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數個月,市建局將派出專責個案職員,逐一接觸項目內的前社員和業主,以及由前合作社社員組織的法團,盡力解說,解答他們的疑問,爭取他們接納收購,讓試點項目順利推展、公共和土地資源得以有效運用,惠及更多市民。 若連同市建局需為有關單位的劃一補地價呎價和原本需向政府繳付的補地價呎價的差額作出的補貼計算在內,約九成未補地價合作社前社員的單位,市建局在其涉及「七年樓呎價」的實際支出,將會超過每平方呎20,000港元。 至於六十六歲的林太,一家七口居住在南角道的唐樓單位逾二十年,打通共七個單位,裝潢非常寬敞,多次強調「好想繼續住喺度」,形容重建是意料之外。 她續稱,在港島區也有物業,但獨愛九龍城社區,因為交通買菜便利,「呢度比較街坊啲,可以着對拖鞋落街」。 資料顯示,盧華家族相關人士於區內亦有發展項目,包括早年併購的啟德道49至55號(單號),現已發展為新盤AVA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55,涉及88伙。
相反,如果舊樓夾在新建高樓大廈之間,地盤面積細,發展商再起,也只能夠起到單幢樓,除非所在地段非常搶手,否則都未必會是地產商的首選。 值得留意,特首李家超於 2022 年施政報告建議,樓齡達 50 年或以上但少於 70 年的私人樓宇,強拍門檻由 九龍城收購2025 8 成業權降至 7 成,樓齡達 70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年或以上則降至 6 成,有關建議將會先進行諮詢。 有投資人士會預先買入相關大廈的逾 20% 業權(亦即「落釘」),藉此阻撓地產商的收購計劃,令地產商難以集得 8 成以上的業權申請強拍。 上述三個地盤將合共提供約10,450平方米的地面綠化空間,是現時綠化空間面積的1.5倍,而原來集中在賈炳達道公園內的綠化空間,將全方位伸延至住宅林立的「龍城」區,成為連接美東邨、九龍寨城公園、賈炳達道公園、新重建項目範圍以至啟德發展區的一體化綠化多元空間。 新政府綜合大樓連同項目內其他地盤,合共最多可提供約47,000平方米樓面面積作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GIC)用途,是現時社區設施樓面面積的三倍,創造條件增加新的社區設施,惠及更多居民。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舊樓獲收購 七伙逾5870萬
不過,這種「落釘」的投資方法需要動用龐大的資金,亦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樓市不景氣,地產商放緩收購的步伐,這班「職業炒家」為落釘所付出的成本便長期積壓,影響資金流通。 根據法例,任何人只要集齊同一地段 80% 或以上業權,並向土地審裁處提出申請,可獲土地審裁處發出「強制售賣令」,行拍賣土地業權(俗稱「強拍」),收購便報捷。 現時九龍城區新盤供應稀缺,目前發售中的新盤暫有碧桂園位於賈炳達道的單幢盤瓏碧,平均銷售呎價2.6萬元,項目共有190伙,暫只賣出15伙。 作為專研規劃發展、城市保育、土地問題、房屋危機、環境保存、開放數據等範疇,我們的研究員相信開放的公共知識有其不可或缺的時代意義。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收購2025 九龍城收購2025 留在這裡的人仍努力在閱讀、圍爐、思索、製作、紀錄、尋求突破、尋找未來,而這裡依然需要更多原創、深度、扎實的研究基礎來說明一切,用事實書寫我城的故事。
- 項目啟動後,市建局將透過網上視頻平台直播公眾簡報會(包括泰裔人士),講解規劃審批程序、現行的物業收購和補償安排,並解答提問;市建局亦會因應場地租借或供應情況,疫情發展等因素,考慮在適當時候舉辦實體公眾簡報會。
- 為了擴大置業階梯,幫助資產超出居屋上限的港人置業上車,市建局推出了「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目前共有兩個發展項目,包括位於啟德發展區的「煥然壹居」,以及位於紅磡的「煥然懿居」。
- 他直言,過去受限於龍城區網格式街道及舊樓限制性契約等問題,私人發展商傾向選擇地契限制小、規劃較簡單的地盤作重建,令單幢式樓宇零散發展、「見縫插針」式出現,加劇區內規劃碎片化的情況,亦無助增加泊車空間。
