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347],較重建前嘅1,600伙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348]。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首兩期仍會作為租住房屋,第三期則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的虧蝕[400]。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401],較重建前的1,600伙大幅增加,首兩期重建會讓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則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約100多萬港元[402]。 此列表包括由上述三間組織轄下的公共屋邨,包括已落成、興建中、重建中、待建中或建議中,以及已拆卸並改作其他用途的公共屋邨。 此列表會列出公共屋邨的名稱、相片、地址、屋邨類別、入伙年份、拆卸日期和現時土地用途(僅限已拆卸公共屋邨)、樓宇座數、單位數目、單位面積、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所有資料皆以房委會和房協官方網站資料為準,屬於平民屋宇公司的大坑西新邨、興建中、規劃中和已拆卸的公共屋邨除外。 此邨的發展工程早於1996年已經立項,當時擬建公屋屋邨(包括3幢和諧一型及1幢服務設施大樓)及居屋屋苑(包括11座康和一型第一款大廈)各一個[6]。
1959年陸續落成,共建有24座七層高的徙置大廈。 清河商場為一座單層商場,面積約2,400平方米,於2008年4月啟用。 商場共有16間店舖,面積由10平方米至850平方米不等。 截至2009年10月為止,已有日本城家居用品店、OK便利店、大昌食品市場、萬寧、西醫及牙醫診所、富園茶餐廳、髮廊、洗衣店、餅店、富金酒樓、源泰文具公司及百佳超級市場進駐。 在商場旁邊為清河邨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小巴站、巴士站及的士站,而清河邨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08年12月7日啟用。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其他設施包括1所幼稚園、2所社區服務中心(香港宣教會恩霖社區服務中心及保良局田家炳關愛家庭中心)、1所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香港小童群益會清河分址) 及1所濫用精神藥物者輔導中心。 在休憩用地方面:邨內的空地設有3個兒童遊樂場及2個籃球場。 註:以粗體標注的樓宇設有供1-2人住戶入住的「劏房」,主要編配予同一屋邨、觀塘(鯉魚門道)邨、秀茂坪下邨及藍田邨重建計劃的受影響居民。 連翠邨(英語:Lin Tsui Estate,前稱連城邨)是香港其中一個單幢式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ET01[1],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連城道的前柴灣房屋署職員宿舍,建業大廈旁,環翠邨對面。 立法會於2017年通過撥款2.5億元興建光輝圍的斜道式升降機工程,該系統全長約40米,設有兩部升降機,每部可接載24人。
- 而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東(LC5)選區[15],而地方行政則為北區。
- 連翠邨前身為房屋署柴灣職員宿舍,地盤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
- 葵青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主要在荃灣新市鎮中的葵涌和青衣島,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 不過,舒適而遠離煩囂的環境,大為提升他的睡眠質素,精神比住在市區時更好。
