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廣州中醫藥大學聯合香港、澳門地區大學和醫療機構等,成立多個中醫藥領域的粵港澳專業聯盟,如粵港澳中醫藥聯盟、粵港澳高校中醫藥基礎課教育聯盟等,積極培育粵港澳中醫人才。 廣州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24年,原名為「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 2017年成為國家首批「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0年更成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國家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單位,至去年再度入選為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看得出廣州中醫藥大學在廣東省醫學界的地位。 內地教育水平持續提升,愈來愈多香港學生選擇到內地升學。 2022/23學年,經文憑試報名確認的人數達4,890人,比對上一個學年增加2.2%。 至於會否考慮海外升學,李俊杰形容內地升學較為「親切、實際」,「畢竟有語言喺度」,又指即使在內地讀書,亦會有到海外交流機會,及後繼續升學亦可再選海外院校。
至於學費,科大(廣州)本科學費為10萬元人民幣一年,港生及內地生劃一收費。 學生亦會與科大清水灣校園共享實驗室儀器設備;而住宿費為2千元人民幣一年。 ▲莊醫師指加入位元堂是由於其百年老字號,除了品牌和中藥材品質具保證,其「師帶徒計劃」亦令新人容易上手。 內地讀中醫出路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台,港青的出路將更廣更闊。 佩瑩表示,規劃綱要給予香港和澳門很多特權,例如居住證和港珠澳大橋的交通便利等。 由於不少中醫的傳統理論初稿都是由文言文寫成,筆者曾經見過一個中大有關中醫藥的展覽,發現有大量的文言文解釋療效,例如李時珍《本草鋼目》,所以我覺得讀完中醫你應該都會更掌握文言文。
內地讀中醫出路: Chinese Medicine 中醫 讀咩
廣州中醫藥大學(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簡稱廣中醫)在2022中醫藥大學排名第3位。 2020年新冠肺炎期間,派出112名醫護支援湖北抗疫;同時亦派出專家代表中國赴馬來西亞協助防疫。 內地讀中醫出路2025 當中,在大學設施及大學學科上都屬於國內一流的「雙一流」大學,便有7間(附表中標示#的大學),分別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及廣州中醫藥大學。 最重要的是,保持對自己所從事的領域的熱情和持續學習的精神。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還可以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然而,無論中醫如何發展,如果中西醫融合是未來的趨勢,那麼對中醫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尤其是在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等相關研究領域。 對於中醫背景的學生而言,要正式從事中藥化驗工作,通常需要通過相應的考核和執業資格認證。 中醫課程、 中醫臨床見習、野外考察、中藥房見習、階段實習及畢業實習等則以廣東話或普通話授課。 另中醫藥學院亦成立多個科研小組,鼓勵學生課餘參加,以培養學生對科研的興趣。 據台港澳中醫學部於2月18日發布的「2022年北京中醫藥大學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簡章」(簡章),會在香港進行面試。
內地讀中醫出路: 【讀醫】想讀醫? 專科醫生話你知! 司徒達麟 醫生
此外中醫課程亦提供一系列選修學科,有助深入探討中醫進階知識。 中醫主要通過中藥、針灸等治療方法,幫助人體驅除病邪,恢復正氣。 其思維可簡約為攻補二類,依病情不同,施行攻或補、或攻補兼施。 傳統上,臨床進行攻補有八個方法,即「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稱為八法。 內地讀中醫出路2025 中醫理論一般都要求背誦,包括辨識各種中藥材及其功效﹑針灸需要辨認穴位等等。
- 校方於DSE最低入學要求為中文科及英文科達3級、數學科達2級、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達標、選修科目一達3級(生物、化學、物理、組合科學)、及選修科目二或M1/M2達3級。
- 政府衛生署也需要對藥物成分進行檢驗,以評估對人體的影響和副作用等。
- 不過,近年港人對中醫藥的接受程度和需求日增,包括應用中醫藥來治病和保健身體等。
中醫理論建基於中國哲學思想,並有強而有力的論證和推論。 以古代中醫實踐為主體的現代中醫學,按照中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說法,中醫學是一科「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很多人都批評中醫的藥理經不起西方科學的考驗? 內地讀中醫出路 中醫在古代已經存在一段很長的歷史,由三國時期,《三國志》中的華佗幫關羽「刮骨療傷」已有記載。
