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殘疾人士本身,與其有聯繫的人(如配偶、同居者、親屬等)同樣受到保障。 若然你被視為殘障,或你現在沒有殘障卻被認為將來或會殘障而受歧視,亦屬保障範圍。 向殘疾/某種族人士作出不受歡迎、謾罵、侮辱或令人反感的行為,以令其感到受冒犯、羞辱或難堪,即屬騷擾。 例子:對殘疾人士說冒犯的笑話;無禮稱呼/貶低某種族人士。 性騷擾:具冒犯性、侮辱性及威嚇性的不受歡迎並涉及性的行為或行徑。 相關措施已全面落實,由 年度起的4個財政年度涉及預算開支總共超過8億元。
- 事件發生後,惹起社會關注香港人的精神健康、政府對精神病患者和康復者的支援和服務是否足夠和到位等問題。
- 他說搭機從香港飛往日本,在明確告知空服員聽不懂粵語下,對方卻繼續使用粵語溝通,讓他氣得發文痛批國泰不尊重消費者。
- (b) 若該人是現職僱員,其工作表現;以及
- 假使我們對待B的方法有別於對待A的方法(A、B可以代表個體或組別),我們就說B受到差別對待(differential treatment)。
- 「場所使用者」在《種族歧視條例》下的定義,與《性別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下的定義相同。
有網民認為國泰「死性不改」、「屢教不改」,又指5月份的事件後還坐國泰是找罪受。 但也有網民認為事主是在上綱上線,「咁都要鬧,調返轉,大陸又有幾多航空公司嘅空服識講粵語?你話人地唔識講普通話,咁我係未可以話你地都唔識講粵語」。 公共主管當局亦為有需要的人士安排適當的傳譯及翻譯服務。 不論採用非正式或正式的申訴程序,僱主宜監察及檢討性騷擾的投訴個案以及其解決方法,確保該等程序得以有效執行。 《2018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已於2020年6月11日獲立法會通過,而《2020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條例》)亦已於2020年6月19日刊憲及正式生效。 民政事務局的《消除性傾向歧視的僱傭實務守則》,[7]性傾向是指:異性戀(性方面傾向於異性)、同性戀(性方面傾向於同性)和雙性戀(性方面傾向於同性和異性)。
香港歧視條例: 平等機會
下周一便是5月1 日國際勞動節,亦是香港疫情過後踏入復常路的第一個勞動節。 香港歧視條例2025 新冠病毒病過去三年在香港肆虐,打擊經濟之餘,更令不少打工仔失去工作。 現行的《殘疾歧視條例》保障殘疾人士在僱傭範疇免受歧視,受到歧視的人可以向平等機會委員會作出投訴。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性別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分兩階段實施,當中與僱傭無關的條文於 1996 年 9 月 20 日生效,至於其餘關乎僱傭的條文則在 1996 年 12 月 20 日生效。 她續指,中心在欠租時,仍在7月份繼續銷售相關課程,加上中心宣布結業後,相關負責人亦無任何合適善後安排,故有理由相信,涉案教育中心在不能夠繼續營運下,仍接受預繳式課程的付款。 海關最終在昨日,以涉嫌不當地接受付款,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拘捕一名50歲教育中心董事及主要負責人,現正被扣留候查。 他說空姐用粵語問他,他還是聽不懂,但猜測大概是問他要喝什麼,於是回答了「可樂」,空姐還是用粵語回應,他只好再用英語回答一次。
香港歧視條例: 立法
36位青年大使在過去數個月參加了多個體驗式學習活動,透過親身體驗了解不同群組及族群的生活,從而提升他們對平等機會的認識。 香港人生活忙碌,尤其是上班一族要兼顧家庭和事業,少不免承受一定壓力。 為確保僱員能夠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維持身心健康,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家庭友善僱傭措施。 然而,最近有調查卻發現,家庭友善僱傭措施並未普及,僱主和僱員對措施的期望亦存在落差。 自1991年香港實行同性戀非刑事化后,本地人權及同性戀权利團體努力爭取立法,香港回歸前政府曾嘗試一籃子地為歧視條例立法,但不獲通過。
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少數族裔人士的需要,以作出及時及適切的支援。 香港歧視條例 根據指引,公共主管當局擬訂載列促進不同種族人士享有平等機會獲得公共服務的措施清單。 平機會職員會了解你未能自行書寫的原因和需要,因應實際情況考慮提供書寫協助。 此外,你也可以由另一人代表你提出投訴,但代表投訴人必須得到你書面授權。
香港歧視條例: 建立友善哺乳工作間 保障女性免受餵哺母乳歧視及騷擾
