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派位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其中自行分配學位方面,學生及家長可自行選擇不多於兩間中學,可任意選擇全港中學,不受校網限制,但僅記要根據入讀意願排名。 根據教育局〈2022年度小一入學報告書〉,於2013年至2022年期間,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均分配超過四成學位予參加統籌辦法的小一新生,而且比例於2022年更達到上述期間最高的49.4%,近乎與統一派位「一半一半」。 家長可參考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明日發布的最新《中學概覽》或學校網頁提供的相關資料,也可向小學借閱《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 教育局指出,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不受地區限制,家長選校時應先充分認識學校,了解其辦學理念、傳統特色、宗教、收生準則、發展和運作等,衡量與子女配合與否。 家長選擇學校時應先對學校有充分認識,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傳統特色、宗教、收生準則及其發展和運作,以衡量學校是否配合子女的特質、性格、能力及興趣,從而作出適當的選擇。 家長收到的兩份電子或紙本申請表,會分別顯示「選校次序1」和「選校次序2」。
- 而中學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可以自訂收生準則,如果學校認為申請人的成績符合學校要求,就會邀請學生去面試。
- 參與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校類型包括官立中學、資助中學,以及可決定參與與否的直資中學。
-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派位結果將於2024年7月9日與統一派位結果一同公佈。
- 若是學生同時向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遞交入學申請,並且獲得取錄,便需要決定是否保留該直資中學學位。
- 升級至「智方便+」後,家長可以於2023年1月3日至17日升中自行分配學額階段期間,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向不多於2所參加派位的中學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 若家長已向中學遞交紙本申請表,切勿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重複遞交載有相同申請編號的申請。
由12月6日起,家長可開始登入「中一派位電子平台」建立帳戶,而事前需先開設政府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智方便」帳戶,並升級至「智方便+」以綁定「中一派位電子平台」帳戶。 多所本學年只開辦兩班中一的學校今學年亦擴班,重達3班中一的「安全線」,各區共計中一擴班數為13班。 津中議會主席李伊瑩認為,隨着疫後復常及特區政府推出「高才通」等輸入人才計劃,近月更多內地港籍學生來港讀書,令生源增加且不會集中個別地區,有助暫緩學校縮班壓力,但強調未來情況仍要謹慎看待。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升中派位|2024學年升中自行派位 全港124間英中自行學額及收生準則
家長可以將填妥的申請表格連同所需證明文件的正本及副本遞交至有意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的小學。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2024學年的全港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將於明年1月2至16日接受申請。 據本報統計,下學年全港共提供14946個中一自行分配學額,較本學年減少40個,其中灣仔和南區各縮減40個;而全開英文班的中學,學額則增至5033個,較本學年增加27個,其中東區增加20個,屬全港最多(見附表)。 教育局預料約51500人參加派位,較去年同期增加約900人,以此推算,即約10.2人爭一個「英中」學額,與去年相若。 如以全港5.15萬名升中學生計,英中入學競爭平均超過3人爭1位。 若家長已向中學遞交紙本申請表,切勿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重複遞交載有相同申請編號的申請。
若家長選擇以紙本親身遞交申請表及其他所需文件,請注意學校的辦公時間。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2025 2、於2023年1月3日至17日期間,將表格交到所申請學校。 家長需要在所有表格存根上填上資料,並把印有選校次序的存根先行撕下並保留作記錄,然後將申請表直接交往有關的中學。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網上遞交統一派位申請流程▼▼▼
如家長未有及時取回已簽署的「家長承諾書」和「小六學生資料表」正本,學生會被納入直資中學於5月初或之前提交的錄取名單,不能透過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獲派學位,包括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得的正取學位。 而中學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可以自訂收生準則,如果學校認為申請人的成績符合學校要求,就會邀請學生去面試。 如家長已登記成為「中一派位電子平台」(esspa.edb.gov.hk)用戶並以「智方便+」綁定賬戶,可於明日起透過電子平台瀏覧升中選校的相關資訊,以及於稍後時間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和查閱申請結果。 教育局會將學生的選校次序和學校的《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備取學生名單》作配對。 局方提醒家長,如學生獲參加派位中學納入其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名單,家長會於明年3月31日收到學校通知;如學生也獲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錄取,家長須盡快決定是否保留該直資中學的學位。 如果學生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得學校正取,申請不會進入統一派位階段,家長無需在統一派位階段填寫選校表格,只需在表格上填寫聯絡資料後簽署,並劃掉選校部分即可。
