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昨召開記者會表示,決議以6億元公開收購由國民黨大老徐立德主導的和康生技(1783),大江董事長林詠翔表示,大江將在10年內打造台灣生技業大聯盟,和康只是第1案,接下來還會有許多公司加入。 大江董事長 大江董事長 大江董事長2025 林詠翔表示,過去2年進行內部各式調整,以前大江隨著中國市場崛起進入成長爆發期,2020年遇到疫情,所有人都出不了國,對於9成營運來自外銷市場的大江而言,等於被綁住卻還要繼續與人打架,市場被當地廠商侵蝕,原本優勢消失不少,營運動能跟著熄火。 「全球能兼具運算軟硬體與生物科技的國家並不太多,把握這個機會提前佈局,台灣將有機會成為生技運算的霸主。大江走在方向確定、需求確實的路上,很值得期待大江能成為世界第一的生技企業,並成為下一座護國神山。」林詠翔說。
短期的供求失衡可以通過貨幣政策以及放鬆行政管製來“熨平”,長期資產價格是由人均國民收入水平尤其是經濟結構中“高薪崗位”的創造能力相關的。 大江董事長 大江發言人黃千恬指出,中國大陸市場今年受限於經濟疲弱及不穩定,整體銷售表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所幸目前已有客戶投入大健康領域,並對產品有多樣化需求,因此看好中國總體經濟改善後,明年市場表現將比今年更好。
大江董事長: 全球首座!冰雪奇緣落腳香港迪士尼揭密
潤泰全(2915)楊梅廠今年9月被指污水外流河川導致魚群死亡,對此,潤泰全今日重訊指出,警政署日前至楊梅廠調查,對公司財務沒有影響。 根據外媒路透社報導,兩位消息人士透露,NVIDIA已告知中國客戶,公司為遵守美國出口規則而設計的新型人工智慧晶片的推出時間將推遲到明年第第一季。 此外,看好基因產業大趨勢,除了大江基因外,大江也跨足次世代基因定序領域,投資基因定序檢測廠亞洲準譯,持有20%的股權,預計明年送件興櫃掛牌。 圖/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左二),常在國外出差,只要人在台灣,時常台北辦公室、屏東廠區兩邊跑,與核心團隊合作緊密。
在通脹的經濟增長的平衡中,政策偏向任何一邊都可能帶來失衡,要麼接受低增長,要麼接受高通脹,甚至兩樣都同時發生,還伴隨著財政和政府負債的大幅度惡化。 目前大江在手現金約有40餘億元,負債率僅約30多%,林詠翔表示,公開收購和康不需要再另行增資,雙方合作會先從業務開始,這也將有助於大江擴展全球醫療器材業務,使得醫材成為大江成長的另一個支柱。 大江董事長2025 大江董事長2025 林詠翔說,過去他幫大江打工,現在要幫台灣生技業打工,鎖定加入的大聯盟對象,一定跟生技業相關,包括機能性產品、醫材、寵物產品,甚至食品業都可以,因為這些產業過去9成營收都在台灣,但大江的營收9成來自海外,雙方合作可以互補。
大江董事長: 國泰金明年股利受矚目 法說曝「目前是正向發展」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叮嘱“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 大江董事長 全新的產業中國已經崛起,以引領型全產業鏈創新帶動的生態圈已經形成並日臻完善,中國經濟發展已經有了新“底氣”。 中國這一輪全產業鏈升級過程,就像哪吒的乾坤圈和混天綾,核心技術突破與產業鏈形成外加以城市化升級、“一帶一路”為特徵的需求大市場形成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核心技術研發、形成高端產業鏈和國內城市群升級和海外“一帶一路”需求中產業競爭力放大和增強這一相互促進的正循環已經形成了中國發展的新模式。
- 他認為,大江擅長貿易,知道原料在哪裡,客戶在哪裡,若在自創品牌與ODM間選擇,應該選ODM。
- 大江(8436)昨(20)日召開法說會,該公司表示,看好中國大陸市場復甦、以及歐美市場成長動能不變的趨勢,明年營運將優於今年表現。
- “江苏在讲好未来长江故事上有良好的文化支撑、科技支撑与产业支撑。
- 中國這一輪全產業鏈升級過程,就像哪吒的乾坤圈和混天綾,核心技術突破與產業鏈形成外加以城市化升級、“一帶一路”為特徵的需求大市場形成發揮了關鍵作用。
- 2004年首届长江文化节起步,被坊间誉为“县级市扛起了弘扬长江文化的大旗”。
今年9月24日(世界河流日),一项“保护母亲河——全球声音漂流计划”由南京向全球发出,迄今已收到百余条文学与自然之声。 莱茵河、多瑙河、恒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长江、黄河……全球30多个知名城市因水结缘、踏浪而来。 ”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说,正是江河交汇孕育的自然禀赋、文化遗产、伟大发明向世界表明,中华文明不是“舶来品”,而是自成一脉、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都能在长江文化的核心基因中找到答案。 “黄河、长江形成文化流动的对角线,牵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命线。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认为,不论是在古代承受北方游牧民族冲击时,还是在近代承受西方文明的冲击时,这条文明对角线所支撑的巨大的回旋余地确保了华夏文明从未中断。
