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位中國廣州出生的學者來說,香港是1989年天安門民運的燈塔。 在加拿大,她是看著港劇長大的,並目睹香港記者如何報道1989年天安門廣場內外發生的事情。 中大保健處 歷史學家何曉清於2019年7月首次來港,當時正值抗議活動爆發的最初幾個月。 新聞稿又指,校董會決定,在委任新的副校長(行政)前,由常務副校長陳金樑署理其職務。 吳樹培曾任的大學秘書長一職則委任副秘書長黃陳慰冰出任,任期至2024年12月31日。 中大保健處2025 監委指出,黃姓前校長自一九九三年至二○○六年間任教某國中時,分別對C生、A生性侵害屬實,另對D生性騷擾情節重大。
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於去年5月至7月進行香港的評估工作,在全港隨機抽取163所中學及5,907名學生,以及他們的校長、教師和家長參與。 與去年9月比較,本地政治因素仍然是移民或移居外地的首要因素(見附表七);外地因素方面繼續以居住環境為首,而家人朋友及物價指數兩項因素均為近四年來首次位居前四(見附表八)。 以0至100分評分,受訪者對香港是否適宜居住與生活的評分均值為56.5分,與去年9月時的評分相同(見附表一)。 當被問及如有機會是否有移民或移居外地的打算時,約三成八(37.7%)受訪市民表示「有打算」,沒有打算者則有五成八(58.0%),另有4.3%回答「不知道/很難說/沒有想過」。 在是次調查中「有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者的比例較去年9月(28.4%)上升了9.3個百分點,經統計檢定達顯著水平(見附表二)。
中大保健處: 最新文章
除健康檢查計劃外,我們提倡母乳餵哺,支援媽媽解決餵哺母乳的困難。 羅仲雲伉儷保健中心致力促進客人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安全且優質的健康服務。 我們希望透過一站式保健服務,讓客人有更佳的服務體驗,同時免卻非必要的檢查及開支。 本中心由具備專業知識的醫護團隊所組成,在制訂個人化的健康計劃下,我們亦照顧客人在飲食、運動、社交、睡眠及心靈上的需要。
- 另外,中大與風險投資專家和家族辦公室等合作,建立聯合投資平台,亦與多家合作夥伴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成為「中大創新」的投資夥伴。
- 在這些干擾之下,36%香港學生表示每周至少有一次在學業上遇到困難,稍多於OECD的平均水平34%。
- 在有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市民當中,三成三(33.2%)表示近期有為移民或移居做準備,而六成六(66.0%)表示「沒有做準備」。
- 在開幕禮上,中大校董會主席査逸超教授感謝香港科技園公司與中大共同舉辦這項活動,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則表示政府會繼續支持將技術的研發成果轉移及商業化。
- 以708個成功樣本數推算,百分比變項的抽樣誤差約在正或負3.68個百分點以內(可信度設於95%)。
- 以所有受訪市民為基數,一成二(12.3%)受訪市民有做準備,而約兩成五(24.5%)沒有做準備。
在這些干擾之下,36%香港學生表示每周至少有一次在學業上遇到困難,稍多於OECD的平均水平34%。 儘管面臨種種挑戰,香港學校在停課期間對學生學習連續性的支持卓越,有75%的學生每天參加線上課程,這比例明顯高於OECD平均水平(51%)。 然而,保健處提供多元化的專業醫療服務,包括牙科、物理治療,以至小型手術等。 保健處位處中大一隅,卻不因循守舊,無論在設備和管治模式方面,都與時並進,日日新,又日新。 這所校園保健中心奉行「臨床管治」原則,一切以病人獲得適切治療作為最優先考慮,向校內職員和學生提供高質素的服務。 在有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市民當中,三成三(33.2%)表示近期有為移民或移居做準備,而六成六(66.0%)表示「沒有做準備」。
中大保健處: 中國防長等多名軍事高官「失蹤」 習近平遇到麻煩了嗎
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吳程副部長,代表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先生,致送紀念品予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教授、校長段崇智教授。 除上述由香港特區政府及中大提供的獎學金,還有由其他慷慨的捐款者贊助的入學獎學金,例如香港賽馬會於2023入學年度開始推出香港賽馬會主席卓越獎學金和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 非本地生若在非學術方面,例如運動、音樂、藝術、學科及科技具卓越表現,有機會獲一次性獎學金,金額由港幣50,000元至港幣145,000元不等。 中大會根據學業及非學業表現,頒發入學獎學金予傑出的本地及非本地新生。 大學會物色合資格的新生,並通知獲選者,學生無需額外提交獎學金申請。 中大保健處2025 先放一個悠長假期吧,每天自然睡醒,重拾一些放過或錯過了的活動及事物。
