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医疗辅助队应急特遣队、民众安全服务队、圣约翰救伤队、消防处流动伤者治疗车、伊利沙伯医院医护人员等先后奉召到场增援。 4名市民逃往大厦天台,最后由政府飞行服务队出动西科斯基S-70A-27黑鹰直升机,在冒著大火及浓烟的危险下救离现场[6]。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此外,一名周生生珠宝金行女员工及一名圣若瑟英文中学学生李速基从大厦坠下,倒卧在大厦向庇利金街的钢制遮阳篷上,两人却奇迹生还[7]。 有人则以裤子绑成绳索,爬到毗邻的金陵大厦天台逃生,更有人冒险跳到云梯车的升降台,抓著金属支架逃生[5]。
1996年11月20日下午4時47分,一名正在電梯槽1樓至2樓之間工作的焊工報案,指在嘉利大廈2樓電梯大堂發生火警;1分鐘後,下午4時48分在14樓一間牙科診所的員工報案,指14樓走廊有大量濃煙傳出。 消防於下午4時49分接報後隨即派出4輛消防車及1輛救護車,並於4時52分到達現場。 淘大工業村迷你倉大火是在2016年6月21日起於香港九龍佐敦谷[註 1]牛頭角道7號淘大工業村第一座時昌迷你倉的四級火警。 大火導致2名消防員殉職及12名消防員受傷,另有多名附近居民及消防員不適送院[1][2]大火焚燒歷時108小時,超越1970年焚燒約72小時的葵涌盈豐酒房工業大廈5級大火,成為其時香港歷來工業大廈最長命火警。 [3][4]事件令公眾關注迷你倉的監管問題,以至舊式工廈的消防安全問題。 其中,永濟工業大廈在2018年6月也發生三級火警,存放塑膠材料的公司起火,焚燒9小時後被撲熄。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調查
20世紀下半葉,隨着消防條例改善及市民的防火認知水平不斷提昇,多人罹難的火警開始減少。 以下是香港開埠以來造成最少10人死亡[3]的火災,包括二戰期間唯一僅用燃燒彈空襲所造成的純火災事件。 除造成多人殞命的火災較易警惕大眾外,消防處在1964年2月1日仿傚美國[68]開始實行火警分級制度,以顯示火勢規模及所需的救援程度。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第一及二級較輕微,亦是大多數火警接報後最先給予的評級,三級或以上通常被媒體稱為大火。
- 本厦3号、4号电梯之拆卸工程将于十一月一日(星期五)起展开,在拆卸电梯过程中,会有黑烟冒出并有异味散发,各业户请勿惊慌,工程期间造成滋扰及不便,敬希见谅。
- 由於嘉利大廈缺乏自動灑水系統及封閉式的防煙門,火勢未能被即時控制,加上工人及住客在電梯工程進行期間的防火意識不足,在火警初期未有立即警覺逃生。
- 其中一名在窗邊等待救援的男子因為未能及時被救出,被活活燒死。
- 总督彭定康于1996年12月17日委任胡国兴法官为嘉利大厦调查委员会主席,调查大火起因及发生经过、检讨当局应变措施及提出防止惨剧重演的建议等。
- 除造成多人殞命的火災較易警惕大眾外,消防處在1964年2月1日仿傚美國[68]開始實行火警分級制度,以顯示火勢規模及所需的救援程度。
- 香港人口稠密,建築物鱗次櫛比,火災時有發生,一般在短期內就能撲滅,傷亡也少;而這次工業大廈迷你倉四級火災延續5日才被撲滅,造成傷亡,損失慘重。
- 早上7時30分,消防員分批撤離火災現場,留下大約30名至50名消防員在3至5樓作善後工作。
事發期間香港傳媒大篇幅報道,而被困人士在高空躍下逃生及被烈火吞噬的畫面,震撼整個香港社會。 嘉利大厦五级大火揭露了旧式商住楼宇的防火标准过时与市民防火意识不足的问题。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消防处后来进行全港楼宇查勘,发现只有28%私人楼宇在消防装置和大厦消防管理方面获得“满意”的评级。 屋宇署的查勘结果相似,查勘显示80%的综合用途楼宇的逃生路线不足。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事件經過
下午近1時靈車到達浩園進行葬禮[45],遺孀及7歲兒子捧着許志傑的遺照,引領靈柩進入浩園墓地,警察銀樂隊的吹奏「最後崗位」曲子,氣氛肅穆。 眾人默哀兩分鐘,許妻拖着兒子按掣,靈柩徐徐降下,兩母子流淚拋下鮮花,望着靈柩良久不願離去,許妻更替淚流滿面的兒子拭淚,場面哀傷。 接着進行簡單佛教儀式,許志傑的遺體及生前使用的消防帽長埋浩園,與日前舉殯的另一名殉職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為鄰。 上午11時,靈車駛抵九龍灣火場,牛頭角道兩旁聚集數百市民,市民代表向靈柩送上花圈[43],其間有人祈禱、拭淚或獻花。 半小時後,在警察銀樂隊伴奏下,靈車緩緩駛入觀塘消防局[44],過百市民在行人天橋上送別許志傑最後一程,更有市民一早在觀塘消防局內簽弔唁冊,其後消防局響起三短一長鐘聲,代表許正式落更。