-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區俊豪稱,東面地盤亦會興建一幢低座建築物,預料會在主水平基準上40米,較現有高度限制少60米,餘下的地積比將會轉移到主地盤。
- 市建局提出的建議收購價為假定同一地區七年樓齡、假設重置單位的單位呎價,並按一向沿用的機制,經公開抽籤委託7間獨立顧問公司進行評估,訂定該項目的假設單位呎價。
- 從整理的資料,研究員更發現已落釘的地方,業權亦頗為集中,範圍內起碼4個發展商已收購兩幢或以上的舊樓,當中以盧華勢力最大,在南角道,侯王道共有8幢舊樓。
而隨着現時樓市不斷攀升時,所提出的重建收購,自然地以一個高價錢展開,亦會面對市場波動的風險。 應用新規劃工具 突破重建困局 九龍城收購2025 為了處理龍城區市區更新的難題,我們需要全面應用在早前完成的油旺地區研究中,所提出若干個更具成效的市區更新執行模式和規劃新工具,包括轉移地積比、街道整合,以至「一地多用」的模式,克服規劃上的挑戰,加速舊區更新。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收購價2023必看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市區重建局宣布逾百億元收購發展九龍城衙前圍道/賈炳達道項目,地盤面積約3.7萬平方米,預計可提供4,350個中小型單位,最快2036至2037年落成。 九龍城盛德街/馬頭涌道發展項目為本港首個獲政府授權進行重建的公務員建屋合作社試點,市建局昨宣布,項目合共涉及約一百五十五個業權,住宅單位的面積介乎約八百至一千六百方呎,局方已向該項目業主發出收購建議,業主將有六十日時間考慮市建局的收購建議。 【on.cc東網專訊】市區重建局今(19日)向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的物業業主提出收購建議,當中收購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7,698港元,為同一地區7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的單位呎價(「假設單位呎價」)。
市建局近日宣佈九龍城重建,直接插手圈起現時南角道地盤,用公權力土收條例收發展商的地,同時面對有地契條款限制的舊樓,可以輕易改契亦不用補地價,盡顯市建局於重建市場的特權及福利。 市建局於本月初公布收購建議,合資格的自住業主可獲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5,383元收購呎價,相等於同區7年樓齡呎價,屬市建局歷來最高的收購建議。 韋志成指不少業主反應十分正面,在收到信件後短時間內接受收購建議,至今共229名業主回覆接受。 若以補地價的封頂價計算,最大的1600方呎單位,業主可收到3175.7萬元賠償,扣除補地價的425.8萬元後,業主實收2749.9萬元,最細的800平方呎單位最終亦可收到1374.9萬元。 倘若真的談不攏,市建局尚有「尚方寶劍」,那就是根據《收回土地條例》來迫令收舖,業主不服的話唯有向土地審裁處申訴。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九龍城變天 逾百億收購重建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衙前塱道3至13號大華樓,4樓B、D、F、I及J室以及5樓C及D室,於本月10日錄成交,作價由513.4萬至997.9萬元不等,合共5871.9萬元,買家為LAU YEE TING,以私人名義購入。 市場消息指,於1967年落成的大華樓,樓高5層,樓齡逾50年,佔地約5000方呎,具重建價值,而上述易手單位涉及收購,面積由302至587方呎不等。 其中5樓C室,原業主於2011年2月以120萬元購入,今番以904.4萬元易手,帳面獲利784.4萬元,升值逾6.5倍。 該廈4J室,原業主於1985年3月以15.1萬元購入,現時以513.4萬元沽出,升值達33倍。 而市建局的「自置居所津貼」為假設重置單位(同一地區內樓齡大約為七年而單位面積、特點及交通方便程度與收購項目類似的樓宇單位)價值與被收購物業公開市值的差額,從而給予自住業主其被收購單位的市值金額之外,另有一筆現金津貼,以協助他們購買較新重置單位,改善居住環境。