但是,後來項目經過兩次改動:先改為公、居屋屋苑集於一身、採用新和諧一型的屋苑(類似將軍澳健明邨;當中,字母座號的樓宇原先為居屋設計),及後更改為公屋發展。 房委會租住房屋小組於2000年9月通過把本邨命名為清河邨,取其「清澈河流」之意;亦與其毗鄰客家原居民雞嶺村之張氏宗祠堂聯「清河世澤,金鑑家聲」互襯。 清河邨(英語:Ching Ho Estate)是一個香港的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FL13NR[3],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第36區[4]的吳屋村和雞嶺村之間,與雞嶺村隔石上河上游河段相望,原址為石上河流經的農地(曾為香港第三間大學四個選址之一,唯最後選擇清水灣)。 此屋邨的第三期以及第一、二期,分別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C. W. Ko及房屋署總建築師(2)何樂素芬[5]設計,現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1980年代初期,為改善全港公共屋邨居民的生活環境,政府決意把徙置區等乙類屋邨重建成甲類屋邨,本邨便正式踏入重建之路。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重建後的葵涌邨
商場也設有銀行櫃員機,現在暫時擺放在清譽樓附翼地下及OK便利店內[13]。 葵涌邨內設兩層高商場,名為葵涌商場,亦設有街市(已翻新)、停車場和公共交通交匯處,滿足鄰近市民基本需要[15];商場內設有港鐵特惠站,提供大窩口站兩元乘車折扣優惠。 葵馥苑(英語:Kwai Fuk Court)共有兩座新十字型樓宇,名為安葵閣及樂葵閣,位於葵涌大窩口道88號[2]。 原為居屋屋苑,後來因為政府決定停售居屋,於2004年售予政府並被改為政府宿舍,由警務處宿舍組及消防處分別支配兩幢樓宇。 2010年,翠屏(南)邨屋邨辦事處由第十期停車場平台遷往翠松樓;同時,該邨所有樓宇進行翻新工程[5]。 去到2020年4月為止,香港總共有251個公共屋邨同超過85萬個單位。
翠屏南邨現時只有翠樂樓的升降機使用的機内LED樓層顯示器是長型,其它大廈的升降機內所使用的LED樓層顯示器則為縮短版本。 1964年8月8及9日,在颱風艾黛吹襲及暴雨下,有多達二萬立方米的泥石從開發中的秀茂坪山坡湧下至雞寮十四座。 沙泥湧至十四座二樓,更活埋附近三間木屋的四名居民。 為睇戲趕唔切尾班船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滯留長洲買魚杆釣魚 島居生活,船必然是居民極度倚賴的交通工具。 他記得去年有晚風暴襲港,當他趕到長洲的時候,尾班船已經開出。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此外,清河邨早年亦曾設有一座可容納210部私家車、28部輕型貨車及29部電單車的停車場,但目前已劃入清濤苑範圍內。 至2021年12月,未命名的清河邨四期,正式獲選為「綠置居2022」的出售屋苑,並命名為「清濤苑」[11]。 2002年1月,翠屏(北)邨獲納入為「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五期的屋邨之一,戶主可選擇以低於市價購入現住單位(翠楣樓除外)。 以前冇起公共屋邨嘅灣仔區由2016年開始加入原本屬於東區嘅維園同天后兩個選區之後,喺天后區範圍入面嘅房協屋邨勵德邨就成為灣仔區唯一一個公共屋邨。 他坦言,最初對此吃不消,不時在船上暗忖:每天如是,如果要趕尾班船怎辦?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樓宇詳情
連翠邨所在地皮曾經計劃用作興建私人住宅,有關地皮於2010年9月拍賣,當時開價5.3億港元,但未有發展商承價,為16年以來首次有拍賣的官地需要收回[2]。 翠屏南邨現時只有翠樂樓的升降機使用的機內LED樓層顯示器是長型,其它大廈的升降機內所使用的LED樓層顯示器則為縮短版本。 另外,為增加綠化面積,設有全港首個垃圾房天台花園、綠化行車道、10支太陽能路燈、垂直綠化等各樣設施集於一身,是屋邨的一大特色。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2025 事實上,其他相類徙置屋邨同樣因為較少審核入住人士,所以徙置區居民相對廉租屋邨居民背景參差及品流複雜而衍生大量治安問題,另擠迫居住環境、高建築及人口密度再加上徙置屋邨內僅有最大遊樂設施位置相當集中,加劇青少年流連街上並認識壞份子,慈雲山邨、秀茂坪邨等同屬治安問題嚴重的代表。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居民
的確,好些景像是不少香港人夢寐以求的:乘船回家時見到海面泛起粼粼綠光,猶如海底螢火、沙灘散步迎接日落。 由於這裏沒有光纖覆蓋,他使用手機數據流量,網上看片慢幾拍。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2025 澄碧邨以水池收集雨水和山水,他在家中自設濾水器,但不用交水費。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觀塘區
葵涌( )邨(英語:Kwai Chung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TW20RR[3](茵葵樓為TW28[3]。百葵及合葵樓為TW32[3]),位於新界葵青區,大窩口以東,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是葵青區最大型的公共屋邨。 位於柴灣連城道的連翠邨今日開始陸續入伙,屬近年少有位於港島區的新公屋項目之一。 香港房屋委員會指,由於地盤面積有限,項目只能提供288個單位,供約700人入住。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興建期間的圖片庫
