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渠務署研究將明渠活化為「親水」用地,包括提供約3公里的行人徑,建造觀景平台,改造現有行人橋和進行園林綠化和美化市容工程,讓市民於附近休憩和涉水而行。 渠務署活化多條明渠的計劃,除正等待立法會財委會撥款後可於今年年底動工,包括觀塘「翠屏河」活化工程,署方亦已詳細評估各主要河道及明渠的活化潛力,並選出3條,包括大圍、火炭及觀塘佐敦谷明渠。 大河道(Tai 大圍河道花園2025 Ho Road)位於新界荃灣區荃灣市中心,是區內主要道路,北端連接西樓角路,南端通往荃灣渡輪碼頭,中間與楊屋道、沙咀道及青山公路-荃灣段等交匯,並有延伸段大河道北經天橋接通荃錦交匯處,連接象鼻山路及荃錦公路。 過去兩年間,渠務處曾就明渠計劃向區議員及居民收集意見,現任沙田區區議員衛慶祥表示,當時收集到不少當區居民對明渠計劃的發展方向,例如增設表演區域、開放寵物進入和茶座等,但最終署方未有交代實際方向。
在活化河道工程下,為進一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除了安排管理人員定時巡邏外,渠務署亦研究增設一套智能河畔管理系統,實時偵測已進入河床範圍的人數,以及檢測偏離指定活動範圍的人士,並通知管理人員。 大圍河道花園 藉此確保在非開放時段及發生緊急情況時,能讓所有市民離開河道範圍。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排水工程師陳鯉庭表示,水質問題是因有食肆、車房將生活廢水排入河道,署方將繼續追溯污水源頭以及調查有否非法接駁。 大圍河道花園 他提到火炭明渠的工程會包括安裝旱季截流系統,將部分污水截流。 設施方面,日後將交予康文署管理,而渠旁的行人通道則由路政署負責。 40P線服務不鄰近港鐵站的荃灣東北及北葵涌山上屋邨與商貿區,因此客量長期高企,區議員已多次要求運輸署及九巴提升40P線至全日服務,但運輸署過往未有考慮建議,聲稱乘客可以在非繁忙時間使用九巴31M/32M/36M/235M線,再轉乘40線或港鐵。
大圍河道花園: 沙田區居民表示期待:一定會嚟
亦有部分市民為求方便,利用河床橫過對岸,造成危險,一旦發生意外亦難以求助。 參考新加坡河道活化的成功案例,一個理想、安全的河道休憩空間需要整全的管理配套。 活化的目標 — 希望藉著活化項目的提升生態價值、綠化河道、改善水質讓市民可以親水近水,及打造高質素的公共空間。 安全舒適 大圍河道花園 — 花園只在旱季開放,配合實時預報系統,以及24小時管理人員值班,確保使用者的舒適和安全。 李生先在大圍居住十多年,他稱夏天打風落雨,明渠水位會上漲至渠道一半的位置。
不過「美食車」嘅結局令市民記憶猶新,有唔少市民都抱持悲觀態度。 為了更深入理解市民對河道的期望與想像,我們訪問了超過一百位大圍區的活躍持份者,訪問他們過往在河畔的生活經歷、對社區的觀察、生活需求,以及對河道的想像。 大圍河道花園2025 正如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渠務署致力發展創新意念, 除污淨流,提升市民生活質素,並嘗試不同創新技術,順應環境,將渠務設施融入社區。 近年改善河道例子包括已完工的西貢蠔涌河、大埔林村河上游、元朗排水繞道,以及啟德河等。 為了更深入理解市民對河道的期望與想像,我們訪問了超過一百名大圍區的活躍持份者,訪問他們過往在河畔的生活經歷、對社區的觀察、生活需求,以及對河道的想像。
大圍河道花園: 九龍巴士40P線
Cafe專賣蛋吐司,先用牛油煎香吐司,再加上不同食材與滑蛋,非常豐富,而且賣相精緻,為「相機食先」之物。 大圍河道花園2025 鹹味吐司以外,也提供甜味選擇,如焦糖雞蛋布甸盒子吐司;另外也提供米漢堡及定食,總有一款合口味。 大圍明渠臨時河道已經開放,《獨立媒體》到場視察,並訪問當區街坊。 到場記者亦發現,用以阻隔垃圾嘅鐵絲網並無好好清理,有臭味傳出。 首先,馬路兩旁常見的集水溝 (又稱「咖喱缸」﹑即溝渠口)會收集地面上的雨水,雨水經過地下排水管道到達河堤上的排水口,然後於大圍河匯流,最後排放出城門河,保護我們免受洪水威脅。 它們一方面有助改善河道觀感,另一方面有助測試水生植物在大圍河的生長情況,供日後的活化設計作參考用途。
- 為了更深入理解市民對河道的期望與想像,我們訪問了超過一百位大圍區的活躍持份者,訪問他們過往在河畔的生活經歷、對社區的觀察、生活需求,以及對河道的想像。
- 人足球場為例,他憶述當年項目亦曾惹起爭議,惟自從球場落成使用後,使用率令人滿意,項目既能美化明渠,亦豐富了區內運動場地,並為區內長遠發展做好了準備。
- 另有議員關注明渠休憩設施管理權及水質問題,沙田區議員鄭仲恒認為若設施「由康文署管理咁就死得」,「一定唔俾狗入」。
- 持有「九巴月票」之乘客在車票有效期內,每日可享最多10程任何九龍巴士路線(包括本路線,以及聯營過海線的九龍巴士提供的班次);而B1線及B9線則分別每日可享最多各2程(不會計算每天10次合資格車程)。
- 亦有部分市民為求方便,利用河床橫過對岸,造成危險,一旦發生意外亦難以求助。
