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黎講,打化療係1至3期手術後打,呢D情況係唔知夾唔夾嘅。 據了解「預約通」暫時只適用於婦科專科門診的新症預約,不過醫管局表示在未來三個月內將會推出更多新功能,例如支援讀取轉介信上的 QR Code、取消預約及提醒預約等,而且預計 9 月起有關功能將會擴展至耳鼻喉科、眼科、骨科及內科等。 此外,醫管局同時亦強調由於資料傳送時會經過加密處理,而系統本身亦設有防火牆,所以絕對可確保使用者資料的安全。 母親四期肺癌,到威爾斯覆診,詢問關於進一部的治療問題,卻先後遭到一男性副教授級及一女性教授級的醫生冷言冷語對待,看見這兩位醫生,叫我相信這世上是沒有醫者父母心這回事。
- 當晚漏夜趕到張醫生的診所,用了一個半小時聽取他的專業意見。
- 不過亦有人留言認為公院醫生在現行醫療制度下也有其難處,「你應該明白一個醫生護士一日要睇幾多個病人,做都做到謝啦」。
- 是次訪問我們有幸邀請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護師麥素珊姑娘,分享本地癌症護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日的轉變,所說的不僅是技術與儀器的改良,還有護士功能如何因應癌症治療的轉變而日趨多元化,為癌症病人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 腸癌病人如接受化療,需長時間在醫院接受滴注治療,即俗稱的「吊針」,不過不少病人都坦言吊針令他們難以如廁、洗澡,只能被限制於病床之上,影響生活及病情。
- 有些病人的局部腫瘤嚴重至侵蝕膀胱﹑直腸,或者有嚴重的出血,這個情況下就很難以手術取出整個前列腺腫瘤,或者很多時手術也未能徹底清除腫瘤,醫生就會為病人進行簡單的電療,目的是止血﹑止痛,這很多時只維持一至兩個星期。
- 冼先生的妻子2013年4月進行腦部X光掃描,發現有陰影,威爾斯親王醫院醫生懷疑其腦部有腫瘤,為癌症第四期。
- 我躺臥在流動病牀上被醫院工作人員推進放射治療室,悠揚的音樂傳入耳中,身體很自然的跟隨放鬆。
- 它提供前所未有的精確度,所以特別適用於治療會轉移位置、而接近重要器官的腫瘤,如肺癌、肝癌、胰臟癌和乳癌。
陳偉傑說,同路人組織也很想找合適的病友陪她,和她分享治療心得,讓她踏實一點,可是根本不確定是那一種癌,很難安排。 郭明說,未確診自己患上肺癌前,都有吸煙習慣,最多一日三包煙,加上經常捱夜看球賽,以致身體轉差。 07年4月開始出現咳嗽:「夜晚瞓覺咳醒,咳出血。」於是入院治理,留醫數日後出院。 「楊生,基因測試報告有了,你適合食標靶藥。」招醫生難掩內心的興奮,在未到平時巡房的時間已先來到病房向我報告喜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記得訂閱,一有新文章就會即時通知你,唔好錯過任何對你有益的秘密。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九龍東聯網
參與計劃的病人可選擇計劃下的私家眼科醫生為其進行白內障手術,並獲得定額八千港元的資助,另外,病人可能需要支付不多於八千港元的自付額,以接受由所選擇之私家眼科醫生提供的一次手術前評估、白內障手術包括人工晶體、以及兩次手術後檢查的白內障手術治療服務。 新界東醫院聯網乳腺外科服務主任蔡綺琪表示,以往有高度疑似乳癌的病人,遞交轉介信後,會由顧問醫生進行分流到乳科新症診所,再排期乳房造影檢查,病人需要經歷多重步驟,疲於奔命才獲得適切治療;而處理後遺症的排期及轉介程序亦類近。 至4月14日,病人再次入住北區醫院內科病房,內科醫生再與威院腦外科及腫瘤科商討,確認化療及手術都未能改善病情。 病人住院期間,北區醫院內科團隊一直就病情與其家人溝通及解釋,並提供一切可行的協助和纾緩。 發言人總結指,威院臨床腫瘤科及北區醫院內科部已就病人情況,盡力為其安排積極治療及持續跟進,為其提供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及建議。 陳亮祖醫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後加入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
