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有需要的住戶,平民屋宇將繼續派遣近30名駐邨服務數年社工在場,為居民提供支援服務 大坑西邨清拆 ,包括協助轉介物業顧問以物色及租住居所、協助推薦申請過渡性房屋、派發「搬屋錦囊」、為有需要租戶申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或資助,以及協助特別需要支援的居民處理搬遷需要。 在時間安排方面,平民屋宇表示,住戶從昨日起有兩個月考慮期,在接受方案安排的日期後四星期內簽妥退租協議,並在簽署退租協議的半年內交還單位。 住戶在簽約當日即可獲發20%租金津貼,剩餘金額會在正式遷出時一次性發放。
深水埗區區議會前議員譚國僑表示,雖然平安屋宇表示可通過駐邨社工隊為居民物色房屋提供幫助,但他也直言,不少社工已經向居民表示,只能夠提供有限幫助,而所物色的房屋會否接受居民申請則不能保證。 而如過渡性房屋本計畫僅限等待公屋上樓超過三年的劏房居民申請,因此難以保證接受大坑西邨的居民入住。 他補充,在原有未簽字的224戶居民中已有人陸續補簽,他強調,這部分補簽的居民亦都隨信附上聲明,表明簽字僅是回應平安屋宇公司要求,但仍堅持「一屋換公屋」的訴求。
大坑西邨清拆: 相關推薦
信中提到,因大坑西邨即將重建,將終止商戶的租約,商戶須於今年12月31 日之前交吉遷出,經多方斡旋後,與居民一樣獲延期至最遲於明年2月29日遷走。 據悉「平民屋宇」擬斥資10億元現金,向擬回遷租戶發放現金津貼;當中1人家庭可獲約54萬元、2人家庭60萬元、3人家庭70萬元、4人家庭81萬元。 租戶取得津貼後,不一定要用來租樓,也可以選擇跟家人同住,意味可「淨袋」一筆現金。
- 根據《城市規劃條例》,任何「綜合發展區」用途地帶內的重建發展項目均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提交申請及總綱發展藍圖。
- 而平民屋宇曾於本月5日召開居民說明會時又在解答居民問題時又口頭表示,居民於五年後搬回時,需要再進行一次資產審查。
- 以三人家庭為例,5年租金津貼約70萬元,平均每月津貼約1.16萬元,估計整個項目涉及的總租金津貼合共約10億元。
- 消息稱「平民屋宇」已敲定回遷補償方案,在清拆重建約5年期間,居民可獲發特惠現金津貼,相當於約5年市值租金,足以暫時租住同區以至市區鐵路上蓋物業。
以三人家庭為例,5年租金津貼約70萬元,平均每月津貼約1.16萬元,估計整個項目涉及的總租金津貼合共約10億元。 市區重建局與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屋宇)合作的「大坑西新邨重建」項目,在10月底已向城規會遞交重建方案,隨後再向受影響居民提出「先遷出後回遷」的遷置安排,不過有關注團體表示曾訪問600多戶居民,當中逾九成住戶不接受相關安排。 民強樓互委會前主席蔡佩英表示,平民屋宇公司在致居民的信中措辭強硬,更表示若在8月2日前未有提交「住戶資料聲明書」,則必須於12月交還單位,否則將採取法律手段「收樓」,她形同該做法如同「霸王硬上弓」,而更有居民收信後連日寢食難安需要入院治療。 大坑西邨清拆 她呼籲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積極介入,制止平民屋宇公司脅迫居民的做法,停止所有法律壓迫手段,並協助解決現時大坑西邨安置重建問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承諾。
大坑西邨清拆: 眼鏡老店由東邨搬到西邨難逃二次拆遷
