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稱正密切留意三跑的司法覆核發展,並指若工程延遲一年動工,每年開支可能增加70億元,「若整個司法覆核拖長4年以上,額外成本將達數以百億元計」。 不過,張炳良在同一記者會公開表示不同意180元徵費水平,並指機管局應適量增加舉債額,降低機場建設費水平,減輕旅客負擔。 林天福回應,機管局將會研究有多大空間減旅客徵費,「如果減費就要增加借貸,但機管局會以不影響『AAA』信貸評級為目標,現未有特定方案」。
本土研究社表示,「明日大嶼」人工島填海範圍的水深較機場三跑及港珠澳口岸人工島深,甚至較機場三跑深多一倍,憂慮深水填海技術的不確定性會造成超支可能,甚或重現港珠澳口岸人工島「飄移」情況。 本土研究社又提到,若港府繼續沿用參考同類工程的造價估算人工島成本,交椅洲三大人工島出現大幅成本低估將不是天方夜譚,促港府清晰交代計劃終極「埋單價」。 三跑造價2025 2015年11月,機管局向立法會公布機場第三條跑道工程造價細節,「三跑」成本造價較原先高近一倍,由2010年第四季的845億升至2014年3月的1415億,當中填海拓地及海事工程的開支達562億,比2010年第四季估算368億增逾5成。 而二號機場客運大樓改建費用由2010年第四季估算的95億,增至2014年3月的165億元,較2007年的28億興建費貴五倍。 公民黨議員郭家麒憂慮,政府未與鄰近區域處理空域問題就宣布展開三跑工程,最終會令三跑淪為大白象工程。
三跑造價: 香港機場第三跑道造價1415億元 建議向旅客收180港元建設費
機管局將採用三方融資方案,透過動用內部資金、向銀行舉債、向乘客及航空公司收費,共同承擔建造費,三方各佔三分之一。 行政會議昨拍板通過機場第三跑道計劃,造價由2011年估算的1,300億元、增加8.8%至1,415億元,料最快2023年落成。 由於三跑涉及空域、造價及環評多個複雜問題,TOPick 綜合了6件事,助讀者可以在5分鐘內看個明白。 去年施政報告亦提到,機管局會入股珠海機場,指期望在互補之下,加強大灣區整體航空優勢。 運房局長陳帆當時表示,做法可結合珠海機場中國國內 80 個航點、香港國際機場超過 170 個國際航點,擴大兩個機場的覆蓋航點範圍。
- 內地政府近年積極發展「一帶一路」經濟戰略,香港的未來亦將取決於能否融入國家這個發展藍圖,發展大型基建項目如高鐵及港珠澳大橋,可加速香港與內地不同省市地域接軌,將珠三角地區的消費及商業活動帶入香港,加強內部的經貿往來,避免香港成為「孤島」。
- 他批評美方首先要做的應當是反躬自省、改弦更張,而非污衊、抹黑、煽動對抗。
- 發展局去年底公布「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方案,最新造價急增至5,800億元,已換屆的環境諮詢委員會今天( 6日 )首次開會,並討論相關議題。
- 當局宣布要興建第三條跑道以增加機場效率和競爭力,但就沒有交代如何處理空域問題,人們就擔心即使有多一條跑道,飛機依然得一個起飛方向,仍是要排隊出發,無助增加每小時起降量,增加效率之說成疑。
- 機管局建議,按用者自付原則,將向每名旅客收取180元機場建設費。
- 香港國際機場最快二○二三年新增一條跑道,但乘客未用新跑道,便先要掏腰包。
- 斥資1,415億港元的三跑工程,為本港史上造價最大的單一工程項目,整項工程預計2024年底前完成,當中「機場三跑項目—二號客運大樓擴建地基及地牢項目」由承建商禮頓─俊和聯營負責。
【明報專訊】行政會議昨日通過機場第三條跑道(下簡稱「三跑」)融資方案,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公布,三跑最新造價達1415億元,較原先估算增加53億元。 機管局計劃從三方面集資,包括向銀行借貸發債、未來10年暫停向政府發放股息,以及向旅客及航空公司徵費。 機管局建議明年4月起向離境及轉機的旅客,每人收取180元「機場建設費」,為期8年,直至2023年三跑建成,但張炳良明言已要求機管局減收徵費。 