- 如果腫瘤面積本身不大,當然可以直接進行電療,但會加上荷爾蒙的治療,這樣會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 在此情況下,醫生會監察着,必要時會處方較強效的止痛藥、止痛水,甚至嗎啡,減輕病人的痛苦,讓病人能繼續進食,吸收足夠的營養,維持身體的抵抗力,才可繼續與病魔摶鬥。
- 化療期間身體特別虛弱,事無大小總之有唔妥,都係會建議返去搵負責的腫瘤科醫生睇睇。
- 公立醫院多個專科門診輪候情況嚴峻,不時出現「排期排幾年、診症時間只有幾分鐘」的情況。
- 這台「智慧型」自動操作創新技術並特別適合治療肺癌和肝癌的系統,將安裝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內,估計一年內完成付運、安裝和測試後為市民提供服務,是香港公共醫療系統內首台TrueBeam高準確度放射治療系統。
- 威院早前將650宗個案納入臨床成效分析,60%病人屬膝關節退化,病者跟進一年後,76%病人情況改善不需繼續治療,8%病人曾需轉介回骨科。
復康運動、護老者支援服務、膳食服務、往返中心的接載服務、護理服務、輔導及轉介服務及社交及康樂活動等。 威院在2005年首次引入便攜式輸藥泵,是全港第一間引入的醫院,現有10多部輸藥泵,服務人次在2018年約有641人次,節省的住院病床日數在2018年達1,310天,服務現時已推廣至本港其他醫院。 現在有更新的荷爾蒙藥,它可以抑制製造男性荷爾蒙的酶(Enzyme),所以即使前列腺細胞想製造男性荷爾蒙也不得要領;另外,前列腺腫瘤裏有荷爾蒙的受體,它是特別的蛋白,要吸收荷爾蒙後才能生長,新的藥物亦可抑制這個受體,從而令細胞不能繼續增長。 醫生:這是正常的,因為男性荷爾蒙減少後,人的身體會出現變化,例如會容易疲累、失去性慾、長遠亦容易出現骨質疏鬆,亦有女性收經的症狀,例如潮熱。 撰文者其後再網上向其父主診醫生發信,批評對方對亡父的冷言冷語令病人非常難受,勸喻他再忙也要顧及態度,「你一言一語可殺一個病人」。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醫生一度稱「無事」 後確診癌症
術後醫生極速拔除氣喉,結果病人出現缺氧,心臟更停頓三分鐘,經搶救後雖檢回一命,但從此癱瘓。 目前需進行日間復康性治療,口齒不清、行動不便,需以輪椅代步,康復之日遙遙無期。 2018年1月29日, 一名入男病人本月十日照胃鏡檢查期間靜脈破裂大量出血,威院資深腸胃外科醫生為病人置入食道球緊急止血時,竟插錯入氣管並充氣。 涉事醫生無即時察覺,直至個多小時後由深切治療部醫生發現。 病人氣管有十厘米傷口,當中四厘米「穿窿」,至今仍未能修補。 2016年10月,一名產婦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待產,陣痛約13小時後,出現劇痛,一度頭暈及抽筋。
Baby Kingdom – 親子王國 香港 討論區› 首頁 › 自由講場› 如果在私家睇先確診癌症,去政府排幾耐可以見醫生 … 2021年3月22日,《蘋果日報》一名69歲男病人2020年10月23日在急症室獲分流為「次緊急」級別,不過候診約1小時後家人發現他面色轉黑,一度停止呼吸,醫護人員搶救後才發現腦部已嚴重出血,腦科醫生表示無法救治,數小時後不幸逝世。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院方分流不準確,若事主能夠獲分流高一級的「緊急」級別,有望於30分鐘內得到診治。 2020年12月18日,一名63歲男病人12月16日下午因左手被電鋸鋸傷被送到急症室。 病人當時左手五指嚴重受創,其食指被完全切斷,中指及無名指血管及神經亦被切斷,需進行緊急手術,接駁斷指及修復受傷血管和組織。 病人於晚上約6時半被送入手術室,其斷指以無菌外科手套包裹並放置於存有冰水的膠盒內,膠盒外貼上病人資料及斷指標示以作識別。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醫管局推出「預約通」App!靠手機即可完成專科門診排期
