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政府統計處近日出版《2021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報告書,當中提及全港家庭所有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7,500元,與2020年相同;但較2019年少1,500元,其中在18區內,中西區的月入中位數最高達42,000元。 住戶月入中位數 住戶月入中位數 病人/申請人可瀏覽醫管局網頁內短片,簡單了解申請事項(短片一:「醫療費用援助知多啲」)及覆核程序(短片二:「覆核程序要留意」)。 病人/申請人必須正式提交申請,並符合上述申請資格,包括通過醫務社工之經濟審查,方可獲基金資助。
社會福利署(社署)透過為營辦課餘託管服務的部分機構提供額外的收費減免名額,以推行加強課餘託管服務,於平日晚上、星期六、日及學校假期提供延長服務時間。 服務內容包括功課輔導、家長教育、社交及發展活動、小組活動,社區服務或參觀。 國家外管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去年內地經常帳順差4175億美元,僅次於2008年的歷史最高值,按年增長32%,順差規模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2.3%,繼續處於合理均衡區間。 王春英表示,去年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685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貨物貿易出口3.4萬億美元,增長5%;進口2.7萬億美元,增長1%;進出口規模亦創歷史新高。 她又指,今年儘管外部環境仍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但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效果持續顯現,經濟運行回升趨勢進一步鞏固,有利於國際收支繼續保持基本平衡。
住戶月入中位數: 【最新統計】2020年住戶月入中位數$27,000 中西區超越灣仔成最高收入榜首
貧窮問題複雜而多樣,扶貧方式亦不只一種,樂施會新一年的「貧窮說」公眾教育活動以「Together 住戶月入中位數2025 Empower!」為主題,代表樂施會與夥伴團體一起結合力量,一起為貧窮人建立面對逆境的能力,讓扶貧效果持久深遠。 及後,樂施會將進一步聚焦關注基層兒童的營養狀況,與家長同行,協助他們長遠掌握營養知識。 住戶月入中位數 我們發現基層家長的營養知識普遍薄弱,令他們的小孩較易有偏食習慣。 另外,有不少出租公屋的觀塘區,住戶居於自置居所的住戶百分比亦是18區中最低,為30.9%。 從圖中可見,87個港鐵站的屋苑中,西環寶翠園的住戶月入中位數最高,有一半的住戶月入少於93,580元,另一半則是高於93,580元。
- 訂閱經一Patreon後,更同時能閱覽投資名家專欄與分析,及投資專題報道。
- 樂施會認爲,檢討有關周期是一個良好契機落實「一年一檢」,建議有關調整必須能追及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符合「一養一」原則,及高於平均綜援水平,確保基層工友工資追得上通脹。
- 俄羅斯央行決策層維持基準利率在7.5%不變,符合彭博調查的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測。
- 2007年至2017年間,小型單位樓價及租金升幅是同期家庭入息中位數的近5倍半和近2倍。
- 全港18區中,中西區蟬聯全港最高月入中位數地區,達4.2萬元。
- 我們發現有15.8%住戶的實際租金,高於估算租金兩成的水平。
該報告書指,中西區有62.2%的住戶每月入息在3萬元或以上,該區去年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40,900元;而前年入息中位數最高,達到44,100元的灣仔區則在去年急跌至40,000元,跌幅近10%。 去年全港住戶入息最低的是觀塘區,與前年一樣,該區去年入息中位數是21,700元,較前年少800元,區內21.9%的住戶月入在一萬元以下;其次是深水埗區,該區的住戶每月入息為23,000元,當中21.5%住戶月入在一萬元以下。 根據資料,私人房屋「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為$47,900,與公營租住房屋住戶的月薪$25,600相差$22,300,私樓人士的月薪幾乎比公屋住戶的多出一倍。 在報告中談及兩種收入,當中「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是指除了外籍家傭外,至少有一名成員從事經濟活動的意思。 當符合入息限額後,若其家庭資產相等或少於所需項目預計費用/按金(如適用)的兩倍,同時不超過與其家庭人數對應的「全數資助的資產總值限額」viii(見表五),病人一般可獲得基金全數資助。 若家庭資產相等或少於有關項目預計費用/按金(如適用)的2倍但高於與其家庭人數對應的「全數資助的資產總值限額」,或其家庭資產高於有關項目預計費用/按金(如適用)的2倍但不超過3倍,病人便需要分擔部分所需項目的費用,而分擔額上限一律為病人家庭資產的25%。
住戶月入中位數: 香港人口普查(三)經濟特徵
調查結果顯示,近四分之三「有兒童住戶」入息在貧窮線以下,34%過去三年曾經搬遷至其他劏房,而大部分均期望在搬遷後為孩子家人改善住屋環境。 雖然逾半數搬遷後居住面積增加,住屋環境稍為得到改善,但住屋開支令他們的經濟負擔增加不少,其中69%表示搬屋後租金增加,逾七成(74%)更因搬遷而幾乎耗盡積蓄,59%因搬遷問題導致情緒低落。 在2021年,逾半工作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每周通常工作40至49小時,而每周通常工作時數的中位數為44小時。
- 近呢十年,隨住唔同嘅新鐵路項目落成,港鐵車廂入面個路綫圖不斷延伸,大家想去邊都變得方便快捷!
