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代理總經理胡致遠表示,「天璽.天」為區內最高私人住宅項目,設有大型基座商場,可連接港鐵啟德站。 項目分兩期發展,第1期由3座住宅大樓組成,提供共906伙,標準單位間隔由開放式至四房,設有特色單位,預計今年第3季可獲批預售,屆時隨即推出市場,項目預計關鍵日期為2025年6月30日,樓花期長約26個月。 啟德新鴻基2025 據預售樓花申請文件顯示,第2期涉584伙,預計關鍵日期同為2025年6月30日。 啟德新區的私人住宅項目定位比較高,目標客群是中產級以上的專業人士,所以消費檔次也以中上價為主,第一期私人住宅項目相繼在2019年入伙,4,000多戶人家為各零售公司提供龐大商機。 啟德新區第一期的土地發展基本已經落實了發展方案並明花有主,大部分香港市民對本區的前景已經肯定有足夠信心,所以第二期的土地必定再推高一線。 第二期的規劃主要定位為運動城建設帶動,密度較低,更是世界潮流焦點,香港富裕社會,大家追求健康生活,更重視運動,相信啟德新區發展必為香港帶來更多姿多彩的生活角度。
近年配合集團的創新科技業務發展,以及響應特區政府推廣科普教育,舉辦聚焦STEM的主題活動,激發年輕一代對創科的潛能。 決賽於周六(15日)舉行,新地執行董事郭基泓、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副部長李文彬、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副主席伍煥杰等亦有出席並擔任主禮嘉賓。 「新鴻基地產郭氏基金X香港理工大學以心建家獎學金計劃」首屆獎學金頒獎典禮日前舉行,十名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學生獲頒授獎學金。 啟德新鴻基 事實上,港資發展商最近投地出價明顯較中資進取,今次為啟德發展區批出的第13幅住宅用地,亦為每方呎樓面地價最高的一幅。
啟德新鴻基: 發展
另外,私人住宅落成進度未如理想,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今年6月落成量雖終止連跌4個月的頹勢,並較5月低位反彈近3倍,但亦只錄334伙。 由於近月落成數字偏低,以致今年上半年累積僅約7,556伙,較全年預測約19,953伙,暫只達標約37.9%。 2019年11月13日,地政總署公布九龍倉、中國海外發展及嘉華國際恒基地產的合資公司瑞建控股有限公司以159.529億元投得啟德第4A區2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4號用地),地盤面積約197552平方呎,以最高樓面面積為 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约13238元,發展商需預留8%樓面面積作社福用途。 ,2018年9月18日天海匯第1座38及39樓總統樓層Sky Pool Resort A複式單位,實用面積2498方呎,另有平台及天台,四房雙套連私人泳池,以1.249億元成交,呎價高見5萬元,打破對上屋苑標準戶4.1萬元紀錄,將紀錄推高9,000元或22%,創啟德呎價新高。
- 2021年3月「證實」佳兆業集團入股持有地皮公司,按2020年年報顯示上述地皮於2020年11月購入及佔一半檳益。
- 上月其他已批預售項目包括新鴻基地產(00016)的屯門兆康NOVO LAND第3B期,提供769伙。
- 為了回應公眾期望能夠在原址保存龍津石橋遺跡和享受海濱環保,《啟德分區計劃大鋼圖》經過多項改善修訂後,於2012年9月14日由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
- 除此之外,區內住戶亦可選擇步行10多分鐘至土瓜灣,該區設有不少民生商店、食肆及購物中心,如翔龍灣商場;又或選擇乘車至九龍灣MegaBox、德福花園商場等,有更豐富的購物選擇。
- 今屆比賽擴大了規模,並首設「智慧生活」、「綠色創科」及「藝術科技」三大主題,鼓勵中、小學生在不同領域發揮創意,透過科創技術以改善生活,最終接獲來自122間學校、超過800名學生提交的287份作品,數量較去年多逾倍。
- 近年配合集團的創新科技業務發展,以及響應特區政府推廣科普教育,舉辦聚焦STEM的主題活動,激發年輕一代對創科的潛能。
新鴻基地產(016)今日(20日)為區內兩個項目進行命名,其中鄰近港鐵啟德站的協調道10號項目命名為「天璽.天」(Cullinan Sky),全盤提供1,490伙,第1期涉及906伙;而跑道區「PARK PENINSULA 啟德新鴻基2025 海灣半島」的承豐道26號命名為「天璽.海」(Cullinan Harbour),提供439伙。 今屆比賽擴大了規模,並首設「智慧生活」、「綠色創科」及「藝術科技」三大主題,鼓勵中、小學生在不同領域發揮創意,透過科創技術以改善生活,最終接獲來自122間學校、超過800名學生提交的287份作品,數量較去年多逾倍。 他指出,是次成交價反映「麵粉價」持續高企,短期而言對住宅樓價有支持作用,亦有利該發展區的物業售價,對未來優質地皮地價有指標作用,估計項目落成後實用呎價3萬元或以上。 地皮上周收到5份標書,主要由香港大型發展商競逐,包括獨資入標的長實集團(01113)及恒基地產(00012)。
