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以SJ親身觀察,雖然回報期長短個個都唔同,但其實只要有大量付出,多數都最終有重大回報。 或許堅持正正就係最困難的,假如你放棄了,咁人生事業就係咁大。 但你一直堅持付出,始終有一日你會有回報,問題係幾時有回報,呢個無人知,亦有際遇成分。 月入四萬 對絕大部分公司來講,你就係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而已,每月比15k你,你應該幫公司賺30k,假如比得10萬你,你最好幫公司賺最少20萬。 月入四萬2025 假如你有幸入了好公司,跟了好老闆,公司願意栽培你亦關心你長遠發展,呢個簡直可以話係非常幸運。 第一步,正正就係踏出Comfort Zone,哪怕看似係吃力不討好的小事。
月入3萬︰收入高咗,理應可以食好啲,玩好啲,可以隨意買自己心頭好,買PS5、食自助餐、去高級酒店食Tea等等,唔使下下就住就住。 不過,交稅開始多,如果免稅額唔高,要交萬幾蚊稅,強積金供款去到上限1,500蚊。 未過單人申請居屋最高入息限額33,000元,仲可以申請居屋。 有呢個收入,又會心思思想買車代步,或搬出去自己住,租個細細地嘅房,有私人空間同埋住得舒服啲,但計條數供車兼租樓,每月其實又係無乜錢剩。 呢個收入可以買樓,但每個月供樓開支令你吃不消,變成月光族。 《2020全球生活報告》指出本港平均樓價高達972萬港元,位居全球第一。
月入四萬: 快訊/大樂透一注獨得 嘉義彩券行曝「今年拜拜特別勤」
最後,提醒Joey在籌劃將來,達成理財目標外,亦需要定期檢視個人的保障項目,如個人醫療和意外保險等,以免因突如其來的變化影響現時的開支狀況和儲蓄進度。 網民就指,現時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才約1.6萬港元,部份短期合約工更只得1.2萬元,距離人均月薪4萬元距離很遠。 在香港,入门级精算师(具有1-3年工作经验)的平均工资为559,899港元。
筆者今次想推介一本舊書,作者是 Napoleon Hill,書名是致富秘訣:打開財富之門的12道鎖匙,Kindle 售價四美元,希望大家從中拿到一些有用的理財知識。 現時一般大學畢業生出來工作,起薪點介乎一萬多到兩萬,加入公務員隊伍隨時起薪兩萬八或以上。 扣除了日常開支,即使加上了大學貸款等,理論上可以每月儲到幾千元。 關鍵是這個年度儲蓄要配合穩定的複息增長,以及需要努力尋找好的公司提供事業發展,同時節省不必要的開支。 很多年輕人在三十歲前儲不到錢,問題出自工作幾年後,手頭上有了幾十萬,開始供車,買靚錶,一年飛幾次歐洲日本。 雖說供車只是幾千元,坐廉航去東京也只是一千多元,甚至早上買杯咖啡也只是三十元。
月入四萬: 【職場熱話】調查顯示港人平均月薪4萬 網民嘆貧富懸殊太嚴重
但為了4萬多的日常開支,她稱「開源節流,收入不是特別穩定,想多賺一點錢。」所以她也不打算另覓住處,至少暫時不會,日後她會選擇創業,「因為打工很難在香港買房定居。我想多賺點錢在香港買房,然後把我爸媽都接到香港來」。 據路透社報導,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金奈市(Chennai)發生大豪雨,響台灣鴻海、和碩附近的工廠,暫停生產蘋果iPhone工作。 目前鴻海在當地工廠約廠35,000 名員工,2名消息人士表示,鴻海尚未決定是否於週二恢復生產。 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如果坊間的財經媒體、網路資訊,都不斷告訴你月入25K或30K照樣可以月領X萬,這樣的標題與內容,可想而知,你可以節省時間了,但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標題很聳動,沒思考能力的人,很容易就心動了。 大多數人都心動,這是正常的,像是最近台北連續下了快一個月的雨,今天又低溫,出門通勤上班的廣大讀者朋友肯定覺得如果能在家中就有錢,那不知道該有多好,是的,這幾乎是多數人的夢想,也因此我們很清楚各種商業雜誌媒體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主題,無可厚非,投其所好罷了。 這個結果倒是跟平常到書店看到的景象不大相同,因為坊間大量的書籍雜誌都是鼓吹「被動收入提早退休」,「每月5萬躺著領,XXX不傳股市絕學」、「像公務人員一樣的每年18%,超簡單!」。
