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簡介:作為第二套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馬爾他電影,它書寫了馬爾他這個地中海小島的樂與淚。 世代捕魚的漁夫不敵時代洪流:收入縮水,生活成本上漲,家庭壓力,無情的現實壓迫著一介漁夫,迫使他挺而走險。 黑市介入,法例沖撃,放棄與留守的抉擇,反使主角捲進更深的旋渦,迷失於茫茫大海。 全球化浪潮下,風雨飄搖的不僅是Luzzu這艘忒修斯之船,更是背後的小國小民。
女主角正是來自被侵佔的盧甘斯克,深明家園被奪,前路茫茫之痛,憑本片拿下烏克蘭影后殊榮。 閉幕電影是來自法國的《 印象派友情 》,在大銀幕上呈現十九世紀歐洲文化界屆兩位風雲人物--著名印象派畫家 Paul Cézanne 與當時最重要的自然主義作家 Émile Zola 長達半生的友誼。 兩人的知性發展,在藝術與文學界是一件轟烈的大事,今屆《 歐洲電影節 》有幸把這套電影帶來香港給大家欣賞! 其餘精選包括:《 歐洲電影節2025 再見維也納 》、《 醉迷比利時 》、《 英倫戀曲 》等等。 戛纳电影节(法語:Festival de Cannes),是一個由法國於1946年首度舉辦於該國南部城市坎城,於二戰戰後復興並於同地擴大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暨電影獎。
歐洲電影節: 影展列表
以360度鏡頭重塑紐約原地景,帶你切身體驗這場災難的真實面貌。 據悉當時徐肇平出現在歐洲幕後工作人員都感到很驚訝,而拍攝時,他更像監場一樣沒有走開,在她身邊如助手般照顧,關係十分曖昧。 更有在場工作人員提議請徐肇平客串節目,但遭女方拒絕。
香港-東盟協會宣布將於2023年8月4日-19日在香港舉行首屆東盟電影節。 東盟電影節2023由香港-東盟協會、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駐香港總領事館,以及多個合作夥伴攜手推動。 電影節獲M+以及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亞洲協會)支持作為合辦機構,一系列來自東南亞的精選電影,將分別於M+戲院、亞洲協會麥禮賢劇場及奧海城放映。
歐洲電影節: 【電影】透過鏡頭面對生活迷惘 歐洲電影節獻映17部佳作
任教烏克蘭語的女老師滯留當地,為了保住教席被迫受訓轉教俄語。 一天,她在學校目睹一個少年因高掛烏克蘭國旗而被追捕,也許因為珍惜年輕的叛逆靈魂,她不惜冒險救下他,少年就此闖進她生命。 兩人因共通的憤怒和無力感而連結,在不自由的國度裡相濡以沬。
- 而最近有報道指黃淑儀兒子徐肇平對她展開猛烈的攻勢,由香港追到歐洲,希望得到女神的歡心。
- 受疫情影響的全球電影行業,來到2023年開始逐步復甦。
-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电影联合会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坎城影展,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
- 2019年11月,戛纳电影节首次於亞洲登場,並於香港K11 MUSEA商場舉行[2]。
- 香港新聞網8月1日電 香港-東盟協會將於8月4日至19日在香港舉行首屆東盟電影節。
- 當前,坎城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週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閉幕電影則是來自捷克的合家歡動畫──《天堂鼠樂園》(Even Mice Belong In Heaven)。 這部曾在多個電影節中獲獎的有趣動畫,改編自捷克同名暢銷童書,講述鼠界英雄的女兒為了證明自己膽生毛,竟趁狐狸仔憩睡時,冒死去抓牠身上一撮毛。 誰料到一場意外,牠們竟雙雙到天堂報到,更成為了好朋友,踏上一次尋找自我的冒險旅程。 受疫情影響的全球電影行業,來到2023年開始逐步復甦。 然而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面對權力、成長、愛慾、家庭、真相與土地命運等帶來的迷惘處境,人們仍在各自的生活裏繼續探索。 今日(31日)有報道指蔡思貝早前到歐洲拍旅遊節目,已經回復單身的徐肇平立即大獻殷勤,借機再力追蔡思貝。