啟德新鴻基: 命名空間
啟德(英語:Kai Tak),又稱啟德發展區(英語:Kai 啟德新鴻基 Tak Development Area,簡稱KTDA),或依地理稱為東南九龍(英語:South East Kowloon),是一個香港地方,位於九龍東,但被分區劃為屬九龍西的九龍城區。 啟德現時正在根據《啟德發展計劃》和《起動九龍東》進行新一輪的發展,而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範圍包括原啟德機場用地,以及鄰近海旁。 以現時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西至宋皇臺道與馬頭角及馬頭涌為界,東至觀塘繞道與九龍灣為界,北至太子道東與新蒲崗為界[1]。 自啟德機場搬遷後,啟德機場舊址及其毗鄰填海地區成為東九龍新發展區,糅合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和基建用途,啟德樓盤吸引不少看中區內發展潛力的買家入場。 自2017年《啟德發展計劃》正式啟動後,啟德已漸發展成為充滿活力的住宅及商業區,聯同觀塘及九龍灣商貿區,已被政府定位為香港第二商業核心。 2019年1月,南豐集團旗下啟德第1F區2號商業/酒店地,獲屋宇署批建1幢38層高(於6層平台之上)、1幢8層高商廈,另設1幢2層高物業,總發展樓面約195.5萬方呎。
2017年5月31日,南豐集團旗下公司合裕發展有限公司以約246.1億元,投得啟德第1F區2號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6號的土地,佔地204,989平方呎,可建樓面約191.2萬平方呎,每呎樓面地價約12,863元,成為香港新商業地王,是啟德發展區地標之一。 到同年12月,集團向城規會申請在第1F區2號擬建兩幢商業大樓,其中主大樓樓高約48層,包括4層地庫,佔樓面面積117.2萬方呎;而另一幢約2層高的零售大樓,佔樓面面積70萬方呎,另提供約4萬方呎面積作為公共運輸交匯處。 2018年11月7日,地政總署公布會德豐地產新世界發展恒基地產及帝國集團合組的財團Voyage Mile Limited以83.33億港元奪得啟德首幅跑道區住宅地,即啟德第4B區3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74號的用地,地盤面積約為104475平方呎,以最高樓面面積為574,615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14500元。 2013年3月20日,立法會通過有關盡快落實《啟德發展計劃》以配合九龍東發展的無約束力議案。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發展局正在研究啟德體育園區的採購及融資安排,將會繼續與持份者商量及討論,預計於7年後落成啟用。 香港政府亦預留了3幅土地作為醫療用途,醫管局將會因應啟德發展區的規劃,重新檢視九龍半島的醫療設施,並且考慮興建醫院。
啟德新鴻基: 落成後呎價料逾3萬
啟德新區經過多年發展已進入收成期,啟德站屯馬綫通車,多個大型商場進駐,未來亦有體育園、甲級商廈及星級酒店等相繼落成,區內樓市亦受帶動,不少買家均看好區內未來發展及樓價升值潛力巨大。 啟德新鴻基2025 啟德不少新樓盤都自設購物商場,而區內除了煥然壹居設有商舖外,啟德一號、啟晴邨及德朗邨亦分別設有商場、冷氣街市、多間食肆、便利店及日常用品連鎖店等。 除此之外,區內住戶亦可選擇步行10多分鐘至土瓜灣,該區設有不少民生商店、食肆及購物中心,如翔龍灣商場;又或選擇乘車至九龍灣MegaBox、德福花園商場等,有更豐富的購物選擇。
因應司法覆核結果,規劃署於2004年7月展開以「不填海」為原則的《啟德規劃檢討》,重新規劃。 2006年年底,規劃署完成3輪公眾諮詢,擬備了初步發展大綱草圖,並且根據初步發展大綱草圖的建議,修訂了《啟德分區大綱草圖》,將計劃重新定位為「香港的歷史文化、綠茵、體育及旅遊中心」,規劃範圍由457公頃縮減至328公頃,發展區總人口修訂至86,500,總住宅單位為30,500個。 [7]早前的《啟德(北部)分區計劃大綱圖》和《啟德(南部)分區計劃大綱圖》則合併為一份圖則。
啟德新鴻基: 命名空间
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表示,「麵粉價」持續高企,短期而言對住宅樓價有「支持作用」,亦有利啟德項目落成後售價。 該地皮易於規劃,可作豪宅混合式項目發展,落成後每呎會賣價估計在3萬元或以上。 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表示,中標價比預期為高,反映港資發展商「餓地」已久,要補充優質土地儲備,亦反映發展商睇好「後市」及「啟德前景」。 啟德新鴻基2025 在這成交價下,「麵粉價」持續高企,短期而言對住宅樓價有「支持作用」,亦有利啟德售價。 此外,這塊啟德地是「海航」出售啟德項目後的第一塊地皮,相信會對未來優質地皮的地價有「指標性」作用。 新地代理總經理陳漢麟表示,「天璽.海」提供439伙,實用面積約1,100至2,200方呎的四房標準戶型佔發展項目整體單位逾70%,另設23伙特色單位,其中8伙更配備私人泳池,最大單位實用面積逾4,600方呎。