大江董事長: 潤泰全楊梅廠遭搜索調查 公司:對財務無影響
如今,长江仍然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长江中游城市群,再到长三角一体化,全国共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长江经济带已布局9个。 面向未来,江苏将继续推动构筑高水平开放新高地、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不断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文明互鉴的包容基因与价值观念增加新的时代注脚。 人们在共赏长江文化的生态文明之美、历史文化之美、时代精神之美之余,将共商河流文化、生态、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求解大河可持续发展之道。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人们不仅共饮一江碧水,也共享一片精神家园。 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旨在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大江生醫歐美營運穩健發展,攜手大型客戶比利時廠商 VeColla,雙方合作仿生膠原,引起客戶高度興趣,並應用在抗老美肌保健食品,而收購美國廠前籌組的「大江美國隊」,以一年不到的時間,目前猶他工廠已順利導入自動化機台,持續出貨歐美大型客戶, 穩定貢獻營收。
翻开江苏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省级重点项目名单,籍籍无名的小镇“十二圩”位列其中。 鲜为人知的是,1924年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的世界地图上,“十二圩”鲜明标注于上海与南京两座大都市之间,足见盛极一时。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全球性通脹,雖然美聯儲已經連續加息10次,通脹在全球仍然沒有達到美聯儲設定的政策目標。
大江董事長: 「成為神話前,先成為笑話」
2022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连续13年领跑长江。 大江董事長 早在元代,太仓刘家港就有“六国码头”之称,如今国内沿海全覆盖、长江全通达、内河全联通、公铁水联运体系日臻完善,江南与内陆的沟通更加畅通。 走进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就能看见由一家废弃化工企业改造而成的常州长江大保护展示馆。 在这里,展板上的两条曲线令人印象深刻:一条是空气优良天数、水质达标率等指标一路上扬;另一条是亩均税收从2019年的11.1万元增至2021年的20.1万元,几乎翻了一番。
大江董事長: APEC大合照辱華?習快被擠出框外 中國全網刪除
在用人唯才方面,大江生醫也不脫轉型的3個階段,從一開始大量聘用業務人才,到後來的研發人才,最後是現在的財會人才,大江生醫在轉型與創新方面的作戰計劃擬定的非常細緻與清晰,這也成為大江繼續邁向生技領域全世界營收第一的關鍵策略。 大江生醫表示,公司目前積極擴大海外市場版圖,今年以前在不同國家保健品的證照原本有28張,預計今年會再增加23張;至於大江生醫轉投資的和康生(1783),在大江投資之前所有上市許可證原本有43張,結盟大江後,和康生技至今已新增19張證照。 以时间为经,寻古探今,赓续长江文明;以空间为纬,塑形铸魂,浸润时代人心。 从遍布长江两岸的古镇名村,到城区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存;从历史街区升腾的当代烟火,到全年不断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实践,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场景,唱响了婉转悠长的新时代长江之歌。 如今,在“数字长江”元宇宙博物馆里戴上VR眼镜“飞越长江”,进入“一苇渡”石窟光影艺术馆沉浸式体验传说故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江苏段)南京示范平台即将完成,长江文化等在游戏、电影制作、设计、旅游、教育和广告等产业的创新应用加速涌现。 “江苏在讲好未来长江故事上有良好的文化支撑、科技支撑与产业支撑。