歐洲電影節: 亞洲
學生時期總有一些不堪回首的事蹟,Juha厲害在能將小時候的尷尬事變成連珠炮發的笑料,每晚演出都必定爆滿。 Juha成名後,一個故人突然找上門,迫使他再次面對四十多年前的中學歲月。 改編自真實經歷,走進一群渴望被接納的少年的內心,以敏銳目光探看青春遺留下來的創傷。
東德彌漫著肅殺的政治氣氛,Thomas是匹不受拘束的野馬,注定格格不入。 他的父親一心效忠東德,但Thomas只想寫作,藉此發洩憤怒和空虛。 他在酒精和情場中打滾,並以過人才華考入電影學院,但首部劇作即遭查禁。 入獄、政治審查、至親背叛,都沒有讓他的筆桿停下來。 他寫詩、寫愛情、寫革命、寫生死,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質疑一切權力和制度。 其中日舞影展最為著名[13],甚至獲MUBI推崇而列居第四位,僅次於三大影展[14]。
歐洲電影節: 歐洲電影節 2022
[1] 影展可以分為競賽型和觀摩型(非競賽型),不少大型影展兼而有之。 各類影展或有側重,有者針對特定電影類型(如動畫、紀錄片)或題材,有者聚焦於個別導演或議題(如性少數)。 個別大型影展或許要求參展電影在當地甚或國際未曾公映。
歐洲電影節: 國家發展改革委出台20項新策 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徐肇平趁自己拍完劇集之後未有工開,自掏腰包由香港追到歐洲,陪伴她工作。 蔡思貝到歐洲拍攝《貝遊歐洲》,需留在歐洲20多天,希望在這20多天能打動蔡思貝芳心。 35歲的徐肇平是資深演員黃淑儀的兒子,二人於2015年時透過朋友而認識,因為他們同樣是在國外留學回來,所以特別投契。 其實之前已經有傳過蔡思貝與徐肇平一起拍《心理追兇》時,曾一起消失於片場一小時,私交甚篤,但隨著2017年男方公開與模特兒女友Joey拍拖後,緋聞便不了了之。
歐洲電影節: 影展
經票房購買受影響場次之客人,即日起可親臨PREMIERE ELEMENTS / 百老匯電影中心票房辦理退款。 經網頁或應用程式購買受影響場次之客人,我們會安排信用卡自動退款。 直到2002年,影展才把官方名稱定為「Festival de Cannes」(戛纳电影节)。 2019年11月,戛纳电影节首次於亞洲登場,並於香港K11 MUSEA商場舉行[2]。 2020年3月,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宣布,因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将推迟2020年戛纳电影节的举办,具体时间待定。 當前,坎城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週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歐洲電影節: 歐洲電影節 今日開鑼
電影大膽地一律以主角特寫交代路途上種種驚險,將他的世界拍得扣人心弦。 歐洲電影節2025 電影簡介:比利時驚慄好手攜來又一誘人、變態之作,相繼入選歐洲多個重要影展。 二十多年前,作家憑一本暢銷小說在文壇嶄露頭角,不但名利雙收,更娶了當初發掘他的編輯,成為人人稱羨的文壇佳偶。 面對讀者的熱切期待,他反而文思枯竭,日日窩在妻子繼承得來的郊外大宅,苦苦尋找靈感卻求而不得。 此時,一個年輕女孩看似機緣巧合地闖進他們的生活,精心地逐步在這個家庭扎根。 一家人對她的預謀渾然不覺,片名多多少少已暗示︰一切是禍躲不過。
