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於鼻咽腔部位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惡性腫瘤,是本港最常見的頭頸部癌症,以男性居多。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鼻咽位於頭部中央,鼻孔與吊鐘上方之間,下通口腔的部位。 為準備與醫生的預約,患者應記低身體出現的任何異常情況,不論是否鼻咽癌的常見病徵。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腫瘤內存在對放射線不敏感的克隆源細胞羣,在根治量放療後這些細胞可能殘存體內,在特定環境和條件下就成爲復發的根源。 復發鼻咽癌的再治療的方法包括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手術治療、對症支持治療等。 到目前爲止,放療是治療鼻咽癌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因爲放療具有更好的生物學效應以及劑量學的優勢,所以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早期患者經過治療後能獲得長期生存,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達80%。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常見問題
放射線在大量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損害正常細胞組織和器官,引起各種不同的副作用和後遺症(請閱讀"如何克服化學及放射治療的後遺症?")。 如果能在放療同時和放療之後,採用某些防治措施,將可大大減少這些不良反應的程度和影響。 如果腫瘤會有潰瘍出現的話,口水及鼻涕可能會帶有血絲,亦有可能流鼻血,因為鼻咽跟耳中間有一條管導,如果影響了管導的時候,病人就可能有耳鳴,甚至耳痛的出現。 如果腫瘤去了頸的淋巴核的時候,病人會發現頸部有硬塊的出現。 通常透過這些普查計劃發現鼻咽癌都屬於比較早期,需要做的治療基本上不會有那麼多副作用,痊癒的機會也較高。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2025 所以,普查是值得在曾有家庭成員患過鼻咽癌,他的家庭裡其他成員推行。
(3)靶向治療:分子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的治療阻止腫瘤細胞生長。 目前常在鼻咽癌中應用的靶向治療藥物是EGFR單克隆抗體,包括西妥昔單抗和尼妥珠單抗。 EB病毒血清 ˉEB病毒血清不可作為診斷依據,只可作診斷參考,因EB指數高者不一定有鼻咽癌,只是機率較高而已,正確診斷仍需鼻咽切片。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晚期症狀
吸煙因為會影響常見的腫瘤,例如肺癌、頭勁癌,確實會增加患癌病的風險,但是鼻咽癌有點不同,我們看到兩者的關連不算很大。 外國亦有一些病例顯示,吸煙會增加患上鼻咽癌的機會,但不算是主因。 即使腫瘤擴散了,現在很多藥物都能夠有效的控制腫瘤,甚至延長病人的生命。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相對其他癌症而言,我覺得如果鼻咽癌復發的話,病人千萬不要這麼快放棄,應該跟醫生仔細商量。 現在治療鼻咽癌方面都有很多新進展和研究,大家都需要知道的。 第一,就是關於電療方面,現在通常用比較新的方案治療鼻咽癌,這些新的方案,基本上可以提升治癒鼻咽癌的機會。
- 除此之外,癌細胞亦有機會擴散至其他部位,近則波及頸部的淋巴結,遠則牽連肺部及肝部。
- 癌症的五年存活率是一個相對存活率,用於比較不同階段的癌症患者與總人口的生存率。
- 一般而言,40至60歲是鼻咽癌的發病高峯年齡,間中也會出現20至30歲的病例。
- 鼻咽癌是於鼻咽腔部位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惡性腫瘤,是本港最常見的頭頸部癌症,以男性居多。
- 鼻咽癌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發生於鼻咽部上皮及黏膜腺體,其病理類型多爲低分化鱗狀細胞癌,惡性程度比較高,生長速度也很快,極易發生轉移,早期即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
鼻咽癌不同於其他頭頸癌,最主要的分別就是鼻咽癌通常不需要做手術去切除,亦不可以用手術切除,變成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就依靠放射性治療或俗稱電療。 症狀方面,早期鼻咽癌,可以沒有症狀的,但有些人,聽覺會有問題出現,這是很重要的症狀。 此外,有些病人到中後期可能頸部有淋巴核出現或者有頭痛、複視的症狀。 外科治療在頸淋巴結復發患者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尤其是單純頸淋巴結復發者,應首選外科手術切除。 靶向藥物治療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 對於鼻咽癌,主要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這兩個幹預靶點。 尼妥珠單抗是全球首個以EGFR爲靶點的單抗藥物,聯合放療治療晚期鼻咽癌的總有效率可以達到90%以上。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鼻咽癌患者能存活多久?醫生:抓住這個時期治療很關鍵,生存率可高達80%