- 薛凱琪(Fiona)近年將工作重心放於內地,日前拍攝內地綜藝節目《無限超越班》休息期間以古裝造型自拍食杯麵作宵夜嘅短片並上傳至小紅書,不過就被網民質疑造假,覺得佢喺到扮食杯麵。
- 撇除22.7%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後,只有3.0%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少於8,000元。
- 在2021年,有134萬5歲及以上人士曾於過去5年遷居,佔全港5歲及以上人口的18.7%。
- 調查發現,受訪住戶的房屋開支負擔沉重,有近三成(28%)以一半或以上的月入繳交租金(即租收比50%或以上)。
- 買樓其實不是靠入息,而是靠儲蓄,如果買樓是不需要付首期,只需要靠入息證明便可以,便沒有那麼多投訴,但現在的銀行無論申請人的入息有多少,他們最少要自備3成首期,沒有首期,入息合資格也沒有用。
- 職津計劃將於四月一日實施改善措施,包括容許一人住戶申請、放寬入息限額、容許住戶成員合併計算工時、增設一層工時要求讓合資格住戶領取較高的津貼、調高津貼金額,以及增設一層四分三額津貼。
在2021年,居住在私人永久性房屋的人口佔總人口的52.9%,較2011年增加1.4個百分點。 住戶月入中位數2025 而居住在公營租住房屋及資助自置居所房屋的人口分別佔29.3%及15.7%,較10年前分別下跌0.2及1.4個百分點。 沒有15歲以下兒童的家庭住戶比例,由2011年的74.6%顯著增加至2021年的78.9%。
住戶月入中位數: 香港女子跳高代表楊文蔚
此外,當局更應將相關停工標準同時納入其中,如外判商拒絕須面對檢控及被扣分,影響外判商下次中標機會。 在年齡方面,全港整體的年齡中位數是44歲,年齡中位數最高的是黃大仙區及沙田區,為45歲;而離島年齡中位數則最低,為40歲。 勞動人口的年齡中位數方面,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下,中位數最高的是南區,為45歲,而最低則為離島,為41歲。 住戶月入中位數 中大學生事務處社會及公民參與組主任梁啟智博士製作的《港鐵沿線屋苑住戶月入中位數》,比較港鐵87個站沿綫屋苑住戶的月入中位數,發現香港貧富懸殊的情況嚴重,隔一條街收入可以相差幾倍。 住戶月入中位數 他指難以估計今年情況,但料現時疫情較去年緩和,僱員的收入應較好,但強調僱員入息報告未有反映失業僱員的情況,實際的經濟情況或較差。
住戶月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9大行業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比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的經濟援助(例如:鼓勵就業交通資助計劃、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公共福利金計劃內的津貼,如普通傷殘津貼、高額傷殘津貼、長者生活津貼、以及高齡津貼)及關愛基金援助項目提供的津貼,都不會被列入家庭入息之內。 政府統計處今(30日)出版《2020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住戶統計資料》報告書,當中統計了不同分區的住戶入息、婚姻狀況、教育程度、性別及年齡分布等。 去年本港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較前年下跌,每戶平均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7萬元,比前年下跌1700元,據資料,全港收入最高地區是中西區,住戶的月入中位數為4.09萬元,觀塘區收入最低,中位數為2.17萬元,兩者月入中位數差距為1.92萬元。 據統計處最新發佈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8,800元。 若按各大行業劃分,「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是收入中位數最高的行業,達到23,000元;至於薪酬最低的為「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月入中位數為15,000元。 香港去年住戶入息中位數減少近6%,其中灣仔區跌幅尤見明顯。
住戶月入中位數: 統計報告
遷往香港島的住戶的每月收入中位數為55,980元,比遷往其他區域的住戶的月入中位數為高。 然而須注意的是,就那些沒有曾作內部遷移的住戶而言,香港島住戶的每月收入中位數也較其他區域的住戶為高。 男女均趨向遲婚,20至49歲人口中從未結婚的比例在過去10年間有所上升。 有關升幅(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在30至34歲的男性及25至29歲的女性中尤其顯著。
住戶月入中位數: 時事要聞排公屋逾3年非綜援戶 每月津貼最多$3900 料9萬人受惠
18區中,升幅最大為離島區,前年所有住戶月入中位數只有25,700元,去年卻增加了3,100元,至28,800元,升幅逾12%。 例如:我現時物業的總負債比例只是2成左右,這並不是因為我當初拿8成首期出來。 但「負債比率」是以「當年的負債」(其實是現在的負債,但負債每月還只會減少)作份子,「今天的樓價」作分母。 所以,全港入息中位數同買唔到樓根本無得討論,唐生據之而創立嘅買樓痛苦指數,懶人估佢係練坐禅功時便秘好痛苦時諗到嘅,信者便秘。 住戶月入中位數2025 香港地少人多,想覓得屬於自己的窩居並不容易,因此有人指在香港「有公屋是人生勝利組」,也有人認為置業住私樓才是最好的選擇,不過並非每個人都有上車的資格,這時候不禁令人好奇,到底香港人需要有多少收入,才可以成功買樓。
住戶月入中位數: 香港貧窮現況
【本報訊】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2021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報告書,去年全港人均月入中位數為2.75萬元,較前年上升500元。 住戶月入中位數 全港18區中,中西區蟬聯全港最高月入中位數地區,達4.2萬元。 深水埗區則取代觀塘區,成為全港最低入息中位數最地區,僅2.2萬元。 今年有10個地區的住戶月入中位數較前年上升,8區下跌,其中以離島區升幅最大,北區則跌幅最大。 政府統計處發表的2020年版《香港統計年刊》,顯示2019年度本地打工仔的月入中位數為17100元,家庭月入中位數為35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