歐洲電影節: 「第八屆 歐洲電影節 」 十六部佳作獻映
威尼斯影展(全世界第一個影展[3])、坎城影展、柏林影展獲譽為世界三大影展[4],與多倫多影展、日舞影展並稱世界五大影展[5]。 門票將於 1月21日 (六) 起公開發售,票價為 歐洲電影節2025 $85 ( 百老匯電影中心 場次) 或 $95 ( AMC Pacific Place 場次)。 百老匯電影中心會員可享戲票優惠,$68 ( 百老匯電影中心場次 ) 或 $80 ( AMC Pacific Place 場次 )。 自1946年第一屆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 但是在1949年,影展在新的大樓「影展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歐洲電影節: 放映:
1983年,正值戒嚴時期的共產波蘭傳來令舉國震驚的消息︰一個年僅十八歲的高中生被警察毆打致死。 他的母親是反共組織成員,不久前才被威脅,一切不言自明——這是一場由政府策劃的謀殺。 一夜之間,Jurek成為國家的頭號敵人,警察、媒體、法律體制等政權爪牙紛紛向他施盡威逼利誘。 拍紀錄片出身的導演,揉合劇情與紀錄元素以保留真實質感,批判國家機器的殘暴,甚有《大風暴》名導哥斯達加華斯之風。 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第二年,今年的歐洲電影節選映烏克蘭喜劇《尋找他爸的故事》(Luxembourg, 歐洲電影節 Luxembourg)作為開幕電影。 歐洲電影節 電影描述一對來自烏克蘭的孖生兄弟,志向迥異,卻同時得知生父在盧森堡時日無多,於是共同展開一次尋父之旅。
歐洲電影節: 香港文匯網
新鋭韓裔加拿大籍導演宋席琳首作,酒吧內女子夾在丈夫與童年密友之間對飲一幕,正是她的親身經歷與影片靈感來源。 他問:如果你從沒離開首爾……緣起時起,緣盡還無;現實沒有如果,兩分鐘的等待,成了一生跨越不了的距離。 歐洲電影節2025 最後一位被救出的倖存者古茲曼麥米倫,二十年後首次重返世貿中心遺址,娓娓道來在瓦礫堆中被埋27小時的經歷。
歐洲電影節: 影展各單元
步入男人四十,四佬各自面對不同危機,有人事業失意,有人仍是寡佬一名,有人與老婆甜蜜不再。 為了煞停中年危機,他們決定打賭挑戰不可能,找回生活的刺激感。 賭局越玩越失控,但就算四佬重拾年輕時的癲喪,又是否代表能追回失去的理想和關係? 到頭來,最大的挑戰不是什麼賭局,而是誠實面對自己,優雅地老去。 導演本是著名舞台編導,以其喜劇聞名,身兼作家的他改編自己的暢銷小說,笑談中年男心事,一舉登上捷克年度票房之冠。 影展(又稱電影節)是在特定時間內播映多部電影的組織性活動,多半在一個城市或區域內的電影院及其映演空間舉行,近期也有越來越多在室外映演。
歐洲電影節: 歷史
2013年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現有大約3000個影展在世界各地舉行[2]。 電影入選為第3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競賽單元,是唯一入圍競賽單元的港產片,並是第19屆香港亞洲電影節的閉幕電影。 《燈火闌珊》更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視覺效果提名,並由張艾嘉獲得前者,這也是她時隔36年後第三次獲得該獎項。 電影簡介:啓發自冷戰時期真實事件,一段鮮為人知的政教同流黑歷史。
歐洲電影節: 歐洲電影節 2023
日子流流長,幸好他在網上結識到同樣因病失明的Sirpa。 他們從未見過面,卻在電話裡一「傾」如故,由彼此病情漫談到Jaakko為何熱愛電影卻死也不肯看《鐵達尼號》,這位「觸不到的她」逐漸成為支撐Jaakko生活的力量。 某日,電話中竟突然傳來有關Sirpa病情的壞消息——Jaakko決意馬上離家,獨自坐輪椅穿過城市去探望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擅拍黑色喜劇的導演為患病舊友度身訂造本片,冷調幽默裡藏著對人性的真摯關懷。
