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服務詳情表顯示此路線為循環線,但在任何情況下,用車抵達沙田圍站後所有乘客必須落車,故屬假循環線。 近年由于小巴司机的收入低、工时长,考到相关牌照的年轻人会优先考虑每月收入近2万元及有家属福利的巴士司机职位,导致小巴司机年龄老化。 运输署提出放宽商用车辆牌照限制,由现时必须持有驾驶执照最少3年,改为1年,以吸引更多合资格人士驾驶小巴。
邱國鼎強調絕對不會要求市民提供如身份證號碼、身份證姓名、出生日期等敏感資料,又呼籲所有被選佳戶積極參與,分享出行資料,作為日後運輸規劃和政策制定的依據。 另外,冠忠集團旗下的嶼巴則購入現時小巴所使用的豐田Coaster車種行駛34線。 運輸署服務詳情表顯示此路線為循環線,但在任何情況下,用車抵達北京道後所有乘客必須落車,故屬假循環線。 另外,冠忠集團旗下的嶼巴則購入現時小巴所使用的豐田Coaster車種行駛34綫。 2000年代,捷輝汽車曾經引入2輛梅斯特斯平治Sprinter和1輛IVECO Daily小巴作試驗,為本港唯一曾使用此兩款車型的公共小巴營辦商,但該兩款車已分別於2005年12月退回代理及於2008年1月售出。 紅色公共小巴,俗稱紅VAN、紅巴,是最初的公共小巴,當時以車身中央髹上紅色色帶(所以行內俗稱紅色小巴為紅帶)以茲識別。
小巴503k: 九巴命名
同年5月1日首條私營豪華小巴1號綫(往來山頂至中環)投入服務,結果試驗成功,遂於1974年正式實施專綫小巴制度,至1975年,香港島已經有6條綠色專綫小巴路線。 由於綠色專綫小巴越來越受歡迎的關係,政府於1977年10月26日首次招標數十條綠色專綫小巴路線,供給公共小巴商或有興趣的商人競爭投標,首批九龍及新界綠色專綫小巴路線分別在1979年4月及11月投入服務。 隨着時代發展,市民對公共交通需求不斷提升,政府亦批出九龍市區及新市鎮的專綫小巴路線以供競投。 截至2022年3月,全香港共有3,333輛綠色小巴,行走352條專綫小巴路線(69條港島專綫小巴路線、82條九龍專綫小巴路線及201條新界專綫小巴路線),大部分路線由私人有限公司經營,當中包括一些集團的多間子公司。 專綫小巴大部份路線都設有固定車站,乘客可於固定車站侯車或於路線途經之非禁區位置截停上車。
- 但是經過各方用戶的反映,豐田於2008年終再度推出短陣柴油版Coaster小巴供用家選擇。
- 運輸署服務詳情表顯示46系路線皆為循環線,實際上在任何情況下,小巴抵達屯門市中心後所有乘客必須下車,而兩邊總站本身亦各有其開出時間,故屬假循環線。
- 早期小巴用车多为英国品牌,如金马(英语:Commer)、柯士甸(Austin)、摩利士(Morris)和福特等,也有来自日本大发牌(Daihatsu)与五十铃(Isuzu)。
- 綠色小巴設有固定的路線,即使司機可根據載客情況及交通狀況略為調整行車路線,但仍然需要滿足乘客在指定車站上落的要求。
- 乘客於上車的時候須先繳付車資,現金車資須投入錢箱(不設找續),不得交給司機。
樓主於facebook群組「大埔 TAI PO」發文,不滿有家長攜同嬰兒車上小巴,並且要全車人等候他摺疊和放好嬰兒車才繼續行程,直言「咁都得!小巴是坐人的,仲要係阻住全車人等佢一個」。 據樓主上傳的照片顯示,該嬰兒車被摺起,放在小巴司機位左方的位置。 小巴503k 意外釀成4名外籍女子受傷,當中兩名傷者為途人,分別包括38歲女子頭部受傷、34歲女子手部擦傷;另外兩名受傷女子為乘客,包括25歲女子面部受傷及46歲女子右腳及後腦受傷。 現場為薄扶林數碼港道近貝沙灣,意外發生於今日(26日)傍晚6時09分,一輛69X號線專線小巴駛至上址,突然失控剷上行人路並撞毁約10米鐵欄之後翻側橫亘行人路上。
小巴503k: 服務範圍
政府估計申請於此處辦理教學的團體未必願意動用此筆大額資金。 小巴503k2025 加上香港社會急於尋找地皮作為住宅用途,政府內部曾經討論,假如皇后山軍營最終不作為辦理教學用途,可能考慮作為住宅用途[7]。 由於皇后山邨及山麗苑陸續入伙,但礙於交通工具配套欠佳,加上區內學額不足,部份學童需跨區上學。 開學日早上,邨內逼滿上班上學人潮,巴士站一度有近百人排隊。 2000年代,捷辉汽车曾经引入2辆梅斯特斯平治Sprinter和1辆IVECO Daily小巴作试验,为本港唯一曾使用此两款车型的公共小巴营办商,但该两款车已分别于2005年12月退回代理及于2008年1月售出。 随着时代发展,小巴服务不断提升,政府亦放宽小巴的总负重。