- 一旦學生獲得有關學校納入「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名單」,家長將會在2023年3月31日收到通知。
- 在任何情況下,小學及中學不得向學生或家長查詢其選校次序,而申請人及其家長亦不應向學校表明其選校意願。
- 如學生同時獲兩所申請的中學錄取,其學位將按學生的選校次序分配。
- 【升中派位 / 自行分配 / 統一派位】2023年9月入學升中派位即將展開,除填交實體表格外,教育局今次首度推出網上交表,讓家長可透過網上提交自行分配和統一派位選校申請,以及接收結果。
- 此外,家長切勿同時經「中一派位電子平台」和以紙本申請表為同一名子女遞交重複申請。
- 局方會與辦學團體研究和商討各種鞏固及整合學校資源的辦法,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穩定教學環境,確保教學質素。
- 如家長已登記成為「中一派位電子平台」用戶,他們亦可於同日上午十時起透過電子平台查閱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通知。
•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家長選擇學校時需要慎重考慮,肯定獲得正取後會願意入讀該校,因為學生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得正取,申請就不會進入統一派位階段。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2025 • 家長與子女於選擇學校前,應先了解不同學校的理念、風氣及環境等,更可以參加由學校於10至12月間舉行的資訊日或開放日。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教育局由2023年起分階段將中一入學申請電子化,家長如已登記「中一派位電子平台」,並綁定「智方便+」帳戶,便可以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家長應只向屬意的中學提出申請
已登記成為「中一派位電子平台」用戶的家長,則可於同日上午10時起透過電子平台查閱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通知。 2022/24年度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將於明年1月2日起可向有關中學遞交申請表,教育局昨日開始發放相關資料。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2025 發言人表示,按現有資料估算,2022/24年度約有5.15萬名學生參加中一派位,較上年度同期增加約900人。 而全港官立、資助及按位津貼中學,共提供約1.49萬個自行分配學位。
教育局會於2023年12月上旬向每名小六學生派發兩份分別印有「選校次序1」及「選校次序2」的《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分別供家長申請首選及次選學校。 同時,小學亦會分發《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讓家長查閱參加派位及接受申請的中學名單。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名單將於2024年3月27日公布,家長會接到學校通知,然而這並非正式派位結果,家長無需就此回應中學,待2024年7月9日與統一派位結果一同公布後才去註冊。 成功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的學生不會經統一派位獲分配學位,因此,家長應只向屬意的中學提出申請。 如學生同時獲兩所申請的中學錄取,其學位將按學生的選校次序分配。 家長亦須留意,無論是紙本或電子平台,均不得向多於兩所中學申請,否則自行派位機會會被取消。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網上遞交自行分配學位流程▼▼▼
學生若明年升中,家長有意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可於下個月2日至16日向心儀中學遞交申請,亦可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遞交申請表或其他文件;明日起可透過平台瀏覽升中選校資訊,獲取錄的學生明年3月27日會收到學校通知。 同時,教育局會繼續接受傳統紙本申請表,並已通知參加中一派位的小學於明日領取《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申請表)及《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手冊)。 每名參加中一派位的小六學生的家長將透過其子女就讀的小學收到兩份紙本申請表。 學生如非就讀參加派位的小學(包括合資格的新來港兒童及各人才入境計劃下的受養人),其家長可前往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索取有關申請表。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
