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括而言,以每張門票115元計算,《海》在英皇戲院的票房收入約23萬,與戲院分成後,尚足夠支付電影相關的宣傳及人員費用,且有少量盈餘。 然而,該片的總投資額為200萬元,政府批出150萬支援部分製作費,其餘由孔慶輝的製作公司地地影像工房承擔。 五月中,《海》亦於InDPanda 熊貓國際電影節中舉行特別放映,在香港時代廣場英皇戲院一連四日上映五場。 孔慶輝表示,跟澳門英皇戲院談合作時,同時也策劃在香港做特別放映,當時InDPanda負責人對該片很感興趣,而他亦跟香港英皇院線很熟絡,從而促成此事。 上映期間,觀映安排了導演孔慶輝連同演員黃栢豪、林上及陳斐力等親身到戲院謝票,也聯乘一些澳門的文創品牌、本地插畫師制作一些首映版名信片、文件夾等。
- 雖然《海》載譽回澳,但要賣座也不容易,Rita當時的行銷策略是,放映首幾天是限量供應,等想看的人急不及待,同時向澳門的音樂圈、劇場界、文藝界等作內部預售,「他們的反應會快些…..所以公開售票時已賣掉部分戲飛,公眾見到有人買了,就會想買。」第二周放映時,社交平台已有不同界別對《海》的迴響,因而也造就了熱潮。
- 這部全片在澳門拍攝完成的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將於 11 月 11 日起在台上映,是近年罕見的澳門電影。
- 至於會否帶動票房的收入,孔慶輝隨即說:「我所認識的她,票房正正不是她最重要的考慮。」坐在旁邊的 Rita邊喝著咖啡,瞪大眼睛,差點嗆到。
- 《海》只在位於路氹區的英皇戲院上映,交通不算便利,可能也窒礙了部份人的觀賞意欲;而事實上,觀映當初也有與澳門區的戲院接觸,希望可以安排三月份上畫,讓該片可以承接著鹿特丹影展完結後,在澳門上映,不過最後事與願違。
- 他雖失去演出最鍾愛的「女主角」妮娜角色,卻意外成了作家小說中永恆的男主角…。
- 而在舞台劇〈海鷗〉上演前,演員痛失角色,卻發現自己活成了迅生小說中的主角。
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的華語單元「火鳥大獎」,最後由《石門》榮獲最佳影片,孔慶輝則以《海鷗來過的房間》勇奪最佳導演獎。 孔慶輝 《海鷗來過的房間》曾提名去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集最佳音效等三項大獎,並入選今年荷蘭鹿特丹影展。 這是孔慶輝第一次獲獎,他興奮感謝評審的鼓勵,並表示「希望能繼續不守規則地拍有趣的電影」。 孔慶輝 評審們則讚賞他「充分利用影像和聲音的設計,把複雜的文本處理得頭頭是道」。
孔慶輝: 電影資訊
徒具志氣而沒有才華的演員,於劇場排練處處碰壁,最後甚至被導演易角,但現實生活之中,他卻同時有一個男朋友和女朋友。 對情人不忠之餘,還一直偽裝性取向,被識穿之前他仍自覺扮演得很出色,或者這就是自我感覺太好,對自己演技太有信心的表現 —— 不得不說,男主角林上很出色地(而且有點弔詭)演繹了如此一個表現糟糕的演員,有時令人煩厭,但那種拙劣、尷尬的反應其實看著又有一點可憐。 《海鷗來過的房間》描述曾為作家的房仲周迅生,迎來的新租客,是一名正排練舞台劇《海鷗》的演員,於此同時,迅生獲得一個出書機會,而在構思小說的過程中,逐漸對房客產生興趣,也在他身上看見自己的特質,把他寫成書的過程。 劇情虛實交錯,角色在釋放各自文字與表演慾望的過程中,也漸漸變得混淆而困惑。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17日電)澳門導演孔慶輝以「海鷗來過的房間」入圍第59屆金馬獎新導演獎,也是導演類獎項首名澳門入圍者。