- 随着时代发展,小巴服务不断提升,政府亦放宽小巴的总负重。
- 截至2022年3月,全香港共有3,333辆绿色小巴,行走352条专线小巴路线(69条港岛专线小巴路线、82条九龙专线小巴路线及201条新界专线小巴路线),大部分路线由私人有限公司经营,当中包括一些集团的多间子公司。
- 2013年运输署招标承办小型巴士司机职前训练学校,接获6份标书,新规定已于2015年6月1日生效。
- 皇后山邨的英语名称为“Queen’s Hill Estate”,当中“Queen’s Hill”意为“皇后山”,此种命名方法在香港芸芸公共屋邨之中较为罕见。
- 喜龍有限公司(Merry Dragon Limited)是一間專綫小巴營辦商,以西貢區為主要服務範圍,提供往返西貢市中心、寶林及九龍東的專綫小巴服務,服務對象尤其集中於坑口及香港科技大學。
- 另外,如果在沒有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下,干擾車速限制器的正常操作,罰則相同。
- 1990年代,運輸署為擴大車身廣告的展示空間,建議將小巴的識別色髹於車頂,「紅頂」的暱稱因此而來。
雖然2018年之前東涌區和大嶼山未曾有小巴服務,亦未有任何小巴進入東涌試車,但運輸處已在2017年7月落實在港珠澳大橋落成後會有一條循環模式運作的901線行駛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至東涌北一帶大型屋苑(以迎東邨作循環點),代表全港18區皆設有小巴站和小巴服務提供。 小巴503k 該路線已由冠忠集團子公司冠亮發展有限公司所投得,在2018年4月6日該路線所使用的小巴抵達九龍灣驗車中心進行檢驗[19]。 而在同年5月11日更首次有專線小巴到東涌區內和機場島進行試車[20]。 值得一提是該路線所使用的17座位小巴是由19座位小巴改裝,拆除兩個座位及加裝行李架而成。
小巴503k: 路線沿革
[2]根據小巴牌照類別,公共小型巴士可以分為紅色公共小巴及綠色專線小巴兩種,載客量最多為19人。 至於私家小巴為私人公司或機構使用,學校小巴亦為私家小巴的一種。 為了加強小型巴士行車安全,運輸署於2012年建議修訂《道路交通條例》,加強規管公共小型巴士安全,包括限制所有紅色公共小巴行駛時速上限為80公里、強制小型巴士安裝速限器及強制新入職小型巴士司機修讀職前課程;建議獲得立法會通過。 香港小型巴士(简称小巴,英语:Minibus/Mini Bus)主要分为公共小型巴士及私家小型巴士,前者作为巴士和铁路的辅助及接驳交通工具。 根据香港政府按照《道路交通条例》第23条1款规定,在1976年刊宪限制全香港只容许最多4,350辆公共小巴运营[1]。
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加至14座位,“十四座”因而渐渐成为公共小巴的别称。 政府在1970年推出白牌车合法化政策,由政府发牌,白牌车取得营业登记证后可在香港岛、九龙及新界合法载客,登记白牌车的车身款式及颜色需依照规定,车身涂有红色边带,成为一般所称的红色小巴。 虽然红色小巴可以自行决定行车路线及收费,但服务区域及线路范围都受到运输署署长的规定[11],可停车上下客的道路范围亦受到限制。 此外,除得到运输署署长的批准外,不得驶入如东涌、将军澳等新发展区[11]。 小巴因為載客較少,故較適合作為班次要求密的短途接駁綫,或為人口疏落的偏遠地區服務,這亦是政府對綠色專綫小巴的定位。
小巴503k: 行車路線
虽然红色小巴可以自行决定行车路线及收费,但服务区域及路线范围都受到运输署署长的规定[11],可停车上落客的道路范围亦受到限制。 小巴因为载客较少,故较适合作为班次要求密的短途接驳线,或为人口疏落的偏远地区服务,这亦是政府对绿色专线小巴的定位。 绿色小巴设有固定的线路,即使司机可根据载客情况及交通状况略为调整行车路线,但仍然需要满足乘客在指定车站上落的要求。 经营上也远远没有红色公共小巴那么灵活,绿色小巴由于受到政府较多监管,调整收费或削减班次都需要先经运输署批准,故此经营的线路不受欢迎,也不能以改变运营方式挽救,只能继续经营至合约期结束,部分绿色专线小巴营办商为节省开支,疏于更换旗下残旧的小巴。