本土行動成員何來及環保觸覺義工余顯璧透過法律援助署申請法律援助後,於2015年2月6日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指控《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法定環境影響評估未符合法定研究概要及技術備忘錄的要求,並且其結果是建基於無實據的假設,因此要求法院將之撤銷。 而香港機場管理局企業發展執行總監馮永業出席電視台節目時表示,《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由國際專業團隊耗時兩年撰寫,比較近年香港其他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有關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的覆蓋範圍廣闊及要求均比較高,因此有信心能夠應付任何的挑戰。 機場第三條跑道最新造價達1415億元,較原先估算增加550億元,為香港開埠以來最昂貴基建工程。
三跑造價: 興建「三跑」是發展硬道理
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曾經撰文,以英國希斯路機場使用新的航空交通控制系統,便解決空域擠塞問題,增加航班升降,認為本港機管局耗費巨資在海上建第三條跑道,動用人力物力填海,但加不了多少航班,是全世界最笨的方法。 為維持香港作為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競爭力、配合長遠經濟和發展需要,行會考慮機管局建議後,通過興建第三跑道計劃。 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鋪設工程於上月竣工,預計明年可以率先啟用新跑道。 此項造價達1,415億元的工程於2016年起動工,預計2024年年底全面投入運作。
機管局主席羅康瑞表示,擴建香港國際機場成為三跑道系統會帶來龐大效益,不但有助鞏固香港的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地位及推動經濟發展,同時亦可提供數以十萬計就業機會。 泛指一個城市或國家,為長遠向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以及發展經濟的建設項目,經濟基建包括運輸、水電供應、通訊網絡等公共設施;社會基建則包括學校、醫院和監獄等。 基建能夠帶動經濟增長,並增加就業機會,例如香港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的經濟奇迹便有賴當時擴展機場跑道、貨櫃碼頭及地下鐵,但值得注意的是,投資基建規模大及成本高,亦可能削弱社會經濟及民生發展。 行政會議上周通過機場第三條跑道(三跑)工程計劃,造價高達一千四百多億元,為香港史上造價最高的單一基建工程。
三跑造價: 造價不斷飆升
由澳門來港毋須再做快測,以及海外人士接種疫苗的要求亦一併取消。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早發佈通知,下周一零時起,全面恢復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取消經粵港陸路口岸出入境預約通關安排,不設限額,並恢復內地居民與香港、澳門團隊旅遊經營活動。 考評局近日爆出「冷血試題風波」,被人質疑試題誤導考生,事件引起軒然大波。 作為統領本港教育事務的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果斷要求考評局取消試題,並於今日派員到考評局跟進事件。 有別有用心者趁機搞事針對楊潤雄,刻意在網上披露楊潤雄兒子的個人資料,更煽動網民對其子不利,言論充斥恐嚇。 中學文憑試歷史科試題被指迴避日本侵華史實,掀起軒然大波,教育局今日派員到考試及評核局調查撰題機制,而考評局委員會今午亦召開特別會議,料會決定取消試題及後續處理。
三跑造價: 社會與公眾
