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黃石碼頭方向的巴士站下車後,後方數步豎立著麥理浩徑標誌。 循地圖資料牌旁的石級登山,首段山路頗為費勁,須一直急攀至牛耳石山。 途中既可眺望赤徑口,亦能觀摩西貢海,以及在遠方聳峙的蚺蛇尖。 如果行山經驗豐富,又鍾意挑戰高難度嘅話,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當中最難行嘅第四段啦! 呢段跨過馬鞍山郊野公園,穿過黃竹洋村,唔單止可以睇到高山之美,仲可以感受到一片綠色嘅平原之浪漫。 而由於美景甚佳,當然要付出時間,完成整個路程大約需要5小時,行山前要預留充足時間。
-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
- 沿途攀高山、賞海灣、遊水塘、踏古道,景色多變豐美,指示亦清晰充足,是香港規劃最完善的長途遠足徑。
- 以西貢北潭涌為起點,繞過萬宜水庫,由東向西橫貫新界,以屯門為終點,共分為十段。
- 你也可以走到標尖角,在觀景台上俯瞰浪茄灣的潔白沙灘。
- 其實香港有一條很專業的徒步路線–「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
- 相信大家只要做足準備便可挑戰成功,途中仲可眺望塔門、蚺蛇尖、馬鞍山等景色,風景一流。
- 您可以隨時聯絡我們的資料保障主任,免費取消訂閱並要求停止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用途(詳情見「私隱政策聲明 」中的「直接促銷」一節)。
請在本文下方空格內加上✓表示同意我們使用您的個人資料(如姓名及電郵)作直接促銷用途,例如向您發送電子新聞、我們舉辦或安排的活動及/或宣傳推廣通訊資料或促銷資訊。 麥理浩徑由規劃至設計完成僅用了九個月,為什麼這麼快?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不是全新開闢的路徑,而是把原本已有的鄉村道路和馬路接連起來。
麥理浩徑第二段: 難度:★★★☆☆ 距離:約7公里 時間:約3小時
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理浩徑中景色較佳的一段,沿途都會有非常開揚的景觀,更會經過香港行山打咭勝地昂平,景色一流。 麥理浩徑是香港首道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啟用,以第25任港督麥理浩爵士(Sir Murray MacLehose)命名。 衛奕信徑是本港第四條長途遠足徑,以第27任港督衛奕信爵士(Sir David Wilson)命名,並於1996年正式啟用。
- 麥理浩徑第一段的起點在北潭路與大網仔路的交匯處,該處豎立著地圖資料牌。
- 離開村子的時候才會看到北潭凹的牌子,從這裡開始就是之字形上坡一直往上走,,要爬升140公尺高度翻過鞍部(有一涼亭可以休息)然後才會開始往下切到赤徑。
- 原來香港除了迪士尼,海洋公園和買買買之外還隱藏這樣一個驚艷的菜單——麥理浩徑徒步♀️麥理浩徑是一條成熟且經典的徒步線路,一二段風景最美(這大家都知道),一段幾乎全是可以開車的平路,10公里左右。
- 圍村是客家人的特色,張屋圍、林屋圍這名字一聽就可以知道這區域應該當年住的都是客家人。
露營方面,浪茄是近海的露營地點之一,而且交通不太隔涉,可乘的士在萬宜水庫東壩下車然後步行半小時即可,所以每逢星期六日,海灘都架起一個個的營幕。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沿途都可以近距離觀看大欖涌水塘嘅千島湖美景及尖削嘅青山。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麥理浩徑第二段: 麥理浩徑第二段 (浪茄 – 北潭凹) 遊記按此
麥理浩徑三段,是麥徑中難度較高的一段,需要行走三上三落的山勢,屬中上難度。 但始終是麥理浩徑的關係,路徑指示非常明確,而交通亦頗方便,可免去計劃行程的煩惱;而此路線沿途亦有海景及山景相伴,景色不俗。 麥徑三段可以說是一條景色平均而難度較高的入門路線。 麥理浩徑每段難度各異,路徑由山徑、石級、古道,水泥徑及馬路等連接。
「第一日到大灘返工,用擔挑搬沙石到斜坡砌燒烤地點。搬足一日,膊頭又腫又痛,點知第二日返工又要搬過。我話,再咁唔撈了。」是心底話還是出了口? 「真係講咗出口㗎,結果上司安排第三日改去山徑收垃圾。」說完,他自己也笑了。 您可以隨時聯絡我們的資料保障主任,免費取消訂閱並要求停止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用途(詳情見「私隱政策聲明 」中的「直接促銷」一節)。
麥理浩徑第二段: 城市宣傳片——港人眼裡不一樣的「香港」
可能是因為這個城市過於安逸,而令每一次到來都流連在美食與街頭巷尾之間。 麥理浩徑二段 將浪茄灣、大浪西灣、蚺蛇尖等景致收入其中,行走在蜿蜒的山路,突然遇見的山林海景,無不讓人流連忘返。 用望遠鏡頭看過去,可以看到黃石碼頭跟很多風帆。 這邊真的是香港的海上樂園,各式各樣的水上運動在這海灣進行都很安全。 我來到這邊的時候剛好是漲潮,這個平靜的海灣沙灘並不乾淨,海面的垃圾不斷被送上岸,這區域居民相當少,只有一家營業的青年旅館。
位於稱為亞洲最美的徒步路線「麥理浩徑第二段」中途分支,香港「綠洲」遠足徑中唯一打五星風景的路線。 路線介紹:麥理浩徑是香港四大遠足徑之一,全程100公里,起於西沖北潭涌,終於屯門,貫穿東西,共分十段。 麥理浩徑第二段 其中麥徑二段被譽為最美的一段,位於香港的後花園:西貢,開始於西灣亭,終於北潭凹,翻山越嶺、上山下海、無敵海景,足以讓你感嘆自然之美。
麥理浩徑第二段: 香港麥里浩徑第二段詳細攻略
說到文化,香港出名的紅磡體育中心,常年有國內外明星藝人開SHOW。 所以趁著假期,周末出去走走也是不錯的選擇。 國家地理頻道選為全球20條最佳行山路徑之一的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是香港最早啟用的行山徑。 儘管無數次在半空中,在高速路上遇見過香港的山水之美,可是多少次也無法近前觸摸。
麥理浩徑第二段: 香港新市鎮|屯門名稱由來 竟跟軍事基地有關?