-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由仲量聯行獨家代理招標放售的九龍城侯王道93及95號兩幢舊樓,物業業主已併購逾四年,獲得全數完整業權,截標日期為7月8日中午12時,市場人士估計物業市值約3億元。
- 而市建局的「自置居所津貼」為假設重置單位(同一地區內樓齡大約為七年而單位面積、特點及交通方便程度與收購項目類似的樓宇單位)價值與被收購物業公開市值的差額,從而給予自住業主其被收購單位的市值金額之外,另有一筆現金津貼,以協助他們購買較新重置單位,改善居住環境。
- 市建局自 2000 年起,便大舉收購大角咀舊樓,將這個地理位置優越的舊區,重新定位為綜合商住區。
- 韋續指,盛德街項目採用的收購價達到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9,848港元,相比去年10月在九龍城區啟德道/沙浦道發展項目提出以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7,698港元收購,高出12%。
- 當物業收購手續完成後,屆時市建局會為有關物業內合資格的租客,提供特惠津貼及為合資格的住宅租客提供安置安排。
同時市建局已聘請保育建築師,對區內所有唐樓作初步評估,包括數幢位於主地盤、目前未有歷史建築評級的唐樓,將在項目獲批後作較深入的建築評估,研究如何修復和活化。 市建局3個重建項目包括九龍城區庇利街/榮光街、鴻福街/啟明街及榮光街,涉及1,179個業權,約1,440個住戶,是繼觀塘市中心後最大型的重建項目。 美亨實業控股指,在現行低息環境下,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資金運營收益,一直探索機會,於不影響集團業務運營、正常營運及擴張情況下,更好地利用其閒置現金資源。 該公司認為,上述交易及收購事項為集團提供較一般香港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更佳潛在回報的絕佳投資機會。 同樣陷入債務危機的中國恒大(3333),據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顯示,中國恒大主席許家印於11月25日在場外減持恒大12億股,每股平均價2.23元,套現約26.76億元。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重建範圍小店林立 市建局︰望保留小店 於綜合大樓底層建「小街飲食文化區」
啟德道/沙浦道項目涉及約四百六十個業權,收購手續完成後,市建局會為有關物業內合資格的租客,提供特惠津貼及為合資格的住宅租客提供安置安排。 有關項目於去年二月展開,地盤總面積約六千一百一十平方米,將興建一個約一千平方米分層地下廣場供公眾享用,連接政府的行人隧道至啟德新發展區,貫通新舊社區。 九龍城收購2025 市建局提出的建議收購價為假定同一地區七年樓齡、假設重置單位的單位呎價,並按一向沿用的機制,經公開抽籤委託7間獨立顧問公司進行評估,訂定該項目的假設單位呎價。 九龍城收購2025 有關的「假設單位呎價」評估於10月9日進行,獨立顧問公司的測量師選擇及比較過去6個月,在項目所屬區及附近地區內,物業特點及交通方便程度與該項目類近的物業成交個案。 視乎項目將來的細部設計,市建局初步建議在項目內提供約40,140平方米的住宅樓面面積及約8,030平方米作商業/零售用途。 我們還會多行一步,為區內未能滿足現今需要的公園、休憩空間以至行人路等設施,進行街道美化、公園翻新等活化工程,打破樓宇復修只限於翻新和改造私人樓宇的規限,全面改善整個地區的面貌。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重建
