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例,如果僱員入職的公司同時提供強積金及公積金計劃,該僱主必須在員工上班後的10天內,向員工提供兩種計劃的詳細資料,讓僱員自行選擇。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2025 員工作出決定後,必須於上班後的30天內以書面通知僱主有關決定,否則會自動被視作選擇參加強積金。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的重要部分,基金的長期表現至關重要。 本網針對市佔率排名較高的滙豐強積金,羅列其「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約20隻強積金基金的近10年、5年、3年及1年的回報,每月更新,以下是最新的2023年11月數據。 這些數據讓大家瞭解,若使用滙豐,哪隻基金可以取得最佳回報。
若果要揀ORSO,大家要留意所有僱主提供嘅資料包括供款安排,歸屬比例同投資組合先揀,因為只有入職嘅時候先有機會揀,之後冇得返轉頭。 另外要注意嘅係歸屬比例條款,筆者建議,若果你冇打算係呢間公司長做嘅話就一定唔好揀ORSO。 歸屬比例條款係ORSO同MPF之間最大嘅分別啦。 歸屬比例條款係指僱員係果間公司工作幾年之後,先可以按比例(工作年期)得到僱主的供款。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一般黎講,若果僱員係公司做少過3年係唔會有任何僱主公積金供款嘅權益架。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公積金
中港股票基金類別方面,友邦的大中華股票基金11月單月升4.16%,首11個月累跌5.42%,近1年錄得2.21虧損,在59隻同類型基金當中排行第四,算是同業中相對較好。 在InMAP,你可以隨時免費搜尋各大保險公司的專業持牌保險顧問。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2025 在諮詢過程間期,用戶可選擇是否給予顧問自己的個人資料,以作更準確的理財策劃。
雖然強積金與「公積金」兩者都是退休保障計劃,但運作上則各有不相同。 比較資料包括供款期、歸屬比例、累算權益的可調動性或可轉移性、投資基金的選擇、管理費用的承擔者等。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2025 新僱員可根據這些資料作出適合自己退休計劃的決定,在入職30天內二選其一並將決定通知僱主,否則將被會被當作選擇參加強積金計劃。 而僱主須在僱員受聘滿60天內為該僱員登記參加計劃。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供款安排由僱主釐定 「公積金」的供款安排有別於強積金。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投資35億元!國內掩膜版龍頭清溢光電落戶佛山南海
供款安排和投資組合 職業退休計劃俗稱「公積金」(ORSO)是僱主自願設立,為僱員提供退休保障的計劃。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供款安排由僱主決定,可由僱主單方面供款,或勞資雙方共同供款。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2025 公積金的供款細則如供款額由僱主決定,所以不同公司會釐訂不同的供款安排。
自強積金制度實施後,積金局豁免若干合資格及符合相關規定的職業退休計劃遵守強積金規定。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2025 以美股基金類別為例,友邦就有北美股票基金和美洲基金兩款,它們長短線個別發展。 不過跟行內比,它們近10年年均表現在11隻同類基金排名中分別為第八及尾二,不算亮眼。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投資組合
ORSO是一項於1993年在香港推出的退休計劃條例。 它為職業退休計劃的運作提供了框架,並要求僱主為其僱員的退休儲蓄作出供款。 如僱主同時提供強積金和公積金計劃,僱員須在入職30天內二擇其一,日後不能更改。 投資組合 公積金計劃的投資組合通常由僱主決定,而強積金則由僱主負責選擇計劃,僱員則揀選計劃內的基金組合。 強積金制度於2000年12月1日實施,目的是為在職人士提供基本退休保障。
- 近3年每年平均看,智優逸歐股指數基金賺5.83%排第四;歐股基金賺5.39%排第七。
- 他們不同的供款額、投資選擇、歸屬時間表和提款規則使僱主在幫助員工投資時有多種選擇。
- 雙方的強制性供款額均為僱員有關入息的5%,但以港幣1,000元為上限。
- 如果懷疑被騙,可到附近警署或致電警務處「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
ORSO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2025 計劃可以是固定繳款類型或固定福利類型。 定額供款計劃與強積金計劃相似,僱主作出的供款由受託人管理。 本網站提供的資料只供參考用途,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我們的投資團隊一直忙於與公司進行互動,他們與嘉信理財、Fanuc和Grainger進行了實地調查,並與巴西證券交易所B3和日本醫療設備製造商Terumo 在氣候方面進行了互動。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計算方法