是次火災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1996年11月20日下午4时47分,一名正在电梯槽1楼至2楼之间工作的焊工报案,指在嘉利大厦2楼电梯大堂发生火警;1分钟后,下午4时48分在14楼一间牙科诊所的员工报案,指14楼走廊有大量浓烟传出。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消防于下午4时49分接报后随即派出4辆消防车及1辆救护车,并于4时52分到达现场。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大批消防員昨天續在火場大廈調查期間,於12樓一單位發現一對分別全黑及黑耳白身的兔子,疑被主人走火警時留下,乏人照顧,遂在餵水後連籠一起搬離現場。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香港觀察:工業大廈迷你倉大火的反思
事发期间香港传媒大篇幅报道,而被困人士在高空跃下逃生及被烈火吞噬的画面,震撼整个香港社会。 在3樓設凍肉倉的租戶柯先生亦認為大廈有火警隱憂,因有很多劏房開派對,很多人在後樓梯抽煙,煙頭隨時燒着雜物。 另一名租戶李先生則指火警發生時他沒聽到火警鐘響,又指現時很多迷你倉都住了人,有時若無火警鐘響起都不知道要走,認為當局要定期檢查相關系統。
實施分級制後,死傷最嚴重的一場火是96年的嘉利大廈5級火,共造成41死80傷。 本廈3號、4號電梯之拆卸工程將於十一月一日(星期五)起展開,在拆卸電梯過程中,會有黑煙冒出並有異味散發,各業戶請勿驚慌,工程期間造成滋擾及不便,敬希見諒。 1996年11月嘉利大厦正进行电梯更换工程,大厦内4部电梯中的两部被移去,在电梯槽内搭有竹棚,各层电梯门亦被移走,改以木板临时覆盖。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事件發生
香港在19世紀中葉開埠初期,人口只有數萬,大火在香港並不常見。 不過於1851年12月28日,在上環下街市(現今蘇杭街一帶)發生一場沖天大火災,除燒死30人外,火場面積還達19萬平方呎,損壞房屋逾400間,火勢更險些蔓延至政治經濟核心區中環。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當局為免影響中環一帶,駐港英軍決定採用100磅烈性炸藥炸掉上環附近的房屋,剩下的廢料用來填海,該地居民被迫移到石塘咀,而廢墟則開闢了蘇杭街。 1868年政府頒佈消防條例,組織第一支正規義勇消防隊[2],此前的救火工作由駐港英軍及警察負責。 踏入20世紀,香港開始發生傷亡慘重、引起社會矚目關注的大火,或與人口劇增、人們生活方式容易釀成火災與及消防條件不足有關,單在1901至1950年,已發生10宗造成幾十甚至過百人喪生的火災。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視頻, 超強颱風「蘇拉」正面來襲 香港時隔五年再掛「十號風球」, 節目全長 3,16
上午10時59分,牛頭角道淘大工業村第1座3樓的時昌迷你倉[11]突然起火冒煙,消防員接報到場,並派出煙帽隊及升降台開喉灌救。 不過由於舊式工廈並無安裝灑水系統,加上通道狹窄,現場有多達200個擺放了貨物的上鎖貨倉,令火場非常高溫及充斥大量濃煙,火場面積約40米乘60米。 評估現場環境後,消防於中午12時14分將火警升為三級,動用3條喉及3隊煙帽隊灌救,並逐一敲破單位之玻璃窗戶。 消防員疏散工廈內最少6人,期間牛頭角道東行線需要封閉,交通嚴重擠塞。 香港九龍工業大廈迷你倉四級火災持續超過108小時後,終於在6月25日晚11時左右被撲滅,火災造成12名消防人員受傷送院,其中兩名消防員殉職。 這是香港近五十年來焚燒最久的一場大火,令全城悲痛,香港政府要重新檢討迷你倉政策,消防隊要重新檢討消防滅火策略和裝備。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事件发生