《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展覽可以見於香港國際機場機場行政大樓地下(非禁區),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50分;展覽內容包括航空需求數預測量、擴建計劃及暫時認定的三跑道系統布局。 另外,亞洲國際博覽館亦有同類展覽,但內容還有關於智能機場及機場城市。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形容,機管局做法符合自身最大利益,因為一旦向政府申請撥款,需要立法會通過,在現時氣氛下,可能需要冗長的時間。
三跑造價: 環保空牆 可予解決
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表示,三跑主要工程包括開拓六百五十公頃土地、興建跑道及相關客運廊、停機坪及滑行道,亦會擴建現有二號客運大樓及興建新的旅客捷運系統等。 機管局預計可以應付早前推算額外增加的3000萬客運量及鞏固機場為區內主要貨運中心的地位。 現時雙跑系統中,一條跑道主要供應飛機離開作用,另一條則要為飛機着落用途,但是遇到前後飛機體量不相近時,則要利用較長相互起落間區去減少危險,第三跑道完成可以大大增加運作靈活性。 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認為收費水平太高,若計及現有的120元機場離境稅,屆時旅客使用機場便需繳付300元,擔心影響外遊及旅客到港意欲,建議調低收費、考慮延長回本期。 另一議員郭家麒亦憂慮,政府未與鄰近區域處理空域問題就宣布展開三跑工程,最終會令三跑淪為大白象工程。 經民聯副主席兼行會成員林健鋒稱,香港建造成本持續上升,促政府適度擴大輸入外勞計劃,以免三跑造價再上升。
三跑造價: 融資
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表示,第三跑道整項工程,包括需填海650公頃興建人工島、增建第三跑道外,亦包括新滑行道及57個停機坪、樓面面積約28.3萬平方米的新跑道客運廊、擴建二號客運大樓、每2.5分鐘一班的旅客捷運系統,及獨立行李盤系統。 深圳寶安機場去年動工建造第三條跑道,填海面積約285萬平方米,而跑道將長3,600米,工程亦包括建造相關滑行道、與第二跑道的穿越道等,總造價1,415億元。 三跑造價2025 深圳方估算造價為123.3億元人民幣,即約149億港元,為香港的三跑工程造價僅一成。 造價1400多億的赤鱲角機場「三跑」工程,包括在機場以北,填海約650公頃,工程去年五月展開。
三跑造價: 國際|伊朗示威逾百日 馬斯克:當地活躍星鏈衛星有近百枚
中美就氣球事件關係惡化之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一(13日)在例行記者會期間上表示,僅去年以來,美方氣球未經中國相關部門批准,10餘次非法飛越中國領空。 他批評美方首先要做的應當是反躬自省、改弦更張,而非污衊、抹黑、煽動對抗。 我想強調的是,採用低折現率(如香港、英國、德國)或高折現率(如美國、加拿大、澳洲)對「三跑」和「雙跑」二揀一的選擇影響深遠。 跨越2047年的50年不變估算,加上坐定定喺度嘅現狀,叫我要幫「額外4,500億元經濟效益」這隻大蛤乸「解解毒」。 據ESA幾年前的估算,雙跑經濟淨現值是4,320億元,比三跑足足少了4,800億元。 現在三跑造價上調數百億元,加上物價等其他修正,於是得出來今天「額外4,500億元經濟效益」,這個蛤乸咁大隻嘅天文數字。
三跑造價: 機場擴建工程統籌辦公室成立
在是次調查中,約五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機場航運量需要加大,當中認為「極需要」的有20.4%,「需要」的有28.9%;而認為「不需要」及「極不需要」的,則分別有31.9%及9.2%,表示「沒意見」的只有9.6%。 機管局表示,正與填海工程承建商積極商討,從多方面開拓更多填料供應來源,並持續提高供應量,包括與主要填海工程承建商緊密協作,確保廣西砂粒於今年中交付,同時繼續與廣東省當局跟進供砂事宜。 機管局指,機場第三條跑道工程因為填料供應慢,鋪設工序滯後四個多月,但強調不影響2022年的啟用目標。 旅游業議會總干事董耀中說,建設費高於現行的120元機場稅,加上以建設香港機場設施為名徵費,對外地旅客并不合適,擔心影響旅客來港。
三跑造價: 修訂方案 影響中性