大江董事長: 董事長
那時,大江推出「安克留」綠茶膠囊,很不好賣,「當時安克留的營收,連每個月廣告費7萬元都打不平,」楊武男說。 大江董事長 在員工正中間的是兩年前剛升任董事長的林詠翔,他頂著一頭招牌捲髮,跟大家穿著相同制服,配上牛仔褲、球鞋,跳得非常賣力。 大江董事長2025 早上9點鐘,來到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上百位大江生醫員工已身著熱情無比、像賽車手般的紅色制服,配合動感健身音樂,充滿活力地跳著早操。
大江董事長: 我們將在下個月聽到更多關於亞馬遜的輻射系列的資訊
全国首个洲滩型国家湿地公园长江新济洲上,苇荡间传来“鸟中国宝”东方白鹳的击喙之声,鸟鸣交错呼应,啾啾啁啁、嘟嘟哒哒……好不热闹。 大江生醫以世界規格管理工廠,在屏東農科園區面膜廠S11,除獲多項工廠認證,還在大廳建造專供研究人員、員工及家屬使用的圖書館。 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看好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順利完成購併法國施耐德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有助國巨強化產品組合,因此將目標價調高至640元,重申加碼評級。 發行20年的「科學人」雜誌中文版,去年7月宣布將於年底停刊,不過10月底,原「科學人」發行人王榮文在臉書以「奇蹟果然出現」說明大江生醫林詠翔伉儷與貝殼放大出手援救。 屏東地院2011年的一份判決書也指出,明揚員工控訴違反勞基法,離職也不給資遣費,超時工作嚴重加上廠內環境非常糟糕,因此當時判決明揚敗訴… 我希望創辦團隊選擇的市場規模要夠大、要看向國際,因為這也是大江生醫的願景。
大江董事長: 大江董事長由林詠翔續任
林大涵表示,除了以紙本形式持續傳承外,也將透過創新的業態和學習模式,重新找回訂戶,預計年底就可以將訂戶提升1萬個,訂戶目標族群也期望向下扎根,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發現科學人對自己的價值。 貝殼放大執行長、台灣科學人總經理林大涵表示,「科學人」除了延續原有編輯團隊與科學人經典內容外,將加入許多全新的科學詮釋,未來希望將台灣原生的科學內容拉升到50%,並力求結合科學意涵與設計的嶄新突破。 大江過去2年受到疫情影響,尤其占有8成以上營收的主力市場中國受到嚴重衝擊,營收獲利連3年出現衰退,2022年獲利更出現腰斬。 大江董事長 「我平常是玩潛水的,潛水的原則就是,頭往上看,你就往上,如果頭往下,你就會越來越深,所以大江生醫能保持創新的能量,是因為領導者保持著創新思維。」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道出大江生醫成為台灣生技ODM霸主之一的關鍵。
大江董事長: 大江生醫砸6億 收購和康生技
“我们将利用山水资源和工业遗存,建好长江文化精品项目,借助数字化手段,整合全流域资源,全面阐释长江文化、生动讲好长江故事,向海内外充分展示长江的生态文明之美、历史文化之美、时代精神之美。 大江董事長 經濟結構的改變以及技術創新能夠促使全要素生產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從而在低通脹、高增長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從歐美日等大型經濟體從疫情以來的宏觀政策實踐來看,美國激進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通過直接給美國家庭提供財政援助,短期有效防止經濟出現大幅度下滑甚至崩潰的風險,在全球總需求不足的宏觀背景下,超寬鬆貨幣和激進財政政策在短期起到刺激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的效果。 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今天表示,內部歷經2年調整,包括區域、客戶結構及商業模式都有明顯改變。 隨著大陸市場復甦加上歐、美拓展效益發酵,在三大市場同步帶動下,今年營運將重回成長軌道。
大江董事長: 投資機會在哪裡?“頂流”分析師研判:消費有望複蘇 A股肯定不會大跌
