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清楚公屋養狗屬違規,但認為房署執法一向不嚴,而同層單位亦有數隻柴犬。 三年來,他「光明正大」到樓下放狗,鄰居都很喜歡與赤耳玩樂,從未收到投訴。 不過今年10月初,房署職員巡查大廈,本打算提醒阿樂家門外不能放置拖鞋,卻發現單位內有狗隻,於是要求盡快處理。 早上警告,當日下午即收到房署的信,指單位因違例養狗而被扣五分。 團體「香港拯救貓狗協會」今日(13日)在社交網站發帖,表示收到一名主人求助,表示自己家中飼養了近百隻貓咪。 由於鄰居難忍惡臭,因此警告下周六(23日)前主人要遷出所有貓咪,否則報警處理。
- 特別需要留意的是,網上出售的動物有機會是從大陸走私來港,當地沒有法例保障動物,亦可能有狂犬病的風險。
- 如你發現任何虐待動物個案,請向就近警署報案,或致電1823舉報。
- 若飼養的大型犬隻未能有效受控或繫上合適的狗帶,狗主將觸犯法例,可被罰款25,000元或監禁3個月( 《危險狗隻規例》 第9(3)條 )。
- 《 公眾衞生 ( 動物及禽鳥 ) ( 動物售賣商 ) 規例》 第5(3)條 指出,售賣任何帶病動物均屬違法。
- 公眾人士如目睹任何懷疑虐待動物行為,請向警方、漁護署或愛護動物協會舉報。
大廈公契的約束力,凌駕於業主草擬的守則和協定之上。 不過,若私人屋苑住戶因飼養寵物而其他住客構成嚴重滋擾,即使大廈公契批准飼養寵物,該寵物主人亦要就滋擾負上責任。 在此情況下,業主立案法團可向有關住客採取法律行動。 現時公共屋邨只容許住戶飼養不會引起環境衞生問題的家庭小寵物。 於現行的屋邨管理扣分制下,若住戶違反有關規定將會被扣分。 然而,租戶在特殊情況下需要飼養服務犬,例如飼養引路犬以協助視障及聽障人士或住戶獲醫生推薦,須以狗為伴作精神支柱,而須向房委會申請飼養服務犬,才會考慮作有條件批准。
公屋養狗投訴: A. 動物售賣商牌照
其後,阿樂只得把赤耳送到朋友家暫住,他同意公屋是政府提供的福利,住戶有責任遵守規則,但他認為飼養狗隻是人的「基本權利」,只要狗主有責任心,保持地方清潔,房署不應禁止養狗。 吳水麗說︰「暫准安排有利署方實際監控情況。加上與扣分制掛�,署方將可更有效控制寵物的數量及減低可能造成的滋擾。 例如租戶需要在登記後的3個月內,提供犬隻的牌照及接種瘋狗症疫苗的有效證明書,並需證明狗隻已接受絕育手術。
狗主可於漁護署轄下的任何一間動物管理中心及發牌中心領取牌照,亦可透過已註冊的私人獸醫診所或愛護動物協會代為申請。 如狗隻易手或畜養人的住址有變,狗主須在五天內通知漁護署。 在鼠兔及爬蟲類動物運送香港前,必須獲得署方簽發的特別許可證。 以哺乳類動物為例,入口前必須要在室內畜養至少六個月(或從出生開始計起),而且沒有感染狂犬病。 至於從其他沒有列明的國家(包括中國)進口寵物,則須接受至少四個月的隔離檢疫。 公屋養狗投訴2025 入口前,牠們須先植入晶片,注射防止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犬瘟熱,犬病毒性肝炎或貓瘟及貓流行性感冒疫苗。
公屋養狗投訴: 寵物相關法例
如未獲許可證而管有瀕危物種,可被罰款100,000元( 《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 第28條 ),動物亦可能會被充公。 任何人如在港購買「公約」列明的瀕危動物,須從寵物商取得動物入口許可證的副本。 購買人要保留交易收據,上面須註明相關動物的資料、辨識碼和交易日期。 然而,某些野生動物是受到香港法例 公屋養狗投訴 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或香港法例 第586章《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 所保護,若飼養這些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便屬違法。 上述兩項條例是為實施《瀕臨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公約」)的規定而制定。 《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 禁止任何人入口、出口和管有未獲許可證或未獲豁免的瀕危物種(或其部分)。