內地政府近年積極發展「一帶一路」經濟戰略,香港的未來亦將取決於能否融入國家這個發展藍圖,發展大型基建項目如高鐵及港珠澳大橋,可加速香港與內地不同省市地域接軌,將珠三角地區的消費及商業活動帶入香港,加強內部的經貿往來,避免香港成為「孤島」。 例如高鐵落成後,將大幅縮短市民往來香港及內地主要城市的行車時間,可望為旅遊、零售業帶來不少人流和經濟收益,香港可緊隨內地發展「高鐵經濟」,維持在珠三角地區龍頭的優勢。 張炳良又指,第三跑道按付款當日計算的造價為一千四百一十五億元,機管局建議以內部資金、向市場舉債、向離境及落地轉機乘客徵收建設費、以及增加向航空公司徵費等途徑分擔建造費。
三跑造價: 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
同理,即使機場不擴建,跑道容量飽和時,機管局仍可按不同時段跑道、不同擠塞情況以提高著陸和停泊等收費。 以市場價格代替先到先得,不少外地機場採用congestion pricing和slot trading等方法,減低航班延誤帶來的租值消散。 根據滙豐銀行所做的顧問報告顯示,機場第三條跑道(三跑)是一項蝕本生意。 幾日前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卻引述該顧問報告,指三跑可為香港帶來額外4,500億元經濟效益。
機管局雖標榜「共同承擔」,但增加向航空公司收費,最終難免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亦批評,機管局擬向旅客徵收機場建設費是擾民,收費亦太高,因現時旅客已須繳付燃油附加費及離境稅,再額外徵費恐會影響香港的國際形象。 三跑造價2025 有指三跑項目管理團隊早前諮詢機管局董事局意見,指三跑主要填海工程的承建商因為海沙採購出問題,要求機管局額外支付約一百六十八億元,變相工程造價上升一點一倍,否則可能令三跑項目延誤兩年。 團隊又向董事局指,承建商後來願意將額外工程費用減至約八十億元,建議機管局動用工程應急費用支付該筆款項。
三跑造價: 中部水域人工島填海水深平均8米 機場三跑只3至4米
過去十年,國家經濟情況以平均高於7%的高速發展,其中珠三角中的深圳及廣州雙副省級城市更是發展驚人,而雙城已興建全新機場及加添航樓以配合經濟起飛,香港國際機場正面臨強大區域競爭。 現在社會人士已習慣直達目的地,對區域內機場共同協作再中途轉機的慣性正在減低,無怪乎港深穗三座城市不得不擴建客運容量。 盡快興建第三條跑道,香港國際機場才可能保持未來二十年的競爭力,對本地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明報專訊】機場三跑項目面對海砂供應嚴重短缺及價格暴升問題,主要填海工程費用大幅超支。 本報偵查得悉,原造價約153億元的三跑工程合約編號3206「主要填海工程」,承建商半年前就海砂採購困難與機場管理局發生爭議,並要求機管局額外支付168億元,聲言若未能處理爭議,三跑項目將延期兩年。 根據一份機管局機密文件,機管局經多重考慮後尋求董事局通過與承建商簽訂附加協議以支付超支費用,並以三跑項目的應急預算付款,承建商則願降低要求至80億元,以及承諾不影響工程進度。
不過,機管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在二月上半月填料生產及運送曾暫停,原因是供應較預期慢,亦受內地農曆新年假期影響,加上去年的惡劣天氣,令鋪設工序滯後18個星期。 負責機場三跑工程部分項目的承建商禮頓─俊和聯營,因合約到期需要「離場」,但公司卻拒絕向一眾建築工人「埋尾單」支付工資。 今早(16日)約有40名工人在機管局行政大樓外靜坐抗議,亦有多名二判承建商到場向禮頓追數,涉款超過2,000萬港元。 禮頓未有代表現身交代,而機管局負責人事後到場警告工人觸犯局方附例,要求離開。
面對這些挑戰,香港國際機場想維持競爭力,擴建第三條跑道勢在必行。 三跑造價 機場管理局於2006年12月21日發表的《香港國際機場2025規劃大綱》中表示,正在研究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可行性及公佈第三條跑道的可能用地。 機管局曾委聘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為其財務顧問,就三跑道系統計劃的財務安排方案進行研究,以確定其可行性。 財務顧問進行了不同情況下的風險評估,並就五個「假設性下行處境」(註一)(downside 三跑造價 scenarios)進行分析,以測試三跑道系統財務安排方案是否穏健審慎,以及是否足以應付這些不同的不利情景。
