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你所須繳付的税款超過以標準税率就你的總入息淨額 (即應予評税的入息減去扣除但沒有免税額) 而計算的數目,則你只須繳交較低税款。 可能你會說,各人處境不同,加上有其他「個人進修開支」、「認可慈善捐款」等扣稅額度,我又可以怎為自己評估? 很簡單,你記低以下這個數字:「157,140元」。
- 遲交報税表會被罰款,或被檢控,而未填交報税表人士,亦可能會多繳税款,因為評税主任發出的估計評税,不會給予該納税人可申報扣減的免税額。
- 今次的寬減並不適用於物業稅,但賺取租金收入的個別人士,如符合資格,或可通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而獲得寬減。
- 該業務在2022/23課税年度的應評税利潤是$280,000。
- 應繳税款可獲進一步扣除税款寬減,但不超過寬減上限。
- 近年二手樓價飛升,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節節上升,不少業主也會加按套現,但加按後,貸款額谷大,多出了的利息開支能否扣稅呢?
- 故此,你須保留有關收據和紀錄為期6年(由有關課税年度完結起計), 以便本局日後抽查時可呈交查驗。
- 其他人也表示,「AI至少漲到年底,閉眼買隨便賺」。
你可申索完全、純粹及必須為產生該評税入息而招致的所有支出及開支。 但屬家庭性質或私人性質的開支、以及資本開支,則不能扣除。 你可在此了解香港税制的地域來源徵税概念,以及此概念對公司董事、僱員、於中國內地工作及新來港人士的影響,並說明申請全部或部分豁免徵税的適用情況。 報稅市民的免稅額會因應個人情況不同,一般單身人士為$132,000,而已婚、單親、殘疾人士則有不同金額,詳情請按此。 你可扣除捐贈給認可慈善團體,或捐贈給政府作慈善用途的現金捐款。 若你配偶有捐贈但未申請扣除的認可捐款,你亦可申請扣除。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網上報稅流程+注意位▼▼▼
如果你的年薪達HK$40萬以上,收入已比51%的打工仔高。 東主、股東或業主如符合申請條件,均可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 在評税時會一併計算你應繳付薪俸税、利得税和物業税的入息,然後從該總額作出適當扣除;如有任何餘額,則會以薪俸税所使用的税率徵税;這樣可能會減少你應繳的税款總額。 如果你有應課利得税及/或物業税的入息,那麼個人入息課税可能為你提供税項寬減。 本文介紹申請個人入息課税的資格、申請是否可減輕你應繳的税款、已婚人士的處理方式、計算你應繳個人入息課税税款的網上支援,以及索取更多相關資料的途徑。
展群CK® 是次為各位讀者簡介2022/23課稅年度的薪俸稅提交及薪俸稅計算方法,如何善用稅務條例下的各種「免稅額」及可「扣稅」項目,令讀者能夠合情、合法、合理地節省稅款。 「應繳税款」是以你的應課税入息實額按累進税率計算;或以入息淨額(未有扣除免税額)按標準税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税款額徵收。 應繳税款可獲進一步扣除税款寬減,但不超過寬減上限。 應課税入息實額,即應予評税的入息減去扣除及免税額,須按累進税率計算應繳税款。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稅務及應課稅品
另外,可以利用稅局的稅款計數機:2022/23年度薪俸稅計數機及2022/23年度個人入息課稅計數機,計算建議的稅款寬減措施實施後你應繳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稅款。 它的準確性視乎你是否已輸入正確的收入、扣除、婚姻狀況及受養人數目。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2025 税務局不會負責因使用該税款計算機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壞。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2025 薪俸税額是按你在該課税年度的應課税入息實額以累進税率計算;或以入息淨額以標準税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税款額徵收。
利得稅的寬減上限以每個業務計算,薪俸稅的寬減上限以每個個人計算;如果已婚人士與配偶是合併評稅,寬減上限是二人合共HK$6,000。 至於個人入息課稅,未婚人士的寬減上限以每個個人計算。 已婚人士選擇與配偶分開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寬減上限亦以每個個人計算;若納稅人與配偶共同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寬減上限是二人合共HK$6,000。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報稅2023|免稅額
如果你後悔使用,或後悔沒有使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可於六個課稅年度內向稅局提出更改。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當然,如要取消之前所用的免稅額,則要補繳相關稅項;如要追回申索扣稅,則要向稅局提交證明文件。 一些常見的扣稅項目包括個人進修開支、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居所貸款利息、向認可退休計劃支付的強制性供款、認可資訊捐款。
- 在個人入息課稅中,「租金收入」扣減之前幾個細項後,出租物業利息支出也可以扣減,但物業稅則不可以。
- 在評税內,已就應予評税的入息支付的任何税款將獲抵免。
- 假如在扣除雜費後,業主每月淨租金收入50,000元,相當於一年收600,000元,八折後評稅基準480,000元,政府抽取15%作物業稅,相當於72,000元。
- 其他人建議「要就除息前三個月買進,若稅率高的話配息後買」。
- 進入目錄頁面▶「繳費服務」▶繳交稅款」▶再輸入印在稅單左下角11位數字「收款賬號」▶輸入金額。
- 如扣除免税額和扣除後還有餘款的話,會以薪俸税所使用的税率徵税。
假如在扣除雜費後,業主每月淨租金收入50,000元,相當於一年收600,000元,八折後評稅基準480,000元,政府抽取15%作物業稅,相當於72,000元。 業主也可以將「租金」轉化作入息一部份,再以「個人入息課稅」來申報的。 近年二手樓價飛升,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節節上升,不少業主也會加按套現,但加按後,貸款額谷大,多出了的利息開支能否扣稅呢? 根據稅務局資料,若加按後的貸款額較原來貸款尚欠餘額為高,稅局會按比例去扣減可申索的利息開支。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應課税入息實額 = 入息 – 扣除總額 – 免税總額