根據局方提供資料,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間,大腸癌、乳癌及鼻咽癌病人由確診到首次獲得治療的第90個百分值(即有90%的病人而言)輪候時間分別為77日、63日及57日,而16至17年則為80日、65.5日和54日。 2016至17年度,病人接受根治放射治療的第90個百分值輪候時間為28日,該數字在過去兩年保持穩定。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總括嚟講,咁多個專科之中,兒科嘅輪候時間最短,睇眼科要等嘅時間最長。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沙田 - 威爾斯親王醫院癌症病人資源中心
我們同時負責醫管局相關臨床指引的標準化工作,確保所有病人均獲得同等高質素的治療。 對於實體癌,通常需要到跨專科團隊治療,涉及手術、藥物治療及/或放射治療,而每種治療方法都由不同的專科醫生主理。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兒童癌症的疾病種類與成人癌症有所不同,由具有腫瘤專科資格的兒科醫生(兒童腫瘤科醫生)治理。 據獨立市場調查機構的訪問結果顯示,兩者均對計劃表示肯定,認為計劃能為病人提供更多選擇和縮短輪候白內障手術的時間。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國藥難在港註冊 病人有藥無得醫 團體倡政府優化藥物…
新界西聯網醫院的婦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最長,需要等超過1年,當中10%新界東醫院聯網的病人要等接近2年。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2025 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全港共有 135,427 個預約新症。 九龍西聯網醫院的眼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最長,需要等超過2年半,當中10%九龍東醫院聯網嘅病人要等超過3年。 但我case有少少唔同,最初醫院幫我排咗9月5號做手術,而腫瘤科就排咗9月10號,但唔止一個醫生同我講話我好大機會要先化療再手術,咁腫瘤科call我俾初診期我嘅時候我就同佢講想手術前見腫瘤科,最後提早咗10日左右!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健康快車
此外,本計劃能透過公私營協作模式妥善地運用私營醫療界別的服務容量,並建立有效的渠道讓醫管局的病人自願地流向私營界別,有助解決公私營醫療服務失衡的現象。 現年60歲的何女士廿年前患上乳癌,輾轉到過兩間公立醫院接受外科手術及化療,去年左上肢水腫,被診斷為手術後遺症淋巴水腫復發,但治療過程一波三折,經歷兩次轉介後才在新界東醫院聯網乳科中心得到治療。 公立醫院多個專科門診輪候情況嚴峻,不時出現「排期排幾年、診症時間只有幾分鐘」的情況。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2025 養和醫院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孫漢治說,及早發現肺癌進行根治性的切除手術,是治療肺癌的契機。 參考美國為長期吸煙的肺癌高危人士進行低劑量電子掃描篩查,找出不少早期肺癌病人並安排治療,令整體肺癌治癒率大大提升。 這台「智慧型」自動操作創新技術並特別適合治療肺癌和肝癌的系統,將安裝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內,估計一年內完成付運、安裝和測試後為市民提供服務,是香港公共醫療系統內首台TrueBeam高準確度放射治療系統。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服務簡介單張
