生的最新疫苗覆蓋率約為百分之八十二。 因此,即使最近一次子宮頸篩查結果正常,你亦應該留意子宮頸癌的症狀,如果出現任何症狀,應盡快求醫。 病人與主診醫生在治療完成後,可商討並制定一個復康護理計劃,當中包括後續檢查的建議時間表,並列出一些可能需要的檢查項目,列明當出現甚麼情況便需要再次求診,亦可列出一些飲食和運動建議等。 復康護理計劃能讓病人對復康路途更加清晰,加強病人徹底康復的信心。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子宮頸癌 2022 最新治療是免疫療法!瞭解治療費用、手術後遺症
若診斷為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2025 CINIII,表示整個子宮頸內襯層都有嚴重的異常細胞。 有研究顯示,煙草相關產品會傷害身體子宮頸細胞DNA,導致女性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增加,如果能夠少抽煙或戒煙,能大大降低患癌風險。 但感染了HPV病毒,不一定就會發展為宮頸癌;HPV感染實際上非常普遍,約80%的感染者在6-24個月可通過自身免疫力將病毒自動清除。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接種 HPV 疫苗後可能出現甚麼反應?
正常來說女性的月經的週期是21-35天左右,當女性經期的週期及經血量出現異常,例如經期週期過短抑或過長,經血量多至即時使用加長衛生巾仍要隔一小左右就要更換等等,抑或經期少於兩天亦屬月經失調。 月經失調的因素可以由於心理原因例如壓力過大、荷爾蒙分泌出現異常、體重突然劇變、甚至是婦科疾病引起,如子宮內膜增生、子宮頸癌等等。 而如果長期月經不調的時候,會有機會子宮內膜增生,而當本該排出的內膜長期留在子宮會容易誘發子宮病變,甚至增加患癌的風險。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子宮頸癌沒空篩 HPV家中自採好方便
放射治療 (電療)適用於1、2期子宮頸癌患者,分為體外及體內放射治療兩種,可以與手術一拼使用,減低子宮頸癌腫瘤擴散或復發。 可能會引致噁心、肚瀉、尿頻、陰道萎縮及硬化、影響性生活及生育能力。 透過靜脈注射抗癌藥物殺死癌細胞,常用以輔助放射治療,或用於子宮頸癌已轉移或復發的患者身上。 短期內可能會引致腹瀉、厭食、噁心、疲倦、脫髮、口腔潰爛。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查(柏氏抹片檢查)
抗體藥物偶聯物是另一種適用於子宮頸癌的標靶藥物,是與化療藥物相關的單克隆抗體。 有關藥物是靶向癌細胞上的組織因子 蛋白,通過附在 TF 蛋白上,將化療藥直接帶到癌細胞中。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此藥物可用於治療已擴散的子宮頸癌,或在初始治療後復發的子宮頸癌,但用過最少兩種其他藥物無效的病人。 化療可能的長期副作用則包括經期變化、過早絕經和不孕症、神經病變等。
25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女性,建議每一年進行一次柏氏抹片檢查,若連續兩次結果正常,之後亦可最少每兩至三年進行一次檢查。 子宮頸癌有機會沒有明顯的病徵,早期徵狀多為陰道異常出血(例如:兩次月經之間出血、性交後出血、停經後再出血),故不論出血份量多少、顏色深淺,應盡快求醫查明原因。 25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女性,建議每一年進行一次柏氏抹片檢查,若連續兩次結果正常,之後亦可最少每兩至三年進行一次檢查。 本人同意所提交之個人資料會交予香港綜合腫瘤中心作聯絡及跟進用途。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可以電郵通知本人。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子宮頸癌病徵
郭世芳指出,無論是一般人或是治療中的子宮頸癌患者,都要重視腸胃調理。 絲瓜:絲瓜可清熱利濕,用薑絲悶絲瓜是不錯的料理組合。 中醫觀點認為,濕、熱會往下跑,容易聚在身體下半部,大腸癌、直腸癌、子宮頸癌等疾病都與濕熱有關。 過去在奇美醫學中心擔任中西整合醫學科主任的郭世芳指出:「我在西醫學的是免疫,因此很注意人的身體。人體不應該有任何地方有不正常的發炎。」所有癌症剛開始的時候,都是細胞不正常增生,表現出發炎的狀態。 人類乳突病毒的致癌分子機轉是病毒DNA嵌入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嵌入後,病毒E2蛋白的功能消失而E6與E7蛋白大量表現。
雖然子宮頸癌目前仍在婦癌死因中排名第三,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但遠端轉移的患者已不只有化療一途,現在更有標靶藥物甚至是免疫療法,可延長病患的存活時間。 如在內窺鏡檢查中發現細胞異常,醫生會抽取活組織作病理化驗。 如果檢驗顯示患者有子宮頸癌,或需作進一步檢驗,包括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看看癌細胞是否有擴散至其他地方。 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年齡等流行病學的資料因國家民族而異。 在子宮頸抹片篩檢普及的國家,癌前病變(鱗狀上皮內病變)以及早期子宮頸癌的診斷較多,是以發生率高而死亡率低。 要留意的是,HPV 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基因型的 HPV 感染,亦不能清除已感染的 HPV 病毒,即使接種了 HPV 疫苗,成年婦女仍需要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瞭解子宮頸癌疫苗
九價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能覆蓋以上七種 HPV 基因型。 由2019/20學年起,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合資格的小學女學童提供子宮頸癌疫苗接種,以預防子宮頸癌。 推行這項措施是因應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愛滋病及性病科學委員會共同提出將子宮頸癌疫苗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建議。 女士們如果定期進行柏氏抹片檢查,同時亦有接種HPV疫苗的話,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確實會大大減低,雖然本文側重強調柏氏抹片的重要性,亦不可忽略HPV疫苗這個預防子宮頸癌的好拍檔。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接種HPV疫苗後也會患子宮頸癌?