當中涵蓋28項不當行為,違規者將按其行為的嚴重性被扣3、5、7或15分,如公屋或中轉屋住戶在兩年內被扣除的分數累計達16分,其租約或暫准證將被終止。 除了工作犬(如導盲犬)或獲醫生證明需要的「伴侶犬」外,本港公共屋邨自2003年起禁止未經批准飼養狗隻。 日前有港女發文表示,因為經濟問題無法承擔租金,偷偷攜帶愛犬暫住男友的公屋單位,卻不幸遇上房署職員巡樓被「斷正」,只好帶愛犬搬離。 公屋養狗投訴 她因事件飽受情緒困擾,更曾有輕生念頭,故發文詢問他人,若然將和男友結婚,考慮領醫生紙再申請飼養「陪伴犬」方法是否可行。 有網民指出曾經歷同樣情況,即使她已經備妥文件,「都搞咗差唔多一年」,認為樓主未來「有排(搞)」;亦有人建議她可以先租住劏房,惟樓主慨嘆大部份劏房同樣都是不准飼養狗隻。
公屋養狗投訴: 扣分制分數有效期兩年
如你須從外地進口寵物,必須向漁護署申請特別許可證。 申請要求因應不同的動物種類及來源地,可能有所不同。 公屋養狗投訴2025 另外,從中國入口寵物亦要獲得動物健康證明書,以證明牠已注射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犬瘟熱,犬病毒性肝炎或貓瘟及貓流行性感冒疫苗。
否則雀鳥在輸入香港之前,須先接受21天隔離和進行禽流感病毒測試,並且在抵港至少五天前,獲出口地的獸醫簽發健康證明書。 有關輸入雀鳥所需的特別許可證,可參考 漁護署網頁 。 根據 《危險狗隻規例》 第10條 ,如有任何人受到狗隻襲擊而導致死亡或身體嚴重受傷(須留院接受治療),裁判官可下令把相關狗隻分類為「已知危險狗隻」。
公屋養狗投訴: 協會同時呼籲市民暫托
假如房屋署收到相關投訴,經徹查後,證實戶主違規兩次的話,有關批准可能會被撤銷。 如未經批准在公屋內飼養寵物,署方將根據屋邨管理扣分制,向違例住戶扣分。 受扣分制約束下的不當行為還包括製造噪音(如狗吠聲)或讓狗隻在公共地方隨處便溺等。
公屋養狗投訴: F. 領養動物
註一:除扣分制的相關措施外,《噪音管制條例》亦規管任何時間發出的噪音。 違反有關條例的租戶,若在單位內製造噪音,一經定罪便會被扣分。 根據《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第169章,殘酷對待動物或讓動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均屬違法。 如你發現任何虐待動物個案,請向就近警署報案,或致電1823舉報。
公屋養狗投訴: 相關文章
所以,輸入任何物種之前,必須向署方申請許可;申請人欲進口蛇類動物,或需額外支付費用,聘請捉蛇專家協助進行檢驗。 進口未領牌的格鬥狗隻到香港屬違法,可處罰款50,000元或入獄六個月。 以下品種的狗隻均歸類為格鬥犬:比特鬥牛、日本土佐犬、阿根廷杜告狗、巴西非拉狗或由上述任何品種雜交而成的狗隻( 《危險狗隻規例》 公屋養狗投訴2025 附表1 )。
公屋養狗投訴: 相關新聞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禁止任何人在港狩獵野生動物。 與此同時,法例規定任何人不得滋擾或帶走受保護野生動物。 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物種名單,已詳列於法例 附表二 之內。 大廈公契是大廈落成後,由大廈發展商與第一手買家簽訂的文件。 《香港01》過往曾就公屋養狗問題向房署查詢,署方重申公屋住戶不得飼養狗隻,至於工作犬及伴侶犬,個別租戶須經醫生或心理學家證實「極需要狗隻作精神支柱」,才會按需要酌情考慮。 以往大眾認為只有工作犬(如導盲犬)才可獲豁免,其實「伴侶犬」亦能獲豁免,房署釐清「如租戶有特別需要飼養服務犬或伴侶犬,只需連同註冊醫生的證明文件,就會酌情處理有關文件申請」。
公屋養狗投訴: B. 私人樓宇與寵物
在隨後兩星期內,她再接連收到兩封警告信,所以馬上送Coco到朋友家暫避。 但即使狗已不在,管理員仍上門要求盡快處理狗隻,令她感到十分疑惑。 數日後,周女士更收到由土地審裁處發出的律師信,指單位違反公屋契約,將被正式起訴。 周女士的丈夫後來通知大廈管理處,表示狗已被送走,並簽署證明信證明單位內再無狗隻,土地審裁處才撤銷控告。
