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善美女士是趙無極與第二任妻子香港演員陳美琴(1930至1972年)的女兒。 趙善美 捐贈的十二件作品包括九幅版畫、兩幅油畫和一幅水彩畫,創作年份最早為1945年,最晚至2005年,幾近涵蓋趙無極的整個創作生涯。 這是M+首次把趙無極的作品納入館藏,也是迄今亞洲博物館所獲贈趙氏作品為數最多的一次,令M+成為歐洲以外擁有最多趙氏藏品的公共文化機構之一。 位於西九文化區、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宣布獲趙善美女士慷慨捐贈法籍華裔藝術大師趙無極(1920至2013年)的一批重要作品。 香港M+博物館宣布獲得趙善美捐贈法籍華裔藝術家趙無極的一批重要作品。 趙善美女士是趙無極第二任妻子香港演員陳美琴的女兒,捐贈的12件作品包括九幅版畫、兩幅油畫和一幅水彩畫,創作年份最早為1945年,最晚至2005年,幾近涵蓋趙無極的整個創作生涯。
- 名人後代將別具意義的收藏品委由拍賣會進行拍賣,希望能有更好的交流,或為慈善盡一份心力。
- 富藝斯香港秋拍將呈獻的兩幅趙無極畫作,將於9月在巴黎預展,兩幅畫作由趙善美釋出。
- 趙無極的作品反映了離散亞洲藝術家在全球視覺文化的貢獻,戰後不少人像呂壽琨般移居香港,也算是離散經驗。
- M+表示,趙無極氣勢磅礴的抽象油畫享負盛名,這些作品的色彩和光線運用均恢宏瑰奇。
- 他1948年離開中國,抵達巴黎後不久,便投身於石版印刷和蝕刻版畫的創作,並在兩年後憑一套版畫在法國藝術界打響名堂。
這位已故法籍華裔藝術家在國際畫壇上舉足輕重,因為他能融合中西藝術傳統創作,江澤民曾為他畫展題詞︰「氤氳化醇,融合創新」。 香港藝術館擁有「留法三劍俠」之一的吳冠中作品,可謂數一數二;同時也有八件趙無極作品。 全球博物館對趙無極作品的需求當然趨之若鶩,問馬唯中趙善美何以選M+作為捐贈對象? 她表示:「如果我是她(趙善美),我會想捐贈作品是某館的唯一,而不是添加。M+有給她一種新式博物館的願景,讓她覺得有吸引力和信心。」 她續指,M+重開後,訪客可在南展廳的「個體.源流.表現」展覽中欣賞這次捐贈中的三幅版畫作品。 《無題》(1957)中解構甲骨文的筆觸,是他離開中國後首十年抽像畫的主軸。
趙善美: 愛情長跑10年 58萬YTR「法國被求婚」!
而另一幅同樣將在富藝斯香港秋拍登場的作品,則是藝術家趙無極於2007年創作的《無題》。 此時期聚焦於紙本水彩創作的他,將其對色彩的大膽探索與細膩筆觸結合,呈現鮮明色調背後的強勁力量,體現藝術家對色彩的深刻感悟。 1958年在藝術家趙無極暫居香港期間,邂逅了第二任妻子同時也是香港演員的陳美琴,恩愛非常的兩人,不僅使趙無極開啟了抒情抽象繪畫的風格,更奠定其藝術成就,使其藝壇地位隨之攀升。 馬唯中希望這次捐贈是「指標性」的,M+要購買很多大師的作品太難做到,希望有更多人願意捐贈。 M+是嶄新的博物館,致力於收藏、展示與詮釋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M+規模可媲美世界知名的現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矢志於躋身世界頂尖文化機構之列。
- 《親愛壞蛋》(Lovely Villain) 是2023年TVBS首部原創影集,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08年度(2019年)電視節目製作補助[1]。
- 這件作品表現出他由具象過渡到抽像風格的顯著轉變,描繪了簡化成線條和形狀的建築物,但仍保留消失點及前景中的兩個人物形態。
- 整體而言,這批作品呈現了這位法籍華裔藝術家超凡的藝術創作軌跡,顯示了趙無極駕馭抽象這種國際視覺藝術語言之爐火純青,並可見他揮灑自如地把中國繪畫概念與技巧運用於其中。
- 有一天,趙公明在街上辦事,遇到一個江湖藝人,在表演武術,刀槍棍棒,十八般武藝樣樣經通。
- 《昔也納廣場》(1951)記錄了趙氏于1950至1952年間在歐洲壯遊時,在義大利昔也納之所見。
富藝斯香港秋季拍賣此次與永樂拍賣聯手,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舉辦「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日間及晚間拍賣。 本季拍品再度薈聚國際藝術市場上備受追捧的戰後及當代藝術家傑作,更延續前幾季的「超當代」展區,持續帶來精彩的新興藝術家作品。 此次預展將於台北BELLAVITA 寶麗廣塲《藝文空間》及台中豐藝館進行巡展,提供不同地區的藏家更多目睹作品的機會。 預展將於9月13日至9月23日於巴黎舉行,富藝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香港秋季拍賣具體日程仍待公佈。 然而,長年受精神疾病纏身的陳美琴選擇於1972年自盡,使趙無極悲痛至極長達一年都無法作畫,而即將登場的巴黎預展,更成為兩人睽違50年再度以作品重聚的難得機會。