不過,周在拔喉後即出現發紺徵狀及血含氧量下降,更一度心臟停頓,醫生搶救三分鐘後才恢復心跳,並送往深切治療部。 在手術後出現下體變形、不舉、失去感覺,要插尿管排尿,更患上抑鬱症。 專家報告曾指,申請人下體只是受輕傷,應採用保守及觀察治療,事實上沒必要進行手術,而手術後的護理情況低於標準水平。 計劃為合資格的白內障病人提供選擇,讓他們可於私營醫療界別接受白內障手術;這亦有助縮短醫管局轄下醫院的輪候白內障手術名單和預計輪候時間,並間接有利於其他白內障患者盡早接受手術。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健康「膚」識
2020年10月,一名69歲男病人因嘔吐送院,出現出現頭暈、頭痛等,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 在一小時後,胞弟發現死者的面色轉黑,似是沒有呼吸,故立即通知醫護搶救。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2025 事主其後須依靠機器呼吸,惟腦掃描顯示其腦部嚴重出血,醫生亦稱無法以手術救治,延至凌晨3時48分宣告死亡。 病人曾因缺血性中風入院,故須每日服用薄血藥華法林 ,病人在分流站的紀錄顯示,護士有寫下事主的病歷,卻沒有列明病人有服用薄血藥的習慣,而醫生的診症紀錄卻有清楚寫下服用華法林的字眼。 另在候診區約一小時的過程中,亦沒有醫護巡視過病人的情況,直至其胞弟發現病人情況轉危才獲安排急救。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醫療事故
而我後來決定私家做手術,手術前3針化療都去私家打,首次睇公立腫瘤科前10日已經打咗第一針,亦都同醫生講手術都會去私家化療,咁佢就夾咗個大概日子再覆診! 2007年2月,兩名放射治療師,為一名58歲患上肺癌的男子進行放射治療時,涉嫌違反指引,其中一人沒有做好監察工作,結果治療中心點偏差4厘米,病人原本健康的右肺受到放射治療。 2005年8月,一名電器技工,因心律不正,到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手術,疑因醫療疏忽,無法診斷出其心室壁有孔,及時進行治療,使他仍然昏迷,還有慢性腦缺血的危機。 首先,院方為李進行無線射頻熱療法和電學診斷檢查時,未有採取合適和安全措施,同時也沒有依足正常程序,為李施行心包穿刺術。 此外,院方未能診斷出李的左心室壁有孔和出現心包膜積水。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新界東聯網 : 威爾斯親王醫院
當我聽到這裡,我的腦海完全浮現了那一幕,而我仍然淚流滿面的﹑什麼都做不來。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2025 但我明白,對於一個癌症抗散了的病人,她要的是一個希望。 離世的時候,我的弟弟正正17歲,這就是我首次發現我的媽媽有乳癌的年紀,那時候我每一晚在腦海裡彩排了媽媽有可能離開的畫面,可我卻幸運地沒有經歷,而我弟弟卻痛苦地經歷了,除了和他流眼淚,我沒有半點安慰的方法和資格。 除了威爾斯醫院,基金會早於二零一零年和去年六月,分別捐贈TrueBeam 系統各一台予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和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新的TrueBeam系統,由購置、運送、至安裝使用,約需花一年時間。 此新系统能提供如電子能量、銳速刀(RapidArc)療法、更快的影像引導、趨實體的放射外科手術等新功能。