個人入息課税必須將所有應課税收入合併,然後以累進税率計算應課税款。 由於累進税率的最高邊際税率較標準税率為高,因此收入較高人士未必會因為選擇個人入息課税而受惠。 在若干課税年度內,個人入息課税能否減少你的税款,將視乎你在該年度的入息和扣除額而定。 由於你每年的入息和扣除額未必相同,所以你在今年申請個人入息課税有利,明年申請則未必有利。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採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考慮因素:
網上報税服務也能幫助你計算你現課税年度的應繳税款。 當你在網上正式提交報税表前或提交報税表後,有關系統會自動根據你所填報的資料,估計你在該年度應繳的薪俸税款,並顯示在扣除已徵收的暫繳税後,你每期應繳的税款。 如果本身事主還有額外年薪500,000元,連同480,000元合併報「個人入息課稅」,在扣減利息免稅額、及基本免稅額後,評稅基準已高達798,000元。 按累進稅稅階計算,以及稅務寬免,也要繳交97,660元稅項。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標準税率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截至2017/18課税年度,已婚且並非與配偶分居,而兩人均有應予評税的入息的人士,如要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則必須與配偶一同申請。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個人入息課税 是否可減輕税務負擔
可向税務局長提交經簽署的文本通知書,註明你的姓名、檔案號碼、有關課税年度及要更正或補充資料事項詳情。 基本上,在每個課稅年度,每人都可享有基本免稅額,亦毋須提出申索。 然而,假如你該年度已婚並已獲已婚人士免稅額,則不能享有基本免稅額。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2025 其他免稅額包括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單親免稅額、傷殘受養人免稅額、傷殘人士免稅額。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公司服務提供者牌照編號 (TCSP Licence): TC000088
不過投資人看好後續走勢,有網友27以股價157元買進,直呼「上看190元,AI夯個三年不是問題」。 其他人也表示,「AI至少漲到年底,閉眼買隨便賺」。 除權指的是股票的發行公司依一定比例分配股票給股東,作為「股票股利」,此時增加公司的總股數。 PTT網友討論「該在除權前或後再買入股票?」他表示,他手上正有一檔套在山頂的股票,近期正考慮攤平參加配股,但成本會增加。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物業稅」VS 「個人入息課稅」
只要你的入息,在扣除免稅額後是多於157,140元,你就要交稅;但少於157,140元則剛好在政府的稅務寬免內,不用繳稅。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2025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2025 由於發展商推出「高成數按揭」計劃,二按息口往往較市價為高,理應扣稅時可用得更盡。 但根據稅局規定,要「自住」物業才可申請,而「自住」界線就以入伙一刻計起。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個人入息課税的税項寬減
自2022年4月1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2025 日開始的課税年度(即2022/23及其後的課税年度),你或你的同住配偶以租客身分根據住宅處所的合資格租賃而繳付的租金可獲税務扣除。 在計算薪俸税或個人入息課税時,除各類免税額外,你亦可申索其他的税項扣除。 本文解釋税項扣除的定義、各類可供選擇的税項扣除,以及須要保留證明文件的期限。 至於供養子女、兄弟姐妹免稅額,原理和上面相似,如果納稅人的弟妹既是父母的子女、又是你的弟妹,就需要先和父母商討何人去申索免稅額。 當然,亦需要視乎納稅人和其父母的個人入息、免稅額、或其他個人稅務條件去計算,以達到最理想的稅務金額。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 今年共有20個免稅或扣稅項目,究竟如何計算交稅款額?
已婚人士及配偶分開評税在2017/18或之前的課税年度並不適用於個人入息課税。 J先生選擇個人入息課税要多付税款$11,600(即$62,360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2025 – $50,760)。 因為按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須將全部收入以累進税率計算税款。 由於累進税率的最高邊際税率達17%,較標準税率15%為高,因此選擇個人入息課税未必有利。
C女士選擇個人入息課税可少付$45,900(即$57,600 – $11,700)税款。 個人入息課稅計算2025 因為透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税,她可從收入中扣減為賺取租金收入而支付的按揭利息及個人免税額。 為賺取須繳納物業税的租金收入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你可透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税以申索扣除,但可扣除的利息款額不可超過每一出租物業的應評税淨值。 而在非出租期間 (例如供你與家人居住或空置) 的利息支出,不會獲得扣除。 如你及/或你的配偶有應課物業税及/或利得税的收入,該税款計算機可以計算申請個人入息課税對你或你們是否有利。
本文介紹在個人入息課税下可作出的扣除及免税額,以及申請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是否有利。 兩項稅項評稅基準相差無幾,但物業稅不能扣減出租物業的利息支出,但當然稅局會主動幫你計算哪一款較划算。 「物業稅」評稅準則,就是以全年租金收入,扣減差餉、不能追回租金後,打個八折後(兩成作為修葺開支扣稅)釐定,政府從中抽取15%。 但大家可能會問,為何政府要先打個八折後,再才從中抽取15%稅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