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成熟後,柔軟的莖在大量夏季花朵的負載下變重,並彎曲到地面的一半。 枝細而灰白,呈白色小齒狀,有凸起的葉疤痕和小芽。 無修剪則莖和樹枝分支不會太多,許多長而直的莖從距地約1.5—4公分處長出,從而使灌木整體呈花瓶形狀。 [10]五月才長葉[11],通常呈綠色或淡黃綠色,互生,卵形或卵狀菱形,三淺裂,邊緣呈粗糙鋸齒狀[12]。 木槿生長期間病蟲害較少,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葉枯病、白粉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蓑蛾、夜蛾、天牛等。 病蟲害發生時,可剪除病蟲枝,選用安全、高效低毒農藥噴霧防治或誘殺。
開張型木槿枝條角度大,枝條開張,抽生旺枝和中花枝比直立型強一些,可將其培養成叢生灌木狀。 開張型木槿,常發生主枝數過多,外圍枝頭過早下垂,內膛直立枝多且亂現象。 木槿七七 主要修剪方法:一是及時用背上枝換頭,防止外圍枝頭下垂早衰,對枝頭處理與開心形相同;二是對內膛萌生直立枝一般疏去,防止枝條過多,擾亂樹形。 對直立型的木槿,往往會發生抱頭生長,樹冠內的枝條擁擠,枝條佔據有效空間小,開花部位易外移,形成基都光透現象,可將其逐步改造成開心形。 木槿七七 木槿為多年生灌木,生長速度快,可1年種植多年採收。
木槿七七: 修剪
蘇州農村中也常以槿籬作圍牆,年年編織,非常堅固,也很美觀。 木槿七七2025 木槿七七 在北方常在公路兩旁成片成排種植,不僅增強了公路兩旁的景觀,還起了防塵的作用。 在公園的景點、海邊的綠地、家居小院、隔離空間的綠籬等,都可大量選栽木槿。 木槿七七2025 它還是保護環境的先鋒,環保工作者測試出,木槿是抗性強的樹種,它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害氣體具有很強的抗性,同時又有滯塵的功能。 使用種子繁殖時,後代會產生變異,植株和親本的性狀會有所不同。 亦可以使用壓條、扦插等方式來複製原始植株[12]。
木槿管理比較粗放, 耐修剪,是抗煙塵, 抗氟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極好植物, 也是美化、綠化、淨化空氣的好樹種。 在天旱時適當澆水, 生長旺季稍施稀薄液肥即可, 每年只稍作修剪, 使之通風透光就行。 春季萌芽前施肥1次,6-10月開花期,施磷肥2次。 通過修剪來控制株形和樹姿,最好冬季剪枝到2尺高,3月份再剪枝一次,但不要剪枝太多。 株高3-6米,莖直立,多分枝,稍披散,樹皮灰棕色,枝幹上有根須或根瘤,幼枝被毛,後漸脫落。 木槿七七 單葉互生,在短枝上也有2-3片簇生者,葉卵形或菱狀卵形,有明顯的三條主脈,而常3裂,基部楔形,下面有毛或近無毛,先端漸尖,邊緣具圓純或尖銳鋸齒,葉柄長2-3厘米;托葉早落。
木槿七七: 栽培管理
新栽植的木槿植株較小,在前1-2年可放任其生長或進行輕修剪,即在秋冬季將枯枝、病蟲弱枝、衰退枝剪去。 樹體長大後,應對木槿植株進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宜在秋季落葉後進行,根據木槿枝條開張程度不同可分為直立型和開張型。 木槿七七 直立型木槿枝條著生角度小,近直立,萌芽力強,成枝力相對較差,不耐長放,可將其培養改造成有主幹不分層樹形,主幹上選留3-4個主枝,其餘疏除,在每個主枝上可選留1-2個側枝,稱為有主幹開心形。
- 應注意早期防治,避免在開花採收期施藥,保證採收的木槿花不受農藥污染。
- 直立型木槿枝條著生角度小,近直立,萌芽力強,成枝力相對較差,不耐長放,可將其培養改造成有主幹不分層樹形,主幹上選留3-4個主枝,其餘疏除,在每個主枝上可選留1-2個側枝,稱為有主幹開心形。
- 在公園的景點、海邊的綠地、家居小院、隔離空間的綠籬等,都可大量選栽木槿。
- 扦插要求溝深15厘米,溝距20-30厘米,株距8-10厘米,插穗上端露出土面3-5厘米或入土深度為插條的2/3,插後培土壓實,及時澆水。
- 對直立型的木槿,往往會發生抱頭生長,樹冠內的枝條擁擠,枝條佔據有效空間小,開花部位易外移,形成基都光透現象,可將其逐步改造成開心形。