電影確實有著很多近年備受追捧的文藝片影子,譬如頹廢色調、房間裡的光影對比、字幕與空鏡頭的配合,還有人物背影的特寫,慶幸並不流於模仿或賣弄,沒有太多文藝腔,沒有鋪展過量的同志激情,甚至沒有憤世嫉俗,依附各種俯拾皆是的社會批判。 澳門電影產業發展一直面臨不少問題,本地電影工作者在艱苦困乏的環境中摸索前行,是次有此佳績實令人振奮。 孔慶輝2025 影完相後,於指定日期可到life@KCC 孔慶輝2025 孔慶輝2025 3樓的「Chill級市集」,選購由本地及環球職人創作的飾品、天然產品和手工食品,可作為送給家人朋友們的節日驚喜禮品。 《大象媒體》為澳門獨立媒體,於2023年2月成立,主要以深度文章和數據分析等為切入,報導社會新聞及記錄城中發生的事。 「如果一開始我是用經濟效益去想,很多這些事情都不會做了。如傳統發行公司只會發新聞稿、網路宣傳、貼海報,因他要養活旗下的員工,無理由(發行商)出了很多宣傳,然後無糧出,減人工這樣子,所以一定是figure為先。」Rita回應。 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表示,今年共有457部影片報名(劇情片60部、動畫片3部、紀錄片40部、劇情短片228部、紀錄短片63部、動畫短片63部)。
孔慶輝: 海鷗來過的房間
像是花了一整天等一片雲,只為捕捉雲影投映在窗上的一刻美景,或是片場突然飛進了隻蒼蠅,就把攝影機架在窗戶,等牠飛過去。 以工業化模式來說,拍攝不大可能這樣做,結果反而因為這種放手一博,試了許多接近電影藝術本質的創作方法。 此外,在該獎的國際競賽角逐,由入選本屆柏林影展競賽片的墨西哥電影《圖騰》(Totem,暫譯)及西班牙電影《兩萬種蜜蜂》(20000 Species Of Bees)分別奪下最佳影片及最佳女主角大獎,最佳女主角獎尤其驚人由《兩萬種蜜蜂》全體女演員共同奪得,表揚該片女演員們精彩細緻而靈巧多變的演出。 孔慶輝找來同為劇場出身的演員黃栢豪以及新生代演員林上出演,黃栢豪的氣質與表演方法很適合片中的作家,孔慶輝坦言某種程度在寫劇本時,是依照著黃栢豪的性格去塑造,至於林上則與黃栢豪個性相反,但認識之後卻發現有許多共同點,找出兩人的化學反應。 孔慶輝 《海》只在位於路氹區的英皇戲院上映,交通不算便利,可能也窒礙了部份人的觀賞意欲;而事實上,觀映當初也有與澳門區的戲院接觸,希望可以安排三月份上畫,讓該片可以承接著鹿特丹影展完結後,在澳門上映,不過最後事與願違。 人去樓空,房間裡曾發生過不可告人的事情,或者已發生過不只一次,然後租客搬走了又有新的租客搬進來。
孔慶輝也認為,政策支援也有很多方式,例如韓國以前為了扶持本土的電影產業,曾限制外來電影的進口,也大大幫助了當時的電影發展;或台灣為了推動本土影片,會根據票房的收入補助相應的金額,因此越賣座的電影,獲得的資助越多,鼓勵業者拍攝賣座的電影,也鼓勵戲院支持上映本土電影。 孔慶輝 最近,香港也推出「全港戲院日」,30元即可進戲院看電影,從而製造一定的觀映量。 縱觀鄰近地區,他們都有獨立的部門制定政策,而非只以一套思維用於不同的文化範疇。 孔慶輝2025 孔慶輝 因此,政府也可考慮在部門中納入業內專業人士,定期開會討論,同時參考外地的做法,加強溝通。 至於發行公司日後的發展,Rita指,觀映過往的工作主要是推薦一些短片及紀錄片參加影展,將來的方向也如是,會將一些澳門電影發行到影展,也會在港澳策劃小型放映。