- 直至在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畢業後,她決定定居香港工作從事財富管理,她指「畢業2年就賺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當時的心情就是很激動,很開心。然後有事業滿滿的成就感。(心情)當然飄(驕傲)啊,當時才25、26歲」。
- 與其到了三十歲月入四萬,有車,一身光鮮的打扮和天天在社交媒體分享品味生活,倒不想想如何踏實地儲蓄,透過購買回報穩定的投資產品,高息股,用上每年的回報來支撐消費。
- 你走去自告奮勇做Presentation,對住成百個行家,又要準備Powerpoint同講稿又盛,又無錢收又佔用你僅餘休息時間,真係可謂貼錢買難受。
- 雖然收入減少,但他自覺生活比以前快樂:「起碼現在收工就真係收工,不用再想追數的事情。」他淡然地笑說。
新人走入职场的第一个五年是筑基起步的关键时期,大家要珍惜“五年培养计划”的黄金机遇,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树牢正确“三观”,练得真功夫,长得真本事。 強積金研究機構積金評級公布,強積金11月份投資收益約4.13%,錄得自今年1月份以來的最佳月度投資回報,亦令強積金年初至今回報重回正數。 比特幣投資者Microstrategy(MSTR)上周披露,它在11月又買入了5.93億美元的比特幣。 月入四萬2025 網民留言:「一個女孩香港打拼不容易!靠自己已經很優秀了!」、「我家的寵物屋比香港人的房子大多了」、「誰知道香港房子那麼貴為甚麼還有這麼多人去香港」、「香港真的是空間管理大師,30多平居然可以做三房」。
月入四萬: 投資專欄: 彭偉新
意即若將本港人口收入順序排列,本港實際上有過半人口月入低於2萬。 數據更顯示,月入低於平均數4萬元的人口佔全港八成,45萬人月入低於1萬元,月薪低於均值的市民才是真正的「沉默大多數」。 他們被平均數的計算方法無視,卻受貧富懸殊下的高昂生活成本所害。 月入四萬2025 財經雜誌《財星》公佈2020年全球500大企業榜單,今年台灣有9間企業入圍,同時中國也首度超越美國,成為榜單上 … 事情是這樣的,去年五月,博通宣佈要收購企業軟件開發商VMWare,這是一個大手筆的收購,規模610億美元,但因為北京政府一直不批准,博通已經三次推遲收購。 美國股票基金是11月份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表現較內地及香港股票基金高約8.81%,令兩種資產類別今年至今的回報差距達31.28%,亦是自強積金成立以來,兩個股票市場之間首11個月的第二大回報差距。
而呢個社會亦越來越有呢個現象:80/20變為99/1,即1%人賺了99%的錢。 呢個全球一體化年代,「中間」甚至「中上」已經無乜空間,而變為贏家通吃winner takes all的局面。 就一件事,或一個事業,假如你做得厲害,而且在行內出埋名,錢係追住你等你賺。 相反,假如你做一段時間都不甚了了,即使你願意減價,一樣無人問津。
月入四萬: 「大雪」周四報到! 命理師:7生肖運勢最強 第一名有如神助「事業財運都旺」
