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症完畢後,醫生會開藥,把藥物拍照並寫明用途給家長參考,一切就緒就會速遞給家長。 急切的情況下,藥物能即日送到家長手上,家長在過程中不需出門辦理任何手續。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2025 如果身處強檢大廈,家長亦可以提供長輩或朋友的聯絡代為接收藥物。 陳醫生解釋,遙距診症服務不但讓家長有多一個途徑看醫生,也提供一些有關疫苗、疫情的資訊給家長,另外也有些家長希望先拿「平安藥」傍身。
- 不過現時服務並不適用於 13歲以下的兒童,如果仔女是13歲以下就可能要選用其他應用程式。
- 這個《指引》涵蓋的範圍很廣,例如醫患關係、病人私隱、如何可以有效保留醫療紀錄等都有所涵蓋。
- 24小時免費諮詢醫療服務平臺「醫神DrApp」提供門診預約及視像諮詢功能,可以在數小時內以與醫生進行視像諮詢,價錢同樣由醫生私人定價。
- 聯合醫務現正提供新冠患者遙距視像診症服務,為居家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包括核酸檢測或快速測試呈陽性的人士),提供視像診症,提供專業醫療建議,例如:我是否需要住院?
- 醫生可能 會在診症前要求您於屏幕前顯示個人身份證明以核對身份。
- 天水圍醫院糖尿病專科護士遙距診所去年七月也試行系統,透過遙距診所協助病人控制病情,包括身體自我監測、確保按時服藥及注意日常飲食。
- 浸大中醫師會為新冠患者透過WhatsApp提供免費網上診症,不過服務只限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並且求診時要出示檢測報告、SMS檢測結果、快速檢測結果等感染證明報告。
對於僱主而言,僱員提交的電子病假紙上有醫生電子簽名,同時附有用於核實真偽的加密二維碼,僱主只要輸入病人姓名和病假日子等資料,便可核實病假紙是否由醫管局發出。 但這樣做,除了不夠環保,而且易產生不少問題,倘若病人遺失紙本病假紙需要補領,或者希望更改病假時段,往往就比較麻煩,還會增加局方的行政負擔。 此外,紙本病假紙需要醫管局寄出或病人自行領取,也不利於「遙距診症」的發展。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疫情下兒童求診人數急增 兒科醫生推視像遙距診症再速遞藥物
此外,用戶更可透過 DrGo 應用程式的健康管理應用功能,例如賞步行,全面及有效地管理健康。 IMeddy綫上醫療平臺由香港菁英會及香港青年發展聯盟合共贊助,專為輕症的新冠確診者提供網上診症服務,名額只有2000位。 患者如只有輕微症狀,例如發燒、頭痛、氣促等,或有關疫情的問題諮詢,都可以用iMeddy視像問診。 不過服務只限居家隔離的確診者及其家屬、快速測試呈陽性的懷疑初確患者。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中醫藥診所推出中醫網上診症服務,服務暫時只適合非急診病人使用,病人只需要致電診所預約,在指定時間透過WhatsApp的視像通話功能,接受診症即可。 DoctorNow由香港的醫療專業人士聯合創立,應用程式內有30多位本地醫生,包括普通科、家庭專科、婦科、兒科、骨科、心臟科等。 病人在下載應用程式後,需先選擇醫生及診症時間,再填寫個人資料和基本症狀,然後纔可以開始視像診症。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匯兒兒科醫務中心提供兒科遙距醫療服務,讓家長無需出門都能透過視像診症,讓醫生為小朋友覆診和跟進病情等,之後更有專人送遞藥物至住所,減低感染風險。 家長須先在網上登記、提交、簽署相關文件及支付診症費用,經確認之後,就能預約診症時間。 診症之後,經醫思網上付款系統繳付藥物費用,一般藥物會在4小時內送達。
(三)至於指引方面,醫委會(香港醫務委員會)在二○一九年十二月發出《遠程醫療實務道德規範指引》(《指引》),目的是讓醫生在提供遠程醫療時,不會違反香港註冊醫生必須遵守的專業守則(《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守則》)。 這個《指引》涵蓋的範圍很廣,例如醫患關係、病人私隱、如何可以有效保留醫療紀錄等都有所涵蓋。 如醫生違反這《指引》,有可能也違反了專業守則,醫委會會對其採取紀律行動。 醫委會於去年三月亦就《指引》推出《常見問答》,假如醫生要提供遠程醫療,會有多些參考,希望藉此確保遠程醫療服務符合質素及安全。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2025 醫管局會定期檢討遙距診症的應用效果,包括改善遙距診症的臨牀工作流程,令它更切合病人的需要和更符合成本效益。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相關文章
陳醫生亦坦言,遙控診症不是最完美的做法,但醫生仍能透過視像,再加上經驗,判斷兒童的健康狀況。 有線電視尋日宣佈向政府交還收費電視牌照,開播近30年嘅有線完成歷史任務,日後只會經營免費電視。 30年來,有線雖然未能喺市場上取得突破,但多個頻道嘅節目捧起過唔少藝人,部份人離巢後都發展順利,唔多唔少同喺有線儲落嘅經驗以及人氣有關。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有數據統計出在黃金時間內進行手術的治癒率約80%,而當超過10小時後便只僅有約20%,這是由於睾丸對缺血極為敏感,所以一旦家長發現或者懷疑有睾丸扭轉,就要積極求診,爭取在黃金6小時內完成手術治療。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藥物需時多久送到家中?