事件發生後,惹起社會關注香港人的精神健康、政府對精神病患者和康復者的支援和服務是否足夠和到位等問題。 平機會作為執行《殘疾歧視條例》的機構,我們最關心是事件會否引起大眾對精神病患者的標籤及歧視。 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建議(英文簡稱SODO),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在香港社會討論,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沒有積極計劃就此條例立法進行諮詢,所以至今仍未在香港立法會通過成為草案及《香港法例》。 訂立法例的原意是要保障不同性傾向人士,避免因不同性傾向而受不合理的歧視和差別對待。
- 由1997年11月21日起,根據《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任何人如基於某人的家庭崗位而作出歧視行為,即屬違法。
- 「直系家庭成員」,就任何人而言,指因血緣、婚姻、領養或姻親而與該人有關的任何人。
- 除了與香港的出入境法例有關,或為遵守現有法例條文而作出的行為,政府在僱用、執行職能或行使權力時,同樣不能歧視殘疾人士。
- 又例如閣下是單身的懷孕人士,但僱主只向已婚僱員給予分娩福利,這亦可能會構成直接歧視。
- 間接歧視是指向所有人一律施以劃一的條件或要求,但實際上並無充分理由需要施加該等條件或要求,而這樣做會對殘疾人士造成不利。
- 5 以下是本文件中適用於直接或間接歧視、性騷擾及「使人受害」的行為的定義。
「場所使用者」指在同一工作場所工作的人,包括僱主、僱員、合約工作者、主事人、佣金經紀人、合夥人、實習人員及義工。 此外,平機會亦致力消除性騷擾、基於餵哺母乳的騷擾,以及基於殘疾和種族的騷擾及中傷行為,並促進男女之間、傷健之間、有家庭崗位和沒有家庭崗位人士之間,以及不同種族人士之間的平等機會。 本條例規定基於性別、婚姻狀況及懷孕的歧視,以及性騷擾都屬違法,法例同時保障男性和女性。 在一般情況下,僱主不能因性別而不錄用你,否則已干犯歧視條例。
香港歧視條例: 有關申訴程序的指引
在微博擁有77萬粉絲的畫商「杰尼龜廚」控訴,在自己明確告知聽不懂粵語的情況下,空服員卻堅持使用粵語溝通。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重塑區議會是完善地區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環。 隨着條例的落實,在制度上全面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區議會將重回基本法初心,重新發揮其應有的服務及諮詢功能,配合特區政府落實地區工作,提升地區治理效能,從而實現良政善治,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國泰航空今年5月因空姐遭投訴歧視非英語乘客捲入爭議,事隔兩個多月,再有內地網民投訴指,即使自己表明聽不懂,國泰空姐仍全程講粵語。 開辦近的27年翹英教育(Brilliant Education)上周六(7月29日)宣布全線結業,逾500名家長及學生受影響,消委會亦接獲多宗求助,單一涉及最高金額亦逾5萬元。
香港歧視條例: 性別歧視條例(香港法例第480章)
「直系家庭成員」是與另一人有血緣、婚姻、領養或姻親關係之人士。 舉例,某名婦人在生育後被僱主調往較差的職位,當中原因是該僱主認為有嬰孩的婦人要照顧孩子而不能超時工作或出差工幹,這種行為便屬於家庭崗位歧視。 法例規定平機會要就投訴作出調查,並致力透過調停達致和解。 平機會的調停員會協助雙方了解導致投訴的問題所在,認清協議要點和協商解決投訴。 調停是出於自願的,調停員不會偏袒任何一方,會公平及公正地對待每個人,尊重所有參與各方,恪守保密原則。 調停員在調停的過程中,會提出與爭端有關的問題,引導討論,以協助各方交換相關資料、擬議及研究解決方案、按各有關人士的意願草擬和解協議書,並記錄結果。
香港歧視條例: 香港普通學校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挑戰、有效政策及最佳措施研究
惟代表投訴人必須證明有殘疾的受屈人已授權他/她提出代表投訴。 若你未獲授權為代表投訴人,也可將事件告知平機會,平機會在接到資料後,將根據個別事件的情況跟進。 殘疾也不單指現存的殘疾,更包括曾經存在的、將來可能存在的或被認為存在的殘疾。
香港歧視條例: 歧視條例
另外,工作目標與執行工作的方法未必有關,如工作目標需要僱員拿起重物(送貨員),也不代表員工一定要肢體健全或沒有疾病。 香港歧視條例2025 為方便公共主管當局外聘傳譯及翻譯服務,特別是法庭及/或相關範疇,本局現正以先導形式編製一份非政府外語傳譯員名單(名單),並會按需要把名單交予公共主管當局作參考之用。 「間接」歧視是指雖然對所有人施加相同的規定或條件,但這些規定或條件卻對某類人士構成不公平的影響。 舉例說:某間銀行如指定只聘用身高起碼6呎的人士為銀行出納員,便很可能會使較多女性比男性無法符合這項身高的條件。 如果沒有合理的原因支持這項條件,則這種不公平的條件便構成「間接」歧視。
