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引入全球首款雙層低地臺巴士—「丹尼士三叉戟」(ATR1/HJ2127),採用香檳金塗裝。 是年完成重整企業架構,成立「九龍巴士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分為本港專營公共巴士業務、非專營運輸服務、非運輸業務(如地產、多媒體業務、巴士模型)、中國大陸運輸服務等。 1998年,九巴成立全資附屬公司陽光巴士有限公司,專門提供屋邨巴士、員工以及學童接送專車、購物商場穿梭巴士等各種非專利巴士服務。 1980年代,隨住地下鐵路通車以及九廣鐵路日漸普及,九巴亦着手重組路線同埋提供鐵路接駁服務(即係K或者M字尾嘅路線),1989年起為方便乘客,幾條M字尾嘅九巴路線,亦容許乘客以通用儲值票畀錢。
除此之外,九龍巴士設立屯門總修中心,主要為現役巴士進行中修(年驗)和大修。 另外,九龍巴士設立若干停車場及加油站,包括月輪街車廠、大埔車廠、天水圍車廠、屯門南車廠和火炭車廠。 2020年3月,為進一步加強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威脅,九龍巴士宣佈為旗下200部雙層巴士上、下層各加裝兩個橫趟式通風車窗,乘客可自由選擇開窗以增加空氣流通。 車窗通風口長約59釐米,闊16釐米,並貼有提示,提醒乘客不要將手伸出窗外,經改裝車窗的雙層巴士會行駛載客量較高的市區巴士線,未來視乎乘客反應決定是否加裝更多通風車窗,通風車窗參考了倫敦等地巴士的設計。 2019年3月22日,九龍巴士首部配Wright Eclipse Gemini 3和MCV EvoSeti車身歐盟六型雙層巴士出牌,型號為富豪B8L,車牌號碼為WA4799(車隊編號V6B1)及WA756(車隊編號AVBML1)。 2015年9月21日,九龍巴士首部設有低地臺設備及首部以香檳金色為車身顏色的雙層巴士(車隊編號ATR1)退役,並獲九龍巴士保留。
九巴新鴻基: 九巴 優惠 2023
2019年12月16日新鴻基地產以93.94億港元出售香港西九龍站寫字樓部分25%股權,給大股東郭氏家族,零售部份則維持由新鴻基地產全資持有。 九巴新鴻基 多年來,光大證券國際屢獲業界殊榮,在業務表現、專業性、創意、管理、企業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策略等方面備受肯定。 新鴻基Scallywag慈善計劃的靈感源自新鴻基Scallywag帆船隊過去幾年的旅程與成就,以及船隊追求卓越、堅毅不屈的精神。 計劃旨在推動帆船運動在香港的發展,並透過此運動支持青少年發展。
- 現時全線車隊均為低地臺空調巴士,並於車廂裝有報站系統,以方便輪椅使用者及其他有需要乘客。
- 1975年九巴為吸引揸車人士改搭巴士,推出豪華巴士路線服務。
- 九巴還有其他乘車優惠,包括坐指定的過海九巴路線,可免費轉乘電車。
- 退休高級警司、現任九巴副車務總監彭樹雄請辭,並將於今年五月中離任。
- 前者用於應付生活上大筆開支如結婚或裝修,後者則用作重整債務,減利息負擔。
此後,不論車程長短,同一車站上車的乘客須於車頭前門上車,並立刻繳付劃一的車資。 然而,近來的醜聞,令人醒覺九巴不少工作只是表面工夫,甚或公關伎倆。 過往媒體報道九巴只顧賺錢,早前藉故解僱老臣子,近月巴士車禍,反映員工不獲重視,底薪低微,計算薪酬時玩弄數字遊戲,與員工溝通時只聽取部分工會意見。 資方處理葉蔚琳等車長的工業行動言行不一,一時又說真誠聆聽意見,後來卻直接解僱參與工業行動的司機,無視問題本因。 現在帶領30人的團隊銷售全港最大的住宅項目組合,其中包括2013年熱賣的天晉II、天璽和早前的爾巒。 當時雖然未能實時加入新地工作,但我沒有放棄,先在其他公司學習,吸取經驗,靜待實現夢想的機會,最終得償所願成爲新地的一員,參與和發展香港的第一大產業。