上午約10時,多名屋宇署人員到場巡視,以跟進大廈外牆棚架及樓宇內部結構是否安全,有工人則爬上棚架作檢查。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而這次香港前線消防員的獻身精神和專業素質,的確感動了許多香港市民,贏得了民心。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另一名於6月23日殉職的消防隊目許志傑,在世界殯儀館以消防處最高榮譽喪禮形式兼佛教儀式出殯,上午9時起進行公祭,讓公眾人士弔唁。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樓宇及居民安全
9時半官方儀式開始,靈車10時半前抵達淘大工業村火場對開路祭[39],區內代表及市民獻上花圈。 早上10時,消防署理助理處長(新界)梁世雄在火警現場表示,3樓及4樓的迷你倉已全部爆破,現時主要集中清理火場的雜物,避免死灰復燃,並且開動4條喉繼續降溫。 同時,消防處在消防學院抽調多名消防學員去火災現場協助正規消防員收回過百條滅火紅色喉轆。 下午4時40分,消防員已將三樓的迷你倉大部份爆破成功,避免大火死灰復燃。 消防處助理處長梁冠康估計,還需要動用180至200名消防員,逐個迷你倉的雜物移除離開工業大廈,再逐一撲滅火種,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完成撲滅大火。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因此會在稍後時間再交代滅火詳情給傳媒朋友,消防員在移除雜物中,有一些相簿未受大火影響,得以保存。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消防高層被指指揮失當
屋宇署職員發現三樓天花有局部鬆脫跡象,面積大約三乘五米,吩咐了在場消防員加倍留意,小心工作。 下午5時許,由於有大量救火用的水夾雜垃圾令附近去水渠淤塞,渠務署需進行緊急通渠,觀塘道往東行再度全線封閉。 張耀升:生於1986年3月17日[7],在香港大學接受高等教育。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2010年加入消防處任職消防隊長,因表現優秀,5年後獲晉升為高級消防隊長,並於2016年4月由舂坎角消防局調往派駐消防及救護學院,擔任技術救援教官。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迷你倉租戶被拒取回自己物品 物品當作垃圾載走
雖然消防處已派出4部雲梯車到場,在路面空間有限及火勢猛烈下,無法在短時間內從窗戶救下所有被困人士。 不少被困的人在窗外呼叫、揮動毛巾、投擲紙張等,向在場的消防員求救。 其中一名在窗邊等待救援的男子因為未能及時被救出,被活活燒死。 在大火悶燒多日之時,消防員除在大廈外圍不斷射水灌救外,更派員入內正面撲火。 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消防處高層被多番質問是否救火策略不當,如錯用鼓風機、不當時機「轉守為攻」救火,導致多名消防員死傷。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香港火災列表
當火勢進一步升為五級時,電視台會以特別新聞報道形式隨時跟進。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19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香港經常發生五級大火,每年平均有數次,其中以1971年最嚴重,創下一年內達7宗的最高記錄,72年亦有5次,70年代後期稍為減至每3年二或三宗。 此段時期正值香港工業興起,大火通常在防火設備不足,儲存過多易燃品之工廠大廈發生。 70年代末期,大量新移民從中國大陸湧入,在山邊搭建大量木屋。 80年代再度陷入火災高發期,1981年的五級火警中,過半數發生在木屋區。 進入90年代,隨着木屋區清拆、工業北移;五級火宗數較六、七十年代顯著下降,惟1996年的嘉利大廈大火則創下自火警分級制設立後最多人喪生的五級火。