2017年,本港共有150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佔女性癌症死亡總人數的2.6%。 在2001年至2016年期間,每年死亡率略為浮動,大致在3至4%的水平。 張志隆表示,希望健保能將子宮內膜癌與子宮頸癌納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適應症範圍,「免疫新藥在子宮內膜癌與子宮頸癌的治療成效都很卓著,但是尚未被納入健保,真的很可惜」。 對於當前治療反應不佳(腫瘤沒有縮小等)、復發或遠端轉移的病人,可以作為第一線治療,搭配化療加上標靶藥物癌思停。 若錐形切片邊緣有殘留病竈者,必須再實施子宮頸錐形切除手術。
如腫瘤大於4cm,已影響到子宮旁組織,便需做放射治療及化療。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目前篩檢子宮頸癌前病變最好的方法,但根本的預防之道,應該是在尚未被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前,就注射可預防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施打疫苗後,目前追蹤10年的防禦力幾乎都可達100%。 婦女想要遠離子宮頸癌的魔爪,別無他法,定期做抹片是絕對不可輕忽的一項重要檢查。 目前為止,臺灣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比率仍然偏低,最近統計的數據顯示,臺灣每3年至少做一次子宮頸抹片篩檢率約為百分之五十到五十五之間,距離歐美國家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還是有一段差距。
全世界每年診斷出逾500萬起子宮頸癌的新病例,有數十萬名女性死於這種疾病。 病人接受化療是按週期進行的,當中會有休息期,讓患者能從藥物的影響中恢復過來。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2025 化療每次用藥通常為一星期或三星期,時間長短因應使用藥物而異。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2025 子宮手術的併發症包括感染、出血、輸尿管/膀胱或直腸的意外損傷導致大小便困難等,長遠可能會出現淋巴水腫、陰道出血、無法生育等。 我們的婦產科專科中心具有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加上完善的設備配套,全力爲婦女提供各方面的專業支援。 我們更不斷致力提供卓越及體貼的專業服務,滿足婦女們的不同需要。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子宮頸癌有哪些病徵?
廖餘姍補充,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從未做過抹片篩檢者,罹患子宮頸侵襲癌風險,是3年內曾做過抹片篩檢者3.7倍,民眾應多加註意。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2025 不少人以為年輕患者病情會較輕微,蘇醫生表示,據其臨牀經驗,不少年輕患者病情惡化得較快,可能因為本身抵抗力較差或有其他隱疾,讓病毒有機可乘。 他曾接觸過一名30多歲的女患者,確診子宮頸癌時為3B期,照理治癒機會頗高。 患者按照標準在7個星期內完成放射治療,不料之後出現氣喘,檢查發現已嚴重「肺花」,即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雖然即時開展化療,但數個月後仍是撒手人寰。 蘇醫生提醒指,子宮頸癌的治療時機非常關鍵,如及早接受治療,康復機會大大提高。
近接治療照射的是特定範圍,射程距離短,能更有效率地加強火力,集中目標殺死癌細胞,又能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傷害。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 常見的高危險株包含第16、18、31、33型等,而以第16型和第18型最為重要。 人類乳突病毒的E6與E7基因被認為和致病最有關係,他們抑制了p53以及Rb兩個腫瘤抑制基因。 CIN III(III級)不典型增生細胞幾乎浸及全上皮層,僅剩表面正常鱗狀上皮細胞。 根治性子宮全切除手術(Radical hysterectomy):除了子宮及宮頸,部分陰道、周邊部分韌帶、組織、卵巢、輸卵管及鄰近的淋巴結亦有機會被切除。 於 2020 年,香港共有 159 名女性死於子宮頸頸癌,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 2.6%,於本港女性致命癌症中排第 8 位。
與傳統抹片相比,液基細胞檢測法/超薄柏氏抹片的好處包括避免細胞乾化,大大減低了人為診斷錯誤的情形,即使費用較高昂,仍會鼓勵女士採用新方法進行檢測。 張志隆提到,對子宮頸癌的治療效果來說,放射線治療也可達到跟手術治療相同的效果。 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Bowtie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臺,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覈保及索償服務。 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系列全數賠償診斷、住院、手術及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等合資格醫療開支 (美國除外),並受限於每年保障限額及終身保障限額。
保持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像是不要抽煙、多攝取抗氧化維他命,進而提高自我免疫能力,當然也包括不要熬夜、維持運動等等良好習慣。 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及早發現和治療早期的子宮頸細胞癌前病變,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 持續受某些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患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HPV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會經由性接觸傳播,最少有一半性活躍人士在不同階段曾經感染 HPV,但當中只有少部份女性會因而患上子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