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傣曆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潑水節的時間在傣曆六月,節日活動持續2天或4天,第一天叫「宛多尚罕」,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宛叭宛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即傣曆元旦;中間的一天或二天稱作「宛腦」,意為「空日」。 節日第一天清晨,人們沐浴盛裝,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聽經,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祈福,繼而形成全村性的潑水高潮。 在泰國北部,人們會到河邊取一些沙堆放在附近寺廟讓和尚在工程時使用。 在祭拜祈福之後,家人團聚在一起,年輕一輩準備花環點上蠟燭,將水倒到長輩手中,祈求他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泰國潑水節在4月13~15日,也是泰國的傳統新年。 泰國字中的 “Songkran宋卡” 源自於 “Sanskrit”,意思是“通過”,進入新的星象,展開新的一年。
- 如今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時到泰國,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
- 大城潑水節地點位於古城的外圍,人數比曼谷和清邁少些,但還是一樣熱鬧瘋狂。
- 泰國潑水節代表著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並懷著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
- 香港香港宋干節慶祝活動早在2002年由一群在香港定居的香港泰國人及一些團體舉辦的,日期會在4月宋干節前或正日的星期日在香港九龍城打鼓嶺道遊樂場舉行。
- 4月13日是“瑪哈宋乾日”也是泰國新年,太陽由雙魚宮轉到牡羊宮,此時地球以正角度穿過太陽,使得白天和晚間的時間一樣長。
- 「潑水節」又稱宋干節(Songkran;วันสงกรานต์),是泰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包括寮國、緬甸、柬埔寨及中國傣族人的新年,也是最獲外來遊客及當地人喜愛的傳統節日。
- 香港經常有大型的潑水節活動,例如「泰二代」舉辦的香港潑水節有潑水節七仙女古色巡遊。
泰國270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有着幾百個熱帶小島等待人們的探索。 從曼谷就可以到達只需兩個小時的車程這個海邊觀光勝地。 芭他雅從一個小漁村演變為如今泰國重要的旅遊度假城市,被眾多的觀光客所熟知。 “宋幹”一詞起源於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邁進”,與農曆時間一致。 4月13日是“瑪哈宋幹日”也是泰國新年,太陽由雙魚宮轉到牡羊宮,此時地球以正角度穿過太陽,使得白天和晚間的時間一樣長。 差不多是傍晚開始往指定地點走去,老遠就開始感到異樣氣氛,結果還真不得不被這場面所鎮住。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住宿推薦
白象灣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 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 台灣人新年春節吃蘿蔔糕、長年菜、煎白鯧魚還要有全雞上桌加煮一鍋白飯等,有年年有餘的吉祥也有圍爐的豐盛。 很久以前問過泰國導遊,泰國人的新年有沒有什麼年菜,不知道是被敷衍了還是怎麼的,得到的答案是沒有特別。
- 不過有人認為這類信仰原始傣族信仰的群體也有類似習俗的祈雨祭儀,而主張潑水節是傣-泰民族為了生產稻作而舉行的祈雨儀式,反映出古人征服乾旱、火災的願望。
- 佛教為泰國國教,所以潑水節又稱宋干節(Songkran),宋干其實是梵文,代表春天太陽的換位,就是我們口中的春分,代表新的一年的開端。
- 在泰國北部,人們會到河邊取一些沙堆放在附近寺廟讓和尚在工程時使用。
- 與「浴僧侶」(สรงน้ำพระภิกษุสามเณร)。