學生如非就讀於參加派位的小學,其家長可向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索取申請表。 教育局會已通知參加中一派位的小學於明日領取《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及《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非就讀參加派位小學的學生,其家長可前往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索取有關申請表。 如家長決定放棄該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的學位,可於明年4月8日或之前通知有關直資中學,並取回《家長承諾書》和《小六學生資料表》正本,以保留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成功申請的學位。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2025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2025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教育局表示,參加2020至2022派位年度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小學下周一會收到《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 一旦學生獲得有關學校納入「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名單」,家長將會在2023年3月31日收到通知。 家長要注意,有關的通知安排不包括備取及落選學生,亦非正式的派位結果,因此毋須就通知回應有關中學。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教育局今向應屆小六生家長派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 首推電子平台附使用懶人包
如果學生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獲得學校錄取,將會進入統一派位階段,有關詳情可以瀏覽此文章。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學生如獲學校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納入正取名單,將會於2024年3月27日獲得學校通知,惟此通知並非正式派位結果,家長無需就此回應中學。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派位結果將於2024年7月9日與統一派位結果一同公佈。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同時獲得不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錄取…
家長須於明年1月3至17日將填妥的申請表連同所需文件直接交回有關中學,或透過郵寄遞交。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中學可按自身辦學理念和特色,自行錄取適合的學生,並必須預先公布收生準則及比重。 中學可就自行分配學位安排面試,但不得設任何形式的筆試,包括電腦或問卷形式。 教育局於2023年起,分階段將小一入學申請電子化,現時小一入學申請表設有家長/監護人電郵地址一欄,填寫該欄後即可啟動小一入學電子平台帳戶。 教育局於2023年起,分階段將中一入學申請全面電子化,並推出中一派位電子平台,家長可以透過該網上平台交表。 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不受地區限制,家長選校時應先充分認識學校,了解其辦學理念、傳統特色、收生準則、發展和運作等,衡量與子女配合與否。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內容
以下詳盡介紹如何登記「智方便」、升級「智方便+」以及開設和綁定「中一派位電子平台」帳戶和網上提交自行分配選校。 如果學校收到的申請之中,持有相同分數的申請人數超過有關學額,學校就須要在公平及公正的情況下自行抽籤以決定取錄次序,或交由教育局中央抽籤。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收生會分成甲、乙兩類,其中甲類屬「必收生」(或稱世襲生),即 1)小一新生的哥哥或姐姐於該小學就讀,或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2025 2)小一新生的父親或母親於該小學就職,以方便父母照顧及接送子女。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申請程序
部分學生(包括未收到參加派位中學通知為正取學生,或只收到次選學校通知為正取學生)可能以備取學生身份獲派自行分配學位的中學(包括首選中學)。 發言人提醒家長應細閱《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家長須知》,無論有關申請是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或以紙本遞交,家長切勿向多於兩所參加派位的中學遞交申請,否則其子女的自行分配學位申請將會作廢。 此外,家長切勿同時經「中一派位電子平台」和以紙本申請表為同一名子女遞交重複申請。 如家長已登記成為「中一派位電子平台」(esspa.edb.gov.hk)用戶並以「智方便+」綁定帳戶,可於周二(12月5日)起透過電子平台瀏覧升中選校的相關資訊,以及於稍後時間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和查閱申請結果。 教育局鼓勵家長及早登記使用「智方便+」【按此登入】,並以「智方便+」啓動「中一派位電子平台」,以享用更方便快捷的電子服務。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明年中一增900學生 縮班壓力紓緩
「選校次序1」代表學生的首選學校,而「選校次序2」代表其次選學校。 在任何情況下,小學及中學不得向學生或家長查詢其選校次序,而申請人及其家長亦不應向學校表明其選校意願。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鼎煌)香港新一年度升中選校程序即將開始,學生人數及學校開班情況均有回穩跡象。
已啟動電子平台帳戶的家長可以透過平台取得派位結果,及使用「智方便」登入。 如果家長已經登記「智方便+」,更可以使用數碼簽署功能於電子平台填寫及提交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階段申請。 若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獲取錄為正取生,而需參加統一派位,家長可以於2023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遞交《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 升級至「智方便+」後,家長可以於2023年1月3日至17日升中自行分配學額階段期間,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向不多於2所參加派位的中學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中學