沿途走經市區、鄉郊、水塘與高山,景觀多樣。 惟路徑被維多利亞港分隔,只能以交通工具配合,缺乏完整性。 此外,部分路線的方向以塗漆標示,指示欠清晰,但近年已有所改善。 我們今日若到西貢路段郊遊,很可能會踏上華勝的心血,廣東話說法是「留低唔少腳毛」。
麥理浩徑第二段: 麥理浩徑第二段 (浪茄 – 北潭凹)
路線沿著大網仔路上走,不久便會抵達萬宜凹的迴旋處。 沿著右方平緩的萬宜路前進(左方的西灣路可通往西灣亭),便可看見香港儲水量最大的萬宜水庫。 在夏日時,陽光照耀,水庫散發迷人的水藍色澤。 造處是觀賞水庫的首個最佳位置,而右下方是由前難民營改建而成的創興水上活動中心,內設天文公園。 難度:★★☆☆☆ 距離:約15公里 時間:約4小時 麥理浩徑第十段可說是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延長版,路徑以林務車路及引水道的水泥路為主,除了距離較長外,整體難度不高。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十段會途經大棠楓香林、千島湖清景台等熱門郊遊熱點,而尾段屯門引水道都有開揚的屯門景色,風景不俗。
麥理浩徑第二段: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
沿途有路標指示牌,每段都有報到處和休息處。 從起點向下行,很快便到達一個迷人的世外桃源--浪茄,說它迷人,只因這裡人煙稀少,風景美麗,而且海水十分清澈,不帶污染,加上人很少,夏天來到這裡游泳,最為舒適不過。 所以每次經過浪茄,心頭都會湧起「純潔少女」四個字。 以前,這兒所有手機都收不到訊號,不喜歡被來電打擾的人可以耳根清靜一下。 麥理浩徑第二段 在2007年8月12日,浪茄的發射站投入運作,部份台如萬眾已可通話。 這裡沒有士多,唯一的建築就只這一浪茄村--基督教的戒毒中心,如無預約,不能進去,連每年大約十月的開放日,也要預約。
麥理浩徑第二段: 第一次香港徒步首選路線,麥理浩徑第二段 · 完整攻略
比起麥徑一段,麥理浩徑第二段雖然較為艱辛,但個賣點就係可以觀賞唔同海景! 由浪茄灣起至香港最優美嘅海灘大浪灣,係呢段路程中最為精華嘅迎海路段,實在唔可以錯過。 起點的西灣亭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小亭子,有些計程車在這裡拉客,還有很多人在團隊合影,甚至還有推著嬰兒車來的,真不曉得他們後面的路程是怎麼走的。 麥理浩徑第二段 沿著西灣村的方向走,就能進入麥理浩徑第二段的主路。
麥理浩徑第二段: 香港買賣樓花第一人 霍英東靠地產躋身富商行列
每年11月的第3個週末,樂施會均於麥理浩徑舉辦毅行者。 麥理浩徑第二段2025 起點是大網仔路北潭涌閘口,終點原為於掃管軍營,自2009年起更改為元朗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 參賽者需於48小時內行完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最快完成時間約11小時。 華勝大哥在西貢出生,從小愛往海邊跑,讀完中四便到勞工處找工作,1979年成為漁農處(漁護署前身)工人。 之後繼續延伸,把散落郊野的村路、小徑和馬路統統串起,再加設地圖、指示牌和燒烤場等設施,最終成為延綿100公里、包攬山海景致的遠足山徑。 這時,一位中國山友把電話遞給我,希望我可以幫忙翻譯,原來他想問由西灣回西貢的船票要多少錢,船家答覆要一百元。
麥理浩徑第二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全长100公里,共分为十段,风景各异,不论山岭、岸边、丛林、溪涧……风景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第二段是其精华路段,一半山景一半海景,游玩性极强。 麥理浩徑第九段的起點在荃錦坳的郊野公園管理站。 在閘口後的林務車路起步,先會見到一些低矮的海芋。 隨徑上走不久,便見一些沒有背靠的木製座椅可供休息。 這些簡單的座椅狀甚天然,而且沒有塗上顏料,在郊野較為少見。