林詠翔指出,過去幾年大江的股利政策相對保守,就是在等待多元的投資機會,而大江經過20年時間的準備,已完成自己的基礎建設,未來的生技大聯盟將透過大江的技術、資本及國際銷售渠道打世界盃,把台灣的多元事業結合在一起,幫台灣的保健食品、醫材、甚至製藥等,帶向國際。 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今天表示,大江生醫很多產品靈感來自於「科學人」雜誌的啟發,去年聽聞雜誌將停刊,決定與貝殼放大群眾顧問公司合資新台幣3600萬元,成立科學人雜誌新公司,讓紙本雜誌持續發行且啟動數位轉型。 大江董事長林詠翔日前表示,大江生醫過去兩年疫情期間進行內部調整,今年中國大陸、美國及歐洲市場三大成長引擎帶動下,首季淡季的業績已出現兩位數成長,全年業績將有更好的成長表現。 一位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產業資訊組研究員,在招商場合感受到大江生醫業務團隊的積極,讓他感到更特別的是,為了符合不同市場的特性,大江還雇用不同國籍的員工,「是一家活潑的公司,」這位研究員評價。 今年43歲的他,18年前進入大江,從業務員做起,一路參與大江生醫從貿易商轉型進入生技產業,如今已成為台灣生技ODM(原廠委託設計代工)產業龍頭,從面膜、保健食品到功能性飲料統統有。
客人對產品很感興趣,但一知道是台灣做的,馬上掉頭就走,給他帶來很大的震撼,代表台灣跟保健食品完全沒有畫上等號。 殘酷的現實是,當時關鍵原料都從國外進口,替代性高,客戶發現別家少1塊錢就跑掉。 大江董事長2025 不想再繼續喝酒應酬的林詠翔,建議公司投入成立研發部門,自己研發配方與原料,才能成為無可取代的代工公司。 从最早驯化水稻、种植水稻的鱼米之乡,到依水建城、伴江而兴的繁荣兴盛,长江自古浩荡东流,润泽万物,孕育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共生理念。 如今,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长江经济带仍是绿色发展的主战场,沿江城市坚持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以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中国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持续丰富共生之道的时代内涵。
“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码头林立、船厂扎堆、机器轰鸣、生态失衡,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长江南京段留给人们的印象。 2018年以来,南京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作为压倒性任务,拆除取缔长江岸线利用项目160个,清退生产型岸线37.6公里,修复沿江湿地1万多亩,如今长江生态岸线比例超过八成,18条省控入江支流水质优Ⅲ比例为100%,10条市控入江支流水质达标率为100%。 大江董事長2025 依江而生,全省八成生产生活用水来自长江,内陆水域面积占比居全国之首;缘江而兴,以全国1.1%的国土面积创造超过10%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江而美,沿线八城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川俊秀、文脉绵长。 而且從出口結構也能感受到中國產業結構顛覆性的變化,高端製造業已經成為中國出口的主力,並且正在拉開與其他國家競爭者已經的差距。 日本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在9 月放緩後,10月小幅回升,在連續19 個月處在日本央行2% 的通膨目標之上,強化了投資者的觀點,頑固的通膨可能會促使日本央行(BOJ)不久後收回貨幣刺激措施,結束負利率政策。
大江員工的生產力高,目前人均產值約900萬~1000萬元。 實力直接反映在員工薪資,在相關行業上市櫃公司中,大江生醫薪資比同業高出20%~40%。 「別人面膜的零售價是十幾塊台幣,我代工的面膜出廠價最高可到100塊台幣。」現在大江的定位已是無庸置疑,「大家都知道我是出了名的貴,我們就是行業界的賓利,因為我值得,」林詠翔驕傲說。 今年年中,大江斥資8億餘元在屏東農科園區打造的最新自動化倉儲廠剛完工,啟用後將另設置每秒10瓶的功能飲料產線,效率之高,連日本都追不上。 去年動土時,印尼工業部總處長也特地來參加,儼然成為東南亞國家朝聖工業4.0的取經模範。
如今,寂寥沙洲变身文明城市,江水之滨成为县域百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享誉全国。 2022年4月,江苏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推进方案》;2023年7月,《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公布,江苏加快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沿线八市“一主八支四片”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总体布局呼之欲出。 大江董事長2025 江苏重塑“江”与“人”的关系,加速生态扩容、开放升级、产业提质、文化赋能,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文明新时代篇章。