九巴新鴻基: 港鐵優惠6:港鐵轉小巴巴士 慳3蚊
另一方面,受惠於多個新市鎮同步發展,巴士路線網絡進一步擴展。 1972年可謂九巴發的轉捩點,海底隧道於該年正式通車,一向提供九龍及新界巴士服務的九巴,首次開進香港島。 1949年:九巴率先由英國引入首批20輛載客量較高的雙層巴士-丹拿A型,以應付日益增加的客量,成為香港第一家巴士公司引入雙層巴士,從此香港的巴士服務趨向以雙層巴士為主力。 九龍巴士公司的前身為九龍汽車有限公司,於1921年成立,開辦2條巴士路線——尖沙咀↔深水埗及油麻地↔九龍城,只有九部載客量少於20人的巴士行走2條路線,時速15英里。
2006年5月:九巴引入配新款歐盟四型引擎的巴士,分別為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500(ATEU1/MJ2927)及富豪B9TL(AVD1/MF5119,原車牌為LJ7006)。 九巴新鴻基2025 2004年9月:九巴引進全球首批專為雙層巴士而設的超級車胎,雖然可以節省資源,但車胎成本上升,最後放棄採用。 2003年1月:九巴引進創新的直梯巴士—「Enviro500」(ATE1/KX675),讓乘客上落樓梯更為安全,另有多項嶄新設備。
九巴新鴻基: 九巴 城巴 新巴 港鐵 乘車月票優惠大集合 (2023.2月更新)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新地)及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載通國際)全新九龍東大型綜合商業項目「The Millennity」現已落成。 項目位於觀塘巧明街98號、毗鄰港鐵觀塘站及牛頭角站,65萬平方呎的國際級寫字樓分為兩座,為新地備受矚目的觀塘大型商業版圖板塊之一。 新地致力打造集頂級辦公大樓、環保綠化設施及多用途活動空間於一身的新地標,進一步建構全面且極具潛力的創紀之城社區,引領九龍東成為香港新核心商業區。
九巴新鴻基: 管理層
1996年:成立全資附屬公司「龍運集團有限公司」(後改稱龍運巴士),獲政府批出專營權,營辦北大嶼山及赤鱲角新機場來往新界的巴士路線,翌年開始投入服務。 九巴是不少香港人常用的巴士路線之一,它們推出的巴士優惠眾多,除使用指定信用卡購買九巴月票有優惠外,亦有提供車費回贈及扣減。 九巴新鴻基 1975年九巴為吸引揸車人士改搭巴士,推出豪華巴士路線服務。 九巴喺七、八十年代營運嘅豪華巴士路線,包括200(機場↔中環)以及201(機場↔尖沙咀)等等,但其後佢哋分別被取消或改組,得208線一直營運至今。
九巴新鴻基: 車隊
九巴表示,有關太陽能裝置用於照明系統及滅蚊器,工程將於今年內完成,安裝後全港所有九巴和龍運的巴士站,均備有照明裝置。 梁領彥又指,每塊太陽能板成本不高,並由維修部員工負責,在日常維修時改裝,故有關成本會計入恆常維修,不用額外投放大量資源,相信其節省燃油成本,可完全覆蓋改裝成本,對紓緩票價壓力有一定幫助。 九巴新鴻基2025 九巴新鴻基2025 他強調,加裝太陽能板是長遠可持續發展,九巴會陸續為新舊巴士加裝太陽能板,預計4至5年後約8成巴士會完成改裝。
九巴新鴻基: 公司管理同營運
我們將繼續通過在擇優的環境中提供持續的職業培訓和發展來吸引、挽留及獎勵優秀人才。 還原基本步去睇呢件事,要不是近十幾廿年嚟香港人一味「炒」字當頭而工字不出頭,「80廠」又點會有機會成為「屯門創紀之城」吖。 假設申請被否決 (雖然係人都知城規會於地產商而言只係橡皮圖章),「81廠」繼續擺車,「80廠」可能只繼續用作物流倉庫係咪「嘥料」? 在新鴻基嘅角度「蜑家雞見水」就梗㗎啦,但對於屯門人以至全港市民而言根本無損失,甚至掉返轉講,申請通過然後起好曬,又對於屯門人以至全港市民有乜好處?
