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有計分制度,讓較年長的申請者獲優先編配公屋單位。 未住滿10年的住戶無須申報,但房屋署若接獲舉報並證實他們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不論其居住年期,仍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此外,若家中有年老(年滿60歲)的父母或親屬一同申請,則可經本文開首提到的「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於「天倫樂」計劃下,年輕一方的家庭成員要作出聲明,承諾照顧年老親屬,房委會指出,有關申請會比一般家庭申請提早6個月獲處理。 公屋月入上限2025 有意申請公屋的朋友,一般會比較關心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 根據房委會現行的限額,1人/ 2人/ 3人家庭的每月入息不能超逾HK$11,540/ HK$17,600/ HK$22,390。
- 若其遷出證明屬實(藉證明文件、家訪,或其他方式),戶主會獲邀辦理删除戶籍 的手續,以及出示他所持的租約以便作出更改。
- 若未能如期交回有關單位,須先向房屋署申請不多於30天的延期居留,如獲批准,他們須為延期佔用該單位繳付佔用費,金額相等於單位的三倍淨租金/暫准證費另加差餉。
- 答:公屋申請由遞交表格開始,直到最後的配房程序,整個申請流程共有7個階段。
-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 據房委會網頁顯示,在 2023年2月1日以前按「配額及計分制」登記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如分數於2023年2月1日,其分數已達425分,現正 / 將會安排詳細資格審查。
申請表上所有人士都必須年滿58歲,並且在進行配屋時都必須年滿60歲。 上述提到的平均輪候時間約5年半,但非長者1人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則長得驚人。 按房委會現行的配額及計分制度,非長者1人申請者於18歲申請時底分為0分,每輪候1個月可獲1分,滿45歲則可獲一次性加60分。 公屋月入上限 按此計分制度及最新編配進度,申請人須等候約30年才可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屆時申請人已達48歲,而且輪候期間收入亦不可超過指定上限(現時為HK$11,540)。
公屋月入上限: 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每年按既定機制檢討。 若嚴格根據既定公式計算,在2023/24年度,6人及以上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會上調,而1人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則會下調。 公屋申請的可選區域分為4區,包括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擴展市區(包括東涌、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及離島(不包括東涌)。 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而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則不受限制。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選擇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住宅物業包括在香港的任何住宅物業、未落成的私人住宅物業、經屋宇署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土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
- 發文者又列出,其家庭的每月開支約為3萬元,並指自己與丈夫月入約5萬元。
-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 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 如選擇郵遞,務必貼上足夠郵資,申請分組不會接收郵資不足的郵件。
- 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而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則不受限制。
- 在房委會的政策下,若申請家庭的成員中有長者,則可在輪候及配屋方面均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 根據房委會資料,如果公屋申請因家庭收入或資產超額而被取消,但日後家庭狀況有所改變,或入息/資產有所調整而再次符合申請資格,房屋署可以考慮恢復其申請。
- 申請者及家庭成員須在詳細資格審查面晤中提供齊備資料,以便我們進行審查及核實。
- 獲批新租約的家庭, 不論他們在公屋居住的年期長短,均須每 2 年申報入息及資產一次, 以便釐定應繳的租金水平及繼續租住公屋的資格。
為公平分配公共房屋資源,公屋單位會以電腦隨機方式,按申請者的家庭人數、公屋選區及單位編配標準;並配合輪候到達編配階段時的資源編配。 在固定底薪方面,根據房委會的資料顯示,如果底薪為每月固定金額,則會以填報日前1個月的底薪金額計算。 如果每月有固定的津貼,則應根據填報日前一個完整月所獲發的津貼總金額(包括生活、房屋、教育津貼、非年終花紅及佣金等)填報。 除此之外,所有年終雙薪、年終花紅、年終佣金或其他年終酬金,則根據過去1年期間收到的總額除以12平均計算。
公屋月入上限: 公屋「住宅物業權審查」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 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除了公屋申請表外,申請人及所有家庭成員須根據其狀況遞交有關的證明文件和聲明書。 若提交的證明文件,並非以法定語文即中文或英文書寫,必須附上中文或英文認證譯本。 為維護公屋資源合理分配,如在刪減人口後,戶籍內的認可家庭成員人數低於現居單位所容許的最少居住人數時,便成為「寬敞戶」及須遷往房委會認為居住面積符合其家庭成員人數的公屋單位。
由發文內容可見,網民在兒子學費(包括興趣班等)、食飯搭車及家用等方面使費較多,全部支出總數達約3萬元。 帖文一出,即引起一眾網友嘩然,認為樓主太「大使」之餘,亦質疑其家庭收入高達5萬元,但仍住在公屋。 公屋月入上限 公屋受年青一代追捧,無非因租金廉宜,加上間格四正實用。 以入伙幾年,位於秀茂坪的安達邨為例,樓面面積407平方呎的兩房單位,月租僅約HK$3,000,這個數目僅足以支付部分屋苑的車位租金,難怪公屋人見人愛。
公屋月入上限: 申請公屋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