火警自本周二(廿一日)早上約十一時起火,至今晨零時已突破六十小時,仍然未救熄。 據資料顯示,是次迷你倉大火,是卅二年來燒得最長時間的工廈火災,而本港最長時間的火警發生於五十二年前的一九六四年,當時大火足足燒了八日。 4名市民逃往大廈天台,最後由政府飛行服務隊出動西科斯基S-70A-27黑鷹直升機,在冒着大火及濃煙的危險下救離現場[6]。 此外,一名周生生珠寶金行女員工及一名聖若瑟英文中學學生李速基從大廈墜下,倒臥在大廈向庇利金街的鋼製遮陽篷上,兩人卻奇跡生還[7]。 有人則以褲子綁成繩索,爬到毗鄰的金陵大廈天台逃生,更有人冒險跳到雲梯車的升降台,抓着金屬支架逃生[5]。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火災後,該大廈一直空置至2003年9月12日,大業主華潤創業成功統一業權。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香港尖沙咀大火燒逾九小時救熄 目擊者稱「彷彿末日景象」
9樓起火單位外牆有被大火波及的棚架毀爛不堪,恐有潛在倒塌危險,故此對落附近部分路段仍要封閉。 香港人口稠密,建築物鱗次櫛比,火災時有發生,一般在短期內就能撲滅,傷亡也少;而這次工業大廈迷你倉四級火災延續5日才被撲滅,造成傷亡,損失慘重。 早上7時30分,消防員分批撤離火災現場,留下大約30名至50名消防員在3至5樓作善後工作。 大部份消防車、雲梯車、消防處救護車、部份消防處指揮車撤離現場,返回自己隸屬的分區消防局。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香港文匯網
在香港,許多工業大廈建迷你倉和住宅大廈設家庭賓館,多有防火安全上的隱患,似乎積重難返。 6月23日晚上,在消防隊目許志傑殉職的消息傳開之後,各大媒體均對再有消防員殉職表示沉重悲痛及哀悼。 香港各大傳媒為了紀念兩位殉職消防員,隨即將在其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中的標誌改為黑白,當中包括蘋果日報、端傳媒、明報、經濟一週等。 於6月21日殉職的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於世界殯儀館以最高榮譽喪禮形式出殯,上午9時許,行政長官梁振英伉儷、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及多名局長抵達弔唁[38]。
1996年11月20日下午4時47分,在11樓電梯槽的燒焊及焊切金屬作業造成的火屑和裁切掉落的高熱金屬片,最先點燃2樓電梯槽及電梯大堂內的木板雜物及建築材料。 由於大廈管理處的上述告示,火警初期產生的煙並未引起樓上租戶注意。 火勢沿着竹棚向1樓及3樓蔓延,波及另一電梯槽、電梯大堂及中藝國貨的貨倉。 火勢產生的濃煙和高熱氣體在電梯槽內持續向上升,在電梯槽的頂部積聚。 由於當時大廈的電梯門只以木板遮蔽,電梯槽內的高熱氣體迅速燒穿圍板,進入11至15字樓電梯大堂,其中13至15樓的防煙門沒有關閉而使高熱氣體蔓延至走廊及辦公室,與新鮮空氣接觸後燃燒,在高層造成另一火場。
而电梯槽内亦因高热气体在高层的散逸而产生低压,形成烟囱效应,将戶外空氣经窗户抽入低层火场,令火势非常猛烈。 香港九龍尖沙咀一棟大樓周四(3月2日)晚間11時許發生大火,火勢自高處開始蔓延,波及周遭數棟大樓及車輛,並引起小型火災。 其間,大廈一名男子吸入濃煙不適送院,另有30人自行及7人由人員協助疏散到安全位置。 消防事後揭發大廈的手動火警警報系統未能正常運作,再度敲響舊式工廈火警隱患警鐘。 其後,三黨分別發聲明否認,有網民批評時聞香港「無恥到用不幸事件做假陷害人」。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視頻, 香港末代民主派區議員卸任在即 憂「整頓」後的區議會變「皇帝的新衣」, 節目全長 12,27
由于火势在1楼至3楼及13至15楼同时迅速蔓延、消防电梯不能使用及逃生楼梯因部分防烟门未有关上而充满浓烟及高温,消防员难以抵达高层火场。 虽然消防处已派出4部云梯车到场,在路面空间有限及火势猛烈下,无法在短时间内从窗户救下所有被困人士。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不少被困的人在窗外呼叫、挥动毛巾、投掷纸张等,向在场的消防员求救。
現場大約留底一輛消防車指揮車、9-10輛消防車、救援車作善後工作之用。 淘大工業村大火雖然撲滅,但因為工業大廈內部各層嚴重損壞,暫時不宜作工業及商業用途。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 大生工業大廈大火2025 消防員在火場搜索後,在大廈頂層共找到39具屍體;1名傷者留醫數個月後不治;連同殉職的廖熾鴻在內,事件共造成41人死亡;另有80人於事件中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