孔慶輝: 金馬獎專訪|澳門導演孔慶輝《海鷗》無限修改陷瓶頸 愛女誕生走出創作黑洞
孔慶輝指,InDPanda負責人是個「有心人」,為了讓《海》可在金像獎競逐最佳華語片的資格,因此須於七天內放映五場,幸好最終票房也達到七、八成,「五場雖少,但也很難sell」。 【劉育良/綜合報導】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的夫人、醫師陳佩琪,聊到自己對於丈夫最大的幫助,不是在放假時幫他去跑女力行程,而是幫忙打點他的衣著、飲食等日常生活。 【記者潘袁詩羽/台北報導】為改善勞動環境、杜絕勞資喊價決定最低工資,總統蔡英文於2016年提出《最低工資法》,並在7年後終於有望完成立法。 今天(7日)立法院長游錫堃針對《最低工資法》召集黨團協商,針對關鍵的4個條文進行討論,不過歷經近2.5小時的討論後未取得共識,並該法第7、9、12條送院會處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表示,預計下周二(12日)將表決。 孔慶輝2025 【劉育良/綜合報導】中國湖北省崇陽縣一名周姓木匠,因為經常要加班工作到深夜,於是藉由抽菸提神而染上菸癮,20年來幾乎醒著的時候就菸不離手,平均一天要抽200根菸,如今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他半個肺已經爛光了,剩下的也像「爛抹布」般千瘡百孔。
- 負責該片港澳發行的觀映電影公司 (下稱:觀映),其負責人黃若瑩 (Rita) 本身已從事藝術管理和營銷多年,她也是拍板視覺藝術團理事,負責策劃澳門多個電影展。
- 黃栢豪從事演藝事業多年,在澳門有一定的地位及知名度,入行前他曾考入香港演藝學院,可惜當年因生活費及各種原因,惟有留在澳門升學,之後再到台灣進修兩年。
- 電影確實有著很多近年備受追捧的文藝片影子,譬如頹廢色調、房間裡的光影對比、字幕與空鏡頭的配合,還有人物背影的特寫,慶幸並不流於模仿或賣弄,沒有太多文藝腔,沒有鋪展過量的同志激情,甚至沒有憤世嫉俗,依附各種俯拾皆是的社會批判。
- 澳門票房方面,也在預期之內,觀眾量超過2,000人,不算特別多,但相對於劇場演出可能算好,大約就是文化中心小劇院五場的觀眾量。
- 該劇講述陷入情感危機的作家康斯坦丁、與一心成為女演員的妮娜的故事,除反映藝術與現實的衝突,對藝術創作者生存艱辛的描繪更是令人心有戚戚焉,曾被包括賴聲川、栗山民也等知名舞台劇導演改編過千百回,更透過各種藝術形式,不斷在全世界驚喜呈現。
- 在舞台劇〈海鷗〉上演前,演員痛失角色,卻發現自己活成了迅生小說中的主角。
最後,孔慶輝表示會出席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一次來台灣已經是4年前了,希望來台灣見見老朋友、吃吃美食,有時間也能回到母校世新大學附近走走逛逛。 總括而言,主持喬奕思提及一開首導演提出那個關於日本導演伊丹万作與編劇橋本忍對話間講過的比喻:改編的精神或論述,就是找到「要害」的能力。 持續不斷的、從不同角度的觀察,選段也好、濃縮也罷,那個如同牛的生命、靈魂、血肉般的核心精神,需要被一擊即中,才能更好的把距離感較遠的文字,延伸成另一種藝術。 孔慶輝2025 孔慶輝2025 另一種就是香港人最熟悉的澳門影視作品,從千禧年的《十月初五的月光》以至彭浩翔的《伊莎貝拉》,雖然都很經典,但說穿了就是借用澳門的香港作品。