趙善美: M+獲贈藝術大師趙無極十二件作品 趙善美:父母於香港相遇相識
這兩幅珍貴的油畫不但使M+有別於多半收藏他較後期抽象作品的亞洲博物館,它們同時與香港有特殊的歷史關係——兩件作品都曾於1996年趙氏在香港藝術館舉行的回顧展中展出。 於1989與2000年創作的兩幅石版印刷手法更為大膽,分別用了八及十色,表露這位藝術家對處理媒介複雜性的自信。 1957年,趙無極首次赴美,結識了紐約畫派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並受到他們的畫風感染。 趙善美2025 1985年,他重回母校浙江美術學院,可說是歷史性的訪問,啟發和培養了一批學生,他們渴望從趙氏身上吸收中國以外的當代藝術知識,親炙他那富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抽象主義思想。
馬唯中說版畫是趙無極藝術生涯重要創作媒介,可見他較細膩的思維,與他的水墨畫相比是較間接的創作方式,從獲捐贈的各版畫線條中能看到趙無極不同階段如何探索水墨美學。 她說收藏這些版畫呼應M+思考水墨的框架,「不一定是ink 趙善美 on paper」,而是背後的美學和哲學;M+將來有機會做趙無極的專題展覽,或是與香港及亞洲水墨畫家作品放在一起展示。 他年少時沉浸於中國繪畫和書法,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後改稱杭州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師從林風眠、吳大羽,以及其他於1920年代負笈歐洲的藝術家。
趙善美: 獲趙無極繼女捐贈12 藏品 M+趙藏成亞洲館之最 策展人馬唯中:横跨大師60年藝術生涯【專訪(上)】
雖然他的版畫經常被看作為油畫的實驗場,但從此次捐贈的作品可見,他的版畫本身有其獨到的藝術境界。 在其後的藝術創作生涯中,他經常回到版畫這種着重過程的創作媒介,繼續無所拘束地試驗線條、色彩、構圖、飽和度及中國傳統繪畫美學。 《街頭藝人》(1945)成畫于中國,當時他已憑藉前衛的實驗聞名。
趙善美: 香港M+獲贈12件趙無極重要作品 涵蓋其創作生涯
1948年,趙氏離開中國前往巴黎,其後巴黎成為他度過餘生及成就其非凡藝術事業的地方。 趙善美 他於1954年完全投入抽象,並建立了重視行動姿態、抒情和氣勢雄渾的招牌風格。 他很快成為法國文化精英的一員,作品獲法國多間博物館收藏,並由著名畫廊代理。 1970年代初,他在抵法後首次重拾中國水墨創作,其後與他在油畫和版畫方面的創作平行發展。 在其藝術生涯晚期,具象風格巧妙地回歸至其作品中,與其抽象風格達致和諧圓融。 M+表示,趙無極氣勢磅礴的抽象油畫享負盛名,這些作品的色彩和光線運用均恢宏瑰奇。
趙善美: 富藝斯秋拍呈獻趙善美珍藏 巴黎同場展出趙無極伉儷作品
水彩畫《無題;比亞里茨》(2005)創作於他經常到訪的法國西南部海濱度假小鎮,明顯描繪他對水面波光粼粼的印象。 這幅作品繪於趙無極人生最後的十年間,多種屈折轉向的筆觸灑脫奔放,承繼他一貫將自然融入畫中的風格,充分顯露他晚期創作的從容和自信。 趙善美 趙善美 也許很多人覺得普通的版畫沒那麼珍貴,但馬唯中指趙無極到巴黎後便一直到版畫工作室去,直到晚年仍創作版畫,M+獲捐贈共9張版畫作品,由1950年的蝕刻版畫《田園牧歌》,到2000年的石版畫《無題》皆有。
趙善美: 趙善美珍藏趙無極作品 首次現身拍場
水彩畫《無題;比亞裏茨》(2005)創作于他經常到訪的法國西南部海濱度假小鎮,明顯描繪他對水面波光粼粼的印象。 這幅作品繪于趙無極人生最後的十年間,多種屈折轉向的筆觸灑脫奔放,承繼他一貫將自然融入畫中的風格,充分顯露他晚期創作的從容和自信。 《街頭藝人》(1945)成畫於中國,當時他已憑藉前衛的實驗聞名。 《昔也納廣場》(1951)記錄了趙氏於1950至1952年間在歐洲壯遊時,在意大利昔也納之所見。 趙善美 這兩幅珍貴的油畫不但使M+有別於多半收藏他較後期抽象作品的亞洲博物館,它們同時與香港有特殊的歷史關係──兩件作品都曾於1996年趙氏在香港藝術館舉行的回顧展中展出。
趙善美: M+獲贈藝術大師趙無極十二件作品 趙善美:父母於香港相遇相識