麥理浩徑第二段: 香港西南極:索罟群島
香港有一條著名的徒步線路———麥理浩徑,這條線路是1979年10月26日啟用,全長100公里。 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是全港最長的郊遊徑,亦是全港第一條長途遠足徑。 此外,麥徑更於2016年獲得國家地理頻道評為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路線之一。 全條麥徑路線共有十段,本文將會介紹第二段。 麥理浩徑第一段的起點在北潭路與大網仔路的交匯處,該處豎立著地圖資料牌。
橫越西灣海灘,跨過溪流,一邊繞過山腰,一邊領略海岸風光。 麥理浩徑第二段2025 此時碧綠的鹹田灣、大灣、高聳的蚺蛇尖盡現眼前,灣外小島大洲及尖洲亦近在咫尺。 沿徑下走,遊人可直往鹹田士多停歇休息或由此續遊餘下兩灣:大灣及東灣。
這邊有個小碼頭,不過來到碼頭之前,已經有個小艇靠在步道旁吆喝著步道上的遠足客,看有沒有人想要搭船去西貢。 不過赤徑離北潭凹已經很近,大家還是寧可往前走。 大浪灣的四個沙灘就屬西灣最受歡迎,所以來往的旅客很多,每天都有快艇船隻往來西貢碼頭,非假日的周一到週五下午有兩班船可以回西貢碼頭,費用不便宜,每個人要 元港幣。 所以有不少遊客會寧可多走點路到西灣亭搭小巴士回西貢,29R村巴費用17元港幣,班次表見此連結。 往西灣山方向的路徑上見到西貢野牛,從牠的角跟顏色看起來應該是一隻公黃牛,我還是小心的繞到牠前面快速的走遠。
麥理浩徑第二段: 香港郊野徒步攻略
一、行程概述【目的地介紹】 大浪灣位於香港西貢郊野公園,是玩滑浪風帆的好地方。 這裡海域開闊,風流較大,以致形成了寬闊的沙灘和眾多的小海灣(大浪灣包括四個灣,即東灣、大灣、咸田灣和大浪西灣)。 麥徑第二段是我認為全段最精彩的路線,然而對新手來說也許都有一定難度。 首先由浪茄上攀到西灣山到西灣村,然後走過一座小山到鹹田。 根據路線其實是不入村的(即不過木橋),不過就算入村其實也是殊途同歸,都會到達大浪村,再到赤徑,然後到終點北潭凹。 由於去浪茄的交通不算方便,因此亦有人會由西灣亭出發。
一開始聽到「麥理浩徑」這名字,對我這個台灣人有點一頭霧水,不知道「麥理」是什麼地名,「浩徑」又是指哪一種路徑? 後來上網一查才知道「麥理浩」是人名,而且是英國統治香港時期的其中一任香港總督。 麥理浩徑第一段除經過色彩亮麗的萬宜水庫外,亦可遠賞地貌名勝破邊洲及一睹優美的浪茄灣,開啟了麥理浩徑精彩之門。 麥理浩徑第七段嘅賣點就係可以同時穿越兩座山啦。 行山者先後跨越針山及草山,路線嘅上落幅度大。 草山嘅路段以水泥及泥徑為主,斜度及難度較高;而草山則係以馬路為主,坡度較低及較易走。
麥理浩徑第二段: 香港第一險峰:蚺蛇尖美與險的探尋——醉美的山海視角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九段全程置身林蔭之下,沒有太多景色可言。 麥理浩徑第二段可說是麥理浩中最精華的一段,皆因沿途所經的浪茄、大浪西灣及鹹田灣是香港首屈一指最美麗的沙灘,不但水清沙幼,而且遠離城市未受污染,是香港最受歡迎的行山路線之一。 難度方面,麥理浩徑第二段路程不短,當中上登西灣山難度會較高一段亦較為陡斜,整體屬中上難度。
麥理浩徑第二段: 城門至鉛鑛坳
若想來一次長途遠足,港島區可走港島徑或衛奕信徑,大嶼山有鳳凰徑,而九龍就有42年前10月份、全港最早啟用的麥理浩徑。 提起香港,很多人的印象是購物天堂,這裡各大品牌,應有盡有。 說到美食,更是大到各種米其林餐廳,小到路邊小吃,都一應俱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