孔慶輝: 專訪|同志片《海鷗來過的房間》衝出澳門 導演孔慶輝讚主角拍情慾戲夠真實
《海鷗來過的房間》(下稱《海》)是澳門新銳導演孔慶輝的首部長片,也是他與它糾纏、互相折磨、互相理解、互相發展,花上八年完成的作品。 一位靈感枯竭的業餘作家,一位將要擔任劇團要角的年輕演員,他們既是房東與房客,也是互相的慾望對象。 看似簡單輕盈的故事,透過呈現二人處在舊宅的日常切片,發掘他們內裏湧動的心理狀態,甚至是創作者對於澳門人複雜狀態的描述。 澳門導演孔慶輝憑《海鷗來過的房間》入圍荷蘭鹿特丹國際影展,並獲得第59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及最佳音效三項提名。
孔慶輝: 大改款Suzuki Swift開賣!1.2引擎折合新台幣37萬 台灣明年見
與其說比對濱口龍介的作品,應該說契訶夫的文本確實有著深不可測的魅力,不但影響當代不同背景的電影創作者,甚至吸引他們同樣追尋創作與真實之間錯綜複雜的拉扯。 孔慶輝在2014年就有想要拍長片的想法,也逐漸有了《海鷗》的構思,但沒想到最後卻花了8年才完成,除了劇本曾有過4、5次大方向的更改,從喜劇變成公路電影,到後來才定調是同志文藝片。 基於對「真實」的好奇心,以及人對於被描述出來的真相,究竟會有什麼反應?
孔慶輝: 劇情
2006 年他參與好友所策劃,轟動全台的紀錄片《腳尾米》製作,用社會實驗來探討台灣媒體亂象,掀起了不小波瀾。 當年他們虛構了兩則新聞事件:「狗回魂」與「拍賣運氣」,並將消息釋出予媒體,沒想到卻受到多間新聞台採訪,甚至電視播出。 擁有來自舞台劇的養分,孔慶輝在創作初期就決定首部長片要有舞台劇元素,還曾想拍出舞台劇人物到了現實生活卻回不了家的喜劇,孔慶輝在8年創作期嘗試過多種可能,劇本也大改過多次。 現年38歲的孔慶輝來自澳門,大學時就讀台灣世新大學廣告系,他透露當年台灣廣告業蓬勃發展,相較於澳門,台灣廣告類型多元、自由開放,因而來台求學,尤其喜歡曾經拿下金曲獎最佳MV獎知名廣告導演羅景壬,深受他的影響。 可沒想到廣告系並不是學拍片,而是學行銷,在2008年畢業之後就返回澳門。
孔慶輝: 澳門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獲金馬奬三項提名
她指出,以往也曾有博企贊助澳門電影的上映,但相隔數年後,博企內部人員調動等因素,很多事情又要重新開始,因此關鍵是長期持續的支援,若然有戲院的博企可成為支持澳門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心態上就不太一樣。 香港方面,由於可容納的觀眾量有700個,宣傳策略也不一樣,觀映在第一、二場邀請很多不同界別,如香港新生代導演、文學、劇場、影評及音樂界等,Rita笑指「攞晒所有人脈出嚟」,包括有可能喜歡該片的人,通過社交媒體的分享,也令之後的場次多了些觀眾。 孔慶輝2025 不過,香港的特別放映與一般的發行不同,是InDPanda自費包場放映,因此公司也要負責半數的門票的收入。
孔慶輝: LINE貼圖回顧看你今年傳了多少張 台灣用戶最愛「熊大鞠躬」