花單生於枝梢葉腋,花瓣5,花形有單瓣、重瓣之分,花色有淺藍紫色、粉紅色或白色之別,花期6-9月。 蒴果長橢圓形,先端具尖嘴,被絨毛,黃褐色,基部有宿存花萼5裂,外面有星狀毛。 蒴果5室,種子三角狀卵形或略為腎形而扁,灰褐色。 木槿七七2025 由於木槿扦插極易生根,栽培數量較少時,可進行直插栽培,直接淨播穗按栽培密度栽入定植穴中,不需移栽定植;也可用長枝條直插栽培,要深入土深度在20厘米以上,以防倒伏和由於根系過淺而受旱害。
木槿七七: 生長
應注意早期防治,避免在開花採收期施藥,保證採收的木槿花不受農藥污染。 木槿花採收期長,1年中從始花到開花結束的幾個月間每天都有鮮花開放,作為菜用的花朵採摘宜在每天清晨進行,採收剛開的花,採收時應輕采輕放,並採用適當的包裝儘快上市,以確保花朵新鮮。 木槿七七2025 木槿分布廣泛,在湖南、湖北一帶,盛行槿籬,用木槿做綠籬,是開花的籬障,別具風格。
木槿扦插成活率高,扦插材料的取得也較容易,因而常以扦插法繁殖。 木槿七七2025 木槿七七2025 扦插育苗宜在早春枝葉萌發前進行,選無病蟲害的健壯植株為母株,在母樹萌發前選取1-2年生、徑粗1厘米以上的中、上部枝條為繁殖材料(繁殖材料的選取也可結合早春樹冠整形修剪進行),將枝條剪成15-20厘米長的枝段,清水浸泡4-6小時後進行扦插。 插前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厘米、高25厘米作畦,每平方米施入廄肥6公斤、火燒土1.5公斤、鈣鎂磷75克作為基肥。 扦插要求溝深15厘米,溝距20-30厘米,株距8-10厘米,插穗上端露出土面3-5厘米或入土深度為插條的2/3,插後培土壓實,及時澆水。
木槿七七: 繁殖方法
扦插苗一般1個月左右生根出芽,採用塑料大棚等保溫增溫設施,也可在秋季落葉後進行扦插育苗,將剪好的插穗用 毫克/升的NAA溶液浸泡18-24小時,插到沙床上,及時澆水,覆蓋農膜,保持溫度18℃-25℃,相對濕度85%以上,生根後移到圃地培育。 錦葵科(Malvaceae)灌木或小喬木,學名Hibiscus syriacus或Althaea syriaca。 原產於亞洲東部,花艷麗,作為觀賞植物廣泛栽種。 高可達3公尺(10呎),通常低分枝,植株呈塔形。 花似錦葵,白色、粉紫色到紫色,基部一般深紅色;某些品種有重瓣花。 木槿七七 藤黃科(Clusiaceae)的大萼金絲桃(Hypericum calycinum)也稱木槿。
木槿七七: 種植
耐寒,在華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區都能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能在粘重或鹼性土壤中生長,惟忌乾旱,生長期需適時適量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木槿七七2025 木槿有五瓣花(直徑可至7.5公分)[13],而呈白、紅、紫、淡紫、堇紫或藍色的純色,或有不同色喉的雙色花,因品種而異。 從這五個花瓣基部伸出的是雌蕊,雄蕊環繞在雌蕊外圍。 木槿七七2025 這些基本特徵使木槿及許多變種有與眾不同的形式。
木槿七七: 主要价值
對開張型木槿,常發生主枝數過多,外圍枝頭過早下垂,內膛直立枝多且亂現象。 主要修剪方法有:一是及時用背上枝換頭,防止外圍枝頭下垂早衰,對枝頭處理與開心形相同;二是對內膛萌生直立枝,一般疏去,空間大可利用,但一般不用短截,防止枝條過多,擾亂樹形。 對內膛枝及其它枝條採用旺枝疏除,壯花枝緩放後及時加縮,再放再縮,用這種方法不斷增加中短花枝比例。
木槿七七: 主要变种
為獲得較高的產量,便于田間管理及鮮花採收,可採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 厘米,株距50-60厘米,壟中間開種植穴或種植溝。 木槿移栽定植時,種植入或種植溝內要施足基肥,一般以垃圾土或腐熟的廄肥等農家肥為主,配合施入少量複合肥,移栽定植最好在幼苗休眠期進行,也可在多雨的生長季節進行。 移栽時要剪去部分枝葉以利成活,定植後應澆1次定根水,並保持土壤濕潤,直到成活。 長期乾旱無雨天氣,應注意灌溉,而雨水過多時要排水防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