他們的身份與其他居住在大坑西邨的租戶並無任何分別,將來如果面對重建和安置的問題,會作同樣處理。 (三)由於政府當年是以特惠地價向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批出大坑西邨現址上的土地以興建該邨,並在地契下規定公司須在該處提供最少1,600個單位以出租予低收入人士居住,因此,該公司在決定清拆及重建大坑西邨時須仔細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並按情況向相關政府部門提出申請。 根據《城市規劃條例》,任何「綜合發展區」用途地帶內的重建發展項目均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提交申請及總綱發展藍圖。 正如上文所述,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正就大坑西邨將來的重建問題向政府尋求意見,而政府有關部門亦正積極作出跟進。 (香港文匯報記者 大坑西邨清拆 郭倩)石硤尾大坑西邨重建項目早在2020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時隔近3年,管理該邨的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終在昨日公布住戶資格審核結果及回遷安排。
「蘇屋三寶」包括燕子亭的弧形天花壁畫、賣火水的小白屋及屋邨的金漆招牌統統被保留,就連舊屋邨辦事處都保留改成郵政局,讓遊客到來有「迹」可尋,有「卡」可打,可謂用心良苦。 大坑西邨清拆2025 舊蘇屋邨佔地7.8公頃,是當時遠東地區最大型的住宅發展計劃,由房委會前身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設的第三個屋邨,亦是第一代運用海水沖廁的屋邨,居住過的名人紅星數不勝數,包括歌神許冠傑、黃家駒、周啟生、林嘉華等,也有不少政要包括雅麗珊郡主及時任人大委員長吳邦國。 大坑西邨清拆 全港碩果僅存私營廉租屋邨、落成逾半世紀的石硤尾大坑西邨,將於明年3月清拆,目前進入倒數階段,除了一眾居民最遲需於明年2月底遷出,邨內的小商戶亦同樣面臨與多年心血告別,也與日夕相對的鄰里說再見,遺下無盡感歎與唏噓。
大坑西邨清拆: 大坑西邨重建|「一屋換公屋」難實現 梁文廣:需考慮合理分配資源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認為,有關的回遷方案合理,並建議預留部分市區過渡性房屋,以協助安置回遷居民,又希望平民屋宇為年長住戶提供更多搬遷協助。 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代表指出,目前有224戶仍然未遞交住戶資料聲明書,該聲明書的限期早於今年4月30日截止,但如果居民近日繼續補交,並且不存在資料轉移等不公平情況,公司仍會盡量考慮處理其資料。 倘若住戶一直不交回聲明書,或會將其當作「黑戶」,行法律程序收樓,「我們才是實際上的業主,他們只是租客。」代表指出,難以估計住戶不提交的原因,但基於公司過往接觸住戶的經驗,相信部分住戶是因為個人因素,部分亦可能自知資產已不符合回遷資格。
2021年3月8日,市區重建局公佈與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預計年中將與居民交代重建方案。 重置現有住戶約1,300個單位,其餘2,000個單位作「首置」用途[11][12]。 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早前公布大坑西邨居民遷出及津貼方案,不論居民接受回遷方案與否,都需於明年3月前遷出。 大坑西邨清拆 租戶如不接受平民屋宇提供的遷出及津貼方案,或被列作黑戶,遭按法律程序收樓。 大坑西邨居民權益關注組昨反映不滿,指平民屋宇未回應居民「一屋換公屋」訴求,回遷具體安排亦欠細節,促請政府介入。
大坑西邨清拆: 預計津貼足夠承租大型老牌屋苑
1965年,擁有7座樓宇的大坑西邨落成,成為全港唯一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低於市值租金的私營出租屋邨,1980年更有新的一幢民泰樓落成。 時至今日,這8幢樓宇雖然沒有升降機又有點破舊,但佈局頗具心思的「紳士樓」,隨著重建計劃落實,將逐漸消失在可見未來。 他坦言很希望可以找到合適新舖位繼續經營,尤其因為店內仍存有大量眼鏡和驗眼工具等貨品,貨存藏量相信要花一年以上才能完全清貨,當中有少量是60年代生產、由德國製造的18K金古董眼鏡。 他嘆道:「呢度啲貨年零、兩年都清唔晒,就算搵到間舖,裝修都要個幾兩個月,仲未計錢的問題,60至70萬裝修一定要。」他稱明白「平民屋宇」根據合約毋須賠償,但期望可以體諒租戶,發放搬遷津貼。 今年6月26日早上,幾間小店的大門上,都貼了一封由「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向商戶發出的律師信。