西九文化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願景是為香港在濱臨維多利亞港、佔地四十公頃的填海土地上,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帶。 文化區內設有製作及舉辦世界級展覽、表演節目和文化藝術活動的各類劇場、演出空間和博物館;並將提供二十三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 名人後代將別具意義的收藏品委由拍賣會進行拍賣,希望能有更好的交流,或為慈善盡一份心力。 今年11月,高齡93歲的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將於香港M+博物館舉辦大型回顧展。
趙善美: 獲趙無極繼女捐贈12 藏品 M+趙藏成亞洲館之最 策展人馬唯中:横跨大師60年藝術生涯【專訪(上)】
此次富藝斯秋拍也帶來多件精彩作品,其中領銜晚間拍賣之《無線網 (GMBKA)》正是「無限網」系列的典範。 富有層次、帶有不同疏密的金網綿延的覆蓋在帶有亮粉的黑底畫布上,每一筆的勾畫都像一個細胞,一個連接一個,組成了一幅充滿生命脈動的網。 《親愛壞蛋》(Lovely Villain) 是2023年TVBS首部原創影集,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08年度(2019年)電視節目製作補助[1]。 2023年4月21日起,每週五晚間十點於三立都會台首播,Netflix、LINE TV、Hami Video、中華電信MOD於晚間11點同步上架,TVBS歡樂台則於4月29日,每周六晚間十點播出。 《親愛壞蛋》也與聯經出版合作推出《親愛壞蛋Lovely villain:幕後創作+寫真劇照+訪談記事全紀錄》獨家採訪主要演員,直擊角色內心變化,並且特別收錄人氣身心科醫師李旻珊對親子教育與家庭關係的重要剖析。
趙善美: 香港M+獲贈12件趙無極重要作品 涵蓋其創作生涯
1981和1982年,他於巴黎大皇宮國家美術館舉行首次個人展覽,並巡迴至日本、香港和新加坡展出。 趙善美2025 近年,紐約亞洲協會美術館(2016)、 台中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2017)和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2018)都舉行了大型回顧展,讓新一代觀眾欣賞其作品。 1984年,他獲頒法國榮譽軍團大軍官勳章,2002年當選法蘭西藝術院院士。 趙無極氣勢磅礴的抽象油畫享負盛名,這些作品的色彩和光線運用恢宏瑰奇。 整體來說,這些作品具體而微地呈現了這位二十世紀藝術大師不凡的創作軌跡。 M+宣布獲趙無極的女兒趙善美捐贈12件作品,除油畫外還有版畫和水彩畫;而這12件作品創作年份差不多涵蓋了趙無極整個藝術生涯,由1945年到2005年皆有。
趙善美: 趙善美珍藏趙無極作品 首次現身拍場
《田園牧歌》(1950)中的田園風光元素及充滿童趣的構圖,亦可見於趙無極中國時期的油畫作品。 《無題》(1957)中解構甲骨文的筆觸,是他離開中國後前十年抽象畫的主軸。 他的書法底蘊則在《無題》(飛塵法蝕刻版畫)(1960)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品的中央部分充滿縱橫交錯、粗細及疏密不一的線條筆觸,是趙氏繪畫和版畫中反覆出現的構圖。 四幅1968至1969年間創作的版畫包括石版印刷和蝕刻版畫,展現多層次的色彩運用和構圖。 于 1989與2000年創作的兩幅石版印刷手法更為大膽,分別用了八及十色,表露這位藝術家對處理媒介複雜性的自信。
這是M+首次把趙無極的作品納入館藏,也是迄今亞洲博物館所獲贈趙無極作品為數最多的一次,令M+成為歐洲以外擁有最多趙氏藏品的公共文化機構之一。 他1948年離開中國,抵達巴黎後不久,便投身於石版印刷和蝕刻版畫的創作,並在兩年後憑一套版畫在法國藝術界打響名堂。 趙善美 在其後的藝術創作生涯中,他經常回到版畫這種著重過程的創作媒介,繼續無所拘束地試驗線條、色彩、構圖、飽和度及中國傳統繪畫美學。
趙善美: 愛情長跑10年 58萬YTR「法國被求婚」!
2018年「史上最大幅趙無極」油畫《1985年6月至10月》於香港蘇富比上拍,最後連佣以5.1億港元天價落槌,成為香港拍賣史上最高成交畫作,更刷新了亞洲油畫全球拍賣紀錄。 2019年難得飛到巴黎趙善美府上看畫揀畫的馬唯中坦言,趙無極無疑以氣勢磅礴的抽象油畫享負盛名,但絕不可忽略他與油畫平行發展的版畫作品,版畫一直貫穿着趙無極的藝術生涯。 趙無極的名字,近年常在藝術拍賣新聞中聽到,他的作品多次以過億元成交,引起熱話的,主要是宏大的抽象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