鼻咽癌的病發率有地區性,中國尤其華南、廣東地區一帶的病發率明顯較高,故鼻咽癌也有「廣東癌」之稱。 在香港,鼻咽癌男女比例約為3:1,男性患病風險較高。 在2018年,本港有超過830宗鼻咽癌新症,其中男士個案錄得逾600宗,在男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六位,死亡個案排行第八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 雖然近二、三十年鼻咽癌發病率持續下降,但在 20至44 歲的年輕男性之中,鼻咽癌依然位列常見癌症首位,情況不容忽視。 吸煙容易致癌1,其中鼻咽癌更是本港常見的癌症之一2,初期症狀與感冒及鼻敏感等相似,故較容易被忽視。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鼻咽癌的臨牀症狀
因為口水腺在鼻咽兩旁,所以在電療之後,口水腺的分泌會減少,病人會感到口乾,而且長期缺乏口水的話,亦會提高病人蛀牙的機會。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2025 鼻咽外面是中耳,所以有些病人在患病初期有耳鳴,而且聽力不好。 主要的成因,一方面是遺傳,通常家人有鼻咽癌的話,其他直系親屬患鼻咽癌的機會會高一點。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此外,就是食物,有些食物含有致癌物質,最多人說的就是鹹魚。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鼻咽癌發病及死亡統計
(4)遺傳因素:鼻咽癌有家族聚集現象,許多鼻咽癌患者加油家族患癌病史,分子遺傳研究也表明鼻咽癌發生發展過程中存在多個腫瘤抑癌基因的變異。 此外,黃種人較白種人、南方地區居民較北方地區人羣發病率高。 鼻咽癌約佔惡性腫瘤30%、佔頭頸部腫瘤70~80%,男性發病率約爲女性的2~3倍。 據統計,2020年全球新增鼻咽癌患者133,354例,新增死亡人數達80,008例,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1]。 有鼻竇炎病史者得鼻咽癌是常人的5.3倍,可能是細菌感染長期刺激鼻咽表皮所致。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鼻咽癌的復發機會
其實鼻咽癌治癒的機會很大程度在於何時發現,越早發現及盡早治療,治癒的機會當然越高。 另外,病人血液內EBV病毒 (艾巴氏病毒)也有助監測病情和推算復發的可能性。 若治療後EBV病毒 (艾巴氏病毒) 水平仍未下降或下降的幅度不夠,鼻咽癌復發的風險就較高。 復康護理計劃能讓病人對日後的復康進程更加清晰,加強對疾病掌控的信心。 手術是不少癌症的主要治療方案之一,然而鼻咽癌與其他腫瘤有別,治療方式以放射治療(亦稱電療)及化療為主,更不時與化療一併使用,即同步放射化學治療(簡稱同步放化療)。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用高能量射線來殺死癌細胞,是鼻咽癌主要的療法。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質子治療
Yes本人同意所提交之個人資料會交予香港綜合腫瘤中心作聯絡及跟進用途。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可以電郵通知本人。 這位病人有長期頭痛習慣,失眠將近10年,篤信佛教,長期茹素,也沒有吸煙喝酒,真不知她為什麼會罹患癌症。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有時人會因禍得福,我竟然開始做運動,例如跑步、踏單車及游泳。 我現在開始追尋我的畫家夢,主題包括患病、死亡和社會,並開始將插畫變成動畫,用畫與別人溝通。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鼻咽癌的診斷和治療(詳細版)
復發鼻咽癌的治療仍然充滿挑戰,再治療後的腫瘤控制率雖較前有所提高,但仍難令人滿意,且其晚期的放療損傷也極其嚴重。 代表目前放療最前沿的質子治療,對於原發鼻咽癌的首程治療已獲得突破性的進展,可明顯降低上顎、口腔、腮腺及顳頜關節等正常組織的受量,對放射線不敏感的克隆源細胞羣的殺傷作用也明顯顯現。 本文就適形調強放射治療後,復發鼻咽癌的治療進展這一內容與讀者分享。 醫生決定鼻咽癌患者的治療方案時,會考慮到腫瘤的大小、影響的範圍和有否淋巴擴散等;如果癌細胞並未擴散到其他器官,一般會使用放射治療殺死癌細胞。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治療方法
標靶藥物在鼻咽癌治療中的確切作用仍在研究中,當癌細胞擴散、復發或患者接受化療後腫瘤仍繼續生長,醫生便會考慮將標靶藥與放射治療或化療一同使用。 患者的頭頸部位接受放射治療後或會出現各種短期及長遠的後遺症。 一些常見的短期副作用包括皮膚紅腫或起水泡、噁心嘔吐、疲勞、口腔潰瘍、吞嚥困難、聲音嘶啞及味覺喪失等,長遠後遺症則包括聽力或視力下降、甲狀腺受損、腦下垂體受損、頸動脈損傷等。 隨著近年放射治療的精準度大幅提升,鼻咽癌患者較以往承受較少的副作用,而各種副作用亦有相應方法舒緩,詳情可諮詢醫生意見。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鼻咽癌的治療方法