小巴503k: 綠色車站︱顯徑站共裝約300平方米太陽能面板 年產5萬度電
除皇后山公共运输交汇处外,乘客亦可步行至邨外的沙头角公路的“新围军营”站乘搭公共交通路线,往返沙头角及市区。 小巴503k2025 小巴503k2025 2017年4月7日,政府就《2017年道路交通(修订)条例草案》刊登宪报,将小巴的座位上限由16个增至19个;2017年6月28日,立法会下午三读通过草案,于同年7月7日起生效。 有关上限并非强制,如果需要容纳19个座位,小巴长度至少要达到7米。 营办商可因应实际运营情况和乘客需求,自行决定是否增加旗下公共小巴的座位,以及确实增加的座位数目及实施时间。 惟上述小巴在此組路線服役多年後,經常出現大大小小的機件故障,導致維修成本大大增加。 小巴503k 現時集偉旗下九龍77M、78及78A線合共使用14輛豐田Coaster小巴行走,包括2輛16座位小巴及12輛19座位小巴。
小巴503k: 總站路線
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加至14座位,「十四座」因而漸漸成為公共小巴的別稱。 政府在1970年推出白牌車合法化政策,由政府發牌,白牌車取得營業登記證後可在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合法載客,登記白牌車的車身款式及顏色需依照規定,車身塗有紅色邊帶,成為一般所稱的紅色小巴。 雖然紅色小巴可以自行決定行車路線及收費,但服務區域及路線範圍都受到運輸署署長的規定[11],可停車上落客的道路範圍亦受到限制。 小巴503k 此外,除得到運輸署署長的批准外,不得駛入如東涌、將軍澳等新發展區[11]。 小巴因為載客較少,故較適合作為班次要求密的短途接駁線,或為人口疏落的偏遠地區服務,這亦是政府對綠色專線小巴的定位。 綠色小巴設有固定的路線,即使司機可根據載客情況及交通狀況略為調整行車路線,但仍然需要滿足乘客在指定車站上落的要求。
小巴503k: 主要用車
一般而言,公共小巴须要有车辆登记及客运营业证,方可以载客及领取酬金;红色小巴的车辆登记人和客运营业证持有人,往往是同一人,但是由于绿色小巴营办商可以租用他人的小巴经营,所以同一辆绿色小巴,可以有不同的车辆登记人和客运营运证持有人。 所有绿色小巴都有固定路线(或循环线)、服务时间、班次和收费,大部份路线设有固定车站,并须接受政府监管,按规定理论上不得随意更改。 然而,部份专线小巴路线,亦有“名存实亡”(也称“有线无车”)的现象;这多出现于乘客稀少(例如已取消的新界405A 长宏↔青衣码头)或有替代服务(例如新界607S 元朗大马路↔天水围(通宵线),由79S分段取代;新界1M 西贡↔彩虹站,以1A名义营运)的路线。 对于皇后山早上大排长龙的情况,《星岛申诉王》访问当区社区主任胡景鹏,他表示,居民希望能加开皇后山往上水的巴士服务,有助缩短早上候车时间;同时已向运输署反映,希望增加皇后山往来其他区的点对点路线,例如屯门、 元朗、 天水围、 大埔 、沙田等,有助疏导乘客。 2000年,來往坑口村及坪石的通宵線11S投入服務,途經香港科技大學,大大方便就讀於該校的學生。
小巴503k: 小巴路線
下車前須高聲呼叫司機下車地點,或按電鈴(如設有,及只適用於固定車站),司機揮手作實。 專綫小巴營運較紅色小巴有效率,以每輛小巴平均計算,後者日均載客量比前者低近38%。 小巴503k 而紅色公共小巴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固定路線、班次和收費,因此車費的波幅可以是很大的,某些路線為求搶客,可以收取極低車費來打「割喉戰」,但當要提高車費時,水平又可以達至「天價」程度。 例如以前紅色公共小巴每逢颱風來臨的時候,任意調高車費,曾經有來往香港仔至華富村的路線由原來的港幣3元加價至港幣30元,另外來往新界至佐敦道的路線更曾加價至80元,此舉曾被市民投訴。 在佔中期間,有些途徑旺角及中西區的路線調高車費超過50%。 另外,由於大部份紅色公共小巴司機均為自僱人士,收入跟載乘客人次有關,如車上的乘客比預期少,紅色公共小巴司機一般都會停車等客,拖延不少時間,而司機又因為想追回等客的時間,往往成為超速駕駛及衝紅燈的誘因。
