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較早意識到「死亡」,願意坐下來商討插喉與否等問題,很多事也能迎刃而解。 現時社會上很多人對紓緩治療有誤解,認為接受紓緩治療的病人是晚期病情,入住寧養院只是等待離世。 提 升 病 人 生 命 的 質 和 量 , 是 醫 護 人 員 的 天 職 。 醫 護 人 員 會 在 病 者 不 同 的 疾 病 階 段 , 適 切 地 調 整 治 療 的 方 案 , 務 求 兼 顧 並 平 衡 治 療 的 質 和 量 。
- 癌症是複雜難治性疾病,不要迷信靈丹妙藥,單一治療效果有限,系統綜合治療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十分重要。
- 有時看到新聞報道有人突然猝死,很多也是心臟病發失救而死。
- 中心透過個人輔導服務、病人支持小組、心理教育、講座及相關活動以支援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渡過各樣挑戰。
- 治療癌症除了手術切除外,於正常治療情況下,還會用電療或放射治療擊退癌細胞。
- 由獲取網上報價、付款、到申請索償,全程網上辦妥。
當患者的免疫系統正對抗癌細胞入侵,又或者正接受癌症治療,人體其實需要比平日更多的熱量和蛋白質提供能量和促進組織修補。 飢餓療法有機會先餓死正常細胞,甚至導致患者缺乏基本能量和蛋白質對抗癌症。 高蛋白質飲食則有助癌症患者建造和修補細胞組織,提升他們在治療期間身體復原的速度,尤其當癌症患者接受外科手術、化療、放射性治療(電療)治療後,身體會消耗大量的蛋白質修補組織和對抗感染。 紓緩治療癌症2025 註冊中醫師黃韻婷博士指,只要中西醫在治療癌症病人時配合得當,對幫助術後恢復、紓緩症狀等方面甚有助益。
紓緩治療癌症: 專科門診及日間服務
針灸止痛其中一個機理,就是透過刺激穴位,令腦部產生腦內啡。 其次,結合腫瘤生物學特徵和抗腫瘤藥理的現代研究,許多抗腫瘤中藥的細胞毒作用並不強,但在抗炎、調控腫瘤信號通路,調節腫瘤微環境、抑制腫瘤幹細胞和腫瘤免疫調節等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診斷——病證結合:辨西醫的病,辨中醫的證(根據西醫的病(確診肝細胞癌或膽管癌)和TNM分期,辨中醫的證型),辨證要點為濕、水、瘀、毒、風、熱、寒、鬱、虛(氣血陰陽)。 同時必須結合現代西醫的診斷,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不是辨中醫的病,而是辨西醫的病),才能做到中西醫結合,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發揮中西醫所長。 音樂治療師跟據病者持別要求,播放病者喜歡聽的音樂,或為病者伴奏,讓病者高歌一曲。
紓緩治療的對象為患有危疾重症的病人和其家人/照顧者。 危疾重症包括癌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如腎衰竭、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及腦神經科疾病等。 「你認識兒童紓緩服務嗎?香港有這類服務嗎?」如果在23年前問從事兒科工作的醫護人員這個問題,我相信答案應該是「不認識」。 對絕大多數的公眾來說,甚至不知道兒童也會患上癌症。
紓緩治療癌症: 紓緩治療及癌症/晚期疾病照顧參考視頻
我們的電療設施主要包括了四台直線加速器,一間後裝置治療室,一個表層治療X光機和一部CT掃描模擬器。 透過先進的電療方案電腦設計軟件及精密的數碼造影核證系統,我們能夠提供高準確度的三維和四維治療。 此外,本部門亦提供放射同位素如碘131服務,以治療甲狀腺等疾病。 除了惡性腫瘤外,放射治療亦會用於一些良性的病變。
接受紓緩治療服務並非「等死」,反之,紓緩治療尊重生命並看死亡是自然過程,以人為本,樂觀面對生老病死,提高病者的生活質素為目標。 紓緩治療著重於病人在世時的生活質素,通常令病者飽受痛苦煎熬的是肉身的疼痛未受控制,以及心靈重擔 (如恐懼、憂傷、掛慮家人等) 未能卸下所致。 紓緩醫療團隊積極關顧末期病者,務求使病者能在生命的最後旅程,得到合適的專科醫護服務,活得舒適安寧和有意義。