保健處另一重要工作,便是與保險公司合作,為員工安排適合及負擔能力以內的醫療保險計劃,以減輕員工住院或接受特別療程的財務壓力。 是次調查亦詢問了受訪市民移居內地的意願,兩成(20.3%)受訪市民表示有打算,沒有打算則佔七成三(73.3%),另有6.4%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很難說/沒有想過」。 經統計檢定,在是次調查中表示有打算移居內地者的百分比與去年9月調查(11.3%)相比有顯著差異(見附表十二)。 論壇的專題講者、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梁頴宇女士,就全球生物技術發展與創業投資的相互關係分享精闢意見。 大學領袖於隨後舉行的專題討論,就四大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包括探討了創新、教育及創業精神對教與學、研究路向、與校外持分者的關係,以及對大學管治方面的深遠影響。
中大保健處: 保健處蛻變展仁心
根據衞生署資料,2016年香港平均一名醫護人員要服務八十二名市民。 中大現時有近五萬名職員和學生,保健處則有六十名醫護人員,換句話說,一名醫護人員平均要為八百多人服務。 面對日趨龐大的服務需求,保健處的掌舵人陸偉昌醫生與其團隊想出幾道藥方,對症下藥,既提升效率,也為醫療服務增值。 中大保健處 本中心透過各種健康計劃及資源,鼓勵並支持客人及其家庭追求終生健康。 我們的團隊會根據客人的身體狀況、病歷、家族病史、疾病風險等因素,建議個人化的檢查組合,並給予適當的健康建議和跟進,全面照顧客人的身心健康及需要。
有時經過了若干年,病人提起當年因為聽從我某句話,他便做了甚麼甚麼的。 對於這種多年累積下來的信任,我珍而重之,而且兢兢業業,因為我深明信任背後的期望與責任。 曾有一位病人只是訴說一些表面症狀,我硬是覺得沒那麼簡單,到她站起來要走了,我問她:「你來找我應該還有別的事吧?坐下,我們再談談。」她立時就哭了──可能是多年的經驗讓我略懂解讀身體語言吧。
中大保健處: 健康影片推介
比較去年9月,移居內地的主要本地和內地因素中,兩地消費物價因素的排位均見上升(見附表十五、十六)。 為慶祝建校六十周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於12月9日舉辦「鑽禧校慶活動﹕大學校長論壇」。 中大保健處 這項全球高教界領袖的盛事邀請了來自六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32名大學校長,共120多位學術領袖和主管人員出席。 從全球教育體系的角度來看,可以合理推斷那些停課時間較短的國家及經濟體系,受到COVID-19疫情的干擾較少。 PISA 2022的問卷調查顯示,53%的香港學生的學校停課超過三個月,僅略高於OECD平均水平(50%)。 實際上,PISA 2022評估進行時,香港正從第五波疫情中復元,當時香港中學只維持半日授課。
中大保健處: 服務時間
同理心也很重要,從病人角度感受,給予關懷安慰,讓病人感覺你與他站在同一陣線對抗病魔。 不要把病人當作只是一具軀體,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要兼顧身心。 近年資訊發達,病人知識多了,會提出很多疑問,或拿網上資料向醫生求證,並期望醫生詳細解釋病理和藥理。
中大保健處: 視頻, 香港議員李梓敬BBC專訪:因《國安法》移民港人已在後悔回流 被通緝活動人士該被終身追責
為了維護校董會和大學能有效運作,校董會今天通過決議,根據吳先生的聘用合約條款,以現金代替通知期終止他與中文大學的僱傭關係,立即生效。 [1] 中大保健處2025 英國及澳洲政府先後於12月4日及10日宣佈即將收緊移民政策,而是次調查於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間進行,因此未能確定英國及澳洲的政策變動有否影響受訪者的答案。 以708個成功樣本數推算,百分比變項的抽樣誤差約在正或負3.68個百分點以內(可信度設於95%)。 調查數據先後以樣本被抽中的機會率和政府統計處最新公佈的性別及年齡分布作加權處理。
中大保健處: 大學校長論壇探討全球高等教界重要議題
他指出全球大學領袖肩負著獨特使命,為未來塑造更優質的教育、研究與創新環境,以應對學生、產業,以至社會不斷轉變的需求。 回港前我曾在倫敦大學皇家費爾醫院醫學院擔任兒科講師,也從事研究,並參與建立兒科換腎部門,夠挑戰性,也有滿足感。 但多年的工作經歷令我深深領悟到預防勝於治療;例如我見過因沒有注射疫苗,患麻疹而嚴重失聰以及患腦膜炎致死的病童;而這些不幸都是可以預防的。
中大保健處: 大學保健處副處長
儘管大學保證保護學生隱私,他還擔心自己寫的研究論文可能會被洩露。 中大保健處 他的擔憂並非沒有根據,因為香港現在設有熱線,人們可以舉報他人違反國安法。 有鑑於香港中文大學秘書長吳樹培先生近月因應大學校董事會的一些重要事項的行為舉措,大學校董會對他能夠或願意以符合良好管治原則的方式去支持校董會的工作,已失去信心。
中大保健處: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专科诊所暨临床教硏中心
開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國際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學會亞太區域理事長張勝民教授和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 段教授表示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在改善全球醫療保健和生活有很大的潛力。 會議的主題是「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新視野」,反映了通過科學家、工程師和臨床醫生之間的合作,有助為全球面對的健康挑戰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 PISA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策劃,每三年進行一次,旨在評估15歲學生在數學、科學及閱讀基本能力的表現,當中數學能力是2022年度PISA的主要研究領域。