大江董事長: 生技公司ESG大調查 葡萄王奪冠
毛利率方面,隨著運費等成本下降,也與供應商談降價,美國廠下半年隨新機台上線效率也將提升,整體毛利率也將優於去年。 「這不是一個突發奇想的計畫,大約在一四年就談定收購的想法。」談起大江這兩大收購案,董事長暨總經理林詠翔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不諱言,把市場做大、產品變多,是企業成長的兩大動能,透過併購,正是他要讓大江能快速達標的全新戰法。 先是三月,大江決議以每股二十九元、溢價幅度約十六%,共六億元收購和康生逾二五%股權,隨即於四月完成收購,成為最大單一股東;接著八月,再度公告以三五○萬美元(約新台幣一億元),收購保健品及快銷品企業NewAge位於美國猶他州的生產設施及代工銷售業務。
大江董事長: 上下一心 目標印在襪子上
大江生醫的保健品九成以上在外銷市場,早期中國大陸市場占公司營收比重最高達到八成以上,但去年大陸封城時,大江業績受到衝擊。 大江董事長2025 林詠翔表示,目前來自中國大陸市場的營收占比已降到50%以下,反觀美國市場已由疫情前的7%提高到目前的36%,今年歐洲市場的成長動能也很強。 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表示,非常感激獲得大股東的信任,這次加碼持有 大江董事長2025 1% 大江生醫股權,大幅提升持有比例,未來大江將成為生物整合設計商社,透過保健食品、保養品、醫材、基因醫學、寵物保健等健康領域,垂直及水平擴張,目標集結「台灣生技大聯盟」邁向世界第一。 當研發能力建立起來後,投資併購則成為大江生醫加速成長的最後一步。
林詠翔表示,大江生醫這艘船已經修好,現在配上三顆引擎同步向前,中國大陸市場拿下很多新客戶,今年首季的訂單較去年同期已重回成長;歐洲市場在特定客戶的帶動下,保養品賣得非常好;至於美國市場,已有三到四個大型客戶,今年也會加新品項。 大江董事長 研讨会上,多位文艺界专家学者对《大江本纪》的主题内涵、文体特色、写作风格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细节处理方面的建议。 大家表示,《大江本纪》以“本纪”为题,选取长江沿岸重要城市、自然景观及历史事件,将长江流经的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串联起来,体现出写作者的气魄。 作者用20多年时间沿长江两岸采访,把水脉与文脉有机结合,从长江源头开始,聚焦长江给沿岸文学、文化、文明的滋养与影响,文化价值高。 在艺术上,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采用俯瞰视角,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呈现出中华文明从高原到大海的不同侧面、不同形态、不同气质。
踏上新时代新征程,这一人文优势与经济优势紧密相连,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的现代理念,仍将历久弥新。 大江董事長 10公里的江苏常州新龙生态林绿意绵延,每到周末,大人们搭起露营帐篷,孩子们玩起水枪,仿佛闯入现实版“绿野仙踪”的世界。 不远处就是长江,25.8公里的岸线在高峰时期曾开设了百余家化工企业。 如今,沿江一公里范围内的低质低效化工企业全部清零,复绿面积已超3300亩。
大江董事長: 國泰金明年股利受矚目 法說曝「目前是正向發展」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創刊於1845年,是全球科普雜誌第一品牌。 全球已有多個語版,是最常被全球媒體、重要報告引用的科學雜誌,也是公認最能掌握全球科學發展趨勢的科普雜誌。 遠流出版公司於2002年取得授權,開始發行中文版雜誌,曾多次獲得金鼎獎的肯定。 大江董事長2025 林詠翔以「船修好了,現在配上三顆引擎同步向前」形容目前狀態。
另外,機會與危機永遠不會是單獨存在的,但是創辦團隊會怎麼判斷,這是個危機還是機會? 轉型第一年,大江生醫的營收是新台幣1億元,過了近20年,已經來到新台幣82億元,而且還擁有900餘項專利。 歷經18年打磨,林詠翔要以打死不退的志氣與日漸成熟的眼界,帶著大江繼續前進,實現2030年營收2000億的目標。 「這襪子我有20幾雙,」林詠翔咧嘴大笑說,為提醒員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他讓員工每天穿著營收目標上班。 他拉起褲管,秀出以紅字繡上營收目標的「大江襪」,引起眾人爭相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