兩者雖同是退休保障計劃,但在供款安排、投資組合,以及提取權益等多方面都各有不同。 過去多年,政府與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一直透過推行多方面的措施,提升強積金基金的透明度及降低收費,從而完善強積金制度。 繼在2012年推出低收費基金、2017年推出「預設投資策略」及2019年推出一站式的「強積金基金平臺」後,政府與積金局正全力構建「積金易」平臺。 作爲強積金制度在2000年成立以來的主要改革措施,「積金易」平臺是一個共同的電子平臺,透過電子化及創新的解決方案,把強積金計劃行政工作程序精簡化、標準化和自動化,以提升運作效率及創造減費空間。 「積金易」平臺亦能爲用家帶來更快捷、更方便、更佳及無紙化的強積金體驗。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強制性公積金
下期將再解釋兩者在供款擁有權及提取權益等方面的細節。 如果想自己有較大的話事權,打工仔未必會考慮公積金計劃,因為公積金計劃的投資組合一般由僱主決定,而強積金則由僱主負責選擇計劃,而僱員可揀選計劃內的基金組合。 首先講下公積金嘅由來先,係強積金於2000年12月1日實施之前,由僱主自己自願設立嘅職業退休保障計劃。 其目的係通過呢份計劃令僱員係退休嘅時候有保障(當然同時亦可透過提供呢份計劃令員工留係身邊。因為以前未有強積金嘅時係,顧員係冇任何退休保障)。 我地而家通常供嘅係強積金(MPF),而公積金(ORSO)係要你入職果間公司有我地先可以揀。 一入職嘅時候,如果間公司有ORSO計劃揀嘅話,老細/HR就會要我地係開工之後嘅三十日內決定參加邊一種計劃(MPF定係ORSO)。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香港其他行業公積金
法例規定,除了部分獲豁免人士外,凡年滿18歲至未滿65歲而受僱期滿60日的在職人士,必須參加。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截至今年3月31日,全港約有220萬打工仔參加了強積金計劃。 商罪科莫麗瓊總督察強調,警方會繼續與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保持緊密溝通及合作,打擊相關違法行為。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有關行為可構成「行使虛假文書」、「詐騙」罪,為非常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監禁14年,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警方調查發現,有強積金供款人向強積金受託人公司提交虛假文件,包括虛假「港澳居民居住證」及在民政事務處作出聲明,訛稱永久離開香港並前往內地定居,以提早提取強積金供款。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我們的專長
從上圖可見,截至2023年11月底,滙豐過去10年表現最佳的是智優逸北美股票追蹤指數基金,近10年來每年平均都有9.98%的回報,全行中排名第一;北美股票基金則近10年每年平均回報也有9.19%,排名第五。 跟同類型基金比較,滙豐的智優逸北美股票追蹤指數基金、北美股票基金一直穩守市場領先地位。 若以5年回報相比,智優逸北美股票追蹤指數基金平均每年升10.78%,排名第一;北美基金平均每年升10.41%,排名第四。 四隻中港股基金在近3年、近5年每年平均回報全為負數,均是滙豐最差表現的基金。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投資教室
有關注款是政府在未被要求的情況下發放 , 這項措施是政府加強對每月入息在 10,000 元或以下人士的退休保障。 有關注款不是從事受僱工作或生意所產生 , 因此不是應課稅收入。 通常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下不設任何強制性供款,因此你可選擇供款 0% 至 10% 。 稅例容許參與認可職業退休計劃的人士和參與強積金計劃的人士得到同等扣除額。 因此你應得到 $6,000 的扣除,即相等於每月 $500 。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公積金 VS 強積金 揀之前先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職業退休計劃公積金(ORSO)和強積金計劃(MPF)是香港的兩個主要退休計劃。 公積金是自願的,而強積金是強制性的,適用於所有 18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歲至 64 歲的僱員。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比較公積金和強積金這兩種主要的退休計劃。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2025 環球股票基金近1年表現排名第五;近3年(+7.02%)及近5年(+8.61%)更分別在全行中排名第一及第二。 期內兩隻亞洲股票基金近1年表現個別發展:亞太股票基金跌3.84%,在總共28隻同類基金中排名尾二;智優逸亞太股票追蹤指數基金小賺1.07%,排名第七。 它們11月單月分別賺5.78%及6.15%;年初以來分別蝕5.34%及1.58%。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有關法規