據了解,已先後在土瓜灣啟動多個重建項目的市建局,也一直留意到九龍城舊區的特殊情況,除了已展開位於富豪東方酒店旁邊的啟德道/沙浦道項目,也意識到遲早也要觸及舊契地問題,故一直研究如何「出手」打破困局。 根據市建局網站,市建局的兩大核心業務是「重建發展」和「樓宇復修」,加上「保育」和「活化」,為香港市民創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優質生活環境。 為保留「龍城區」小街小舖的特色,市建局會應用「住宅和非住宅地積比互換」這一新的規劃工具,將兩者的地積比上限調整成8和1,適量減少商業樓面面積及體積,並避免「蛋糕式」的商業基座設計,以營造臨街小舖的布局,強化特色店舖林立的地區形象。 上述申請強拍的項目鄰近港鐵宋皇臺站,步行前往約2分鐘,出入交通便利,而且南角道向來為九龍城核心地段,周邊有不少特色餐廳如泰國菜館及火鍋店等,極具重建價值。 市建局會估算物業的市值交吉價,再加一筆自置居所津貼,亦即業主遷出舊樓後另覓條件相似單位市值,減去原先舊樓市值。 除了早前配合沙浦道項目的打鼓嶺道休憩花園改善計劃外,我們將在龍城區試行「小區規劃復修」模式,為衙前圍道一帶不同樓齡、不同樓宇狀況的舊樓,提出針對性的維修方案。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大變天、百億收購計劃曝光
此計劃原意不錯,可惜許多大廈都被發展商買下超過兩成的業權(俗稱落釘),若市建局作為中介人的角色鼓勵小業主出售業權的話,變相仿似強搶民產、官商勾結般,因此該計劃於2017年6月由市建局行政總裁韋志成宣佈暫時擱置,不接受新的申請。 為了擴大置業階梯,幫助資產超出居屋上限的港人置業上車,市建局推出了「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目前共有兩個發展項目,包括位於啟德發展區的「煥然壹居」,以及位於紅磡的「煥然懿居」。 由土發公司年代計起,市建局迄今已推行 / 計劃推出至少 80 個項目,市建區年代的重建速度明顯加快,以應對急切的房屋需求,和盡快提升舊區居民的生活質素。 市建局早前曾就兩項目提出收購建議,包括榮光街/崇安街發展項目及皇后大道西/賢居里發展計劃,現階段已成功在兩個項目分別收購超過九成的物業業權。 不難看到,今次九龍城「衙前圍道/賈炳達道」重建項目的範圍內,只包括盧華家族於南角道的土儲,福佬村道、獅子石道、聯合道等屬於私人發展商的重點收購範圍卻「避過一劫」。 這些鄰近的發展商土儲,不單止可以避免被收樓收地,更可以受惠市建局大型重建後的租值提升,相信亦會帶動鄰近剩餘未被收購的舊樓兼併、迫遷的現象。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15大伏位2023!(小編推薦)
市建局計算物業收購價有統一的公式,就是參考同區七年樓齡的單位,並將重置單位與被收購單位的差額,以「居所津貼」的形式,連同舊單位的市價交吉價,發放予業主,讓業主得到一個由市建局打本「樓換樓」的機會。 位於黃大仙的衙前圍村(左圖 / 市建局),曾為市區最後一條圍村,雖具歷史價值,卻於 2013 年被市建局下令清拆,並曾提出周邊規劃為私人住宅((右圖 / 網絡),及後因於地盤發現明清時期古物,重建計劃才宣布暫緩。 九龍城舊區更新 面對多樣且複雜難題
九龍城收購: 收購成本估計將逾100億
當中區內地標,被譽為名人菜市場的九龍城街市,將遷往位於賈炳達道公園部份用地的新建政府綜合大樓,局方指,新大樓規模為現時社區設施3倍,受影響的公共服務日後可無縫過渡至新大樓。 (星島日報報道)屯馬線即將於本周日全線開通,正式「駛入」九龍城一帶,外界預期可加快舊區轉型。 九龍城收購 不過,該區的舊樓地契大多註有「One 九龍城收購 house」(一所房屋)的字眼,一旦重建需要補上高昂地價,而一直成為發展的「緊箍咒」。 本報獲悉,市建局有意「出手」協助地區解困,正針對該批「舊契」樓宇所在的用地展開規劃研究,最快今年底完成,希望通過整體規劃和進行改劃,可從中劃出一些合適「小區」進場重建,並將原本未能建高地盤的地積比率,轉移至「小區」其他位置,大大釋出該區用地的發展潛力。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收購價: 美國議員“緊握”台灣不放,又想出“歪招”