紓緩治療癌症: 中醫話
基金會於1998年設立內地首間免費為貧困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服務的寧養院,提供全人、全家、全程照顧的家居鎮痛治療和社會心理支援等方面的寧養服務。 迄今計劃共捐資逾8億元港幣,惠及內地及香港42間寧養中心逾21萬名癌症病人。 紓緩治療癌症 紓緩治療並不限於醫院內,透過醫護人員的定期探訪,在家中向病者提供醫療及支援服務,令家人的需要亦得到照顧。 在家中同樣可享有很好的醫療服務,所有接受紓緩照顧的病人背後均有一隊專業醫護人員,如醫生、護士、醫務社工、輔導員、治療師及義工等支援照顧。
紓緩治療癌症: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香港島 )
中西醫都有自己的個體醫學,但有不同的哲學理念、醫學背景和診療手段,中西醫要在個體化診療上進行溝通,首先,要回答一些有關中醫的重大的科學問題,如經絡的本質是什麽? 同一個病可能有不同的證,治療也就不同,而不同的病可能有相同的證,治療可以相同。 因為肺癌本來就是很多不同種類的疾病,只不過其共通點是細胞不受控制的分裂。 家中的照顧者(例如親人或外傭)由於需要長時間貼身照顧,不能獨留病者在家,故需要有足夠的支援。 而照顧者需要對病人的疾病有簡單的知識,並且懂得簡單的技巧,例如讓病人服藥、餵飼病人、替病人在床上轉身、處理大小便、幫助沖涼等,這些都是實際要解決的問題。
紓緩治療癌症: 抗癌,我有計
以往紓緩護理表示病者己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祇在等死。 他們懼怕一旦接受紓緩護理,醫務人員不再重視他們,不會給予應有的治療,這會縮短他們的壽命。 相反地,研究証明好的紓緩護理除了令病者和家屬比較舒服外,病者亦可能活得更長久些。
紓緩治療癌症: 癌症病人胃口差、疲倦、疼痛、血小板低下…中藥紓緩癌症(下)益氣健脾 食得瞓得
在西醫看來,癌症是一大類在不同組織器官惡性增生的疾病,由於在不同的組織器官,其惡性腫瘤的癌細胞特性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特性是癌細胞增長迅速,不受控制,而且會向周圍組織器官轉移擴散。 可見,癌症的特徵,是基於組織細胞學、分子生物學和顯微鏡技術等界定出來的。 因此,不管各種實驗室和影像學診斷技術如何進步,癌症的診斷金指標一定是血液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學的診斷標準,現在的精準診斷也是在這一基礎上通過分子基因診斷和其他輔助診斷及數據分析等來完成的。 中醫治療源遠流長,從古代開始便有醫治癌症的紀錄。 在這篇訪問中馮奕斌教授和我們討論中醫如何治療癌症(並以肝癌為例詳細闡述)。
紓緩治療癌症: 相關網站
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在香港,醫管局把晚期病人定義為患有嚴重、持續惡化及不可逆轉疾病的病人,而且對針對病源的治療毫無反應,預期壽命短暫,僅得數日、數星期或數月的生命。 紓緩治療癌症2025 病人有更大的健康管理自主權,是體現對病人的尊嚴的重視,因為病人的需要不單是身體上的照顧,亦有心理上及社交上的需要。 紓緩治療主要用於末期癌症病人,和以上的治療取向不同,它不強求痊癒,而是致力讓病人舒服安樂地走完人生路。 癌細胞是變異的細胞,本來,有專門的免疫細胞負責剷除它們,但有的癌細胞會長出一層「外殻」,讓它們能瞞過免疫細胞,不受威脅,大舉增殖。 而免疫治療,就是用藥物令免疫細胞能夠識別癌細胞,「賊仔現形」而消滅之。
紓緩治療癌症: 西醫
可是,香港的生死教育長期不受重視,學生從小就沒有常規的死亡教育,有學者指社會對紓緩治療的認知較少,就連醫護人員的認知情況亦未如理想。 如何加強大眾對死亡的認識,及善加利用社區及家人作為支援病人的最強後盾等問題,值得社會反思。 日間支援:為病人提供專業醫療和護理,以紓緩家屬在家照顧病人的壓力,並透過社交及康樂活動,提高生活質素。 希望能夠「好死」,正如中國人所說的「老有所終」?