九巴新鴻基: 九巴懷舊巴士嘉年華 睇「大水牛」影 360 度相
2002年10月,九龍巴士並於藍田站巴士總站內的42C線月臺,興建全港首個空調候車亭。 該候車亭採用透明強化玻璃密封設計,並裝有恆溫式空調系統,由獨立系統供應鮮風,讓乘客在空氣清新、寧靜舒適的環境下等候巴士。 亭內裝設了一組多媒體資訊系統,裝設了一組電子屏幕顯示屏,詳細列出下一班巴士的開車時間、路線與票價等資料。 九龍巴士當時合共營運17條路線,車隊數字更增至140輛。 但後來因為被香港自動車運送會社徵用所有車輛,所以巴士服務幾乎被迫暫停,1942年10月1日,日軍重整陸上交通,因此日軍佔領香港漸久,物資亦日益匱乏,為節省燃油,有時會重整、減少站數及縮減巴士服務,甚至暫停服務等等。
九巴新鴻基: 商場
另外為配合兩鐵合併,九巴更改旗下位於兩鐵車站嘅巴士站站名,一律叫XX鐵路站,有大概300個巴士站受影響。 同年九巴嘅全資附屬公司龍運巴士有限公司獲當時香港政府批出專營權,經營北大嶼山以及赤鱲角新機場嘅巴士路線,並喺1997年開始投入服務。 對九巴嚟講亦係一個創舉,因為首次有嚟自大嶼山以外嘅巴士行走。 同年九巴亦引入低地臺巴士-「丹尼士飛鏢」單層巴,方便傷殘人士使用巴士服務。 2016年11月19日,九龍巴士與龍運巴士推出龍運機場巴士路線與九龍巴士路線八達通轉乘優惠計劃。 乘搭任何一條九龍巴士路線(不論方向)轉乘往機場方向的龍運機場巴士路線;或乘搭往新界方向的龍運機場巴士路線轉乘任何一條九龍巴士路線(不論方向),即可享有$6.0折扣優惠,或減免接駁龍運機場巴士路線之一程九龍巴字路線車資,以較低者為準。
九巴新鴻基: 港鐵 優惠 2023
1970年代頭,三人正式分家,郭得勝控制新鴻基地產;李兆基另立恆基地產;馮景禧就專注金融、證券行業,用返「新鴻基」嚟經營證券生意,後來更加發展銀行(新鴻基銀行)同地產(新景豐)生意。 不過30個包裝口罩、九巴網上商店同迷你倉50蚊優惠券呢啲就繼續係主打。 九巴連月來有更新計分方法同埋可以換領嘅獎賞,而且亦輾轉將活動結束日期推遲,最終「九巴龍運FUN分賞」活動喺推出1年後嘅2021年9月30號結束。 中國利郎(01234)上半年收入及淨利潤按年各跌3成,但由於預期經營現金流下半年會有改善,決定派發中期息每股12仙及特別息每股5仙,按年減少34.6%。 九龍建業(00034)公佈上半年業績,公司股東應佔純利大跌68.9%至5.75億元,每股盈利為0.49元,中期現金股息派0.24港元。
九巴新鴻基: 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討論 (B (
惟到2003年開放自由行政策後,集團經常翻新商場,以及重組租戶組合,將商場重新定位。 商場翻新後,設計及用料以白色為主調,並採用一貫款式的假天花、外牆及地臺,使原有的特色設計完全消失。 同時將「購物體驗」只限於商店內的商品及服務,並非商場公用部份環境及室內設計。 管理公司將商場外牆及圓柱作為商戶廣告用途,以賺取更多收入。 大多商場於近年減少公共座位,設計不再人性化,變成只剩下消費。 集團擁有全港最大的商場網絡,分佈在全港多個地區,主要位於新界鐵路沿線。
1933年4月13號,鄧肇堅、雷瑞德、雷亮、譚煥堂、吳海霖同埋林明勳等人為九巴建立公司架構,九龍汽車(一九三三)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6月11號地區專利生效,九巴接辦當時中華巴士同埋啟德巴士公司經營嘅共18條九龍同埋新界路線。 乘客想落車就要拉鬱車頂嘅粗繩,敲響喺車頭司機旁邊嘅銅鈴,司機就會喺下一個巴士站停車。 該路線為一條往返坪石巴士總站與啟東道的循環路線,共有4個巴士站,並會於坪石及啟東道兩邊車站設置充電站。 九巴新鴻基2025 九龍巴士另建議超級電容巴士在單軌電車未完成之前行走啟德發展區,建議中路線連接觀塘開源道、啟德發展區與九龍灣站,來回程均設12個巴士站,其中4個車站將設置充電站。
九巴新鴻基: 城巴 新巴 優惠 2022