若透過重建重置相關設施,涉及樓面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相對與兼善里一同啟動的昌華街計劃,當中只涉及單一個體育館,規模達10倍之多,搬遷及重置安排將更為複雜。 若堅持原址重建,在工程進行期間無法避免要暫停相關設施的運作,影響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區內亦缺乏大型的空置土地,作為短期或永久的重置用途。 九龍城收購2025 他們在選購重置單位時,除了考慮重置單位的地區和樓齡之外,一般還對單位的面積、樓層、配套設施、景觀及座向等其他因素有不同的考慮,故此不能一概而論。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及後發表網誌補充,透露已預留逾150億元,在未來十年推行九龍城重建項目;推算收購項目內1,000個住宅及100間地盤,開支涉及100億元。 從用家角度,唐樓開則普遍方正、實用,而且價錢較同區私樓低:在投資者角度,則有被政府及發展商收購重建的投資機會。 有關九龍城市政大樓、九龍城長者健康中心等社區設施,將重置到上述北面地盤的新建一幢新政府綜合大樓。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旺角奪命火女死者為伊院護士 醫管局:盡力向家屬提供適切協助
市建局估計KC-017計劃涉及影響泰裔及其他少數族裔居民,故此在進行調查期間,會提供適當的支援措施,包括傳譯服務和派發由八種少數族裔語言編印成的資料單張等,協助講解補償方案及安置安排。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至於鄰近太子道東的東面地盤,將配合毗鄰市建局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KC-015項目)擬建的地下廣場,把其周邊的道路重整及重新規劃,增加更多地面行人空間作門戶廣場,並同時一併活化附近的打鼓嶺道公園。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門戶廣場將整合活化後的打鼓嶺道公園、KC-015項目的地下廣場及毗鄰的一列巴士站,擴大該門戶對接啟德發展區的空間感,並為該處的巴士站提供更多乘客上落車空間,改善候車環境。
項目涉及120個街號的樓宇,平均樓齡約58年,估計約1600個住戶及140個地舖受影響,完成重建後可興建約4350個新住宅單位,是項目內現存樓宇群單位總數的5.2倍。 而現時位於主地盤內的九龍城市政大廈,最快2030年連同社區設施,一併重置到賈炳達道公園內新起的政府綜合大樓。 【星島日報報道】自屯馬線通車後,九龍城舊樓收購活動明顯加快,最新資深投資者盧華家族併購的南角道43至45號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以統一業權發展,市場對整個項目估值逾1億,而同區聯合道2至16號舊樓項目,新近亦獲中資斥資5.5億併購逾50%業權。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九龍城收購 他們對舊區更新抱着多項願景,包括改善街道環境、增加地區設施、強化原有的地區文化特色,以至提升新舊區的連接等。 項目啟動後,市建局將透過網上視頻平台直播公眾簡報會(包括泰裔人士),講解規劃審批程序、現行的物業收購和補償安排,並解答提問;市建局亦會因應場地租借或供應情況,疫情發展等因素,考慮在適當時候舉辦實體公眾簡報會。
有「小泰國」之稱的九龍城,早前被市建局宣布納入重建範圍,受影響的業權多達約1,000個。 市建局重建項目之中,九龍城區的市區更新規模遠超一般重建項目,要預留超過150億元在未來10年推動,意味這個香港舊區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轉變,舊面貌隨時大變天。 身為市建局非執董、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認為,若要重建的話,收購呎價的價錢必須要以同區7年樓齡作基礎。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私人發展商強拍商舖(下)
另一方面,大角咀晏架街及福全街交界的酒店重建項目,更是市建局歷來首個酒店發展項目,位近港鐵旺角站及奧運站,總樓面逾70,000平方呎,現已重建為富薈旺角酒店。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表示,去年10月市建局向沙浦道項目的物業業主發出收購建議,約有9成的業主已接受收購建議。 而在今年9月亦於深水埗區啟動兩個重建計劃,將兼善里和周邊未被善用的政府土地和老舊設施,一併納入作規劃重整。