紓緩治療癌症: 膀胱癌|港婦排血尿揭患膀胱癌 靠1治療方法免切膀胱
有長久關係的家庭醫生最好也是成員之一,他的參與有助於照顧的連貫性,讓病人確信他並未被放棄。 最初紓緩護理衹是提供給那些末期癌症病人,但今日的紓緩護理目標包括那些非癌症病人和那些未達到末期的病人。 紓緩護理亦並不限制於癌症病人,對象包括患愛滋病者、肝臟或腎臟衰竭、心臟衰弱、肺氣腫和神經系統病等,甚至延伸至加護病房(即深切治療部)的病人。 除末期病人外,這措施有時亦適用於得病早期,可以和試圖治癒性的治療方法同時進行。
紓緩治療癌症: 膀胱癌治療方法1:重建膀胱手術
攝取過多高飽和脂肪只會對患者的心臟、心血管和消化系統造成負擔,有機會令病情雪上加霜。 故此,患者應盡量避免高飽和脂肪食物,例如:牛油、全脂乳製品、椰子油、蛋糕、肥豬肉等等。 攝取充足的熱量能助患者自體細胞有能量對抗癌細胞,避免身體因熱量不足而要轉化蛋白質作能量使用,令蛋白質不能發揮其修補組織的作用。 黃醫師認為病人食用保健品無可厚非,但事前最好先給醫生過目。 她曾遇上病人直接拿出藥草來詢問,即使醫生能辨別藥草,但對其種植過程、加工工序等毫無所知,不能跟藥物名冊上的中藥相提並論,絕不宜自行食用。
免疫治療藥物(Immunotherapy 紓緩治療癌症 Drug)屬抗體類,當抗體識別出癌細胞,便可從不同途徑啟動自身的免疫反應,消滅癌細胞。 則是針對各種癌細胞生長及存活的特性,更準確地抑制並消滅癌腫,同時減低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標靶藥物的施用方法包括:口服、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 研討會開幕儀式由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教育)李民瞻教授、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助理院長(私營界別)張志偉醫生、李嘉誠基金會高級項目經理羅慧芳博士,以及慈山寺堂主天文法師主持。 我曾經去過台灣實習,那裡的紓緩治療團隊有音樂治療師,這種安排在香港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看到有一位先生一首歌也不肯唱,但他太太還是在床邊唱給他聽,他和太太都抒發了情緒。
雖然東區醫院協助提供寧養院的名單,但哥哥坦言,就算是普通的寧養院如癌症復康中心,每個月的住院費兩三萬元起,自己是退休人士,也有家室子女,財政上難以負擔。 紓緩治療癌症 晚期照顧貼士:要瞭解患者心裡的想法,陪伴與細心聆聽是關鍵。 家屬可以從面對病情事實和鼓勵對話紓解恐懼,也可以透過一些日常小行動,如請患者幫忙倒一杯水,讓患者為家人付出;鼓勵患者穿喜歡的衣服等,都能保持其自信心和自我價值。
從不同的角度去關顧臨終的病人及家人,紓緩護理使臨終病人逐漸獲得更為人性化的心理照顧。 病者與醫護人員的心靈彼此連結,讓這場人生的告別,變得更圓滿。 本部門的A9和H1病房,為需要住院的癌症患者提供跨專業的專科及紓緩護理住院服務。 這支由腫瘤科醫生、護士、放射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醫學物理學家、藥劑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醫務社工、營養師及義工所組成的專業團隊,致力為住院病人提供身、心、靈的全面照顧。 除此之外,服務亦包括為家居照顧者及住院病人本身提供基本訓練,讓病人在出院後得到更合適的家居護理。 的專業團隊由註冊護士和社工組成,旨在倡議兒童享有紓緩服務的權利;提升生命有限的危重病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的生活質素,在身心社靈方面予以周全照顧;並支援在社區的生命晚期護理。