三跑造價: Tags: 三跑 機場 第三條跑道 香港
其後,香港政府表示同意報告,預計於2012年首季作出決定,以啟動下一階段的工作,包括環境評估、工程設計及融資方案。 如果一切可行順利,預料工程最快於2014年動工,2022年啟用。。 三跑造價 以下內容只包括了三跑道系統的歷史,不包括《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中的《中場範圍發展計劃》及其他比較小項範疇。
2012年5月,機場管理局就第三跑道及相關設施的興建計劃向環境保護署署長提交工程項目簡介,展開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程序。 機場管理局接獲研究概要後,將會展開全面性研究,預計需時兩年完成。 如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指出於2007年內地與港澳三方已共同制定了《珠江三角空中交通管理規劃與實施方案》同意藉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程序,善用珠三角空域資源,並於2020年前分階段落實各項優化措施。 其實政府兩手準備是可取,因為空域是航空交通系統的問題,可以透過先進的航空管理軟件系統部分解決,但是興建跑道的時間較長,何不邊興建「三跑」邊展開商談呢? 在談判過程中,各方會盡量應用手中籌碼進行周旋,誰手中實力最雄厚誰將取得較大優勢。 三跑造價2025 財務安排方面,機管局提出以「共同承擔」為原則的自資方案,透過向銀行發債、保留未來十年的溢利盈餘,不派發股息、及向使用者徵收離境單程180元機場建設費。
三跑造價: 倘反對 項目或延誤兩年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見圖)日前與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會面,陳吉寧表示,滬台交流交往密切,合作潛力巨大,希望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增進交流,拓展合作,協助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港交所(00388)計劃推動全面電子化招股方式;據悉,該所最快6月諮詢市場,建議新股若在招股時採取不印刷紙本招股書及紙本認購申請表(俗稱白表),而改用無紙張形式的全電子化招股時,毋須再向港交所申請豁免。 北京及港府近日藉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試題向香港教育界全力開火,全國兩會本周將召開,中共針對香港火力再升級。 中共官方喉舌央視網昨突然播出專題影片,以「另一個香港」為題、以「探討真相」之名肆意歪曲事實,將攻擊目標由考評局擴大至教協、教育界及所有支持反送中人士,對整治香港下達總動員令。 若香港能獲取更多空域,亦未必是好事,或會令其他地區受傷害,損害感情。
三跑造價: 報道指三跑填海超支 承建商原追索168億 後降至要求80億
另近年部分文章被編入《香港超越內耗》、《香港顔色密碼》等6本書內。 香港近年不少大型基建項目因建造成本超支或工程延誤被諷為「大白象」工程,如港珠澳大橋主橋和沙中綫工程均超支逾百億元,機場三跑工程造價更耗資千億,涉及龐大公帑,引起不少爭議。 雖然政府標榜上述兩項基建項目能加速中港融合,為香港帶來龐大經濟效益,但在「一國兩制」下,內地城市與港、澳制度迥異,在整合的過程中若犧牲自身主導權,將會削弱「港人治港」。 以高鐵為例,人大於去年底通過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的草案,讓人憂心政府日後或於其他口岸照樣實施一地兩檢,安排內地人員來港執行法,衝擊本港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