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納米樓只有一個大窗戶,若住户選擇在近窗戶的地方劃分睡房,並用牆隔開兩個空間,就會令自然光無法滲入室內,造成「黑廳」。 因此,Toby建議你用透明物料,例如長虹玻璃作間隔,技能保障睡房私人空間,亦能讓自然光透入室內,避免「黑廳」問題。 納米樓雖然小得令人咋舌,有納米樓幾乎只能放得下一張床,卻因樓價和政府政策影響,仍深受買家追捧。 買納米樓 長沙灣AVA 61中層A室,實用面積約232方呎,單位2017年一手購入價約484萬元,原業主持貨5年勁蝕約104萬元,最近以380萬元售出,貶值約21.5%。 趁一度被指為被指為上車恩物的納米樓,隨著樓市急跌,抗跌力較弱的納米樓成為重災區。
- 其中一個單位去年以285萬元沽出,成交呎價約2.14萬元,一度創項目呎價新高,雖然計算後即使要多付10%辣稅,但交易仍賺約40萬元。
- 現時不少納米樓採用開放式廚房,目的是增加單位的空間感。
- 發展商常常強調,年輕人預算有限,要靠納米樓才能上車,事實是否如此?
- 發展商把一個大的單位分割成面積較小的納米樓出售。
- 而納米樓將單位縮細,樓價自然也會降低,即是讓買家「以空間換價錢」以更低門檻入市。
- 事實上,用400萬買一層納米樓有市場,參考政府數字,今日普遍打工仔的入息中數為17,500元,按此推算年薪就有21萬元,也相當於不吃不喝19年才能買起這個納米樓,是一件相當悲哀的事。
試幻想你已經以400萬買入了180呎的納米單位,但過兩三年單位跌價,或者無人接手,你就只可蝕讓或者自住。 納米樓表面上是為了讓小業主們更易買到樓而設,但想深一層,其實也未必是最理想的入市之選。 首先,發展商也不是開善堂,既然將單位拆細賣,當然每呎呎價就會相應提升。 例如,原本是500呎的單位索價 700 萬,你以為250呎納米單位就是350萬一個? 抱歉,250呎的話也要400萬,變相一個單位賺多50萬,在發展商眼中是「win 買納米樓2025 win 雙贏」,你買平了我也賺多了,但實際上單按呎價去看,業主是變相俾多了錢。 加上,大多納米樓都是以樓花形式推售,即供樓花按揭優惠會較多,但需要樓價為六百萬或以下才可以做到高成數按揭,可吸引到首期不是太多的朋友入市。
買納米樓: 獨家A.I.按揭評估
發展商眼見市場需求,順應時勢改圖則推出大量「納米樓」,一時間「納米樓」變得有價有市。 未來市建局會啟動研究油尖旺及荃灣重建計劃,區內不乏有樓齡新單幢樓落成。 不少用家貪舊區新樓位置方便,周邊配套多,生活上亦較大型屋苑有趣味。 前業主遭遇,買樓不論自住或投資,揀舊區單幢新樓,都要充分考慮毗連的唐樓被收購機會,一旦成條街被市建局或發展商睇中,都有機會成為御門.
就像這個北角港鐵站對上的舊樓「國賓大廈」,一個實用324呎單位,最新叫價598萬元,申請按保首期約60萬元,換言之首期只多付20萬元,便可多想124呎的空間。 只是月供要22,329元,但首置客卻不用過壓力測試,月入44,658元已可入市。 如果根據《住宅物業報告2019》,暫時只覆蓋至2017年的數字。
買納米樓: 二手樓
雖然納米樓呎價比一般單位高,不過納米樓單位面積較小,樓價就會比一般單位較便宜,所以「上車」自然比其他單位容易。 為於太子荔枝角道的金荔閣,金荔閣屬單幢式設計,約41年樓齡,提供78個單位,實用面積由191呎至268呎。 首先先來了解 「納米」在數理科解釋為微米的千分之一倍,也稱毫微米(nanometer).簡單來説就是形容非常微小的度量單位。
- 業主在入手納米樓之前要做功課或是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尤其要小心未來日子的樓價波動。