直至電影在英皇下畫後,Rita仍繼續籌辦《海》相關的電影放映暨音樂會 — — 主辦單位為拍板視覺藝術團,觀映則是支持單位。 一般而言,電影製作完成後,會先將放映版權賣給發行公司,再由發行商與各戲院商談上映檔期、票房分成比例等。 但基本上,戲院本身已有固定合作的發行商,而澳門由於甚少發行渠道,澳門電影通常都交由香港發行商處理上映事宜。 或者這都是另一種政治現實的觀照,在這樣一個比邊緣更邊緣的狀態裡,《海鷗來過的房間》的創作動機便跟近年香港年輕導演的作品有很大分別,它情願跳出了邊緣與主流的對抗,呈現一種自我中心、無意義打轉的沉鬱。
孔慶輝: 同志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衝出澳門 孔慶輝奪香港「火鳥大獎」最佳導演
雖然《海鷗來過的房間》裡沒出現過賭場,也沒有特別渲染綺麗的葡殖遺風,而是紀錄了城市裡更為庶民、更富人性 —— 以及文學色彩的獨有面貌。 房間和露台在故事裡有著許多言說以外的隱喻,像兩人不知有意無意地洩露了彼此的同志身份,既是躲藏又像是共享、挑逗,但它不純粹是一部同志電影,作家與演員之間,除了情慾流動,還有著窺看與被書寫的另一種慾望關係。 特別喜歡《海鷗來過的房間》裡對於房間和露台的意象運用,很細心而且聰明地將一些文學技巧放在電影語言裡。 事實上,看完電影之後,剛好去了澳門一趟,除了一如既往的金光閃閃賭場及前殖民時代歷史建築,因為電影的緣故,在小社區裡隨便走了好一會兒,澳門的唐樓果然都有跨過幾個房間的相連露台,過去香港的唐樓亦有類似設計,但如今早已絕跡。
孔慶輝: 孔慶輝
《海鷗來過的房間》正正展示了港澳本地電影的迥異之處,或是受到過去幾年的政治情緒影響,香港本地作品甚為積極關心社會狀況,跟現實距離很近,借電影創作爭奪身份認同及話語權的意欲也很明顯;然而,《海鷗來過的房間》作為當代澳門電影的代表,它不但沒有植入式廣告和旅遊宣傳,而是有意抽空,完全不過問澳門。 孔慶輝2025 以此角度去看《海鷗來過的房間》,一部沒肩負政治或商業任務的作品,其實才是一部更單純地關於澳門的本地電影。 當然,它跟香港本地的低成本作品命途相若,有著許多製作上的限制(導演舉了個例子,因為燈光儀器太耗電,為減省成本便很少夜戲,笑言日落便收隊)。 因為香港電影有著蓬勃而漫長的工業發展進程,澳門電影則少之又少,甚至沒有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無論是演員還是導演、編劇,長遠而言還是要到香港和內地發展 —— 正如長久以來的澳門電影離不開中港合拍部分,澳門反而成為附屬。 過去十多年,能在香港上映的澳門電影屈指可數,而且有著很多先天問題,譬如說,具有一定拍攝規模和發行渠道,通常都牽涉到來自政府及博彩集團的資金,無可厚非附帶「說好澳門故事」的宣傳任務,最終變成以電影為名的旅遊特輯,或是新落成賭場的植入式廣告。 靈感枯竭的作家周迅生(黃栢豪 飾),將他隔壁的空房間出租,遇上了劇場演員何一唱(林上 飾)前來租屋。
孔慶輝: 孔慶輝的人生片單|周星馳《國產凌凌漆》頂級無厘頭演出,阿巴斯《櫻桃的滋味》饒富影像詩性
榮獲本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等三項大獎提名的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是澳門新銳導演孔慶輝的首部長片作品。 劇情透過一場租屋事件,讓沒有靈感的作家和不會演戲的演員相遇,並觸動一場慾望與困惑的邂逅。 片中網羅不少當今澳門劇場界名導參與演出,電影入圍金馬獎時,整個澳門藝文界歡聲雷動。 有趣的是,《海鷗來過的房間》拍攝靈感其實源自契訶夫名劇《海鷗》,不僅同樣以作家和演員作為主角設定,電影中作家想藉租屋解套靈感困境、演員則亟欲爭取舞台劇《海鷗》主角,兩線人生虛實交織,致敬契訶夫意味相當濃厚。