於2002年工廠大廈最終被拆卸,受影響約700廠戶,每戶可獲約7.5萬至13.8萬港元的特惠津貼,另加現金津貼6,000港元,廠戶在該年1月底接到一年半的清拆通知,且獲凍結租金[7]。 1994年,在第7至10座原址上興建的5幢新十字型樓宇命名為寶珮苑,並獲納入為「居者有其屋」計劃第15期丙屋苑之一,翠屏邨居民可優先以綠表申請該屋苑,於翌年入伙。 同時,位於翠楠樓對面的購物商場落成,有大家樂、7-11便利店等進駐。 1986年至1999年,本邨重建工程分階段竣工,徙置大廈拆卸後,加上覆蓋明渠和部份新開闢土地,共建有24座新式住宅大廈、市場、購物商場、停車場、學校校舍及康樂和休憩設施,大大提升了居住環境質素;其中,位於翠桃樓基座、樓高兩層的翠屏街市(英語:Tsui Ping Market)率先投入服務。 葵青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主要在荃灣新市鎮中的葵涌和青衣島,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北區現有14個公共屋邨,除沙頭角邨位於沙頭角之外,其餘屋邨全部位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葵涌食物加工場現恐怖工業意外 六旬男工左手姆指遭碎肉機切斷
換上新的生活規律,往返長洲的渡輪最早6時,最遲12時。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2025 從住所出發到上班地點,船程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不等。 不過,舒適而遠離煩囂的環境,大為提升他的睡眠質素,精神比住在市區時更好。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清河邨
澄碧邨環境寧靜,50幾戶住客各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出入時間儘管不同,彼此總會在船上相遇。 海濤聲裏,人隨波浪起伏,聊起近況,下船後各自回家。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張先生剛搬來,就與一位退休的裝修師傅梁先生,因為免費幫他裝修新居而當上朋友。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葵涌邨
1991年,屋邨辦事處由第1座地下搬遷至翠桉樓平台;隨着該座徙置大廈的拆卸,標誌着觀塘(翠屏道)邨步向歷史,本邨正式更名為翠屏邨。 同年10月15日,翠屏邨第四期樓宇及商場揭幕,由房屋署副署長孟志凌主禮[4]。 葵涌邨於1991年起分四個階段重建,並於1992年11月公佈重建規劃,至2000年拆卸最後一批舊廈(亦是全港最後一批清拆的第三型徙置大廈),而新樓宇分別於1997年、2000年和2005年落成。 雖然徙置區現已消失,但區內的居民仍以「新區」來稱呼葵涌邨,而途經的荃灣旺角線紅色小巴仍以「新區」來標示葵涌邨站。 而位處大窩口道與禾塘咀街交界、第三期對出的第二期部份為公園、命名為「葵涌新區公園」。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頭兩期然會攞嚟做租住房屋,第三期就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嘅虧蝕[346]。
分屬雙工字型和舊長型的翠楠樓和翠楊樓,於1982年落成,以安置隨後因受重建影響的本邨居民;承屋邨道路翠屏道有「翠綠的屏風」之意,配合樓宇不再以數字命名,所有新型大廈的名稱也以「翠」為首,並配上一個樹木名字。 除此以外,邨內第17座亦於1980年進行改建工程,並更名為「翠松樓」,以提供獨立單位安置首批重建戶[註 1][3]。 翠桃樓目前是翠屏北邨唯一一座曾更換升降機的大廈,亦是北邨唯一一座升降機設有粵語,英語及普通話三語聲音提示(包括去向,到達的樓層及升降機門開啟的提示)的大廈,不過聲音提示中的用字及聲線,以至升降機的設計與構造(包括機內外的樓層顯示器)與房委會其它公屋住宅樓宇的升降機略有不同。
於是,出入住所的船程來回,成為他思考事情和閱讀的餘裕。 下班後,夫妻會先在長洲購買日用品和食物,直到私家渡輪差不多到岸便上船。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2025 連翠邨單位平面圖2025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從2015年至今,澄碧邨有10宗成交,樓齡36至38年不等。 澄碧邨有196個單位,但成交量不多,由16年至今有兩宗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