小巴503k: 路線數目
位於粉嶺的皇后山邨和山麗苑近日陸續入伙,但現時社區配套、交通安排不足,不少居民批評區內有如「孤島」。 北區區議會主席羅庭德指,雖然現時服務的小巴已陸續加密班次、開設附加路線,但仍未能滿足現時兩個房屋項目所帶來的服務需求。 小巴503k 小巴503k 他早前向區議會呈交文件,希望反映居民對開設巴士線往來上水站的要求;九巴和城巴透過書面回覆指,樂意與運輸署作進一步研究,以完善皇后山一帶的交通服務網絡。 绿色小巴设有固定的路线,即使司机可根据载客情况及交通状况略为调整行车路线,但仍然需要满足乘客在指定车站上落的要求。 经营上也远远没有红色公共小巴那么灵活,绿色小巴由于受到政府较多监管,调整收费或削减班次都需要先经运输署批准,故此经营的路线不受欢迎,也不能以改变营运方式挽救,只能继续经营至合约期结束,部分绿色专线小巴营办商为节省开支,疏于更换旗下残旧的小巴。 根据香港政府按照《道路交通条例》第23条1款规定,在1976年刊宪限制全香港只容许最多4,350辆公共小巴营运[1]。
小巴503k: 新界區專線小巴46線
值得一提是该线路所使用的17座位小巴是由19座位小巴改装,拆除两个座位及加装行李架而成。 小巴503k 专线小巴901线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投入服务,甫开办即提供24小时服务,该线路并不会在凌晨时段收取较高车费,创全港小巴业界先河。 小巴503k2025 香港有两间专线小巴营办商响应政府“无障碍运输”政策,于2017年引入Optare Solo SR。
另外,由于大部份红色公共小巴司机均为自雇人士,收入跟载乘客人次有关,如车上的乘客比预期少,红色公共小巴司机一般都会停车等客,拖延不少时间,而司机又因为想追回等客的时间,往往成为超速驾驶及冲红灯的诱因。 运输署则回覆指,专线小巴营办商过去两个月增拨4辆小巴营办503号线及503K号线;巴士公司已调配后备车辆,安排前线职员管理候车安排及调配流动八达通机,该署表示,会继续密切留意皇后山各条巴士路线的运作情况及乘客需求,有需要时会考虑适当调整服务或引入新服务。 《星岛申诉王》就事件向九巴及运输署查询 小巴503k2025 ,九巴回覆指,现时居民主要依赖路线78A出行,在早上繁忙时段已加密至3分钟一班,并安排外勤人员加设临时排队设施,协助加快乘客登车,可行情况下会安排两部巴士同时登车。
2022年2月15日,鑑於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導致檢疫設施短缺,皇后山邨第1及第7座被徵用作為檢疫設施,相關居民將會延遲入伙[9]。 當中,已開派的第1座居民,將按意願獲編配同邨已入伙樓宇的剩餘單位,或留待檢疫設施交還後接收原有單位。 2016年8月尾,該地盤的公營房屋部份(包括此邨及山麗苑)開展地基工程。 此項目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設計。 小巴503k2025 2015年,政府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分區規劃大綱圖修訂,建議把前皇后山軍營部份土地改劃為「住宅(甲類)」,預計可興建約12,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另建議在東面的一塊土地改劃為「住宅(乙類)」,預計可興建約1,900個私人住宅單位[8]。 前皇后山軍營的佔地面積廣闊,但只得一條龍馬路通往,如果加上平整地盤及更改興建工程等,粗略估計涉及達10億港元。
小巴503k: 交通習慣調查9月舉行 運輸署冀市民勇躍發表意見作運輸規劃參考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4輛小巴提供服務。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2號線共需使用14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11輛為19座位,最繁忙一小時每方向載客量不少於96人。 《星島申訴王》記者於早上繁忙時間約7時到達皇后山巴士總站,發現排隊人龍已排到巴士總站外,主要是等候78A巴士,目測人龍已超過200人。 記者即場實測到底要排多久才能登車,結果大約10分鐘記者便能上巴士。