公屋養狗投訴: ‧ 蔡英文不捨劉和謙一級上將病逝 要求國防部全力協助治喪
當涉案人被裁定殘酷對待動物罪成,法院會考慮相關動物會否有機會再受到同樣對待,從而考慮頒下命令,禁止涉案人繼續飼養該動物。 該動物會轉送漁護署人道毀滅或另覓新飼主(如合適)。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決定維持不准在公屋養狗的限制,其他野生/入口動物和馴養農畜一律嚴禁在公屋飼養。 可惜數月後,不幸遇到房屋處「洗樓」抽查,被發現單位有狗隻後,她已即時將狗帶離單位。 樓主無奈表示既無法負擔狗酒店的租金,「朋友屋企擺唔到咁耐」,雖然已經不斷尋求方法,但都因為這件事令情緒變差,影響睡眠,更稱情緒失控時曾想過輕生。
公屋養狗投訴: 相關內容
因許姓民眾曾差點遭這二隻黑犬咬傷,早已屬於攻擊性犬隻,明明動保法的母法都有規範,何以動保處竟會對報案的民眾回答僅取締品種犬呢? 上述證明書須要獸醫作出證明,入口寵物在過去一年是否已接種防止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犬瘟熱,犬病毒性肝炎或貓瘟及貓流行性感冒的疫苗。 而該入口寵物通常都需要在原居地住上至少六個月(或從出生日計起)才運送來港。
公屋養狗投訴: B. 危險狗隻的管制
當有動物被遺棄,根據 公屋養狗投訴2025 《狂犬病條例》 第22(1)條 ,當局毋須證明該動物受過苦,即可對相關人士作出檢控。 如領養的狗隻為五個月大或以上,領養人有責任把狗隻牌照轉至自己名下( 第421A章《狂犬病規例》 第20條 ),並確保狗隻適時接受所有防疫注射,有需要時要帶牠到獸醫診所,再次接受注射。 現時沒有法律保障買家在購買動物後可以退還動物,買家要特別留意來歷不明的動物,如果購買,就等於買下沒有質素保證的貨品。 在買賣交易中,動物也是貨品,而售賣的貨品雖然應該切合其用途,但並不等於能確保質素。 公屋養狗投訴2025 除非售賣人明確作出保證,否則「買家自負責任」的法律原則便適用。
譬如說,狗主沒有每天帶狗隻做運動至少一小時,是很壞的飼養習慣,但他不大可能因此被檢控。 要確保自己購買的寵物健康良好,最謹慎的做法還是避免從動物售賣商購買,而是從愛護動物協會(SPCA)或其他具信譽的非官方組織領養。 現時未有法律指引,讓有意購買寵物的買家在選購前先視察繁殖場。 謹慎的買家應先查清幼犬/幼貓的父母健康和福利狀況、牠們配種時的環境和繁殖場內其他動物的情況。
公屋養狗投訴: 業主與租客
須留意的是,由2003年11月1日開始,租戶未經業主書面同意,在租住單位飼養狗隻或被禁止的動物,將會按扣分制被扣分。 公屋養狗投訴 「家庭小寵物」包括時下寵物市場供應的小寵物,而且一般養在籠、展示箱、水族箱或其他特製容器內,例如貓、雀鳥(鴿子除外)、倉鼠、龍貓、葵鼠、兔子、烏龜、水生動物等。 公屋扣分制涵蓋28項不當行為,違規者將按其行為的嚴重性被扣3、5、7或15分。 如公屋/中轉屋住戶在兩年內被扣除的分數累計達16分,其租約/暫准證將被終止。 房屋署在二零零三年實施公屋扣分制,住戶養狗會被扣五分,兩年內扣滿十六分即被解除租約。 但房署過去一直被指執法不嚴,導致多年來有不少住戶違規偷養。
租戶可根據既定機制向房委會申請,房委會會評估每宗個案的需要,並按個別情況考慮,而有關狗隻必須領有有效牌照、已絕育、體重少於20公斤(限於伴侶犬)及注射相關預防疾病的疫苗。 租戶在取得書面批准後即可飼養服務犬,但仍須嚴格遵守《在公屋飼養狗隻的守則》,以避免對其他租戶造成滋擾。 一般來說,要根據 公屋養狗投訴 第3(1)(a)條 成功作出檢控,必須證明動物曾經受過不必要的痛苦。 不過,要證明罪行,控方毋須證明痛苦是持續發生、或已造成嚴重的後果,亦毋須證明干犯者有虐畜意圖。
協會表示,雖然屋內貓咪數量誇張,大多未絕育,但生活仍算溫飽,大部份健康。 近日,屋主接連被鄰居投訴指臭味太大,影響日常生活。 公屋養狗投訴2025 早前鄰居更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屋主在下星期六(23日)前將所有貓咪移走,否則會報警處理。
公屋養狗投訴: D. 寵物寄養設施
因違反租約條款而被終止公屋租約的前租戶及其18歲或以上的家庭成員,由終止租約日期起兩年內,不合資格申請公屋。 日後亦不會獲編配至地理位置、樓齡和樓層比其之前較佳的單位。 註三:對於高空擲物可能造成嚴重危險或人身傷害的租戶,房委會會引用《房屋條例》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其租約。