紓緩治療癌症: 膀胱癌治療過程
應該多和病人溝通,然後用治療去配合他,去迎合他的心意。 延長壽命固然重要,但給病人真正需要的護理更值得重視。 病人既然知道無法治癒,對死亡有所覺悟,明白可延長生命的時間也是有限,他們所注重的是死得有人性尊嚴,真正需要的是病徵和其他痛苦的緩解及精神上的支持。 晚期治療除了包括以病為本的專科治療,以人為本的紓緩治療所佔比重亦會隨疾病階段往後而增加。 服務形式除了住院服務,亦設日間寧養服務和哀傷輔導等。
Christopher Hospice,這是世界上第一所寧養院。 從人道角度看,深切治療與生命維持系統是不適用於臨終病人。 為了保護衰弱的病人,將他們放在無菌的環境中,被最新醫學科技和消毒設備包圍,和他們的家人、朋友、子孫和寵物隔離。 在最後關頭,為了防止親友的臨在防礙搶救生命,他們被送出病房外。 殊不知這些醫護機制是極度野蠻,令病者祇有孤獨地離去。 紓緩治療癌症2025 對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他們會從宗教角度追尋靈性,理解自己和他們信奉的神的關係。
由臨終病人身上,我們更能了解自己,更能體會生存和生命的意義。 深切省思以病者和家屬為中心的醫療倫理,並體認醫生的渺少和專業的極限,以及整體的醫療團隊對病者和家屬的重要性。 化療在各種治療癌症方法中擔當一個重要的角色。 它利用藥物來殺死癌細胞或控制其生長,從而緩解症狀。 化療主要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進行,可單一或與其他治療方法如放射治療或手術等合併使用,以提升治療效果。 化療程序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的一般會安排在本部門位於F4的綜合化療及日間護理中心(ICDCC)內進行,其他的則會在部門的A9或H1病房內住院進行。
紓緩治療癌症: 癌症飲食和營養
又或是香港人的生活太忙碌,根本很少留意身體的變化,病發了也不知。 紓緩治療癌症 而有部份癌症患者在治療後,即使體內沒有癌細胞,卻仍會有疼痛的感受,可能的原因包括傷口孿縮纖維化,感覺神經受損,例如頭頸部癌症患者已切除病灶,但仍會感到程度不一的疼痛。 很多癌症病患對於癌症的恐懼,除了面臨死亡風險的陰影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罹癌伴隨而來的各種疼痛問題。 根據馬偕醫院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53.5%的癌症患者有過疼痛的困擾,其中感覺疼痛程度嚴重的比例高達35.2%,顯示疼痛問題成為癌症患者面臨的重大問題,無法忍受的疼痛甚至可能會讓患者喪失求生的意志。
紓緩治療癌症: 癌症病人的飲食禁忌
除關顧病者的身體舒適健康外,他們還是病者最重要的心靈支持者,是病者發洩情緒的對象。 紓緩治療癌症 因此,這些照顧者亦可能有身心靈的問題,他們亦同時是紓緩護理的接受者。 但仍然有不少病人在診斷出癌症時就己是在不能痊癒的階段。 有些癌症在治療後暫得緩解,又因復發而轉成不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