香港歧視條例: 性別歧視條例
例如,僱主因為想聘用另一性別的人而不聘用閣下,但其實那人的工作經驗和教育程度與閣下相近,這便可能會構成直接歧視。 又例如閣下是單身的懷孕人士,但僱主只向已婚僱員給予分娩福利,這亦可能會構成直接歧視。 任何僱主在招聘時歧視殘疾人士即屬違法,條例也適用於政府招聘的工作。 除了與香港的出入境法例有關,或為遵守現有法例條文而作出的行為,政府在僱用、執行職能或行使權力時,同樣不能歧視殘疾人士。 香港近日接二連三發生慘劇,其中一宗更涉及一名有精神病紀錄人士。
香港歧視條例: 平等機會委員會
政府透過《2020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及《2021年性別歧視(修訂)條例》,實施平機會在歧視條例檢討意見書中提出的其中八項建議。 少數族裔人士的中文程度不足,一直是他們在升學就業和融入社會的最大障礙,亦直接影響其上流機會。 香港歧視條例2025 日前傳媒報道,一名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較早前乘坐本港航空公司從內地來港的航班,期間有空中服務員與同事交談時取笑不懂說英語的內地乘客,涉嫌歧視內地乘客,該網民並上載有關講話的錄音。 事件隨即引發廣泛評論和各方面的猛烈批評,事後航空公司已就有關事件道歉並解僱涉事的空中服務員,不少人更認為要嚴防及杜絕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保障內地同胞免受歧視。 #MeToo運動在2017年由美國演藝界開始,伸延至商界、政界,以至不同種族及行業的人士都紛紛為此發聲。
香港歧視條例: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香港的成功,靠的是香港社會既公平、開放又有競爭能力。 就業平等機會,保證所有合適的人都可以憑自己的本領、才能和學識,切切實實參加公平的競爭。 香港歧視條例2025 我們完全依靠社會大眾捐款支持運作,因此,你的支持對我們意義重大。 香港歧視條例 如果您想取得某些法律事宜的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法律協助,請諮詢律師。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你所遭受的歧視會構成「使人受害」的歧視,是違法行為。 你將受法律保障,且應馬上通知可以處理有關投訴的人員,例如你所屬機構內負責處理投訴的職員、職工代表、律師或平機會,情況視乎你打算採取哪種行動而定。 若某人因他人的殘疾而向他/她作出不受歡迎的行為,而一個有合理思維的人亦覺得該行為有冒犯、侮辱或驚嚇成分,該行為即構成殘疾騷擾。 舉例而言,針對某人的殘疾出言侮辱或說冒犯笑話,或有機會構成殘疾騷擾。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如殘疾騷擾在僱傭;教育;或貨品、服務及設施提供等公共範疇發生,即屬違法行為。 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於1996年5月成立,是香港的法定機構,負責執行《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及《種族歧視條例》。
香港歧視條例: ▪ 行為
諮詢小組已完成工作,並於2015年12月向政府提交了報告。 為禁止基於性別和家庭崗位理由的歧視行為,政府分別於一九九六年和一九九七年實施了《性別歧視條例》和《家庭崗位歧視條例》(第527章)。 香港融樂會一直倡導修訂《種族歧視條例》和設立有效而方便的申訴制度去處理有關種族歧視的投訴。 《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所涵蓋的活動範疇與《 性別歧視條例 》中所列舉的相同。 有關詳情請參閱本題目的 第IV部分:家庭崗位歧視 。 若投訴無法透過調停解決,你可向平機會申請法律協助,把個案交予法庭處理。
香港歧視條例: 中共102黨慶 香港賽馬衝過終點…突暴斃
由2021年6月19日起,《性別歧視條例》(《條例》)保障所有本港婦女免受基於餵哺母乳的歧視和騷擾,保障涵蓋不同範疇,包括僱傭;教育;貨品、設施及服務的提供;處所的處置或管理;會社及政府等。 若僱主在法例指定的情況下基於女性員工餵哺母乳而給予她較差的待遇,又或對一名餵哺母乳的女性僱員作出騷擾,即屬違法。 香港歧視條例 多年來,我們推行了多項立法、行政以及/或教育措施,務使每個人,不論性別、家庭崗位、性傾向、種族,都能享有平等機會。 政府於一九九六年根據《性別歧視條例》(第480章)成立一個獨立的法定機構-平等機會委員會,以進行實施反歧視條例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