九龍城收購: 重建範圍小店林立 市建局︰望保留小店 於綜合大樓底層建「小街飲食文化區」
市建局總經理(收購及遷置)鍾建強在簡報會上表示,若 九龍城收購 KC-017計劃最終獲得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的批准,市建局會根據屆時的政策,展開物業收購工作和補償/安置符合資格的租客。 在加強歷史文化特色方面,市建局考慮到「龍城」區是一個街舖林立、蘊藏豐富餐飲及潮泰文化的小區,有不少具地區特色的店舖和食肆。 「契姐」現時靠綜援和散工維生,在九龍城區已居住10多年,她希望市建局可以為她提供搬遷津貼,助她於同區找容身之所。 40多歲的「契姐」在沙浦道53號一棟9層高的唐樓,租住了唐3樓一個約100呎的劏房獨住。 她指該單位月租僅2850元,加上較為寧靜,在該區屬罕見,對政府重建的決定感到可惜。 由仲量聯行獨家代理招標放售的九龍城侯王道93及95號兩幢舊樓,物業業主已併購逾四年,獲得全數完整業權,截標日期為7月8日中午12時,市場人士估計物業市值約3億元。
2013年10月18日,九建建業透過分批強拍收購的紅磡環字街重建項目,隨着最後兩個物業17日分別以底價8,370萬元及6,380萬元售出,九建終於成功統一整個項目業權。 九龍城收購 根據九建官方網頁,項目預計地盤面積一共43,465方呎,可建總樓面約364,900方呎,屬九建系內香港最大型發展地盤。 問及會否因高收購價而修改政策以維修作主導,麥美娟表示,最近已開始討論於油尖旺區用甚麼策略處理舊區更新,認為若把大量資源放在重建上,便不能做好市區重建策略其他工作,須考慮對社會的影響。 較多人關注的例子是有財團早年收購九龍城南角道43至51號、合共五個相連地段,並獲屋宇署批准重建為一幢26層高商住大廈,卻不獲地政總署批准,更掀起訴訟,發展商其後上訴至終審法院,仍然敗訴,原因便是相關地段地契內有列明One House。 政市建局首個公務員合作社重建項目九龍城盛德街項目,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指,將預留35億元進行收購,以「劃一補地價呎價安排」,向約9成業主補貼每呎200至700多元補地價差額。 兩年過去,我樂見沙浦道項目得到地區的認受,市建局自去年10月向項目的物業業主發出收購建議,約有9成的業主已接受收購建議。
有地產代理透露,去年已有私人發展商提出每平方呎1.6萬至1.8萬元的收購價,估計市建局收購價可達1.9萬元,以500多平方呎的單位計算,收購價近千萬元。 可見,市建局現時九龍城所謂的「整全規劃」,其實是「公私營分工」做重建,市建局可以用公權力食區內的公家官地、街道、公用設施,重建範圍有成6成土地為公家地的同時,免於收地的私人發展商土儲就可以繼續囤,共同合作將九龍城舊區兼併。 然而,研究員分析近十年來的地產新聞報道,整理以重建為目標的樓宇收購個案及其位置分佈,發現今次市建局「圈地」重建的範圍,竟有選擇性避開私人發展商落釘位置之嫌,意味著市建局的說法與現時的重建計劃不符,除了未來繼續「插針圍城」,更揭示現時舊契重建時面對的發展爭議。 據局方所掌握,在啟德道/沙浦道項目以西的整片九龍城舊區土地,存有很多地契註有「One house」的土地,個別已由發展商收購,但也有由個別業主持有;該類用地主要集中於兩個位置,分別是鄰近九龍城街市附近和靠近聯合道一帶,也有一些分布較為零散。
九龍城收購: 地區為本規劃重建及促進復修 突破九龍城舊區更新規限
住宅樓面面積約217.88萬平方呎,平均實用面積約400平方呎,共4,350伙單位。 主地盤位處九龍城街市所在的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距離港鐵屯馬線宋皇臺站B3出口,亦只有一街之隔。 九龍城收購價 項目是首個獲政府授權進行重建的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涉及約155個業權,單位面積介乎800至1600平方呎。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舊區重建 市建局:預留逾150億元