現時,醫管局正透過HA Go流動應用程式及供醫護人員使用的臨牀管理系統,試行提供遙距醫療服務。 醫管局會視乎病人的病情穩定性,病人無需進行一些臨牀檢查而仍然需要在香港覆診,就可以接受遙距診症服務。 我們亦留意到其實遙距醫療是有其侷限,未必適用於所有病人或所有病況。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患者的私隱和數據存取安全嗎?
港怡醫院推出免費網上診症服務,為期一個月,適用於9歲或以上之人士。 診症會由港怡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主理,可為病人解答新冠病毒問題,不過服務僅包括醫生視像會診服務,並不包括處方藥物、醫療服務、病假紙、轉介信及其他相關醫療文件。 我們之所以踏出這一步,就是為了配合政府以科技提升公營醫療服務質素與效率的目標。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我會形容電子病假紙只是整個智慧醫院發展的其中一個「齒輪」;其他齒輪還包括多方面,例如以人工智能技術分流病人X光肺片、電子病歷、電子牀頭顯示板,還有設於公立醫院及門診,近200部「一站式電子服務站」,為病人提供免排隊的繳費服務等。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相關新聞
家長須網上預約、提交及簽署相關文件、線上付款經確認後即可預約看診時間。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2025 兒科醫生診金約$800或$1000,藥費另計,已包藥物運費,一般藥物派送時間為4小時,可安坐家中收藥。 卓健醫療推出手機醫療App支援線上診症及新冠病毒測試服務,診症範圍包括普通科、專科、心理健康、指定牙科服務等,在指定時間內完成診症可於當日收到處方藥物。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香港國際醫療中心
為加強支援社區的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人士,醫管局由二○二二年二月中起啓動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指定診所(指定診所),並於同年七月底開始為社區的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人士提供遙距診症服務。 因應政府於二○二三年一月三十日起撤銷發出隔離令的新措施,由於感染人士已無需接受隔離及可以自行出外求醫,醫管局早前為隔離感染人士提供的指定診所服務及遙距診症亦已於同日停止服務。 平臺支援遙距兒科診症服務,以視像方式與醫生溝通,亦有專人送藥物到住所,減低感染風險。 家長須網上預約、提交及簽署相關文件,經確認後即可預約看診時間。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從國足主帥到足協主席通通落馬 中國足壇再掀反腐風暴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牀部組織轄下9間直屬中醫藥診所推出中醫網上診症服務,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提供諮詢及診症。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聯合醫務現正提供新冠患者遙距視像診症服務,為居家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包括核酸檢測或快速測試呈陽性的人士),提供視像診症,提供專業醫療建議,例如:我是否需要住院? 服務包括15分鐘視頻問診,以及24小時內到門診跟進服務(如需要)。 DrGo夥拍醫思健康、港怡醫院、明德診所、禮護醫療服務有限公司、寶血醫院(明愛)、卓健醫療服務有限公司(卓健醫療)、富亨醫務中心及卓康醫務所提供諮詢服務。 病人可以於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8時透過DrGo應用程式與醫生進行視像面診,用戶完成視像診症後四個小時內,透過DrGo安排的運送服務收取藥物、醫療證明及/或轉介信。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兒科遙距診症 即日速遞派藥
一些陰囊急症如睾丸扭轉是因為睾丸或輸送血液的精索扭轉成一個圈,妨礙供血和血液傳送。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2025 睾丸扭轉除了給予小孩突發性的疼痛,亦有可能感到嘔心、作嘔的症狀。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如沒有即時搶救而導致缺血,睾丸便有可能出現永久性壞死的情況。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網上醫生|3.Dr Go