粉嶺皇后山邨位於沙頭角公路段上,距離港鐵上水及粉嶺站都有一段頗遠的距離。 從現場可見,皇后山邨內的公共交通總站共有10條巴士線,最多人候車的就是往來粉嶺港鐵站的78A 巴士,以及往上水的503號小巴。 因小巴经营模式问题[注 1],冲红灯和超速的情形颇为常见,尤以红色小巴为甚,这种驾驶行为甚至被市民讥讽为“亡命小巴”。 小巴503k2025 例如2004年10月22日(重阳节),2架红色小巴于香港北角英皇道因互相抢客而超速撞车,酿成2死17伤意外,结果2名司机于2005年年尾被判罪名成立而入狱。 另外于2006年5月18日凌晨,新界北交通总部特遣队派出2名警员假扮乘客于铜锣湾登上一辆红色小巴,并暗中携摄影机将“飞车”过程拍下,发现该小巴途中至少5次冲红灯、切双白线,另一队警员在青山公路时速限制50公里路段,以雷射测速枪侦察到小巴车速逾100公里。
2013年運輸署招標承辦小型巴士司機職前訓練學校,接獲6份標書,新規定已於2015年6月1日生效。 小巴503k2025 于2012年4月13日起,红色公共小巴的车限速制在每小时最高80公里及强制性须要安装认可的车限速制器的条例生效,相关的《2012年道路交通(修订)条例》亦于当日刊宪。 违反与车限速制器相关的规定,例如使用没有安装认可车限速制器的红色公共小巴,或者使用已经安装认可车限速制器,但是车限速制器未能够保持于良好及有效用的状态的红色公共小巴,均属违法。 另外,如果在没有合法权限或合理辩解下,干扰车限速制器的正常操作,罚则相同。 位於粉嶺皇后山邨於2021年年底入伙,至今已有兩年,但邨內交通配套至今仍存在不少問題,不少居民大呻每日早上要排長龍候車,更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內留言「求救」:「有邊個部門可以幫到搭78A 皇后山邨居民?」《星島申訴王》到該區直擊居民的排隊情況並進行實測。 早期小巴用车多为英国品牌,如金马(英语:Commer)、柯士甸(Austin)、摩利士(Morris)和福特等,也有来自日本大发牌(Daihatsu)与五十铃(Isuzu)。
2021年8月30日,新界專線小巴503號線率先投入服務,來往上水北區醫院及山麗苑。 2021年11月30日,城巴兩條分別前往啟德經觀塘和往長沙灣經旺角的路線及九巴一條接駁粉嶺站的全日巴士路線[17]投入服務,九巴亦將278A從聯和墟延長至皇后山。 2022年1月26日,城巴78X及79X增加班次,並同時開辦兩條新過海路線679及979,而九巴亦開辦通宵路線N78。 小巴503k2025 2022年6月19日,新界專綫小巴503K號線投入服務,以求疏導503號線往返上水站的龐大客源。 2022年7月17日,城巴78X提升至每日服務;而城巴79X則再延長服務時間。
雖然2018年之前東涌區和大嶼山未曾有小巴服務,亦未有任何小巴進入東涌試車,但運輸處已在2017年7月落實在港珠澳大橋落成後會有一條循環模式運作的901綫行駛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至東涌北一帶大型屋苑(以迎東邨作循環點),代表全港18區皆設有小巴站和小巴服務提供。 而在同年5月11日更首次有專綫小巴到東涌區內和機場島進行試車[20]。 專綫小巴901綫於2018年10月24日正式投入服務,甫開辦即提供24小時服務,該路線並不會在凌晨時段收取較高車費,創全港小巴業界先河。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香港曾經流行一種最多可載9人的客貨車,俗稱白牌車,又因為可載9人而被稱為「九人車」,並且成為公共小巴的前身。 由於在市區載客行駛容易被發現及檢控,當時的白牌車主要在新界行駛。 白牌車的收費比巴士略高,但比的士便宜得多,因為不需經常停車上落客,行車時間比巴士短,但由於是非法經營而良莠不齊,白牌車偶爾因超速或非法改裝而發生傷亡意外,部份匪徒亦曾利用白牌車作為行劫的交通工具,警方因而曾經大力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