大坑西邨清拆: 重建
平民屋宇宣布,大坑西新邨重建項目的住戶資格審核已經基本完成,同時向住戶公布審核結果及回遷安排,重建工程可望明年初展開。 平民屋宇於2022年開始進行住戶回遷及特惠津貼資格審核工作,最終收回1012份「住戶資料聲明書」。 1952年,九龍仔木屋區發生大火,燒燬大坑西邨現址一個名為「光民村」的寮屋區。
大坑西邨清拆: 十大香港公屋 ‧ 九龍篇|清拆在即大坑西邨
倘居民年紀大,無能力外出睇樓,「平民屋宇」亦會包租一座酒店,供居民暫住;也不排除跟非政府機構合作,讓居民暫住過渡性房屋。 大坑西邨清拆 大坑西邨的建築已有近60年的歷史,不少居民從年輕時入住至今已步入老年,對該個社區有着深厚的感情,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期望在方案公布後至重建期間,平民屋宇可加強與居民的溝通和聯繫,同時希望在日後的重建項目中盡量保留原有的社區鄰里關係,重塑大坑西邨的人情味。 她又指,政府和「平民屋宇」一直沒有會見居民代表,消息都是透過報章、傳媒才得知,居民亦是透過召開記者會來表達自己是否接受,這不是溝通的方式。 消息人士預計,目前至少逾半租戶完全合資格獲發回遷津貼,以及兩筆約4萬元的搬屋津貼。 大坑西邨清拆2025 至於仍待核實資格的租戶,主要正在審視其家庭成員人數;完全不合資格取得現金津貼的租戶只佔極少數。 1998年前香港國際機場仍然位於九龍城區的啟德機場時,部份飛機航道會在大坑西邨上經過,造成噪音污染,不過亦為居民提供近距離觀看飛機升降及攝影的地方。
大坑西邨清拆: 現時樓宇
選擇該種方案的住戶將獲得67.5萬元至232.5萬元不等的一次性津貼,以及1.5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搬遷津貼。 至於不符合回遷資格的住戶,則可獲得一筆過的特惠搬遷津貼,每名租戶10萬元,上限為70萬元,惟相關人士不會獲發回遷安排。 大坑西於香港50年代曾經發生大火,當時災民被安置到平民屋宇的光民村平房區。 及後到60 大坑西邨清拆2025 年代,政府決定清拆該區,再向「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批出以興建大坑西邨,最終大坑西邨7座樓宇在1965年落成,而民泰樓就於1981年落成。 相關租金津貼安排以5年期計算,預計分兩次向可合資格人士派發,相關金額以家庭成員人數劃分,人數較少的一人、二人家庭,分別可獲得約54萬、60萬元的租金津貼,三人家庭則獲得70萬元。 假若5年後項目完成重建,相關人士選擇不遷回大坑西新邨,將會再獲額外四分之一的補償金額。
大坑西邨清拆: 較目標遲一年 大坑西邨遷限延至年底
聲明指,大坑西邨街坊自1965年至2011年前一直被拒申請公屋和白表居屋,理由因為大坑西邨已經是「等同於公共房屋的廉租屋」。 大坑西邨清拆2025 大坑西邨清拆 市區重建局2016年2月發售「煥然壹居」首置單位時,亦以同一理由拒絕大坑西邨居民的申請。 在2020年11月的施政報告中,政府公佈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市區重建局合作,推展重建大坑西邨計劃[10]。
大坑西邨清拆: 相關文章
以下為今日(三月九日)立法會會議上馮檢基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的回覆:問題: 據悉,位處九龍市區地帶由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擁有和管理的大坑西新邨,是一私營廉租屋邨。 該屋邨的樓齡已接近50年,無論居住環境和樓宇質量等都變得相當殘舊和嚴重老化,建築規格和相關設施的水平亦遠遠落後,多年來有居民要求重建和安置。 