愉景花園位於大圍翠田街1-3號(中原樓市片區:大圍)。 大圍河道花園2025 石籠中的石頭是從渠務署另一項目「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計劃」中採集而來,經過加工處理並循環再用。 我們選用環保建材來製作樓梯和長櫈,為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在河道中種植植物不但能綠化環境,更能為不同物種提供棲息地,還原及保護河道的自然生態。 在訪談及社區討論工作坊中,參加者表示大圍需要更多社區聯繫,期待生活圈裡能有更多公共空間,從而享受更多有趣的社區活動。 亦有參加者表示河道空間應採取適當的聲量管理,避免進行造成太大聲浪的活動。
大圍河道花園: 渠務署擬大圍及火炭明渠作公共空間 議員憂安全
政府早幾年提出「河畔城市」概念 ,話要活化幾條市民稱為坑渠嘅「河道」,包括大圍一段城門河、大埔河,以及俗稱為「雞寮大坑渠」嘅觀塘翠屏河。 新加坡政府及後改造河道,將其變成如自然河流般蜿蜒曲折,並移除了水邊護欄,讓市民更容易親近河流,自由進入河道公共空間休憩和遊玩。 河道設置了一套包括水位感應器、訊號燈及警報器的安全管理系統,在下雨河水上漲時,提醒市民盡快離開河道,形成「水漲人退,水退人進」的空間互動。 加冷河的成功改造讓市民安心親近河水,並讓河流成為生活空間的一部份。 活化項目的其中一個重大目標就是開放河道,供市民作休憩用途,連繫市民到河畔參與社區活動,最終期望令大圍河成為市民能觀賞河景、認識社區的後花園。 渠務署現正計劃把大圍明渠活化為大圍河,旨在提升排水道的生態價值、綠化環境、促進親水文化,以及改善社區環境。
大圍河道花園: 工程師涉藏索帶 警稱無記錄被告職業 否認自把自為不記錄對被告有利證據
迪士尼樂園穿梭巴士R8線、S64系線及龍運巴士青馬收費廣場巴士路線轉乘計劃均不能與此轉乘優惠連續享用。 往機場方向之乘客享用「九巴路線之間的轉乘優惠」後,緊接轉乘的一程龍運巴士A線仍可享用此轉乘優惠,折扣額為第二程九巴路線扣除優惠後的車費與$6.0中的較低者,故此如第二程九巴路線是免費轉車,則不會享有此轉乘優惠。 隨着客量不斷上升及多次加班後,40P線最終在2021年10月提升至全日服務。 它也是繼276P及8P線後,第三條提供全日服務的九巴P線,提供九龍東前往荃灣西至北葵涌的特快服務。
大圍河道花園: 活化大圍河的社區效益
好湯好麵以創意湯麵及無味精湯底聞名,每每經過都見店外排隊人潮,近日小店更衝出新界,於銅鑼灣名店坊開設分店。 好湯好麵由前四季酒店副主廚主理,更上榜米芝蓮2022;其湯底多達12款選擇,而且更不是平平無奇的湯底,而是包括龍蝦湯、魚湯、牛骨湯等,每碗湯麵真材實料,例如招牌菜「好頭好尾」就以牛骨湯配上牛面頰肉及燉牛尾,香濃軟稔。 大圍小館爲中式小菜食府,榮獲2022米芝蓮必比登推介。 大圍小館中午時份主打點心,包括自家製傳統手工點心及新式點心,其奶黃包不時印上不同的「貼紙」口號,著不少人幕名一試! 點心中更有不少已買少見少的款式,例如沙翁、煎米雞及大大隻的灌湯餃,滿足食慾之餘更滿載童年回憶。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大圍河道花園: 河畔城市的概念
過去幾年渠務署陸續在多個河道工程引入活化水體意念,美化了了本港多條河道,包括屬近期新發展區的啟德河等,資料顯示,在進行有關活化工程後,大大提升河道的觀賞與生態價值,其生物的種類亦相應增加。 人足球場為例,他憶述當年項目亦曾惹起爭議,惟自從球場落成使用後,使用率令人滿意,項目既能美化明渠,亦豐富了區內運動場地,並為區內長遠發展做好了準備。 「好多人當時會質疑興建球場選址隔離已經有一個球場,點解仲要起個球場。但其實係想預留舊球場位置起綜合大樓,依家大樓終於有啲眉目嘞。」因此他希望,新一屆區議員能做好「功課」,以居民利益為依歸。 年代沙田發展成新市鎮後,政府在城門河進行了大規模的渠道化工程,城門河各河段,如大圍、火炭都被渠道化,令原本的自然河道變成一條石屎渠道。 地理上而言,荃灣西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如心廣場巴士總站、萬景峯公共小巴總站及已拆卸的荃灣運輸大樓的出入口均位於大河道,請參閱有關條目。
大圍河道花園: 沙田新強記燒鵝海鮮酒家
河道花園原計劃於2022年1月至2月旱季期間開放,但鑑於本港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發展,河道花園未能如計劃對外開放。 大圍河道花園 政府於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河畔城市」,活化大圍明渠、佐敦谷明渠和火炭明渠,為河道周邊的環境進行綠化,同時建立防洪人工湖、休憩空間和觀景台等設施,讓市民進行近水活動,藉此推廣「親水」文化。 (獨媒報導)政府於2019年提出發展「河畔城市」,活化明渠,將渠道變成開放的公共空間。 「大圍明渠活化項目」預計於2024年動工,而渠務署率先於大圍明渠興建示範作用的臨時河道花園,將於今日開放。 《獨媒》記者今早到場視察,河道上流設有鐵絲網阻隔水中的垃圾,該處不時傳來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