受訪當日,她與《海》的導演孔慶輝一同分享該片的發行經歷,Rita雖已有不少策展、營運電影館的經驗,但她坦言,發行長片也是第一次,唯有「摸著石頭過河」;而孔慶輝也是因《海》一片,才正式接觸電影發行。 然而,正因為沒有經驗,他們亦作出了不少大膽、不計成本的嘗試,成功引起社會關注熱度,成果也是有目共睹。 去年金馬獎三項提名、入圍國際影展的澳門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下稱:《海》),於四月中旬載譽而歸,飛回澳門在英皇戲院上映,經過上映首四天謝票場預售反應熱烈後,由緊接的一周每天兩場,一路增加場次,高峰時每天四至五場,直至五一黃金周才下畫;放映過程有別於一般電影每周縮減場數的慣例,尤其文藝片中相當少見。 文本自成一格,借作家和演員這兩個角色,折射了創作者對創作及藝術真實性的迷失。 孔慶輝 華語電影很少看到這種以作品反過來質問「創作」的主題(而不是純粹作品的說話),可能主題太冷門,一旦考慮到商業市場便會打住。 然而,偏偏在澳門這個幾乎沒電影市場的地方,反倒沒考慮的必要,所以有人敢用這個主題拍電影。
孔慶輝雖以該片致敬契訶夫,卻神來一筆顛覆了男主角演出戲中戲時的性別,讓他與作家矜持卻曖昧的男男情愫,在虛與實之間暢快渲洩。 值得一提的是,澳門男星林上片中情感豐沛且多面,戲中遊走於性向邊緣,男女、男男激吻戲演來毫不忸怩,演出令人激賞。 孔慶輝2025 今年邁向第5年的「火鳥大獎」是香港國際電影節為鼓勵新秀而設立電影競賽,分成「華語」和「世界」兩類,鼓勵新晉影人開拓更多電影可能性,頒發火鳥電影大獎、最佳導演及男女主角等大獎。 本屆入選的華語片有台灣金馬獎電影柯震東的《黑的教育》及詹京霖的《一家子兒咕咕叫》,新加坡導演姚志衞入選柏林影展的《明天比昨天長久》,中國導演鄔浪入選柏林影展的《雪雲》、黃驥及大塚龍治聯合導演的《石門》、曾在鹿特丹獲獎高臨陽導演的《再團圓》,以及由澳門導演孔慶輝的《海鷗來過的房間》。 負責該片港澳發行的觀映電影公司 (下稱:觀映),其負責人黃若瑩 (Rita) 本身已從事藝術管理和營銷多年,她也是拍板視覺藝術團理事,負責策劃澳門多個電影展。
孔慶輝: 「台灣買車好貴」都貴在這2稅2023-12-07
在舞台劇《海鷗》上演前,一唱痛失角色,卻發現自己活成了迅生小說中的主角。 第4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的「火鳥大獎」(華語單元),9日舉行頒獎典禮,曾以台灣、澳門合作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提名金馬獎的澳門導演孔慶輝,這次以該片擊退來自中國、新加坡及台灣等7部影片,一舉勇奪最佳導演獎。 至於下一部作品,孔慶輝表示,目前已經有在發想,風格可能有點像許鞍華導演的《天水圍的日與夜》,「有很多片都想拍,蠻想拍喜劇的,我拍完《海鷗》之後太痛苦了,我那時候想我下一部一定要拍很開心的片,其實我以前演戲的時候是喜劇演員,看不出來對吧。」他也表示如果有適合的劇本,也願意來台灣拍攝。 孔慶輝為電影事前已進行大量資料搜集,包括向同志朋友了解同性戀的內心世界。
對孔慶輝來說,與海鵬的合作是學習發行的新體驗,從中了解到宣傳及上映的時機、參投影展的策略等。 孔指出,當時入圍金馬獎造就了一些聲勢,而金馬影展也為該片做了很多宣傳,海鵬就立即安排在金馬期間上映,在沒有很多宣傳費下,借助現有資源去達到最大的宣傳效果。 香港近年的本地電影,在失去大陸合拍片市場之後,常形容是在市場邊緣掙扎,但澳門電影起步更遲,規格更小,則可能比邊緣更邊緣,印象中直到早前澳門導演陳雅莉的《馬達・蓮娜》,港澳兩地的主客關係才略有改變。
