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當時的將軍澳被標載為東口,意思可能為維多利亞港之東面出口。 在1922年的軍部地圖[9],將軍澳陸地部份標示為Tseung Kwan O,而海灣部份則標示為Junk Bay(意為帆船灣)。 1866年「將軍澳 Tseung-kwan-o」首見於地圖中[6]。 1896年將軍澳以「Junk Bay 將軍澳獨立屋 (Chung Kwan O)」的名稱出現在地圖中[7]。 及後將軍澳則以「Cheung Kwan O」或「Chung Kwang O」[8]的英文名標示。 而將軍澳和坑口所代表的位置也多次變改,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期間,將軍澳可代表今日茅湖仔或田下灣、坑口可指今日的翠林一帶。
其中2009年的報道表示運動天地,以及海濱長廊,分別在2014年,以2015年建成。 2014年12月末,港鐵正式就日出康城的規劃改動入紙城規會,除了單位總數由原來批出21,500個增至25,500個外,亦調整項目的發展時間表,由原來分3期、預計2020年完成項目,改延遲3年,最快2023年完成。 將軍澳新市鎮和香港其他新市鎮不同之處,就是和同區舊墟市(西貢市)相距甚遠,反而靠近東九龍[註 1],故不少地方行政及社區工作亦從屬「東九龍」,例如區內警署及消防局皆屬東九龍區、靈實醫院和將軍澳醫院隸屬醫管局九龍東聯網。 加上1980年代的電話簿亦把整個西貢半島歸入「3」字頭的九龍電話區號,一些商業機構和傳媒亦習慣沿用舊有分區,至今仍錯誤渲染新市鎮為九龍的一部份,也會有人以為是九龍市區的拓展部份,視作市區內的一個區域,並不會看作為新市鎮。
將軍澳獨立屋: 單位平面圖
790線沿途在日出康城、麗港城、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及佐敦設站,並取道將藍公路、觀塘繞道、啟德隧道及東九龍走廊往返,全程收費為$10.9。 將軍澳獨立屋2025 將軍澳獨立屋2025 寶林、翠林、坑口、日出康城(位於以上提及的小赤沙)、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基本上皆屬於住宅區,建有公屋、居屋、村屋和私人屋苑。 小赤沙現時設有港鐵將軍澳車廠及康城站;大赤沙北部則設有將軍澳工業邨。
- 主要的發展項目包括有將軍澳工業邨、碼頭、海濱休憩用地、避風塘、都會駅、城中駅、彩明苑、和維景灣畔。
- 藍塘傲Alto Residences 住宅大樓共有7幢,獨立洋房共有23幢,提供605個單位。
- 將軍澳新市鎮雖然與九龍區只是一山之隔,但其實屬於新界範圍,由于地产商及无线台广告推销,至今仍有少部份人誤以為九龍區,跟荃灣及葵涌青衣島一樣。
- 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中期,人口在當時不足1萬,及後2011年迅速增加到超過40萬[1]。
- 尚德邨於1998年入伙,是區內最大的公共屋邨之一,也是此區最早建成的住宅,由於屋邨規模較大而且最早發展,早年連路牌亦清楚地標示了「市中心(尚德)」,故此,部份人或會將「將軍澳市中心」一詞與「尚德」交替使用。
- 將軍澳新市鎮(英語:Tseung Kwan O New Town;縮寫:TKO)位於香港新界東南,是香港的第三代新市鎮之一,與馬鞍山(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份)和天水圍新市鎮同期發展。
- 現時地皮由6個發展商瓜分,會德豐及新地各佔4幅,其餘包括華懋、信置、嘉華及麗新財團。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亦預留鄰近土地予香港電台(RTHK)作廠房及新總部,但未有繼續。 而到了2000年代,政府才開始重點發展市中心的南部,主要興建了低密度的臨海住宅,大多為私人豪宅,也會興建重要社區設施,而該區也是現在最新發展的區域,預計2030年前會完成發展。 亦有市民誤將位於寶琳路的寶達邨與寶林邨混淆,以為同屬將軍澳新市鎮的屋邨,雖然興建前是屬於西貢區,但寶達邨在興建時已獲劃入觀塘區的秀茂坪,現時與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沒有關連。 唯現時工業邨內大多是數據中心,包括香港交易所數據中心、匯豐銀行數據中心、IBM、中國移動環球網絡中心以及中國聯通數據中心。 與另兩個創新園(大埔和元朗)不同,將軍澳創新園只容許一些非污染性和高科技行業設廠。