雖然各行業的收入不同,但統計處去年第4季數字顯示,各年齡組別具大專學歷人士的月入中位數中,45至54歲月入達4萬元,而最高組別為55至64歲,為4.5萬元,另外20至24歲人士的月入中位數為1.2萬元。 香港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对物流和供应链的资源需求量巨大。 另外,伴随零售业、快消行业、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供应链人才的需求也继续扩大。 作为全球五大领先金融中心之一,在竞争力领域中(即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以及声誉和综合),香港的排名均为首五位,当中特别在营商环境和人力资本两方面位列全球第三。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大都会,为了稳住亚洲最大金融中心地位,金融发展逐渐与信息科技相融合,以致IT人才供不应求,当各行各业受疫情影响,这一行业依然能够疫市加薪,加幅跑赢大市,随着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公布,加大对于内地人才的吸纳力度。 即使你做齊以上1-5項,都唔保證你會好快人工升到一個你滿意水平。
月入四萬: 香港學運女神周庭宣布棄保流亡 港府氣炸下令終身追捕
反而,當你做咁多嘢,更容易有種迷失,自己做咁多嘢為乜? 月入四萬 你走去自告奮勇做Presentation,對住成百個行家,又要準備Powerpoint同講稿又盛,又無錢收又佔用你僅餘休息時間,真係可謂貼錢買難受。 題外話:喺香港,成日聽到人講「Think out of the box」,每次都覺得怪怪哋,但又唔敢肯定呢個講法係錯,有否英文高手解答下? 孫子兵法都講「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打仗必須出正規軍同敵人會師,但往往贏出,係靠另外一隊出其不意的奇兵,突襲制勝。
月入四萬: 財富專欄: 梁君馡
Lalamove的企業客戶相當有規模亦多元化,上台後Ben無需再一個人到處找生意訂單,無論是單量還是送貨時間都更加穩定,下午6點前基本上已經完成所有工作,禮拜日休息,大大舒緩了之前不穩定的壓力。 根據最新2021年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公布最新個人入息及家庭入息數字,現時全港個人入息中位數為18,000元,意味你月入18,000元,收入已經比全港一半人還要好。 最新數據更顯示,與2015年相比,2021年年薪過百萬的「打工皇帝」人數亦有所增加,以下即刻睇自己人工及家庭入息於全港排名。 報告又指,香港平均樓價為125.4萬美元(約1,000萬港元),比去年上升了4.7%,是全球樓價最貴的城市。
月入四萬: 科技滔心話 在Facebook上關於Fortune 500 Global的文章與內容
Ben從第一天入台開始,已經把兼職當正職,星期一至六出車到貨倉,為Lalamove企業客戶派貨。 帖文一出引來不少網民留言,有人隨即指自己月入4萬,但不覺生活有多好,出帖者立即回應表示,這印證了月入4萬元只能維持正常生活。 有網民回應指,如果與家人同住月入4萬元是足夠的,但要自己租屋住實在不夠。 香港記者協會在2016年5月的調查,有超過3成受訪者月薪介乎1萬至1.5萬元,相信不少記者即使工作10年亦難有4至5萬元的月薪。 月入四萬2025 原本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就是香港的高收入群体,受疫情影响,医护工作人员更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现时香港检疫需求量十分大。
月入四萬: 美元
其中北富銀針對宜蘭縣、嘉義市路邊停車代扣進行調整,國泰世華銀則一口氣公告新竹市、嘉義市、台南市3地路邊停車代扣繳合約到期不再續約,合計兩家銀行業務縮水影響4縣市路邊停車代扣服務。 王品(2727)今日公布11月營收為16.77億元,年增9.1%,創同期新高;累計今年前11月營收達202.31億元,年增22.4%,創下集團歷史紀錄,也是台灣首個營收突破200億元的連鎖直營餐飲集團。 另外,Joey打算5年內生小孩,在私立醫院分娩收費由港幣1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要視乎Joey的要求而定。 再者,除了分娩的支出,還有健康檢查、奶粉開支及教育經費等,也應列在考慮清單當中。 Joey今年30歲,從事文職工作,家庭月入四萬元(未扣強積金)。 近年樓價雖持續上升,但跟大部分業主一樣,Joey打算在5年內再購入大約500萬元之物業,並生小孩。