內地讀中醫出路: 內地升學|暨南大學 藥學屬雙一流
其中,能夠為愛好中醫的DSE考生提供系統化知識的是中醫學專業課程。 值得注意的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的中醫課程為雙學位課程。 學生在畢業時將攬獲中醫學學士和生物醫學理學士(榮譽)兩個學位。 在課程設置上,學生以學習中醫知識及實踐方法為主,同時也會學習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等學科知識,西醫學科內容達到30%的佔比。 在香港,想成為獲得具有行醫資格的中醫師,你需要修讀中醫學位課程,並通過資格考試,之後才能行醫;而如果是擔任中醫診所助理,也需要你具備相關知識背景。
- 新人往往欠缺實戰經驗,位元堂獨有的師帶徒制度,以及全方位培訓配套和彈性的員工待遇,讓他順利開展中醫師職涯。
- 學院在本港開設有10間直屬中醫藥診所,並配套中醫藥博物館、中藥標本中心及中藥數字化項目,可以大大開拓學生知識視野。
- 【Now新聞台】讀中五的王羽翹在廣州的港人子弟學校修讀DSE文憑試課程,明年就要應考,他希望入大學讀醫學相關科目。
- 雖然一開始處處碰壁,但佩瑩為了適應廣州的生活,特意每天看普通話的劇集或聽電台,還開了微博了解他們的文化,她又積極加入學校不同的協會,希望融入內地生活,其後更擔任過暨大的香港學生聯合會副主席。
現階段,中醫的出路確實不多,尤其是市場仍未成熟、未有完善中醫體制的時候,中醫可以揀的專科工種不多,話雖如此,但專科不一定要投身本行。 內地讀中醫出路 學習新的行業及吸收新的知識,將來於中醫體系在全世界建立得成熟的時候,使有「發圍」機會啦。 內地讀中醫出路 衞生署的科學主任向來係理科人的必爭之地,讀中醫的你其實都有資格分一杯羹,不過競爭一定很大,因為月入都5萬起跳。
內地讀中醫出路: 1 化驗
從一年級開始安排臨床見習於八所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教研中心進行,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臨床見習及病案報告。 四年級時將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進行為期四周的階段實習。 另外,六年級學生須按學院安排於國內著名中醫藥大學附屬教學醫院進行連續四十周的畢業實習。
內地讀中醫出路: 中醫學學士學位課程常見問題
一名修讀中醫的朋友對他說:「運動是吃年輕飯,你到四、五十歲時候搵工,會行下坡路。」他形容,朋友的一席話點醒了自己,他亦翻看了朋友的中醫基礎書籍,看到陰陽氣血等這些中醫名詞,興趣的種子已根植在心中。 李俊杰續指,最大考慮因素為學費,因為獎學金消息仍未公佈。 校方回應指,將設入學獎學金,金額方面視乎學生的入學成績,名額會由獎助學金委員會決定,不設固定名額,詳情亦會稍後公佈。 報考生需持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或非永久身份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並參與香港學文憑試。 JobsDB向全港二十個行業包活資訊及通訊科技界、教育及培訓界、廣告、媒體及出版界、互聯網及創企、飲食界等六千名從業員發出問卷調查,深入發掘他們對工作的期望。 欲知更多香港打工仔的訴求,可參閱jobsDB引才法則 (Laws of Attraction) 互動網站的按需分析。
內地讀中醫出路: 內地升學|7間屬雙一流 廣州中醫藥大學及暨南上榜
在中醫領域,中醫師的職業前景主要是在政府機構的中醫門診、私人醫院和診所等就業。 就像爭奪教席一樣,中醫師也需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內地讀中醫出路 考慮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將使你能夠深入探索中醫領域的發展,並為中醫與西醫之間的融合作出貢獻。 這將是一個具有挑戰性但也充滿機會的領域,並且對於中醫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如果你對中醫的研究和發展感興趣,這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職業選擇。
內地讀中醫出路: 科大廣州首參與內地高等教育展 學生:內地升學比到海外更親切實際
現成為註冊中醫(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要先修讀中醫課程。 現時香港有三所大學提供中醫學學士課程,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 三所大學中醫課程都是六年制,包括五年課程加上一年實習。 筆者有兩位學生於近年在內地的中醫藥大學畢業,其中一位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前年通過香港的中醫執業考試,並受聘於東華三院正式執業,他亦於工餘修讀香港大學兼讀中醫碩士課程,提升專業水平。
內地讀中醫出路: 中醫藥及醫療保健
衛生署的科學主任職位通常是由理科背景的專業人士擔任,因為這個職位需要對科學和醫學研究有深入的了解和專業知識。 作為一名讀中醫的人,你確實有機會在這個職位上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但競爭的確非常激烈。 中大是一所成熟的綜合型研究大學,課程資源上具醫學院、理學院、文學院的大力支持,同學能享有高質素的專科教育。 其後,他在大五赴廣州自費學習龍氏整脊療法,磨練推拿技術。