- (Photo byBen Reeveson flickr)大家可能在慶典上看過一種白色的泥膏,那其實是泥灰岩,抹在對方身上是希望將過去一年的壞運都去除,代表為對方消災祈福。
泰國潑水節 對於泰國人就像是過年對於我們來說一樣重要,是一個祈求來年順利,充滿祝福意涵的節日。 每年都會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潮一起共襄盛舉,是泰國享譽國際的歡樂節慶,但在歡樂之餘,參加 泰國潑水節 也該注意一些事項,以防觸犯當地禁忌,今天除了2020潑水節的日期,也讓旅遊咖和你說說它的意義和眉角。 每年四月中旬,泰國將迎來最熱鬧、萬人狂歡的大型潑水節。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2020懶人包攻略 日期、禁忌、習俗一覽
時下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時到泰國,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 潑水節的起源有不同說法,除了上述的祈雨儀式說,有一種說法認為潑水節是從印度的灑紅節和到恆河沐浴的習俗衍變而來,因在灑紅節會互相投擲彩色粉末和有顏色的水祝福對方,並以此慶祝春天的到來。 也有人認為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泰國潑水節習俗 另有人強調傣族有其獨特的水文化,在傣族人心目中「水」是一種聖潔之物,傣族的人類起源傳說就有「水」的角色,並把土地稱為namdin,表明了水和大地的緊密聯繫。 「香港潑水節」是由香港土生土長、熱愛泰國文化的泰二代 Vita 聯同一眾泰二代籌辦,旨在於香港推廣泰國文化,與在港的泰國人及不同國籍人士一同感受及慶祝泰國節慶。
潑水節時在街上走,想不濕身的可能是沒有的,即便你是一派國外遊客打扮。 泰國潑水節習俗 這倒是沒問題,早就是既來之則安之,但有個特殊玩法可是讓人既驚詫又不那麼容易接受還好奇心極強地蠢蠢欲動想試試,就是往人臉上摸石膏面。 潑水遊戲非常開放,歡迎任何人蔘加,我經常被邀請加入,友情客串一把,身體力行地體驗民風民俗。 往人身上潑水,甚至是乘人不經意間突然襲擊地潑水,原本是侵犯他人的行為,現在在這麼個具體環境中,可以肆無忌憚隨心所欲地進行,這感覺剛開始怪異,後來興奮,然後刺激,接着爽得不行,最後好像不得不尋思了。
泰國潑水節習俗: 【花蓮包棟 Villa 推薦】花蓮包棟 Villa:泳池、烤肉、卡拉ok通通有!
它又稱為“宋干節”,“宋幹” 一詞起源於梵文,指“通過”、“跨越”、“展開新一年”的意思,是泰國人的傳統新年。 泰國潑水節習俗2025 在這段時間內,不管是感情友好的親朋好友還是不曾相識的陌路人都可以相互潑水,為的是洗淨身上的惡運,消災祈福,迎接新年。 泰國“潑水節” 一年一度的泰國新年——潑水節即將來臨,於4月13日開始,一連三天全泰國均籠罩在喜氣洋洋的氣氛當中。 在這個時刻,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故又叫做潑水節。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最美變性人寶兒Poyd喜報婚訊,她是這樣變美的!
公元1782年成立的節基王朝拉瑪一世將曼谷定為首都,傳至今日已是拉瑪九世皇。 2、遊客在潑水時,不可任意向泰國老人潑灑,在潑的水中放入不潔之物與輕易碰觸到陌生女性,都是很不禮貌的。 宋幹神依每年宋干節落在哪一天而有不同名稱,在星期日稱為Tungsa、星期一稱為Koraka、星期二稱為Raksos、星期三稱為Mondha、星期四稱為Kirinee、星期五稱為Kimina、星期六稱為Mahotorn。 七位宋幹神指的是瑪哈宋乾的七個女兒,她們負責照料父親置於王伐神柱的頭顱,由於之前他無法正確解答達瑪庫摩(印度神Dhamma Kumar)的問題,因而被斬首。 臨死之前,瑪哈宋幹要求七個女兒將頭顱放在熱的源地 – 也就是王伐神柱。 如果他的頭顱被放在地球,就會產生火災、乾旱,連海洋的水也會因而枯竭,七位女兒每年就負責輪流保管父親的頭顱。
泰國潑水節習俗: 香港潑水節簡介