月入四萬: 总台举办2023年新员工入职暨“五年培养计划”启动座谈会
假設年利率為5%,以投資15萬元,按每年的複利率計算,五年後約可增值至19萬元。 投資環球債券基金好處除了可以收取較穩定的利息外,亦可隨時贖回,適合短至中線的理財計劃(要留意債券基金並不保本,基金的價格可升亦可跌,投資者要注意相關的風險)。 年薪幾十萬,最重要是建立起個人抵抗風險的能力,特別是今年中美大打貿易戰及加息周期來臨,年輕人應該注意負債比率,增加儲蓄。 即使不是富二代出身,三十歲月入四萬以上,戶口有過百萬存款,無聊時候拿十萬元出來數數錢再存回戶口,這種趣味遠比每月拿到一點信用卡積分來得高。
月入四萬: 平均數與中位數之別
樓主又認為,中層員工在公司內亦是最大壓力的一群,「公司嘅嘢畀晒中層做,細嘅話知你死,高層剩係識捽數,出事就縮,中層真心最慘」。 他大呻,每當低層員工犯錯,高層只會向中層問責;做細的即使未完成工作都能準時放工,「又唔迫得佢OT(加班),大嘅淨係要個結果,搞到放假要自己一個人喺屋企做晒啲嘢」。 月入四萬2025 北富銀、國泰世華銀各自悄悄公告指定地區路邊停車代扣服務終止,預定明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由經濟學人智庫進行的《全球生活成本調查2020》亦發現,本港其他生活成本如麵包、牛奶、咖啡等都要價不菲,各項生活必需品價格位列全球第2至8位不等。 身為港人即使月入達到中位數,在扣除生活開支之後要儲錢買樓亦不容易。 月入四萬之所以讓人感覺離地,是因為本港過半人口連月入兩萬都難以達到。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就業人士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9萬元。
月入四萬: 科技滔心話 在Facebook上關於Fortune Global 500的文章與內容
而呢個亦解釋到Headhunt行業的存在:基本上獵頭公司都係找那些高收入人士高薪挖角過檔,但對中下游的則往往興趣不大。 月入四萬 越高收入的人,越係大家爭住想請,而無需好似你同我咁要寫Cover Letter去「求」職求Interview,反而係調轉,Headhunt公司求個Candidate去見工。 但絕大部分情況,你公司及老闆完全對你的前途發展沒有任何興趣,亦話知你人生有咩需要(讀書進修/成家立室/結婚買樓/供養父母等等),總之盡量壓你價,理得你,最好一世都踩住你唔比你上位。 依啲情況,唯一就係增加自己價值,逼令公司必須加你人工,而否則你亦可以另謀高就。
每天面對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數字,Jimmy開始對金錢感到麻木。 根據《香港統計年刊(2021年版)》,如果你的家庭收入達3萬元以上,其實已比全港一半家庭住戶收入高;如收入達60,000萬以上,更已比全港四分之三家庭住戶高。 雖然受新冠疫情影響,但月入5萬元以上的高收入人士比2016年多。 其中最高收入一群、月入10萬元以上的打工仔有超過10萬人,較2016年多逾3.3萬人,升45%,同期香港打工仔減少了超過12.5萬人,跌幅3.3%。 【人工薪酬/打工仔職場熱話/家庭入息】日日辛勤工作,但究竟你所得的人工薪金算多還是少呢? 根據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21年4月至6月》,港人每月就業入息中位數最新是19,600元,即只要月入多於這個數,人工已比全港一半打工仔高。
按港元計算,估算11月份投資收益約439億元(即469萬名強積金成員平均回報約9400元),使今年至今的累計投資收益達到約131億元,相當於每名成員平均累計投資回報約2800元。 月入四萬2025 月入四萬 比特幣今年以來首次突破40,000美元,這是因為人們對美國減息普遍抱有熱情,而且交易商預計美國證券市場交易的比特幣基金即將獲得批准。 據此,有網友就用現時香港的最低工資時薪37.5元計算,若要賺到平均樓價的金額972萬港元,要不眠不休連續工作26萬小時,約29.6年才能達到。