內地讀中醫出路: 出路3.進修研究生課程
而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是,港大中醫是一個為期6年的課程,所以要花費的時間自然會比其他課程多。 學生須修畢主修科目最少157學分,及大學核心課程所需之39學分,以符合畢業資格。 學生須於內地中醫院及香港中醫診所各專科進行臨床實習,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科及針灸科等。 以往,本港中醫師一直面對人手過剩的情況,加上來自內地的畢業生和中醫師,市場根本未能消化。
內地讀中醫出路: 香港缺乏西醫,中醫卻太多
中大中醫 JS4542 中醫學 同樣是一個為期6年的課程,課程的頭4年半是臨牀前期課程,之後的1年半便是實習課程。 內地讀中醫出路 中大中醫教學堅持傳統中醫學理念,透過啟導的方法,讓同學探索傳統中國文化的內涵,培養同學運用傳統中醫的思維方法。 他估計,現時中藥畢業生的起薪點約1.4萬元,一般會擔任藥廠或政府部門監測中藥工作,甚至貿易、化驗,亦有部分學生擔任研究生;陳指,現時政府部門及業界內,約8成人員來自浸大的中藥課程畢業生。 此外,浸大亦在2001年開辦全港首個中藥學士課程,浸大中醫藥學院中藥課程主任陳虎彪指出,不少學生誤會課程是學「執藥」,但課程除了學習藥用學名,更要學藥用拉丁語、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將來可以從事藥物開發研究。
此外,政府投放資源不足,又沒有相關醫院提供全面的中醫藥醫療服務,以致本港在培訓中醫師或中醫藥臨床研究等方面都遭遇困難。 中國教育交流(香港)中心主任鄭躍亦稱,今年報名「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人數總體趨勢保持穩定,DSE放榜後更接到大量學生及家長諮詢內地升學,選擇醫學專業的人數比例亦按年有增長。 如果你對這個職位感興趣,我建議你積極追求學術和專業的發展。 內地讀中醫出路 除了完成中醫學位外,你可以考慮進行相關的研究或進修,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和增加競爭力。 同時,參與科學研究項目、發表論文和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也能增加你的專業聲譽和可見度。
重要的是,無論你從事哪個職位,都要持續學習和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這可以包括參加進修課程、研究最新的醫學文獻以及與其他專業人士交流和合作。 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努力工作,你可以在中醫領域中建立自己的聲譽和專業地位。 內地的中醫藥大學過去兩年通過免試錄取計劃的招生要求都只是3322,而且名額充裕,更遠低於香港3所大學中醫課程的錄取標準。 內地讀中醫出路 對於15歲以上、具備中三到中五學歷的人士來說,修讀中醫學士學位會比較困難,如果有意做中醫師或中藥相關行業,那麼可以先從入行門檻較低的中醫診所助理開始做起。 中醫診所助理的工作包括前台待客、協助配藥煎藥、處理文書、協助診療等,人工在11k-18k之間,平均人工14k。
其中,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和上海中醫藥大學是其中的佼佼者,香港3所大學的中醫教授不少都是聘自以上幾所名校。 港大的中醫學士學位課程由中醫藥學院和李嘉誠醫學院的教師教授。 學生將會學習基本的現代生物醫學知識,並掌握傳統中醫理論。
內地讀中醫出路: CUHK Chinese Medicine 中醫課程
隨着世界各地逐漸接納中醫藥產品服務,本港近年的中醫藥發展亦有顯著上升的趨勢,而中醫診所及服務更逐漸成為本港醫療系統中,日趨重要的一環。 南方醫科大學前身為中國人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創建於1951年,於1979成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改為現時的校名。 暨南大學是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家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管理。 內地讀中醫出路 在診斷過大量病例、積累了足夠經驗及聲譽之後,你才可能獲得較滿意的收入、並獨立開設中醫診所。
對於剛畢業的中醫師來說,他們可能需要忍耐一段時間才能獲得突破。 內地讀中醫出路 內地讀中醫出路2025 如果你對中醫有熱情,可以從中醫助理的職位開始,這樣可以逐步累積經驗和技能,並且得到更有價值的指導。 中醫學(Chinese Medicine)是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族且至今已有千年歷史的傳統醫學。
不過,現今的就業狀況比20年前大有改善,就業率基本達到100%,平均薪金也較當年提高不少。 近年浸大中醫畢業生約有兩成選擇繼續升學,其餘主要在18間醫管局三方協作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大學的診所及私人診所工作。 港大中醫課程 JS6482 中醫全科學士 為學生提供交換計劃,錄取的同學可以獲得前往上海中醫藥大學修讀中醫學相關課程的機會。