將軍澳獨立屋: 工業
全市位于两个湖之间,由于两湖有18米的落差,所以水力为坦佩雷提供了主要的动力来源,直到今日,水力发电还是该市重要的电力来源之一。 坦佩雷原为一个小市场,1775年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所建,四年后正式建城。 到19世纪下半叶,坦佩雷已经成为芬兰最主要的工业中心,集中了全国几乎一半的工业,号称“北方的曼彻斯特”。 會德豐地產旗下將軍澳MONTEREY,今日(2月21日)首度開放連裝修的12號獨立洋房予傳媒參觀,實用面積2,004方呎,採三房雙套連書房間隔,大廳連接720方呎花園,主人睡房外望開揚景色,天檯面積707方呎,附設按摩池。 東北面艮方及東面震方的對面帝景灣邊陲位置建築物有「角沖」,吉凶關鍵在於住宅單位距離沖射的遠近,如果單位與沖射的建築物距離太近,視為不吉,現場可見角沖距離藍塘傲至少超過一百呎, 加上臨近海灣有海風,故此角沖不成害,風上的巒頭雖然有角沖形煞,但都要配合現場環境實況才可定奪。 項目單位均提供獨立洗手間、煮食空間、抽氣扇及熱水爐等設備,最細1人單位由107平方呎起,月租2,500元,管理費水平則為每平方呎1元,根據單位面積而定。
區內主要有富寧花園、安寧花園、厚德邨、頌明苑、明德邨、東港城、海悅豪園、蔚藍灣畔、南豐廣場和新寶城。 將軍澳獨立屋2025 寶林主要由將軍澳村對外的海灣填海而成,區內主要有寶林邨、景林邨、欣明苑、旭輝臺、慧安園、富麗花園、茵怡花園、疊翠軒、怡心園和新都城。 翠林邨於1988年落成入伙,是將軍澳最早建成的公共屋邨之一,同時是將軍澳新市鎮內唯一不是建在填海土地上的公共屋邨。
將軍澳獨立屋: 發展為新市鎮
根據計劃,此線於開辦初期只提供上午繁忙時間前往尖沙咀和下午繁忙時間前往清水灣半島的服務,並建議於2023年第三季提供上午繁忙時間前往清水灣半島和下午繁忙時間前往尖沙咀,繞經將軍澳工業邨之班次,以配合乘客往返將軍澳工業邨通勤的需要[3]。 將軍澳獨立屋 將軍澳獨立屋 此區大部份土地是把調景嶺東北部的海灣填海發展而成,主要有將軍澳中心、尚德邨、唐明苑、富康花園、寶盈花園和清水灣半島等。 尚德邨於1998年入伙,是區內最大的公共屋邨之一,也是此區最早建成的住宅,由於屋邨規模較大而且最早發展,早年連路牌亦清楚地標示了「市中心(尚德)」,故此,部份人或會將「將軍澳市中心」一詞與「尚德」交替使用。 到了2021年,路牌開始更換,改為直接標示「尚德」二字,以騰出空間標示連接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九龍」,可見尚德是將軍澳市中心的另一名稱。
直到1980年代中後期,香港政府在將軍澳移山填海,發展將軍澳新市鎮,成為香港第七個新市鎮,並於1987年9月興建將軍澳隧道連接東九龍及香港島,至今仍是新市鎮的主要對外交通幹道。 西貢區的將軍澳@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7,73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18,623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將軍澳中心,天晉,將軍澳廣場,寶盈花園,富康花園。 將軍澳獨立屋2025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0,490,年齡中位數為 42.0歲。 以上3個項目合共提供1,079個單位,類型包括1 – 2人、3人、4人及無障礙單位。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指,項目選址便利居民,鄰近港鐵站,附近更有大型街市及公共休憩設施,生活配套齊備,希望能助基層家庭建立家園,感受睦鄰關係,共同「立室、成家、建社區」。