- 對於百多呎的單位來說,能夠設有間隔牆的梗廚實在很難得,以至洗手間內設有浴缸,而並非企缸,也大大提升了單位實用程度。
- 坊間也有許多不同説法如「迷你樓」、「奀豬盤」或其他國家如新加坡也有人會稱「納米樓」為「鞋盒公寓」。
- 為免新盤「迷你化」情況加劇,政府終出手限制一手樓最細面積。
-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單位獲批使用開放式廚房,也不能明火煮食,而且要每年進行檢查。
- 市場消息指,屯門菁雋一個中層2室,實用面積169方呎,採開放式設計,月初以250萬元售出,折合實用呎價約14,793元。
如把實用面積少於280方呎的新盤視作「納米樓」,那麼在今年推出的新盤,又有多少個屬於納米盤呢? 本文統計2021年開售的約40個全新一手住宅項目中,多達26個樓盤提供實用面積少於280方呎的單位,比例高達6成,間隔主打開放式及1房戶。 本文會介紹香港銀行的「海外物業按揭」計劃詳情,例如貸款年期、按揭成數、利率,以及申請海外樓按揭特別要注意的事項。 一般而言,在美國買賣房屋,雙方都會聘用房地產經紀。 好消息是,雙方的經紀費用都是由賣方承擔,約為 6%,而買家不需付任何中介費用。
買納米樓: 納米樓的投資價值
翻查《2016年中期人口普查》統計,政府首度公布了全港住戶面積中位數。 全港私樓住戶共有250.97萬戶,平均每戶2.8人,而居住面積中位數就是40平方米,相當於實用面積431呎。 然而,這個數字僅反映全港住戶中位數,而卻未能反映單位迷你程度。 更重要一點,當外國不少國家均有規管人均面積,香港不單沒有作出相關規管,反而政府施政上卻刻意配合。 近年為求盲追私樓供應量達標,而力谷限量地為發展商興起納米樓大開放便之門,結果「納米樓」也成雨後春筍。 舊區舊樓本身有不少維修管理問題,更伏是市建局已放風將檢討七年樓齡補償機制,認為用7年樓齡計價作賠償成本太高,倒不如用這筆錢支持發展新土地,再以新地興建的住宅補償予舊區舊樓業主,意味原區安置或成歷史。
買納米樓: 按揭計算機
至於兒子話買新樓納米樓,地產可以提供85%按揭,又免壓力測試,他用少少錢就可以做業主。 老友說他們既然已經買了就無話可說,請我和他們說以後別再買就可以,事成之後送支十四代給我。 買納米樓2025 招國偉提到,家庭申請者於是次揀樓「揀唔足」,而單身人士則傾向選擇200餘呎的單位,亦是納米盤滯銷的因素之一。 他說,早前青衣青富苑的納米盤銷情同樣欠理想,房委會遂兩度將貨尾納入「特快公屋編配計劃2022」出售,認為是折衷做法。 納米樓本身並沒有一個官方定義,畢竟住屋環境太細說出來都不馨香。
買納米樓: 納米樓前景:投資VS自住
鴻發地產物業營業總經理梁文楓透露,原業主本叫價310萬元放盤,其後急於套現,於是願意劈價72萬元,即好意頭價238萬元成交。 原業主2013年以130萬元買入,帳面獲利108萬元。 其次準業主要注意就是物業被過分炒作、買家上車後才發現一切不如預期。 最典型的案例如位於「Grand Austin」的納米樓 ,佐敦「匯萃」。 最後落成後被炒作的高鐵沒有帶來什麽大效益最後影響該區納米樓的售價,如今的賣出價足足蝕了超過20%。 銀行批核納米樓按揭與二手樓按揭一樣,需要計算借款人的年齡及物業的樓齡決定最長還款期,兩者通常均以「75減」計算。
買納米樓: 買納米新樓都唔買居屋、二手樓? 網民熱議:買百幾呎納米樓究竟有咩原因?
有港女在去年12月逆市買樓,購入一個位於元朗不足200呎的開放式單位,賣340萬,呎價高達17,000元。 雖然單位面積細小而且呎價高,但她表示比較喜歡新樓,而且提供的設備多,例如微波爐、洗衣機,不需要額外裝修太多。 買納米樓2025 首先納米樓跟現時一些熱門盤不同,不必怕有太多競爭會買不到,不必一時之快入市。
買納米樓: 納米樓易上會,但轉售能力如何?