預約及繳費後護士會進行登記,視像會診後可選擇自行取藥或派送服務。 提提大家,服務只適用於港怡醫院現有客戶,亦不適用於保險索賠及直接結算客戶。 醫生亦會按病人需要而處方藥物,可由非同住家人或朋友代為到指定診所取藥,又或者額外支付港幣$250選擇藥物送遞服務。 聯合醫務推出視頻問診服務,並使用Microsoft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2025 Teams進行。 聯合醫務視頻問診時間為,每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 有些如睾丸急性發炎都不用透過手術治療,主要靠休息和服用抗生素等。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兒童身體檢查
醫神DrApp提供24×7諮詢醫生專業意見的服務,透過手機視像諮詢,讓醫生初步瞭解您的身體狀況,並給予相應專業意見,替您預約到門診就醫。 同時,考慮到市民對於中醫復康診療方面的需求,除了繼續加強醫管局18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的服務量外,政府現正積極與中醫藥界探討為康復者提供進一步的支援。 家長可以先預約,診所會致電家長問病徵,瞭解是否適合線上診症。 其後,家長須提交及簽署文件、支付診金,再等候安排診症時間。 病人可以選擇在餘仁生中醫醫療中心(銅鑼灣)自行取藥或通過速遞接收藥物。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兒科服務範疇
病人亦可以通過「HA Go」新增的「我的健康」單元,接收醫護人員發放的電子單張、影片或聲帶等健康資訊及指引。 新安排亦可令接受遙距診症的病人受惠,診症後可即時收到電子證明書,毋須再返回醫院或診所領取。 被問及是否擔心電子化後出現遙距診症病人濫用假紙的情況,李立業表示,醫管局會小心處理相關個案,並選擇合適病人看診,相信不會出現濫用情況。 他說,現時遙距醫療涵蓋病房、日間和門診服務,服務使用者均可受惠於電子病假紙。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諮詢委員會)負責統籌有關計劃,並會與業內的服務提供者及非政府機構合作,從而識別需要和訂定優次,以促進或推廣相關項目。 去年10月,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在介紹《施政報告》有關醫療衛生政策內容時表明,要利用科技發展,善用HA Go流動應用程式及其他平臺,推廣遙距視像診症服務。
希望醫管局密切留意其使用情況,累積經驗,不斷優化服務,包括盡快研究落實以電子方式處理付費、轉介等程序。 大家都希望,「智慧醫院」的發展能夠提升公營醫療服務的質素及效率,以病人為本,造福更多病人。 醫管局一直都有不同的服務支援安老院舍的病人,其「社區老人評估小組」提供外展服務,小組會親自定期前往安老院舍,為病情較重、較複雜,但因行動不方便而未能到專科門診覆診的院舍病人提供服務。 除此之外,「社區老人評估小組」亦會按病人的臨牀需要及實際運作情況,提供遙距診症的醫療及護理服務。
服務包診金,藥物及速遞上門,有需要可透過微信/WhatsApp預約。 因應疫情最新發展,醫管局已加強服務持續支援社區的感染人士。 醫護行社區藥房是一間由註冊藥劑師主理的非牟利藥房,設立WhatsApp藥劑支援熱線,提供新冠確診居家遙距支援、兒童確診處理、選購居家藥物的需知等,有需要市民可在服務時間期間透過熱線問診。 中心以專業和微創手術,為兒童提供全面和關懷的外科護理,包括兒科專科、兒童發展評估、疫苗接種、言語治療和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服務。 醫護行社區藥房由註冊非牟利組織「醫護行者」的醫護團隊組成,當中包括註冊藥劑師、營養師、護士。
「DoctorNow」推出透過遠程醫療遙距評估、診斷和治療患者服務,普通科、家庭專科、婦科及兒科等都有。 註冊成為會員後,病人可選擇醫生及診症時間,再填寫個人資料和基本症狀,就能開始視像診症。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2025 另外,「DoctorNow」亦有提供新冠病毒測試服務,須先預約,並填寫問卷及進行註冊西醫視像評估,之後會透過速遞收到樣本收集樽套裝。 自行採樣後,病人須將樣本收集樽交到衛生署指定的接收點進行檢測,約3~5個工作天會收到電子報告,費用為$580。
兒科遙距醫療服務: 兒科遙距醫療簡易7步驟
首先家長可致電預約熱線,其後可以留下資料,包括基本資料、想接受遙距診症的原因,再給家長解釋遙距診症的侷限。 「如果醫生認為個案需要檢查身體才能診症,會建議家長親自帶小朋友到診所診症。」他補充說。 而且,有部分疾病都能靠觀察,用照片和鏡頭看患處,透過鏡頭看小朋友的徵狀和狀態。 陳醫生分享,診所接收的病人亦不少是查詢濕疹、奶癬、尿布疹等皮膚問題,又或是厭奶、焦慮行為、便祕等狀況,又或是恆常需要覆診的病童,瞭解病況和開藥都能用遙距診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