孔慶輝: 契訶夫《海鷗》介紹
令人驚喜的是,它不單單是一部揚威海外的澳門電影,更是一部難得地不帶著「澳門」既定形象的澳門電影。 其實任何一個城市都有人熱衷於文學、戲劇和電影,澳門並不是只有賭場酒店娛樂消遣,它還孕育出《海鷗來過的房間》如此風格獨特的文藝電影,再邊緣小眾都好,總會有人看到。 談到看過最喜愛的同志電影,黃栢豪首推《春光乍洩》,還在《海鷗來過的房間》開拍前欣賞過《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算是近年較深刻一套。 《海鷗來過的房間》將在第18屆InDPanda熊貓國際電影節上映,於5月11日至14日在銅鑼灣時代廣場英皇戲院作獨家限量放映,屆時導演與男主角亦會出席,與現場觀眾見面交流。
他雖失去演出最鍾愛的「女主角」妮娜角色,卻意外成了作家小說中永恆的男主角…。 片中角色也被大幅度修改過,孔慶輝透露一開始男主角的職業不是小說家,而是音樂家或是舞者,就連電影的名字都有過4、50個版本,「一直改一直改,覺得自己寫得很不好,就無限修改,男主角寫不出東西,陷入瓶頸的情況滿像我的」,坦言有把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掙扎寫進劇本中。 孔慶輝 三位都是澳門的年青電影工作者,消息傳來,不少本澳及海外的藝術工作者皆感興奮,紛紛在網上分享消息以祝賀入圍者。 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新秀電影競賽的世界單元「火鳥大獎」,最佳影片大獎由墨西哥導演莉拉亞維列斯(Lila AVILÉS)的第二部電影《圖騰》奪得。 有趣的是,這兩部電影均為今年柏林影展競賽片,後者年僅8歲的西班牙童星蘇菲亞奧蒂羅(Sofia Otero),更於日前結束的柏林影展上,尋求自我認同的跨性別女孩角色,勇奪銀熊獎最佳主演獎,並刷新柏林影展史上最年輕獲獎者紀錄。 曾為作家的房仲周迅生,迎來一位擔任劇場演員的房客,他很快地成為迅生觀察的對象。
孔慶輝: 金馬導演類首名澳門入圍者 孔慶輝曾陷創作黑洞【專訪】
該片最特別的是,片中幾位主要演出者如黃栢豪、陳斐力及莫倩婷等皆為澳門大腕級劇場導演,演技入木三分卻如深水無波,每場戲的精準演出都堪稱示範等級,也展現孔慶輝的認真與好人緣。 猶記得第一回聽到《海鷗來過的房間》的這個片名,是由於台灣資深影評人、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對於這部電影的激賞。 他形容《海》是「濱口龍介遇上蔡明亮」的作品,因此電影便旋即獲得華語影迷們的關注。 孔導對於這段批語心存感激,但他亦坦言自己沒有刻意模仿兩位導演,相反而言,創作期間的他刻意不看這些電影,以免影響自己創作的原創性。 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劇情描述:靈感枯竭的作家周迅生(黃栢豪 飾),將他隔壁的空房間出租,遇上了劇場演員何一唱(林上 孔慶輝 飾)前來租屋。 孔慶輝 他雖失去演出最鍾愛的「女主角」妮娜角色,卻意外成了作家小說中永恆的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