問題是,同樣的故事,在今日的市場仍然發生之中,業大家繼續用投資價值、概念前景來包裝一堆高價開售的納米樓,值搏率有幾高,就要由大家自行決定。 近10年整體樓房市場價格不斷攀升,將貨就價的細價、納米樓供應量大幅提升,以迎合上車盤或收租客的價格要求。 但不建議Ivan將貨就價選擇此類單位作長期收租之用,雖然現時納米樓的租客較多,但租客以剛投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或單身一族作短期租住為主,租金收入不夠穩定。 此類納米單位除非地段及樓宇質素相當優越,否則較難吸引收入穩定的中產單身貴族來租住。 香港的土地問題嚴峻,納米樓成為年輕一輩上車的好機會。
買納米樓: 地產經紀及代理
而如果當時不是買樓,而是把做按揭的一半首期投入股票,例如眼光獨到能孤注一擲買港交所,連息賺價已可獲利323萬。 《胡.說樓市》團隊也決定直擊一下,今時今日的納米樓可以細到什麼地步,其中之一,就是暫列一手新例後最細新盤的北角「尚譽」。 例如,恒基田灣蚊型盤「南津.迎岸」,屋宇署列出最細面積是88呎,但實際賣樓時的最細面積卻是164呎,差距有86%。 被喻為「紫禁城咁大,但皇帝只瞓一張龍床」的屯門「龍床盤」「菁雋」,屋宇署列出樓盤最細面積71呎,但據發展商公布資料,最細卻是128呎,兩者有80%差異。 「納米樓」泛指我們居住的生活空間愈住愈細,有人稱之為「迷你樓」、「奀豬盤」;外國也有人會稱為「鞋盒公寓」,是一個概括居住空間狹小的代名詞。 紀惠集團副主席及行政總裁,分別於《i-money》、《明報》、《Yahoo!地產》、《NOW》等撰寫專欄及網誌,點擊率逾億,至今出版多本著作,多角度分析香港地產發展。
買納米樓: 納米樓實例1:尚譽
大角咀海桃街便有一個現成例子,海明閣原先被剔出收樓範圍外,及後獲中標發展商南豐提出收購,因部分業主叫價太高告吹,現時海景閣被海桃灣三幢高樓包圍,成為大角咀的都市奇觀。 2011年,屋宇署又頒佈《2011年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詳細訂下了開放式廚房的標準設計要求。 發展商只需跟足守則,便不必再就個別設計提交消防安全評估報告,開放式廚房的批則變得方便簡易,亦因此在新樓設計中愈發常見。 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訪談及飲食節目《納米無明火》,節目中谷德昭拜訪居住在「納米樓」內的不同人士,然後把於「星級廚藝特訓」內學到的菜式以電磁爐烹飪一次。 該節目播出後, 令不少市民認爲開放式廚房,不能夠用明火,只能夠使用電磁爐煮食。 2011年,屋宇署又頒布《2011年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詳細訂下了開放式廚房的標準設計要求。
買納米樓: 裝修怕黑店怕爛尾?Toby 專人幫你跟進!(費用全免)
酒店房的每月租金差不多在9000元至1,2000 左右。 價格方面跟納米樓有得競爭,納米樓的月租一般都超過1,2000元。 以上只計算了樓換樓投資客,尚未計買納米樓作出租用途的業主,相信兩者相加後,佔據了納米樓市場需求的主要部分,顯示香港買家多視納米樓為投資工具,而非自己的居所。 發展商常常強調,年輕人預算有限,要靠納米樓才能上車,事實是否如此? 上車族多需靠按揭保險下的高成數按揭買樓,但研究發現,於 2013 年至 2018 年間,靠首置高成數按揭上車買 200 呎以下一手納米盤的買家只佔整體的 29.4%。 有見及此,發展商為了向這班上車族提供價錢合適、而質素相當的新盤,只好「將貨就價」,縮細入場單位的面積,自然降低入場樓價,令更多年輕人可以擁有自己的物業,但也造成納米樓叢生。
2010 年起,政府於個別地皮的賣地條款中,加入了「限呎地」及「限量地」條款,此舉被定為政府積極推動納米樓興建的重要一著。 1997 年,屋宇署放寬《建築物條例》,容許新落成住宅單位的洗手間不設窗戶,無窗「黑廁」頓成主流,是開放式單位的常備配置。 以上種種,都指向一個現象:香港的納米樓雖本已細絕全球,可惜低處未算低,人均居住面積實際可能只及納米盤的一半,即是 100 餘方呎,大概就是一個車位的大小。 「納米」(nano)字解「毫微米」(nanometer),是一個長度單位,也常被用作形容微細的事物,「納米樓」便是例子之一,意解面積非常細小的住宅單位。 全盤66個單位,最新估價已跌穿500萬,就連「匯萃」成交最貴的單位,當日呎價接近30,000元的頂樓單位,業主當時以655萬元買入,但現在估值也跌至498萬元,身家暴跌157萬元。
買納米樓: 想裝修但無從入手?Toby 裝修專員實幫到你!