將軍澳獨立屋: 將軍澳 @中原樓市片區
現在,「將軍澳市中心」一詞泛指港鐵將軍澳站、天晉、尚德邨、廣明苑及將軍澳南一帶。 將軍澳的巴士路線主要分2部份,翠林、寶琳、坑口、將軍澳工業邨、將軍澳南、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和日出康城等地巴士線由九巴及新巴經營,來往東涌及機場的巴士線則由城巴經營。 將軍澳因地理位置接近九龍東多於新界,因此跟其他新市鎮不同,除來往西貢市外,來往其他新界區的巴士線均須途經九龍才可到達。 將軍澳獨立屋2025 首條為配合將軍澳新市鎮發展而開辦的巴士路線為93A(於1987年開辦),由寶林前往觀塘碼頭。
將軍澳獨立屋: 申請期限及方法
「賢庭居」及「寶庭居」預期今年8至9月陸續安排申請者入住,而「邑庭居」預期於12月入伙。 作為釐定租金以及審核續住公屋資格的基礎,住戶必須準確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在向香港房屋委員會提供申報表指明的詳情時,應先仔細閱讀入息及資產申報表的內容及填表須知,並按指定的方法計算其收入及資產填寫相關資料。 房屋署指,該居民因忽略提供申報表指明的詳情,違反了《房屋條例》第27(a)條而被檢控,今日在觀塘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 房屋署表示,該名居住於將軍澳彩明苑公屋的,在2022年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時,申報並無擁有土地。 其後調查揭發,該居民案的發時擁有一幅市值評估為200萬元的新界土地。 由於將軍澳基本上缺乏公司及商業區,所以對外交通的需求彈性比起其他新市鎮還要低,而將軍澳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港鐵和巴士。
將軍澳獨立屋: 主要道路
將軍澳英文舊稱Junk Bay,原指鯉魚門附近的海灣,將軍澳新市鎮除了近山及較早開發的土地(包括翠林邨、景明苑、康盛花園、靈實醫院、怡心園、清水灣半島、厚德邨、健明邨、善明邨)以外,大部份土地即由此海灣填海得來。 新市鎮位於新界東西貢區的西南部,南望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故整個新市鎮區域行政上屬西貢區。 將軍澳分為三期發展:第一期發展的有寶林、翠林、康盛花園;第二期發展的為將軍澳市中心、坑口;第三期發展的為調景嶺。 在計劃發展為市鎮同時,將軍澳亦成了垃圾的堆填重地,先後開闢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和將軍澳第二期堆填區。 近年將軍澳成為香港政府重點發展的地區,有多項設施落成,如香港單車館、將軍澳運動場等。
將軍澳獨立屋: 將軍澳日出康城LP6一房戶 以608萬元獲用家承接
大部份的八運屋苑都會在出入口位置設立中庭,風水稱之為「內明堂」,風水上要求內明堂為藏風聚氣,而此屋苑設計正是能夠符合要求。 另外,發展商在中庭位置建噴水池,正所謂「山管人丁水管財祿」,如果想增加財運,在平台可以看到水池,則可作催旺之用。 值得留意藍塘傲的噴水池是層層疊落,拾級而下,猶如天階之水,吉象界氣而生。 屋苑建築物錯落有致, 近唐賢街的住宅大樓樓高12-18層, 往海堤處走可見一排排整齊的獨立屋樓高6層,這種設計對整個屋苑大體風水來說,起了藏風聚氣的有利作用,能夠將吉度提高。 藍塘傲建築在填海區之上而又位處將軍澳臨海岸邊,三面環山,巒頭山勢由西南面起,遠收照鏡環山、茅湖山、東面上洋山、下洋山,南面爲一港灣,生氣渾然而生。 不少傳媒機構如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香港電視網路、香港電台和壹傳媒,美亞娛樂和出版之友都在創新園內設立總部和錄影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