交表後應即時取回已蓋上中學校印、名稱及編號的「家長存根」,以作確認。 俗話說「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畢竟真正踏入學習歷程的是孩子本身,即使父母多想為孩子謀個好學校,也應該多和孩子討論專業興趣、選校意願等,以免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或心理壓力。
無論有關申請是以紙本還是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遞交,一經遞交便不可撤回、取消及更改選校次序。 另外,網上填表時,家長需在30分鐘的使用時限於電子平台完成申請程序,如有需要可善用「儲存為草稿」的功能,於下次登入時繼續編輯有關申請。 家長在填寫選校次序時可要用心佈局喔,一旦學生同時獲兩所申請中學取錄,教育局便會將學生的選校次序和學校的《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備取學生名單》作配對,屆時學生將會按選校次序獲派其首選的中學。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乙類收生會使用計分辦法準則收生,學生會因為父母或兄姊與學校的聯繫而有不同額外分數,學校會根據相關分數收生。 如果子女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得學校取錄,家長就可以帶同子女到該校註冊小一入學,該申請不會進入統一派位階段。
學生的學術表現都是每個學校重點評分的部分,尤其是傳統名校,成績比重或許會更重,比如聖保祿學校及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學術部分都佔了40%。 因此家長在為子女選校時,也應該對子女在校表現有更多了解,再配合各中學的名氣及口碑(banding)來選校,有望增加取錄機率。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2025 參與中學自行分配學位的學校都將按各自的辦學理念和特色設定收生準則及比重,自行取錄適合的學生,並無採用「世襲」或「計分」法收生(部分學校仍有「聯繫」分)。 由於全開英文班的賽馬會體藝中學未列入選校表,故扣除該校的學額,全港中學共提供14946個中一自行分配學額,較本學年減少40個。 其中灣仔玫瑰崗中學在2025學年完結後停辦,下學年不再招收新生,加上北角協同中學減少10個,故共縮減40個學額;此外,原屬南區的明愛胡振中中學,明年9月將與東涌的明愛華德中書院合併,也是南區學額減少的原因之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中學
如果子女已經接受直資小學的小一學位,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官立或資助小一學位。 參考去年的安排,預計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將於2023年11月中至下旬公布。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2025 家長需要於指定日期(一般為公布結果後的數天內)到學校為女子辦理註冊手續。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如果家長未有於指定限期內辦理註冊手續,會被視為放棄自行分配學位。 乙類收生會根據「計分辦法準則」收生,限額不少於該校小一收生學額總數(即包括自行分配及統一派位)的20%,學校不可進行任何形式的考核,包括筆試及面試。 自行分配學位將於2023年1月3日至17日期間接受申請,統一派位則於2023年4月中旬至5月初期間選校。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教育局今向應屆小六生家長派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 首推電子平台附使用懶人包
家長選擇學校時應先對學校有充分認識,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傳統特色、宗教、收生準則及其發展和運作等,以衡量學校是否配合子女的能力、性向及興趣,從而作出適當的選擇。 家長可參考《中學概覽》(/secondary)或學校網頁提供的相關資料。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2025 如學生獲選為正取學生,家長會於明年3月27日透過電子平台或學校收到通知。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2025 局方表示,家長收到的兩份電子或紙本申請表,分別代表選校的優次意願。 此外,家長也切勿同時經電子平台和以紙本申請表為同一名子女遞交重複申請。 教育局公布,參加2024年度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小學明日可領取《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樣本: 申請程序
如果子女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獲學校取錄,該申請就會進入統一派位階段。 同屬「循環式平衡班級結構」,位於東區的張祝珊英文中學,明年的自行分配學額減少10個。 校長歐振強表示,雖然今年學生人數稍有上升,但中一剩餘學額仍多,如家長心儀「英中」,仍可嘗試在「自行分配學位」選校時,兩個志願皆選「英中」,避免如選「一中一英」,有機會被派「中中」,失去統一派位再選校的機會。 此外,他強調選校時需考慮子女升學組別和學術能力等,同時可因應宗教、學校設施、發展重點和高中課程等因素選校。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鼓勵家長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向中學遞交申請表及個別學校所要求的其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