啟德新鴻基: 發展時序
除了上述獎學金計劃,新地去年11月亦與理大就「新地X理大創科建築研究計劃」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產學研合作,並就三大範疇進行研究,分別是綠色應用(研發智慧建築能源管理系統)、綠色建築物料,以及綠色建造流程,探索將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新路徑,助力香港走向碳中和,發展成為智慧城市。 啟德新鴻基 新鴻基地產(新地)郭氏基金去年與理大成立以心建家獎學金計劃,旨在支持在理大修讀建築、房地產或工程相關學科而有經濟困難的優秀學生,為業界培育更多未來棟樑。 香港又誕生新地王,九龍啟德第1F區1號地盤商住用地,由新鴻基地產(00016)以高達251.61億元獨資投得,為首度在該區「插旗」,破盡歷年各類型官地的地價紀錄,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7,776元。 而根據在2016年舉行的啟德行人街道命名比賽結果,啟德現有或擬建的行人街道命名如下:啟融里(近工業貿易大樓)、天際里(分為東西兩段,位於啟德坊東南方)、振翅里、高飛里(兩者位於東面住宅區,近啟德1號)、遠洋里、揚帆里(兩者位於西面住宅區,近恆基、會德豐系項目)及善鄰里(近德朗邨側浸信會天虹小學新校舍地盤)。
啟德新鴻基: 商業
使用啟德發展區區域供冷系統比較傳統氣冷式及水塔水冷式空調系統,最高可以節省35%的耗用電力數量。 2021年11月佳兆業集團突然財困,並陸續出售在香港資產,遠東發展與新世界發展於11月25日宣佈以79.48億元向各持一半的陳壯榮及佳兆業集團收購持有啟德第4B區4號地盤的迅富國際,但須扣除2020年融資協議項下之未償還本金的30.52億元及減去待售貸款代價12.31億元接受待售貸款轉讓。 啟德新鴻基2025 車站廣場下會設兩條地下購物街,全長約1500米,分別連接九龍城、新蒲崗、沙中綫宋皇臺站及啟德站,並透過賣地條款要求發展商興建、管理及營運與其發展用地相連的地下街,須全日24小時開放供市民使用。
啟德新鴻基: 填海司法覆核
項目亦包括連接啟德港鐵站的地下街,項目命名為AIRSIDE,將在2023年開業。 2003年2月27日,保護海港協會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認為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的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工程違反《保護海港條例》。 法院於7月8日裁決城市規劃委員會敗訴,使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的工程批准被迫取消,並且指出有關填海計劃必須附合3個條件測試:有迫切性、具充分理由及有即時需要;沒有其他切實可行的選擇;對海港造成的損害減至最少。 有關判決對於《啟德發展計劃》的填海計劃具有約束力,故此有關工程必須通過上述3項凌駕性公眾需要的測試,才能夠得以進行。
啟德新鴻基: 落成後呎價料逾3萬
而新批單位中,佔逾2,000伙為啟德新盤,令該區已獲批預售仍未發售單位大幅飆升至逾8,200伙,業界預料將加劇發展商的推盤及去貨壓力。 地政總署資料顯示,上月共批出8份預售樓花同意書,涉及單位較6月大增3,696伙。 最新獲批的項目中,規模最大要數到中國海外發展(00688)、嘉華國際(00173)及恒基地產(00012)等合作發展的啟德承豐道18號項目,涉及的4期項目全數已批出預售,共涉2,060伙,預計關鍵日期為2024年11月。 啟德7項目按兵不動 據統計,啟德區目前有7個項目批出預售至今仍按兵不動,總共涉及8,223伙。 當中,最早於去年6月已獲的MIAMI QUAY II,提供571伙,預計關鍵日期為8月。
啟德新鴻基: 發展
啟德體育園佔地約28公頃,是前啟德機場舊址重建計劃中的重點項,為公眾提供一個世界級的多元活動目的地。 當中將有約60萬方呎樓面面積用作零售及餐飲設施,規模媲美利福國際的啟德SOGO。 啟德舊機場發展工程,有評論指政府決策長期爭論不休,使得啟德機場舊址長期荒廢,浪費了土地資源[77]。 政府拖延了十多年,到2009年1月14日才公布興建公屋單位及啟德郵輪碼頭,但是區內的主要社區設施要到2021年或以前才能夠建成。 有評論表示興建郵輪碼頭是社會共識,只是政府作風過慢,除了工程進展緩慢,當局率先在該處興建廉價出租公共房屋,而不是將這片極貴重的優質市區土地推出市場拍賣,帶來巨額收入,再將這些賣地收入另外選擇土地建公共房屋,令到更多人受惠,亦可以免公屋居民做開荒牛及忍受工地噪音及環境污染[78][79]。 啟德城中心規劃了兩條地下街,連接新蒲崗、啟德站、啟德城中心北部商業及住宅地(包括AIRSIDE)、宋皇臺站,經港鐵站接駁九龍城,為香港首兩條地下商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