學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交流計劃,體驗不同學習環境,接觸多樣學習課題。 課程設有短期交流計劃,讓學生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結識當地朋友,開闊學生的眼界和視野。 書院各有宿舍,舉辦各種活動,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訪計劃,研討會,師友計劃,社區服務,語文、資訊科技和領袖才能訓練等等,還有多種學生社團組織的課外活動。 書院亦提供多個獎學金和經濟援助計劃予本科學生申請,使其能充分發揮個人成長的潛力。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督導 譚家雄 到外地升學,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下,感受異地風情,與當地學生談笑風生,提升… 此外,建立良好的專業網絡和與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保持聯繫也是很重要的。 由於不少中醫的傳統理論初稿都是由文言文寫成,筆者曾經見過一個中大有關中醫藥的展覽,發現有大量的文言文鮮釋療效,例如李時珍《本草鋼目》,所以我覺得讀完中醫你應該都會學識了閱讀文言文。
內地讀中醫出路: HKU Chinese Medicine 中醫課程
若你喜愛中國文化,又有志從事醫療專業,中醫必定是你的首選。 不過,近年港人對中醫藥的接受程度和需求日增,包括應用中醫藥來治病和保健身體等。 坊間的中醫診所數目不斷上升,市場不斷擴大,預期業界人手需求將不斷增加。 而業界亦逐步走向制度化及專業化,對從業員的要求愈來愈高。 中醫領域中有一句俗語叫做「薑係愈老愈辣」,意思是經驗豐富的中醫師更具價值。
相當於香港學生可以首先考慮表中14間獲香港承認的內地中醫藥大學,讓打算日後在香港註冊成為中醫師的道路更平坦。 從2023年1月1日開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轄下中醫組所列出認可的31間內地中醫藥大學課程,都是數一數二的,當中差不多一半都有參與「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DSE免試招生計劃)。 中醫藥發展基金(CMDF)「中醫藥發展基金」的「中醫藥從業員培訓資助計劃」主要資助中醫師及中藥從業員等參加合資格課程。 內地讀中醫出路 本課程已加入『中醫藥發展基金』合資格培訓課程名單內。 內地讀中醫出路 他續稱,課程在1998年開辦,首屆畢業生起薪點約6,000元,但隨着註冊中醫師制度落實、各區的中醫診所增多,去年畢業生起薪點高達21,500元,逾8成人從事中醫,其餘則繼續進修。 學生於第一及第二年級須修讀大學核心課程, 有助學生透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及探索人類經驗。
為表揚和肯定新生及在讀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優秀表現,中醫學院及大學設有多項獎學金計劃。 學院會向大學提名合資格的學生,獎勵和培育有志服務社會的人才投身中醫專業。 關於實習的模式,學生一般需要經過跟診、試診和相對獨立診療(在帶教醫師指導下診治)三個階段。 學院亦鼓勵學生參加學術活動,包括所在實習地點安排的病例討論、學術研討、專題研究和臨床經驗交流等。
近年學校聯合港、澳地區大學成立粵港澳高校中醫藥聯盟,又在澳洲和瑞典等地區成立7個中醫藥海外中心,包括「中美中醫藥教育研究基地」在內的3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並開設特色品牌課程及交換生項目。 內地讀中醫出路 學校現有直屬附屬醫院4所,與政府共建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31所。 在校港澳台學生及外國留學生約有2218人,其中香港學生886人。 有關中醫學課程獲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轄下中醫組認可。 附表中黃色部分顯示的則是參與DSE免試招生計劃的大學,共有14間,包括7間「雙一流」大學。
內地讀中醫出路: 臨床中醫
由於科學主任的職位待遇相對較高,月薪起點較高,因此吸引了眾多人才競爭這個職位。 內地讀中醫出路2025 不僅需要具備相關的學術背景和專業知識,還需要在相關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表現才能脫穎而出。 中六學生家長楊先生指,本地與內地升學的意願各佔一半,「也是給兒子多一個選擇」。 內地讀中醫出路2025 ▲位元堂大部份店鋪均保留傳統百子櫃,亦是坊間少數提供中藥飲片的中醫藥店,莊醫師認為飲片比中藥夥粒有更高療效,一般會建議患者服用飲片。 雖然一開始處處碰壁,但佩瑩為了適應廣州的生活,特意每天看普通話的劇集或聽電台,還開了微博了解他們的文化,她又積極加入學校不同的協會,希望融入內地生活,其後更擔任過暨大的香港學生聯合會副主席。 中醫學運用整體觀念,並重視治病求本,自古以來對防治疾病及維持健康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