若有飼養的狗隻咬人,根據 《狂犬病條例》 第24(1)條 ,狗主必須即時向警署舉報,並將狗隻隔離,等候警署主管人員進一步指示(基於狂犬病風險)。 任何人違反上述指引,根據 公屋養狗投訴2025 《狂犬病條例》 第24(2)條 ,可被罰款10,000元。 第25(1)條 列明,狗主如未能採取所有合理措施避免狗隻咬人,等同干犯刑事罪行,可處罰款10,000元。 然而, 第25(2)條 列明,狗主如能證明狗隻是受到被咬者或第三者蓄意激怒而作出襲擊,便能作抗辯理由。 任何人如發現危險狗隻,也可以向裁判官投訴,根據 第167章《貓狗條例》 第5條 ,裁判官會考慮是否需要頒下命令,安排狗隻人道毀滅或接受更有效的控制。
公屋養狗投訴: 寵物相關法例
獲批准的租戶須嚴格遵守署方訂定的守則,租戶如兩次違反飼養狗隻的守則,有關批准便會被撤銷。 公屋養狗投訴2025 由2003年11月1日開始,租戶未經業主書面同意,在租住單位飼養狗隻或被禁止的動物,將會按扣分制被扣分。 在私人樓宇內,只要沒有違反大廈公契,飼養寵物均屬合法。 大廈公契是大廈落成後,由大廈發展商與第一手買家簽訂的文件,該文件對大廈現時及其後的所有業主,都具有法律效力。 公屋養狗投訴 如果公契內沒有列明飼養寵物事宜,一般都可視為可飼養寵物。 公屋養狗投訴2025 香港司法機關早已確立飼養寵物是任何人享用私人單位時的正常行為。
公屋養狗投訴: 扣分制分數有效期兩年
周女士亦向同邨的狗主詢問,發現並非每戶都收到律師信,質疑管理處執法不一。 但竹園北邨的業主立案法團及管理公司於截稿前均未有回應。 公屋租戶違規養狗會被扣分,但如果住戶已購買公屋,在單位內養狗屬違反公契,業主需要負上法律責任,甚至會被釘契。 從事旅遊業的周女士與丈夫、家姑及大伯約20年前,於黃大仙竹園北邨購入公屋單位。 她為了減低狗吠聲,特別改裝家中大門,加上隔音棉,又會刻意調高收音機音量掩蓋吠聲,甚至訓練到Coco不會亂吠,減低被發現的機會。 25歲的阿樂(化名),與家人租住彩虹坪石邨的單位,養有柴犬赤耳大約三年。
房委會公屋扣分制涵蓋以下28項不當行為,如公屋或中轉屋住戶在兩年內被扣除的分數累計達16分,其租約/暫准證將被終止。 有一點要留意,按扣分制被扣的分數,由觸犯有關不當行為當日起計有效兩年。 在兩年有效期內,有關被扣分數不會因租戶轉換戶主或刪減家庭成員戶籍等情況而提早撤銷。 如租戶在分數有效期間因受重建等情況影響而調遷單位,其在原居單位的被扣分數,會轉移到新居單位的戶籍上。
公屋養狗投訴: F. 領養動物
漁護署在網站列出 持牌動物售賣商名單 ,任何人如將寵物留在美容院或店舖,可先透過網站查閱相關場所是否安全。 如懷疑有人虐待動物,請即向警方或漁護署舉報,由當局調查或檢控。 根據 第421章《狂犬病條例》 ,狗主須履行一系列的法律責任,包括為飼養五個月大或以上的狗隻向漁護署申領牌照,並帶同牠前往獸醫診所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 第421A章《狂犬病規例》 第20 及 23條 )。 規例 第22(1)條 列明,狗隻須每三年注射預防疫苗一次,同時更新有效牌照。 若飼養的狗隻沒有領牌,狗主便會觸犯法例,可被罰款10,000元( 《狂犬病規例》 第20(2)條 )。 根據 《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 第23條 ,任何人如要管有「公約」列明的動物,須先向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申領許可證。
她提醒房署的豁免只可視作已養狗住戶的最後一道防線,但並非「免死金牌」。 她重申,要爭取為動物友善房屋政策進行全面檢討,平衡「棄養」、「領養」、「流浪動物」等各方考慮,為「動物友善政策」爭取最妥善的方案。 若戶主因健康欠佳、離港等理由未能親身提出上訴,上訴委員會主席會考慮准許名列於租約內的家庭成員代表戶主提出上訴。 上訴委員會會就租戶因終止租約而提出的上訴安排聆訊並作出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