博通收購VMWare要是到11月26日還得不到中共放行的話,也得告吹,北京是最後一個還沒有放行的政府。 三要永葆“进心”,创新不息、精进不止,做激情奋进、无坚不摧、自燃型的总台人。 “舍我其谁、敢战必赢”的工作作风已经镌刻进每一个总台人的骨髓,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创造一流永远是总台人昂扬拼搏的号角。 创新的基因必须流淌在每个总台人的血液中,创新的过程就是认知升级的过程,一个人的成长归根结底是认知的成长,要敢于跳出自己思维的盒子,拥抱不知道,多问为什么。 年轻人决不能温温吞吞、老气横秋,要以节节攀升、步步生花的创新,让总台这支“梦之队”不断翻过高山,再登险峰。 年轻人要充满激情,你给我黄沙,我要把它变成荒丘;你让我扫地,我也必须扫第一名。
例如,客人透露自己原來是一個要照顧單親母親的人,他才會知道他需要保險,而不是投資服務。 奈何,生意歸生意,他始終要顧及業績,仍然少不免要向客人埋手:「我覺得一半一半吧,有一半是為了跑數;另一半是真的為了認識他們。」透過這種方式,他在推銷過程中事半功倍,漸漸站在行內穩了陣腳。 至於想實踐於5年後再置業的目標,筆者建議Joey必須留意政府推出的樓市措施。 月入四萬 今年初,政府收緊700萬元以下物業的按揭成數,由最高7成即時下調至6成。 月入四萬 月入四萬2025 以Joey預期購買的500萬元物業計算,首期需約200萬元,現時的流動現金為約192萬元,扣除30萬元應急錢和生育小孩的預算,餘下約162萬元,未足夠支付首期。 與其到了三十歲月入四萬,有車,一身光鮮的打扮和天天在社交媒體分享品味生活,倒不想想如何踏實地儲蓄,透過購買回報穩定的投資產品,高息股,用上每年的回報來支撐消費。
但每個月平均消費多了幾千,就大大減低了儲蓄的複息增長。 「當然是司機!時間自由又可自己決定出車的工作時間。」好友說。 但由於單量相當不穩定,加上「one man band」,一旦有急事要放假,絕對會延誤送貨。 月入四萬 即使想找朋友相助, 月入四萬2025 也未必即時找到幫手,加上對方不熟悉送貨流程,變相有機會流失生意。
要勇于在“漩涡中心”工作,要事不避难、敢想敢干、做到极致、不留遗憾。 只要久久盯住,时时思索,魂牵梦萦,必会才思泉涌、柳暗花明。 新闻人都是在以秒杀计算胜负的高压锅中锤炼自己,总台没有“躺平”的土壤,要做“自燃型”的总台人。 要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和天赋,给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去发光、去发亮。 总台要剔除“不燃型人”,让更多的“自燃型人”去影响“可燃型人”,让总台的星火遍燃不夜天。 二要怀有“匠心”,坚信笃行、好学能文,做具有权威性、影响力和不可替代性的总台人。
月入四萬: 投資專欄: 連敬涵
近日,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訪問一位港漂生活的內地女,得知她中大碩士畢業,工作月入更高達10萬,但因為一個原因令她甘願住劏房都不打算買樓。 雖然全台灣平均的畢業薪資約為3萬元,不過根據每個行業的不同,領到的薪水也是天差地遠,而男女在挑選另一半時,往往也會把對方的薪資收入列入考量的因素之一,有一名男網友好奇在網路上詢問:「月入十萬單身跟月入四萬交正妹 哪個勝利」。 跟幾個好友聊天,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問大家:「你們覺得每月領5萬的被動收入比較簡單,還是每個月賺10萬的主動收入比較容易達成?」結果一面倒,認為每個月要賺10萬的主動收入比較容易達成,只有一位30歲的朋友認為兩者難度差不多。 健談、外向的他,自問適合做RM,很多朋友亦認同他有潛質在這一行發展。 Jimmy慢慢學懂了,在這一行若要成功,必需與客人不斷交流,知道對方職業、家庭背景、生活習慣等等細節,再為他們度身訂造適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