潑水節的根本意義在於其清理和淨化的過程——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 (梵語:saṃkrānti),全名為Meṣa saṃkrānti,意為太陽進入白羊宮,時間約在每年公曆4月14日左右,即太陽進入白羊座的時期。 傣語稱此節日為「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為「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於梵語「saṃkrānti」,意為「周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 曼谷:在全世界背包客最愛的拷參路,在泰國新年這段期間,這整區都有年輕泰國人和外國人拿水互潑對方,你有可能被張嘴大笑的陌生人用水和麵粉撒的全身又濕又髒。 與「浴僧侶」(สรงน้ำพระภิกษุสามเณร)。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城市:大城
宋幹是梵文,意為“太陽運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陽年開始”。 節日當天要到寺廟中堆沙塔,插彩旗獻花,祈求五穀豐登。 泰國潑水節習俗 晚上將浸有花瓣的香水灑在長輩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對長輩的美好祝福;此後長輩再將水淋在晚輩的頭上,表示來自長輩的賜福。 泰國潑水節習俗 作為一個全民族的節日,體驗潑水節未必非去清邁不可,就像看風箏不一定就要去濰坊,天安門廣場、上海人民廣場就有相當不錯的風箏可看。 泰國潑水節習俗2025 去泰國還有一個想看的世界遺產是位於泰國中部距離曼谷約85公里(兩小時的火車)的艾尤塔雅(Ayutthaya),也稱大城。 原本是去看古蹟,結果又額外撞上了一個古城潑水狂歡。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 2023 懶人包|盤點 5 大最熱戰區、交通、注意事項,趕快揪團一起打水戰!
宋干節除了潑水,人們也會帶著供品到寺廟中供奉僧侶、禮佛、浴佛,並買鳥、魚等來放生,為今生及來世積德。 雖然捷運站多少會有置物櫃,但潑水節人潮洶湧難保可以搶到,小編建議可以在出國前或是當地的商場買個可以側背的防水袋,裝自己的東西。 泰國潑水節習俗 如果你期望可以一邊體驗潑水節,一邊喝酒狂歡,很抱歉要「潑你冷水」,泰國政府有規定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煩,潑水節活動的重點路段周邊是不能販售酒精的。 暹羅廣場是泰國必逛的百貨之一,到了潑水節,百貨廣場會有藝人表演和各種泡沫機出場,是年輕人會聚集的地方。 「獻水式」跟「浴僧侶」的方式類似,但對象是家中的長輩,通常會在4月14日泰國的家庭日進行,晚輩會以盆盛裝淨水後輕灑在長輩手中,藉以祈求他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泰國潑水節習俗: 作者: 旅遊咖
潑水節是信仰佛教的傣-泰民族群體所過的重要節日,和上座部佛教傳入東南亞有密切關係。 泰國潑水節習俗 除了潑水以清除厄運和罪惡外,在潑水節這天還會舉行「浴佛」典禮以及向僧侶「獻水」的儀式。 在沒有信仰佛教的傣-泰民族文化圈中,沒有過潑水節的習俗。 不過有人認為這類信仰原始傣族信仰的群體也有類似習俗的祈雨祭儀,而主張潑水節是傣-泰民族為了生產稻作而舉行的祈雨儀式,反映出古人征服乾旱、火災的願望。
泰國潑水節習俗: 曼谷
潑水的傳統習俗意謂着可以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利,重新出發新的一年。 現在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時到泰國,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 像是鄰近的國家如:緬甸與柬埔寨等,也都同時慶祝這個節日。 泰國新年為每年的4月13日到15日,這期間泰國民眾會相互潑水慶祝。 此舉由來是因「水」在佛教傳統儀式中代表淨化和祝福,因此人們會藉著潑水象徵清除厄運和罪惡,開始純淨的一年。 「水」在泰國文化中扮演要角,在佛教傳統中象徵淨化和祝福,泰國人相信藉由潑水象徵清除厄運和罪惡,開啟全新的一年。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習俗
On flickr)泰國潑水節是當地人為慶祝新年和祈求來年順利的節日,就像是我們的過年。 在芭達雅每年都會在此時舉辦一些慶祝活動,像是食品展、花車遊行、選美比賽以及各式各樣的煙火表演等。 而在清邁則會舉辦選美和遊行等活動,在泰國慎終追遠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時人們也會攜帶祖先的骨灰罈前往寺廟裡舉行祭拜儀式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