參考碧桂園重建的賈炳達道138號項目(亦牽涉one-house 地契),要收集業權之餘,亦要補足地價達5.2億元。 判決後,私人發展商以及田生等收樓商,亦多次要求政府應考慮為私人發展商提供重建誘因。 民建聯亦曾稱”One house”地契為早年處理地契部門疏忽失誤,認為阻礙現時房屋供應【註2】。 韋志成於2017年曾指出因判決而「令土瓜灣、九龍城一帶重建近年幾乎陷入停頓」【註3】。 他舉例指,去年10月批出的土瓜灣榮光街項目,每平方呎計算的樓面地價只有約9,200元,對比2021年底批出的同區鴻福街/銀漢街項目,每平方呎樓面地價達到1萬3,700多元,跌幅顯著。 GGRAsia獲悉,澳門檢察院已要求二審法院,將現已解散的澳門太陽城集團創辦人、綽號「洗米華」的周焯華刑期增加至21年半,即加監3年半。
自屯馬線通車後,九龍城舊樓收購活動明顯加快,最新資深投資者盧華家族併購的南角道43至45號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以統一業權發展,市場對整個項目估值逾1億,而同區聯合道2至16號舊樓項目,新近亦獲中資斥資5.5億併購逾50%業權。 如果大廈本身地盤面積大,或相鄰皆為同類型舊樓,合併地盤面積可觀,對發展商而言皆較吸引。 其中主地盤涉及面積廣大,涉及九龍城街市所在的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距離港鐵屯馬線宋皇臺站B3出口,只有一街之隔。
然而,這種小街格局,未能負荷日益增加的交通及泊車需要,街道旁還提供超過180個路邊停車泊位,令行人路更加狹窄,步行環境欠佳;這種網格道路設計,亦製造多個十字路口,加上違泊嚴重,造成交通樽頸,路網欠缺效率。 若我們藉重建將土地作規劃重整,以優化道路網絡的效率,並減少現時佔小區達三份之一以上的道路面積,將可提供更多休憩空間,善用土地資源。 但在過程中,一方面要保存該區的街道肌理和小街小舖的氛圍,減低對地區經營者的影響,另一方面要滿足居民對提升宜居性、改善地區交通和步行環境,及增加社區設施的殷切期望,挑戰甚大。 九龍城收購 市建局今日(27日)公布啟動的九龍城重建項目KC-017,地盤面積約37,061平方米,涉及三個地盤,主地盤界線大概毗連賈炳達道、龍崗道、衙前圍道及侯王道。
盧華家族甚至為了「One-house」舊契打官司,反對地政總署以每個地段不可興建多於一個「房屋」為由而不批准重建項目。 2013年,案件上訴至終審法院但敗訴,判定有“One-house” 九龍城收購2025 九龍城收購2025 九龍城收購 字眼的地契重建後額外樓面面積需要補地價【註1】,當時有報導指受影響的舊樓重建地盤至少多達50個。 他直言,過去受限於龍城區網格式街道及舊樓限制性契約等問題,私人發展商傾向選擇地契限制小、規劃較簡單的地盤作重建,令單幢式樓宇零散發展、「見縫插針」式出現,加劇區內規劃碎片化的情況,亦無助增加泊車空間。
九龍城收購: WELEND A.I.私人貸款 現金獎高達$12,000
針對今次發展計劃,市建局總監區俊豪則稱,項目將會盡力「保留小區街舖林立的街道氛圍」,並且製造一個環境孕育出「小街飲食文化區」。 此外,局方亦將地盤整合,拓展地下停車場空間,料可增加最少1,020個公眾泊車位,數量為區內現時路邊泊車位約2倍。 韋志成指,前日下午前往項目場地了解凍結人口調查工作的情況,留意到居民和地區持分者對重建項目反應正面,支持通過重建解決困擾地區多年的問題,居民亦有機會搬遷以改善居住環境。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收購價: 盛德街馬頭涌道重建 收購呎價1.98萬元
該區又會增設市集廣場以連接政府綜合大樓,並會興建地下停車場,以提供360個公眾泊車位。 今次九龍城重建計劃,就用上轉移地積比方式,利用鄰近啟德門户廣場地皮的地積比,轉移至現為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的主地盤,以興建較高層的住宅大樓。 【衙前圍道/ 賈炳達道/九龍城街市重建】市區重建局今日(27日)公布啟動九龍城另一個重建項目,選址是衙前圍道/ 賈炳達道,共涉及三個地盤,包括賈炳達道公園、九龍城市政大樓、長者健康中心等,預料將有1,600個住户和140個地舖受影響。 此外,屹立九龍城70年的李基紀念醫局、具56年歷史的九龍城獅子會健康院,兩者會與九龍城街市一樣,重置在上述的新政府綜合大樓內。 由此可見,過去個別獨立開展的項目未能為社區帶來更大的禆益,反而增加更新此舊區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