在政府各部門、各大機構和業界人士的支持下,東盟電影節期望進一步響應政府的努力,吸引更多東盟創意人才。 香港新聞網8月1日電 香港-東盟協會將於8月4日至19日在香港舉行首屆東盟電影節。 “東盟電影節2023”由香港-東盟協會、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駐香港總領事館,以及多個合作夥伴攜手推動,屬非營利性質。 一系列來自東南亞的精選電影,將分別於M+戲院、亞洲協會麥禮賢劇場及the sky(奧海城)放映。
教會為了保命向神學生實施黨化教育,塑造他們成理想青年。 圍牆下人人自危,潛藏的暴力一觸即發,唯美冷峻的黑白影像,對照着那崩壞腐爛的體制和人心,道出極權下人類的軟弱無力。 電影簡介:英國資深演員Kenneth Branagh半自傳之作,回憶童年時故鄉的動盪歲月。 1969年,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在北愛首府貝爾法斯特衝突,昔日融洽社區頓成硝煙四起的戰場。 反天主教示威者大肆破壞下,居民生活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 九歲的Buddy卻不以為然,只沉醉在自己的光影世界中。
今屆《 歐洲電影節 》開幕典禮將於2月8日晚上7點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除了有開幕電影《 擂台下最好的時光 》於當晚免費放映之外,是次開幕禮以嶄新形式利用歐洲經典電影片段配合的音樂會於當晚帶給觀眾一個難忘的歐洲之夜。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电影联合会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坎城影展,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 許多著名的東盟導演和演員憑著創意和獨特的敍事手法,在世界各地屢獲殊榮。 由溫暖感人的劇集到驚心動魄的驚悚電影,東盟電影工作者為全球的大銀幕作出了重大貢獻。 電影簡介:有說最好的喜劇其實都是脫胎自悲劇,子華神也是經歷過人生低潮,才可將血肉史轉化為拮到入肉的笑話。 在瑞典,棟篤笑明星Juha以《我的笑話生涯》為題開show,他最拿手的題材是童年經歷。
歐洲電影節: 歐洲電影節 今日開鑼
昏黃幽暗的大宅即將見證人性墮落,上演一場無可避免的悲劇。 電影簡介:這套悲喜劇回應歐洲難民潮,卻不以難民做主角,也不悲天憫人,反以幽默筆觸,新鮮角度書寫奧地利眾生相。 充滿現實感的故事和人物群像描寫,呈現歐洲社會面對所謂「移民危機」的態度,種種精準觀察命中笑點,卻不減電影的真摯動人,示範了舉重若輕的功架。
歐洲電影節: 影展列表
Dora與摯愛的前男友分手一年半,陷入失戀低潮的她開了一間餅店,藉著售賣以經典愛情悲劇人物命名的甜品,令一段段遺憾的愛情能夠有個美好結局。 怎料禍不單行,餅店突然面臨破產危機,為了挽回她的心血,Dora不惜找來陌生人組成假家庭,一同參加比賽贏取獎金。 過程烏龍百出,更不幸遇見前男友和她的新婚妻子,卻在與其他家庭的相處中,重新審視自己過於夢幻的愛情觀。 Dora不再自憫自憐,下定決心迎接一段更真實的關係。 透過電影鏡頭的聚焦與記錄,再無力的尋覓與鬥爭都能成為抗衡現實的故事,帶領我們面對種種困境。
長期在外的爸爸擔心家人安危,極力勸說全家移居,媽媽卻不願放棄家園和年邁的親人,情竇初開的Buddy也不捨與心儀女孩分開。 愛爾蘭人一出生就注定要離鄉別井,他們該如何抉擇呢? 導演以故鄉為題,透過小孩的天真爛漫看紛亂動蕩的時代,向觀眾展示珍貴的童年回憶。 電影簡介:Jaakko是個電影迷,卻因神經系統疾病而失明兼半身癱瘓,無望再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