如申請因不符合資格而不被接納,申請人可在符合一切申請資格後,重新遞交申請表。 如申請因資料不足及/或欠缺文件而被退回,個案便告完結。 有一點要留意,若果持有綠表的公屋住戶申請選購居屋或綠置居,必需在成功購買新單位後90日內交回其租住的公屋。 若未能如期交回有關單位,須先向房屋署申請不多於30天的延期居留,如獲批准,他們須為延期佔用該單位繳付佔用費,金額相等於單位的三倍淨租金/暫准證費另加差餉。 在删減家庭成員方面,倘家庭狀況因出生、死亡或其他情由而有所改變時,須立即通知房委會。 任何家庭成員如自願退出公屋戶籍,可用書面提出删除戶籍要求。
凡參加此項計劃而符合資格的申請,通常會比一般家庭申請較早獲得處理。 透過「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公屋的申請人除了須要符合上文提及的基本申請資格外,更須要符合以下條件。 未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的租戶,須填報「居住情況及擁有香港住宅物業詳情申報表」。 已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而須申報入息、資產及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只須填報「居住情況申報表」。 房屋署會主動向住戶發出申報表,住戶須在限期內,填寫每名家庭成員的全部收入,並申報資產淨值有否超逾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 由2017年至今,房屋署只成功令約360戶公屋富戶,因為超出入息及資產限額而須遷出單位。
公屋月入上限: 住戶因健康清拆等因素調遷
然而,這數字包括了現已申請公屋的住戶,以及符合入息限額但不符合其他申請公屋資格的住戶(例如資產限額、在本港擁有住宅物業及居港年期等)。 根據既定機制,公屋入息限額以住戶開支為計算基礎,當中包括住屋開支和非住屋開支,另加5%的備用金。 住屋開支用以衡量租住與公屋單位相若的私人樓宇單位的開支,視乎私人樓宇單位不劃一每平方米租金和參考單位面積(即過去三年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的平均面積)而定。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公屋月入上限 為了滿足長者的住屋需求,房署提供多個優先配屋計劃,以配合他們的需求。 單身長者可以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而兩位或以上的長者可以參加「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
公屋月入上限: 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屋需求,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下稱「小組委員會」)認為在努力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能更聚焦地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繳交雙倍或倍半淨額租金另加差餉的住戶,如日後家庭收入連續三個月下降至低於有關的資助入息限額,則可按情況申請繳交倍半淨額租金另加差餉或原有租金。 公屋月入上限2025 公屋月入上限2025 若果住戶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觸犯《房屋條例》,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或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指明的詳情而觸犯條例,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2.5萬元及監禁3個月。 公屋月入上限2025 房屋署亦會向住戶追回因資料不正確而少付的租金,甚至收回他們現居的公屋單位。
公屋月入上限: 人士家庭需受公屋入息審查
由於公屋是供應緊絀但需求極大的公共住屋資源,因此收入限制亦較嚴謹。 【新!】2019年2月,房委會建議上調2019/20年度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平均上調幅度分別為4.2%及3.1%,2019年4月1日起生效。 公屋月入上限2025 入息限額中,2人家庭增幅最大,增加6.2%至HK$18,690。 房委會估計,按調整後的限額計算,約16萬個私樓非業主戶符合公屋申請入息,料公屋申請將因而增加5,800戶。 公屋月入上限 公屋月入上限2025 房委會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公屋月入上限: 公屋富戶|「富戶政策」維護資源合理分配
答:已經成功登記輪候入住公屋申請者,可使用6個途徑查詢自己的公屋申請進度,包括登入房委會 / 公屋月入上限 房屋署網站,按指示查詢各區最高調查及配房編號。 若果本身條件許可,公屋住戶可以選擇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購買房委會或房協轄下的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單位,包括綠置居計劃、居屋第二市場(即白居二)和房委會的新居屋。 「富戶政策」是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的統稱。 在某些原因下,公屋租戶有可能需要調遷到另一個公屋單位,例如家庭成員增加,希望調遷到較大的單位,又或基於特殊原因,租戶需要居住在另一地區。
公屋月入上限: 資產申報三步曲
若其遷出證明屬實(藉證明文件、家訪,或其他方式),戶主會獲邀辦理删除戶籍 的手續,以及出示他所持的租約以便作出更改。 公屋月入上限2025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至於公屋資產限額,則參照甲類消費物價指數(通脹率)於年間的變動調整。 參考以往做法,小組委員會通過將1人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2022/23年度)水平;6人及以上家庭的入息限額,則按照既定機制上調。 公屋月入上限 另外,小組委員會亦通過將所有家庭人數住戶的資產限額按既定機制上調1.9%。
公屋月入上限: 最新入息及公屋資產限額點計算?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公屋月入上限 公屋月入上限2025 。
公屋月入上限: 申請公屋程序及流程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年輕的單身一族申請公屋,動輒需要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的確令人絕望。 最簡單方法當然是加入已成年的家庭成員,例如成家立室,夫婦二人一同申請,或與兄弟姐妹一同申請。
要注意的是,獲計劃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入住該單位3年內不可調遷,期間亦沒有綠表資格,若申請居屋僅能以白表申請,亦須交還公屋單位。 房委會於2018年共推出1,300個單位,收到超過58,300宗申請,超額申請逾43倍。 平均輪候時間於2022年第四季錄得改善,主要是由於過往數季有為數不少的公屋單位可供編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