醫生:通常絕大部份的鐳都會進入骨骼,所以對於其他的器官影響不大,唯一可能就會影響到骨骼造血的功能,令病人出現貧血、白血球和血小板指數低,所以醫生進行鐳的治療期間,也要定期抽血。 醫生:這視乎情況,正常情況下醫治第三期腫瘤的時間是三年,如果已經治癒,醫生亦見到腫瘤指數穩定,三年後便可以停止注射荷爾蒙針。 我們希望為香港醫療出一分力,所以我們建構這個網上平台,聆聽及反映醫護人員、市民的聲音,依理直說醫療健康大小事,旨在引發社會討論,推動改善香港醫療質素。 這個亡父悲劇下半集的帖文,再次引起網上熱議,有網民身同感受,同樣指曾看腫瘤科,被醫生罵「不知所謂」浪費資源,「佢話唔會因為我覺得粒瘤痛而幫我做手術,痛係正常」,令她感到很委屈,「佢不停咁話我,一出房門我已經爆喊喇」。 其後她曾作出投訴,「而家每年都要返去覆診兩次,態度係好咗嘅,間唔中一次會畀說話我聽,但依然唔肯做手術,粒瘤係個胃附近,雞蛋咁大」。 黃小姐昨日在fb「將軍澳」群組撰文中憶述,數年前父親患上肝癌,經常要到威爾斯醫院腫瘤科看醫生,她指每次都要等數小時,「醫生看五分鐘,就像拿成績表一樣」。
患者需先進行一個手術,把接收化療藥物的導管放置於中央靜脈皮層之下,就可透過便攜式輸藥泵接受靜脈輸注,導管一般可以長期置於體內,毋須拆除。 要如何迎合社會需求,甚至是以具前瞻性的思維為未來作出準備,都是護理界的當務之急。 是次訪問我們有幸邀請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護師麥素珊姑娘,分享本地癌症護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日的轉變,所說的不僅是技術與儀器的改良,還有護士功能如何因應癌症治療的轉變而日趨多元化,為癌症病人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健康好人生
傳統微創手術需在胸口開三個切口,一個置入鏡頭,另兩個置入不同手術儀器將腫瘤切除。 而最新的單孔胸腔肺葉切除手術,醫生只須在病人胸腔開一個小切口,所有儀器都通過這個小切口置入,進行微細的切除工作。 正電子掃描需由醫生安排,養和醫院職員問她想見呼吸內科醫生還是胸肺外科醫生,杜女士心想能做手術就做,於是選了見外科醫生。
等咗好耐,喺你嘅角度當然冇野做過,不過幕後姑娘就好多野要做,要同藥房聯絡上藥,預備藥物,對名對盛對幾十萬次(因為化療藥一定唔可以錯)。 家人舊年6月喺浸會驗鼻咽癌, 內窺鏡, 抽組織, MRI, CT, 共5萬幾. 其實照咗MRI同抽組織已confirm係cancer, 照CT係睇下佢抗散到邊度. 如果經濟問題, 我覺得可以唔喺私家照CT, 因為呢個檢查要2萬幾. 2012年7月23日, 一名在七月廿三日分娩產婦,前日向醫院投訴,其會陰傷口由該院一名駐院年輕醫生縫合,紗布已由私家醫生取出。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醫院歷史
如果腫瘤面積本身不大,當然可以直接進行電療,但會加上荷爾蒙的治療,這樣會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莫樹錦表示,公營醫療資源有限,病人不會由一名醫生從頭跟到尾,醫生每次須從厚厚牌板了解病人最新病情進展,才能處方藥物。 處方化療藥前須根據病人驗血報告計算劑量,又要決定下次覆診前驗血項目等,確保治療安全,故醫生雖只見病人數分鐘,但背後需時處理大量文件工作,希望病人理解。 威院解釋,十二月廿九日是聖誕長假期後首個工作天,腫瘤科門診累積預約個案比平日多,當日部分病情較輕的舊症需等候較長時間,對造成病人不便致歉。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威院新儀器 電療只需十分鐘