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於復發腫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的範圍。 鼻咽癌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發生於鼻咽部上皮及黏膜腺體,其病理類型多爲低分化鱗狀細胞癌,惡性程度比較高,生長速度也很快,極易發生轉移,早期即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 (8)遠處轉移:晚期鼻咽癌患者可出現骨、肺、肝等部位轉移。
本網站所載內容只是基於研究和知識的共享,以及作為參考用途,並不是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 我們鼓勵您根據自己的判斷和研究,並與合格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士合作,來制定您自己的醫療保健決策。 一位德國公司在臺分公司的超級業務員,由於生活步調充滿了緊張與壓力,衣食住行都亂了步調,而且與客戶在一起時煙酒檳榔都來,因而證實罹患鼻咽癌。
ˉ可見鼻咽癌特別好發於中國人,尤其是東南沿海各省,故又稱「廣東瘤」。 中國人第二代移居美國鼻咽癌比例雖略降,但仍遠高於外國人。 在臺灣,鼻咽癌是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第六位,女性第九位,每年約有1000位鼻咽癌新病例,每年約有800位死於鼻咽癌。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免疫治療
2016年,本港共有805宗鼻咽癌新症,佔癌病新症總數2.6%,當中男性及女性分別佔599宗及206宗,比例約為2.9比1。 以每10萬人計算,男性的發病率為17.2%,女性則為5.2%。 鼻咽癌是本港男性最常見癌症中的第6位;女性方面,則排行第16位。 一般而言,40至60歲是鼻咽癌的發病高峯年齡,間中也會出現20至30歲的病例。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鼻咽癌轉移 鼻咽癌復發
癌症的 5 年存活率是一個相對存活率,用於比較不同階段的癌症患者與總人口的生存率。 即使患上一樣期數的鼻咽癌,由於每位患者的癌細胞特質及其基因組合都不同,治療方案亦會有所差異,因此 5 年存活率只供參考,不同患者不能一概而論,亦不能用作推斷患者的預期壽命。 在放射前通過血管注射化學藥物入病人身體內,增強放射治療的效果。 若腫瘤已擴散至其他器官,化療也能減輕腫瘤產生的徵狀和不適。 癌症的五年存活率是一個相對存活率,用於比較不同階段的癌症患者與總人口的生存率。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鼻咽癌檢查診斷方式?
四、治療: 由於鼻咽癌原發位置鄰近顱底及其他主要器官,沒有足夠的安全範圍以供切除。 另外鼻咽癌多為未分化的細胞,極容易發生頸部淋巴腺和遠隔轉移,因此手術難以清除乾淨。 放射線治療一直是鼻咽癌治療的主力,現在多使用鈷六十或直線加速器(目前的五年存活率可近百分之七十)。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2025 然而,放射治療也是局部性的治療,對頭頸部的癌細胞比較可以有效控制,但鼻咽癌十分容易蔓延至骨骼、肺及肝等內臟,因此如何以化學治療增加鼻咽癌的痊癒率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放射線照射是治療鼻咽癌的主要方法,效果良好,但與所有癌症治療一樣,仍不免有少數復發的現象。 局部復發的鼻咽癌,再度體外放射治療國內仍然約有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15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 35%的五年存活率,但是第二次的放射治療很可能造成較嚴重的放射線傷害,因此病人需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 答:鼻咽癌為頭頸部癌症中的一種,發生於鼻咽部,為我國癌症死亡原因中,男性排第八、女性排第十一位。 鼻咽癌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治癒率很高,算是癌症中預後較好的一種,不過也不是如您所說的,它並不是存活率最高的癌症。 由於位置的關係,鼻咽癌早期診斷並不容易,症狀也不具特異 性。
鼻咽癌復發治癒率: 鼻咽癌的分期
雖然我剛才說現在用新的科技治療鼻咽癌成果很好的,但無可否認,它始終是癌症,一定有些病人的治療是失效的,病人亦可能有復發的現象或已經擴散了。 侷限於鼻咽腔的病竈,外科挽救性手術是一種合理的治療手段。 Na’ara 等的一項Meta分析,納入了17篇文章共779名患者,其中rT1-2佔83%,rT3-4佔16.6%,有26.4%的患者接受術後輔助治療。 該分析的結果表明,5年的總生存率和無局部復發生存率分別爲51.2%和63.4%。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影響生存結局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性別、rN分期、手術方式、是否輔助治療以及切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