留意這類基金雖然助人安然度過熊市,但以10年平均回報(+0.62%)看,是遠遠跑輸其他基金。 友邦強積金優選計劃的基金總數達20隻之多,很多類別都有兩至三隻基金,因此要慎選,若果識揀就能揀中排名較前的基金,否則可能落後大市。 圖二: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為研討會致開幕辭時表示,積金局及積金易公司正在制定一系列措施及計劃,推動大家使用「積金易」平臺。 僱員享有免供款期,包括受僱首30天及其後首個不完整糧期。 首30天是6月15日至7月14日,其後首個不完整糧期是7月15日至7月31日,首次扣除供款的糧期為8月31日。 會員可以在退休前從其賬戶中提款,但僅限於某些情況下,例如至少 60 歲提前退休、永久從香港移居、小額餘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死亡或絕症。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強制性公積金制度
中港動態資產配置基金在近1年、年初至今(-8.75%)、近3年年均(-8.87%)及近5年年均(-3.76%)表現均在同類基金(混合資產基金)中包尾。 同強積金唔同,公積金計劃嘅供款細則係由僱主決定,包括係由僱主單方面供款定係雙方共同供款。 而強積金係有法例訂明由雙方(僱主同僱員)進行供款,而供款額係僱員入息嘅5%(上限係$1500,而員工人工唔過$7100就剩係僱主先要供)。 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後,僱主裁員時不可再以強積金的僱主供款部分抵銷僱員應得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一方面實現更公平的待遇,另一方面確保了累積強積金權益不再被用於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提高了僱員的退休保障水平。 僱主除須申報僱員各項薪俸收入外,亦須同時申報僱員從職業退休計劃或強積金計劃所收取應課薪俸稅的累算權益。 至於在何種情況下僱員提取的累算權益須課繳薪俸稅,請參閱”僱主在強積金和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下的稅務責任”及本文問題 11。
若果做滿五年就會有50%,六年就會有60%如此類推(大家記得留意返條款)。 但係MPF就唔係啦,無論你做左幾耐都好,所有嘅供款包括你自己、僱主嘅供款都係屬於你架。 所以入職嘅時候要諗諗自己會唔會做得長先揀ORSO或MPF。 過往,強積金對沖機制一直為不少打工仔所詬病,認為使用強積金抵銷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減少了退休後能動用的強積金累積權益,感覺變相由打工仔「貼錢」解僱自己。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後,一來提高了打工一族的退休保障,二來也能節省管理強積金的資源。
由於強積金是退休儲蓄的一部分,因此,保存在強積金帳戶的「最低強積金利益」,須待65歲或在法例訂明的情況下,纔可提取。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另外,立法會去年通過《2019年職業退休計劃(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 條例草案加強積金局權力規管公積金,同時將獲豁免計劃的申請門檻提高,並規定現有職業退休計劃的僱主須向積金局提交週年聲明,以確保該等計劃是以真正僱傭關係為基礎。 由此看來,公積金與強積金比較,可說是「有辣有唔辣」。 希望本文能幫助大家對公積金與強積金的異同有多一點瞭解,並且按自己實際需要,選擇適合的計劃。 很多機構為員工提供強積金計劃外,亦有一些機構提供「公積金」予員工選擇。
InMAP會嚴密監控和驗證平臺上的專業顧問,亦有其他用戶的評分/評語以供參考令更多人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顧問。 如果對我們平臺上的顧問有任何投訴/建議,請聯絡我們。 每週工資在港幣 1,960 至 7,000 港幣之間,僱員和僱主各貢獻 5%。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公積金計劃的要點
因按照職業退休計劃條例所成立的職業退休計劃與資助該計劃的僱主是兩個不同的法人。 僱員對強積金計劃所作的強制性供款可在薪俸稅作為開支獲得扣除,但不可超過訂載於《稅務條例》的最高限額。 僱主對職業退休計劃的供款可以免稅,最高為僱員工資的 15%。 僱員的供款限額為每月港幣 1,500 元(每年港幣 18,000 元)。 在固定福利計劃中,僱主負責為僱員做出投資決策,因此也承擔投資風險。 用人單位承諾在員工退休時根據員工的服務年限和工資向員工支付一定的福利。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職業退休計劃
強積金計劃則規定僱主必須供款,僱員則視乎其入息水平而定。 若僱員每月有關入息少於港幣5,000元,則不用供款。 雙方的強制性供款額均為僱員有關入息的5%,但以港幣1,000元為上限。 供款投資選擇權: 由於公積金計劃由僱主營辦,投資組合由僱主決定,而強積金制度則由僱主選擇強積金計劃,僱員負責揀選計劃內的投資組合。 僱主供款的歸屬: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投資團隊與哪些公司進行互動?
第三季度,我們從Deckers的持倉中獲利,這歸功於Hoka品牌的持續增長動力。 財政司司長根據行政長官在《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第485章)下轉授的權力,委任劉家麒為積金局機構事務總監及執行董事,任期為三年,由2023年12月22日至2026年12月21日,首末兩天包括在內。 然而,每年約5.59%或約1.66%的回報,僅僅只能跑贏通脹或保本而已,要真正做到長線財富增值,除了前述的歐股指數基金及環球股票基金外,還有以下最佳選擇。 公積金強積金分別 大中華股票基金近1年表現在59隻同類基金中排名第四,年初至今表現(-5.42%)及近3年年均表現(-9.96%)均排第二名,跟同業比較算是沒那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