腸癌病人如接受化療,需長時間在醫院接受滴注治療,即俗稱的「吊針」,不過不少病人都坦言吊針令他們難以如廁、洗澡,只能被限制於病床之上,影響生活及病情。 威爾斯親王醫院自2005年起引入便攜式輸藥泵,令病人可在家中接受靜脈輸注,既有助病人免卻住院的不便及感染風險,亦節省住院成本,減少佔用病床,病人留院時間大減逾9成,至只需約3小時。 醫生:如果是第三期的話,意思是前列腺的腫瘤可能已擴散到儲精囊,或者已蝕破前列腺的胞膜,好像一個腐爛的蘋果已經連蘋果皮也受影響。 這個情況下,我們主要以放射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為主,如果腫瘤的面積較大,有時未必一開始就做電療,醫生或會處方荷爾蒙針或荷爾蒙藥,縮小腫瘤面積,通常注射荷爾蒙針大概兩、三個月後,待腫瘤面積縮減,再進行電療。 這樣令高劑量的電療範圍相對較小,副作用亦會相對較低。
多年前發現單側脖子長了一顆3公分的甲狀腺良性結節,卻因顧及手術風險與美觀度,拖延不治療。 多年後,在某次例行性追蹤時,發現脖子另一側竟診斷出1公分的濾泡瘤。 經醫師建議安排手術摘除雙側甲狀腺病灶,治療後目前狀況良好,只需定時補充甲狀腺素即可。
臨床腫瘤科專科張寬耀醫生行醫多年,曾目暏病人於數月間因癌症離世,惟醫學科技進步為病人在抗癌路上帶來曙光,亦成為張醫生繼續行醫的動力。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說,明白腫瘤科病人或有跨專科病史,醫生需更多時間診症,但輪候安排應作更適切預算,「可以預計每個時段醫生睇症數目,計番一個時段可以睇幾多症」。 他認為可安排有經驗醫護人員,協助總結或集合覆診病人紀錄。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服務範圍
TrueBeam 在去年十月正式在汕頭投入服務,至去年底已為五十四名病人提供了七百四十二次治療,也由每天提供四至五次服務,提升至四十五次。 腫瘤醫院的物理技術人員曾在史丹福大學特訓六個月,對操作這儀器十分純熟,並對改善對癌症病患的服務,極具信心。 麥素珊表示,傳統化療會令病人失去自主性,變得依賴醫護人員,自覺病情嚴重,影響治病信心。 另外,病人如接受傳統化療,平均等候入院治療床位的時間需要4天,每次需留院最少49小時;但接受家居化療,就只需等待1天便可有床位,每次亦只需留院約3小時,縮短逾九成。 有些病人的局部腫瘤嚴重至侵蝕膀胱﹑直腸,或者有嚴重的出血,這個情況下就很難以手術取出整個前列腺腫瘤,或者很多時手術也未能徹底清除腫瘤,醫生就會為病人進行簡單的電療,目的是止血﹑止痛,這很多時只維持一至兩個星期。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 癌症是如何形成的?細胞分裂出錯!港大成功破解防止DNA受損機制,有助研發抗癌新藥
入住醫院的情景又歷歷在目,由於癌細胞擴散,切除左肺原發性3cm的腫瘤已變得毫無意義,一切待有了正電子掃描報告後才決定治療的方案。 由於是重症,不妨諮詢超過一位醫生,令自己在治療過程中不要走冤枉路。 化療期間身體特別虛弱,事無大小總之有唔妥,都係會建議返去搵負責的腫瘤科醫生睇睇。
阿成每隔兩周就會到威院日間化療中心覆診,醫護人員會為他接駁便攜式輸藥泵,輸注化療藥物FOLFOX,在確保儀器接駁穩妥後,阿成就可離院,在家接受46小時的輸注,輸注完成後才返回醫院拆除輸藥泵,他至今已使用輸藥泵達30次。 麥姑娘於九十年代入行,當時癌症治療以手術為主,因此護士在癌症護理之中的角色仍十分有限,除照料術後患者之外,主要職責便為未能接受手術的患者提供寧養照顧。 威爾斯腫瘤科排期2025 有病人家屬埋怨等了四小時多仍未能見醫生,質問當值護士還要等多久。 他認為,既然病人已預約,不可能要病人「等幾個鐘」,質疑預約系統有問題,希望院方設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