中大保健處: 健康教育成果展2024
中大和香港科技園合辦「中大機械人創科開放日」,向公眾展示中大在機械人領域的領先創新成果,旨在加強大學、政府和行業之間的合作,推進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 中大保健處2025 在開幕禮上,中大校董會主席査逸超教授感謝香港科技園公司與中大共同舉辦這項活動,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則表示政府會繼續支持將技術的研發成果轉移及商業化。 同日,香港科技園公司、聯想集團及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亦簽署合作協議,以培育機械人和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年輕人才。 中大展示了逾30個前沿機械人項目,包括「自動化樓宇結構檢查和管理平台」、「用於血管內介入治療的微型機械人平台」及用於高效穩定地運送貨物的機械人。 作為六十周年慶祝活動,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舉辦第三屆創新日,展示其應用研究和產業合作夥伴,並成立「中大創新有限公司」。
2017年4月起,吳樹培出任副校長(行政),並繼續以大學秘書長身份擔任大學校董會秘書。 根據中大網站,他負責統籌大學的專業及行政服務,支援教學、研究及知識轉移等,並管理多個行政部門,包括校園發展處、物業管理處、財務處、人力資源處、內部審核處,以及大學秘書處等。 就這次「移民潮」對香港帶來的影響,約一成受訪市民(8.9%)認為正面,近六成(58.2%)認為負面,有二成六(25.6%)認為沒有影響,7.3%回答「不知道/很難說」。 與去年9月比較,是次調查認為「移民潮」對香港沒有影響的受訪者比率(25.6%)較去年(15.3%)上升10.3個百分點,卡方檢定顯示兩次調查的百分比分佈呈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見附表十一)。
該公司旨在推廣和增強創業文化,同時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及商業化的支持。 另外,中大亦舉行創業日2023,透過展覽、互動展示區及演說等加強參加者對人工智能的認識,同時展示中大師生校友的創業成果,打造中大人共享互助的創業生態圈。 此外,中大與香港科學園合辦了中大機械人創科開放日,除了展出機械人的創新科技,亦簽署合作協議,培養人才。 中大也主辦了2023年度國際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會亞太地區大會,匯聚了約1000名學者,分享這個快速發展領域的最新前沿研究。 中大60周年校慶督導委員會主席殷巧兒表示,自己作為中大校友參與組織母校的慶典而感到光榮,亦認為各個團體為組織校慶活動等項目的努力充分體現校慶的口號「甲子連心,任重致遠」所承載的團結精神。 她祝願中大能繼續「茁壯成長、砥礪奮發」,在教育、研究、創新以及服務等範疇創造無限可能。
這些夥伴關係不但帶來資金,還匯聚了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寶貴人脈,推動中大的創新和創業。 中大保健處 保健處的病歷和配藥系統實施電子化,當病人覆診或再次求診時,主診醫生便可輕易於資料庫翻查病歷,有利斷症和處方藥物。 醫療退款實行電子化,也大大縮短員工發還款項的等候時間。 然而,保健處在變革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員工要慢慢適應新運作模式,醫護人員也須時常與資訊科技服務處同事溝通,磨合過後,新系統已發揮最大效用。 保健處銳意求變,也得到用者認同,在近年的「用者滿意度調查」獲得鼓舞的結果。
中大保健處: 視頻, 我們時代的學生運動
孫教授強調了政府在推動香港創新科技方面的努力,包括推出鼓勵產學研合作的「產學研1+計劃」。 創業日還展示了近50間師生校友創業企業的成果,包括創科獨角獸商湯科技及思謀集團。 創業日第二天還與上海校友會合辦了滬港兩地聯乘活動,鼓勵香港和上海的企業家互相分享經驗。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受教育局委託,早前進行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2022的香港研究。
中大保健處: 香港哲學家張燦輝詮釋政治發展與民主自由
監委也指出,黃姓前校長無視台中市政府「案件調查處理期間,務必謹遵規定,避免互動」函令,嚴重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公務員服務法相關規定,並涉有不當體罰學生及長期違法兼差補習等情事,情節重大,因此提案彈劾。 經由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途徑取錄入讀中大的學生將在「香港中文大學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獎學金」下自動獲考慮,學生無需另行申請。 中大保健處 為推動研究、創新和創業,中大最近舉辦「中大創新日」及「中大創業日」兩個重點活動,為中大師生及校友提供交流平台,向業界和公眾展示科研和創業成果,讓創新研究有機會付諸實行,發展成產業。 中大亦舉辦了「2023年度國際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會亞太地區大會」,是亞太區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會議。