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亦有提出相關重建計劃,把大坑西新邨重建作為廉租屋邨的同時,亦會興建私人住宅出售,以抵銷整體重建的開支。 答覆:主席: 大坑西邨是由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按相關的批地條款全權負責興建和管理的私營屋邨,並不受政府或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管轄。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正就大坑西邨未來的重建問題向政府尋求意見,而政府有關部門亦正積極作出跟進。
大坑西邨清拆: 大坑西邨
對於部分大坑西新邨年紀較大的長者擔憂最終難以找到租盤,消息人士指,平民屋宇已準備後備方案,假若有個別人士在尋找租盤遇到困難,可尋求社工隊協助及聯繫地產代理。 若然最終仍未能解決住屋問題,不排除由平民屋宇承租酒店客房,讓受影響居民入住,又或與提供過渡性房屋的非牟利機構商討安置事宜,惟相關津貼也需要再作計算。 大坑西邨清拆 重建方案預計12月可獲城規會批准,整個項目料在5年後完成重建,就有居民拒絕接受遷置安排,據消息人士透露,期間發展商將向受影響、需要搬遷的約1,200戶大坑西新邨居民提供租金津貼。
大坑西邨清拆: 大坑西邨最後時光|小店不捨獨有鄰里情 43年眼鏡店老闆:好徬徨
根據民泰樓切面圖顯示,民泰樓下方為石硤尾站,而石硤尾站亦為民泰樓提供支承。 1965年,7座樓宇落成,單位面積由261至523平方呎,分別為民興樓、民強樓、民順樓、民利樓、民康樓、民樂樓及民安樓,而由於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6名董事均有太平紳士名銜,故此大坑西邨便俗稱為「紳士樓」。 這座深水埗區最大兼唯一提供過萬單位的大型公共屋邨,重建跨度逾30年,現時依然是工程進行中,據計劃整座屋邨的重建計劃將在2026年完成,不過受疫情影響,工程進度或會有誤,還是要等最新政府公佈。 大坑西邨清拆2025 面臨清拆的大坑西邨於1965年落成,至今已有58年歷史,最高峰有逾1,700 戶居民,還有多間商舖,但隨着商戶搬遷及結業,現時餘下六間租戶分布於民興樓地下和二樓,包括「大昌眼鏡店」、「麗宮髮型屋」、「鄰里琴行」、「自柔電器」、「人人公正藥行」等。 平民屋宇公司夥拍巿建局推動重建,申請重建成8幢住宅,總數3,347伙,當中兩幢讓大坑西邨現住居民回遷,其餘6幢交市建局以「首置上車盤」推售,約有2,000伙,最快2027年完成重建。 譚國僑昨晚(17日)在其Facebook發文,譴責有人就大坑西邨重建發放假消息,誤導公眾。
關注組成員歐陽潔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直至2010年,大坑西邨居民都不能申請公屋和居屋,並非報道所說的「一直」可以申請,原因是他們屬於受政府資助人士,直至「平民屋宇」申請改變土地用途後,才可以申請公屋和居屋。 由市建局及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合作的大坑西邨重建項目,從2022年起進行回遷等資格審查工作。 平民屋宇預計提供 大坑西邨清拆2025 1,300 個單位安置現有住戶,而市建局則提供 2,000 個「首置」住宅單位,以市場折扣價出售。 整個「大坑西新邨重建」項目將提供3,347個住宅單位,上述作為重置現有租戶的約1,300伙,完成重建後會繼續用作私營廉租屋邨,屆時居民可繼續以「公屋租金」承租單位,同時也接受相關居民買入單位。 為鼓勵住戶盡快搬離單位,以加快重建工程,若住戶在簽署退租協議後6個月內搬遷,簽約當日即可優先獲發兩成租金津貼,其餘金額則會在正式遷出時發放,期間可享免租優惠。 大坑西邨清拆 大坑西邨清拆2025 直到2019年2月,重建計劃仍沒有進展,居民批評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一直未有與他們商討重建及安置的計劃,而且安置單位內破舊不堪,要求政府介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