1972年,香港海底隧道正式通車,一向提供九龍及同埋新界巴士服務嘅九巴,首次開入香港島。 售票員負責賣車飛,稽查員負責查飛,未買飛嘅乘客要補飛。 同一車站上車嘅乘客嘅車費可能唔同,視乎車程嘅長短而定。 因為巴士車頭同埋車尾都有閘門畀乘客上落,有啲乘客上車之後,售票員未嚟到就已經到站落車,就唔使畀錢買飛。 為咗減少逃票情況以及削減人手,經過多個月測試,九巴自1972年起,正式採用「一人控制模式」,即係喺巴士車廂近司機位裝錢箱,由司機兼任稽查員嘅職務,監察每位乘客有冇入夠錢落錢箱。 自此,無論車程幾長,同一車站上車嘅乘客都要喺車頭前門上車,兼即刻畀劃一車費。
參考南港島線通車時情況,當時就有路線客量跌幅達七成。 鍾強調,兩巴合併的研究只在初步階段,要具體評估實際效益是否利多於弊,而工作亦複雜,需要相當長時間。 九巴新鴻基 目前新、城兩巴專營權有不同票價,一旦合併專營權就要統一票價,無可避免令部份票價偏低的港島路線大幅加價,也是一個難題。
九巴新鴻基: (B) Bus 巴士討論區
公司稱,相信氫能是甚具潛力的零碳排方案,會全力支持政府探索及研究在香港發展氫能的潛力及使用氫能巴士的優點。 九巴宣佈斥資過億元,首次引入42部雙層電動巴士,將於明年下半年投入服務,但強調暫無意就此加價。 新巴及城巴母企匯達交通則稱,計劃今年底在香港站、中環碼頭及啟德郵輪碼頭等3個巴士總站安裝充電站。
欲申請成為路線負責人,須先在M3i版提出申請,並張貼欲申請路線的車隊及路線資料。 翌年,九巴舉辦了多場公開活動,讓這些退役巴士與全港市民回到過去的光輝歲月,重拾陪伴自己一起成長的那些巴士回憶。 九巴新鴻基 2003年9月:九巴於尖沙咀廣東道新港中心外裝設全港首個數碼巴士站,該巴士站配備電腦螢幕,提供交通及旅遊資訊;同年11月,九巴新荔枝角車廠取得ISO 九巴新鴻基 14001品質證書。 2001年:九巴沙田車廠於11月取得ISO 九巴新鴻基2025 14001品質證書 ─ 環保管理體系,成為香港巴士運輸業內首間獲得此認證的車廠。
項目已獲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及跨國企業預租,連同已有的創紀之城項目將發揮聯動效益,成為九龍東首屈一指的地標商業地段。 「The Millennity」地理位置優越,不但相鄰港鐵觀塘站及牛頭角站,鄰近觀塘道更有超過69條巴士線直達港九新界。 亦配有行人天橋,接駁創紀之城六期,步行到港鐵牛頭角站亦只需約5分鐘。 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司將會進行更加深入的、廣泛的市場研究,並結合了我司在各地操作執行多個同類型項目策劃推廣項目的經驗,為該項目提供最專業的整體推廣服務。
2000年:使用智能卡「八達通」繳付車資已經非常普遍,九巴於同年4月完成為全線車隊裝設八達通卡閱讀器。 同年11月25日,九巴率先引入「路訊通」系統(前稱「資訊娛樂共同睇」),乘客可透過安裝在車上的電視屏幕,收看資訊及娛樂節目;但亦有乘客視為噪音滋擾。 1988年:經過多年與生產商合作的試驗,九巴引入首部雙層空調巴士-「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1/DX2437),使香港的巴士服務進一步提升。 但後來因為被日軍徵用所有車輛,所以巴士服務幾乎被迫暫停。 1945年二次大戰過後,九巴剩下17輛巴士,只能維持兩條路線的服務。 2000年11月24日:首兩部裝有「資訊娛樂共同睇」的巴士啟航,讓乘客在車廂享受優質視聽服務;而附屬公司「路訊通控股有限公司」於12月成立,負責拓展戶外媒體銷售業務,翌年集團將路訊通分拆在聯交所主板上市。
當中,新鴻基地產佔載通 36.4% 股份,是大股東,而且有不少成員也跟新地有連繫,理應有更大權力督促九巴,在賺錢之餘要善待員工和市民。 事實上,新鴻基在載通身上獲利豐厚,尤其是發展舊巴士廠地皮成為住宅和商廈,當中不少還以低於競投價格,由政府手上取得。 荔枝角曼克頓山、觀塘創紀之城、太子始創中心等項目,也是例子。 新地靠改建九巴車廠地皮壯大企業版圖,應該負起更大的企業社會責任,「以心建家」是集團多年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