這場盛宴匯聚逾2,000名中大學生、教職員、校友、內地以至國際的合作伙伴及友好聚首一堂,共同慶祝中大在學術發展及文化傳承等各方面的成就。 陳茂波指出,中大堅守「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的使命,與內地和國際領先機構廣泛合作,成為思想和觀點的大熔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提供教育。 中大保健處2025 他續指,中大注重探索和創新,在眾多領域成為先鋒,例如學校在1974年成立中藥研究中心,其尖端的研究技術對眾多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他亦表示,自己對參與中大六十周年的非凡里程而感到自豪。
中大保健處: 香港文匯網
其後在社區工作,我認識到教育群眾正確的醫學知識、扭轉誤解的重要,更堅定了我從事基層醫療的決心。 我相信工作的價值是自己賦予的,做好教育和預防,有助減少病患和併發症,所以基層醫療絕不是次要的。 在流感病毒悄然掩至之際,保健處默默為中大築起第一道防線,為員工和學生提供疫苗注射服務,高風險人士更可免費接種。 高風險人士包括醫學院的全職員工和學生、物業管理處、保安處和交通處等部門的全職員工。 基於工作性質和身處的環境,他們較其他人更容易感染流感。 2016年度,保健處便為一千一百八十三位高風險人士接種疫苗,當中五百三十一人是學生。
中大保健處: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2023年12月13日的決定
部份大學入學獎學金得獎人將會獲頒榮譽新生獎,有關榮譽亦會記錄於學業成績單上。 此獎學金開放予五個指定國家,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和泰國。 由2019/20學年起,「一帶一路獎學金──其他國家」頒予來自五個指定國家以外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
中大保健處: 健康與安全
「學生健康軍團獎勵計劃」現正接受提名,每校可提名最多四位學生成為健康軍團,以表揚他們對校園健康促進的積極參與和貢獻。 大學校園有超過兩萬名成員,要確保人人身心健康,不啻是任重道遠的工作。 中大校內設有保健處,還有中醫診所,校外也有指定診所,讓不幸抱恙的大學成員能得到妥善醫治。 中大保健處 中大保健處 在香港中文大學位於山坡上的龐大校園入口處,七名安保人員守衛著一個崗亭,進出的教師、學生和訪客必須表明自己的身份。 吳樹培指他在被解僱當日才得到校方宣佈指有一個三人小組已成立並完成了對他的調查。 他指校董會主席曾在10月中旬通知他會成立一個小組對他進行調查,但過去兩個月來一直沒有被邀請參與調查或答辯,或被要求提供資料。
中大保健處: 大學保健處
有意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市民中,除二成八(28.3%)表示不知道或未決定目的地,最多受訪者提及的目的地是英國(14.2%) ,其次是澳洲(12.2%)、加拿大(11.0%)和台灣(10.6%)(見附表四)。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蒞臨主禮並致辭祝賀母校鑽禧之喜。 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教授、校長段崇智教授、60周年校慶督導委員會主席殷巧兒女士亦在晚宴中致辭,回顧中大過去並展望將來。
創新日今年獲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和中大創博港上海基地的鼎力支持,增設展覽區導賞直播環節,為北京和上海的政、工、商、學界人士,介紹中大初創企業及各項創新發明。 同樣屬今年新項目的「中學生導賞團」,帶領50多名本地中學生參觀參展攤位,以推廣及加強年輕人對創新的認識和興趣。 與2018年比較,有41個國家及經濟體系在數學成績方面有所下降,35個國家及經濟體系則在閱讀成績方面下降。 其他生活所需的設施,包括對外交通、校內交通、泊車安排、餐廳、醫療服務、書店、銀行、紀念品銷售處、超級市場及理髮店,均一應俱全。 遇上危急病症或嚴重意外,應前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或其他政府地區醫院急症室,及時接受診治。 中大保健處2025 中大保健處 學者們表示,「自我審查」始於2020年香港《國安法》生效之後。
中大保健處: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年會暨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在中大舉行
之後,又有其他受害者指控,此案被媒體稱為「台中房思琪案」。 中大保健處2025 中大保健處 監委王美玉、葉大華昨指出,被指控的台中市立大墩國民中學黃姓前校長犯後態度不佳,違失情節重大,因此提案彈劾。 經監察院彈劾審查會昨以十三比○全票通過,移送懲戒法院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