而 Realtor 則列出全國超過 100 萬個地產經紀,以經紀資歷作篩選條件,買家或賣家可以選擇擁有不同房地產經紀牌照/證書的專業經紀,服務更有保證。 恒基在北角馬寶道的「君譽峰」三年前開售,當時我們已叮囑大家需小心處理遠期樓花,因為需跟發展商打賭未來樓價升跌幅。 由於當時還未有「林鄭plan」,大家覺得上車困難,發展商迎合市場購買力把單位劏細,即使遠期樓花高溢價,準買家仍然趨之若騖。 但疫症下有一類物業的表現異常慘淡,背後也有一些共同點。 對於一部份未能受惠資助房屋,卻又不甘於成為租客的準買家,他們只能用有限首期來入市,變相最終能將價就貨,購入銀碼較細的單位。
買納米樓: 服務評價
當局又指,在過去54個揀樓日,合共售出4,586個單位,至今僅上水清濤苑售罄,高宏苑和錦柏苑仍有合共107伙無人問津。 假如你還未有特定的室內設計想法,可以上Toby 一站式平台查看超過4686個室內設計範例和室內設計圖庫,獲得一些設計靈感。 首先,要留意特區護照/回鄉證是否需要續期,以及留意不同貨幣的匯率走勢,包括人民幣兌港幣、日元兌港元、英鎊兌港元等等。
買納米樓: 納米樓裝修必知:納米樓特色
這三年的疫情導致股市崩盤及美國通脹問題日益嚴重導致全港租金的市場面對租金下調的壓力。 因此租客們可以通過可負擔的租金去選擇更大面積的單位。 用宏觀的角度看全球,部分人口較密集和已發展國家地方政府都有明確指定人民「最低居住空間標準」以保障市民的基本居住水平,意思是單位實用面積的最下限,相等於不同國家對「納米樓」的面積要求。 納米樓樓花:個別銀行會根據發展商而決定會否批出按揭,如果項目為大型發展商,銀行會較願意批出按揭,所以買入單位前,最好向按揭轉介公司或銀行了解清楚。 根據本土研究社報告,在 2010 至 2019 年間,恒基地產興建了 2,858 個納米單位(面積於 260 呎內),佔整體數量 3 成多,是興建最多納米樓的發展商。 限呎限量條款下,個別地皮的住宅單位面積不可超出一定呎數,或不可超出一定數量,變相鼓勵發展商興建中小型單位甚至納米盤,大單位數量減少。
入市時需慎選地點,位於市區或名校網區的納米樓,抗跌力相對比新界樓強。 由於納米樓未來供應多,樓價變化不定,不管是自住抑或收租投資,入市前須小心審慎。 建議先聯絡28Mortgage 的按揭專員了解更多再做決定以免踩雷。 如果您有興趣要投資納米樓收租,需要注意的是當市場的租金有下調壓力,租客可以用更低租金租更大面積單位時,納米樓租盤就不再那麼吸引。 疫情下本港租金市場曾一度受衝擊,尤其是納米樓,開放式細單位愈租愈平。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買納米樓2025 ROOTS上會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相關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買納米樓: 納米樓投資價值如何?
一是趁物業有鐵路優勢做「雙租族」,將自住單位出租,以租金收入租住其他單位避開工程。 買納米樓 市建局重建舊區初心,是拆掉高齡舊樓重新規劃舊區,在2014年入伙的御門. 前業主而言,物業成為主地盤孤島,將面對兩大難題。 前單幢樓成「一人之境」,可以想像每天要忍受灰塵、打樁噪音,生活可謂渡日如年。 前周邊有七幢140至160米住宅高樓,重重包圍下,由高樓變成矮樓的御門.
買納米樓: 按揭未完賣樓
例如納米樓單位為400萬,申請九成按揭,貸款額為360萬,以H按封頂息率2.5%及還款期30年計算,每月供款約為$21,330,壓力測試要求為$35,549。 納米樓近年成了本地住屋大趨勢,單位愈起愈細,連最新落成的公營房屋,也出現實用面積不超過 200 呎的「龍床盤」。 納米樓是否真確是有效紓解年輕人置業需求的「necessary evil」? 回顧這去的交投,香港人買納米樓,是自住、抑或是投資? 以往做9成按揭只限400萬以下物業,首期只需要40萬元,但在二手市場買到的400萬元以下物業選擇少之有少。 因此發展商為幫助首期不足買家上車,推出不少Studio迷你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