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與條頓騎士團及莫斯科大公國的對峙使立陶宛意識到需要同盟,遂在1385年克雷沃聯合之後,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王國組成聯合王朝。 1387年立陶宛開始基督化[5],標誌著歐洲最後一個異教國家卒之接受基督教的國教地位。 在1410年格倫瓦德之戰之後,波蘭-立陶宛成爲當地主要政治與軍事力量。 [6]但來自莫斯科的威脅,使兩國於1569再整合爲波蘭立陶宛聯邦。
- 位在距離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約30公里的Trakai Island Castle特拉凱湖中城堡,由於城堡位置特殊、周遭風景優美,是來到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一定要安排的一日遊行程。
- 隨之出發往新藝術運動之都里加,跟隨藝術家的腳步,傾聽創意如何回應強權;說到藝術,更不得不提立陶宛的對岸共和國,「學習」藝術家如何「搞獨立」。
- 三國爲前蘇聯各加盟國中,唯一自始至終拒絕加入獨立國協的國家。
- 後經歷苏勒战役,寶劍騎士團大受挫敗,殘黨則加入條頓騎士團或者其下自治的立窩尼亞騎士團。
不過這趟Difeny只走了華沙跟克拉科夫,下回可真的要認真好好走一趟全波蘭旅行了。 而當初之所以選擇波羅的海三國,純粹是因為從小對這個地名印象深刻,聽起來就很酷! 我本來就不大喜歡過於熱鬧擁擠的地方,而波羅的海三國歷史悠久,相較於歐洲其他國家治安好、物價低,很適合新手背包客。 再加上出發前覺得自已的人生是「三小」,所以就決定以「波羅的海三國」作為比賽提案的目的地。 三小國愛沙尼亞TLL、拉脫維亞RIX和立陶宛VNO都不是歐洲一線機場,要直接飛抵這三個國家往往得要轉機再轉機,建議可以先飛到歐洲一線機場再搭LCC過去,像我是買土航VNO進、HEL出,不走回頭路也比較省時間。 芬蘭自立國以來,一直與蘇聯在邊境問題上有極大爭議。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世界遺產Curonian Spit沙丘/立陶宛
愛沙尼亞、拉脱維亞在德國在西線停戰及從所有佔領地、衛星國撤離後開始爆發拉脱維亞獨立戰爭和愛沙尼亞獨立戰爭,希望擺脫新成立蘇俄企圖重新收復的意圖,卒之在1920年後獲得真正的獨立。 波蘭王國全盛時期的首府城市~克拉考,亦是波蘭唯一倖免於戰火的文化古城,昔日更與維也納、布拉格並列為中歐三大文化中心,完整的中古世紀城鎮風貌,使其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明令保護之城市。 豪華客機清晨緩緩抵達法蘭克福,隨即安排轉機飛往波蘭南部大城~克拉考。
近5年,遭逢至親驟逝、失業、失戀,甚至還失去了自己。 當原本習以為常的人事物都不見了,突然間,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限定出發團加贈萬用插頭一個, 造型輕巧攜帶方便,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且多國適用, 是您出國旅遊必備的好幫手 。 贈品於機場向領隊領取,若團體未成行恕不贈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旅遊氣泡」是將一些疫情受控的國家聯結成「氣泡」,在氣泡內有限制地互相開放旅遊,氣泡內的旅客毋須檢疫隔離,但仍限制氣泡以外國家的旅客進入。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波羅的海三小國+芬蘭親子自助22天行程
私人農場被悉數充公,農民被迫加入集體農場。 抵抗行動一直持續至1953年,後被蘇聯成功鎮壓,但這段記憶,使得當地反蘇情緒已被煽動。 塔林 (Tallinn)﹕市內雖愈見發達,但仍保留了不少古色古香的中古建築和傳統市集,可謂古今並蓄。
本行程深度遊歷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與第2大城「塔圖」;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立陶宛聞名全球的「十字架山」、首都「維爾紐斯」及第2大城「考納斯」、花園小鎮「特拉凱」,真正飽覽波羅的海3小國最精華的風光與人文特色。 在13世紀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語在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是上層及主要學術語言。 與芬蘭語一樣,愛沙尼亞語中亦有大量瑞典語藉詞;17世紀愛沙尼亞在瑞典的統治下,開始普及教育。 今天,愛沙尼亞依然有瑞典語人口,不過很多在1944年蘇聯入侵愛沙尼亞之際逃往瑞典。 由於語言相近,愛沙尼亞人大多精通芬蘭語,這亦與蘇聯時期當地人經常收聽芬蘭電臺有關。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2025 蘇聯期間的俄化政策使大量俄羅斯人及其他操俄語的民族遷居此地,時自今日,當日的移民政策使當地有大量的波羅的海俄羅斯人,尤其在拉脫維亞(四分之一的人口,其首都里加甚至高達一半)及愛沙尼亞(四分之一人口)。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波羅的海運價指數止跌反彈 BCI 最新收盤價連兩天上漲
後根據尼斯塔德條約,瑞典的波羅的海自治領割予俄羅斯。 [7]同時條約規定,愛沙尼亞及立窩尼亞的波羅的海德意志人被賦予自治權,可繼續保留其財政系統,現存的海關邊境,路德宗信仰以及德文。 德意志人的自治權從彼得大帝到阿歷山大二世,一直被各任全俄羅斯皇帝所承認。 [8]起初, 德意志人的自治地方爲里加省及日瓦爾省(今塔林),在18世紀瓜分波蘭之後,從波蘭獲得的庫爾蘭省(今屬拉脫維亞部分),同樣被賦予德意志自治權。 庫爾蘭省併入俄國後,先前兩個德意志自治省更名爲立窩尼亞省及愛斯特蘭省。
我們將由蘇聯監獄,走到熱鬧市區,認識拉脫維亞獨立後的轉變。 立陶宛(Lithuania),是值得託付終身的好男人。 走訪城市:維爾紐斯(Vilnius)、考納斯(Kaunas)、修雷(Šiauliai)、克萊佩達(Klaipėda)到了旅行後期,追求的不再是刺激好玩,而是體驗在地日常。 我在立陶宛的日子過得很簡單,即便如此,每天還是有新鮮事發生,同時包容了我的任性,讓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過日子。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里加使館區新藝術建築群/拉脫維亞
12 世紀中期,德國商人在河岸建立貿易前哨站,奠定這條河對日後經濟發展的重要地位。 波羅的海 (Baltic Sea)﹕位處北歐與中歐之間,有指此名源自拉丁語中的 Balteus (腰帶),指此海域如腰帶橫貫北歐陸地,這亦北歐各國貿易的主要航道,帶動沿海城市蓬勃發展。 我們將於塔林開展旅程,感受中古時代貿易重鎮的魅力。 自 1940 年起,愛沙尼亞經歷蘇聯長達 51 年的統治,這段鐵幕歷史在塔林的市貌和文化中都遺留不少印記。 我們將親身探索從前秘密警察的辦公室,感受人心惶惶的蘇聯時代。 雖然戰爭在 1920 年以蘇聯承認拉脫維亞獨立地位告終,但在 1940 年代,拉脫維亞兩度被蘇聯佔領,直至 1991 年方宣佈獨立。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波羅的海三國總花費|48天7國自助旅費大公開
說是旅行,倒不如說這是一次和自己和解的過程。 在旅途中看見不同的世界,感受各國文化,遇見各國旅人,重新解讀獨旅的意義,認識自己,重拾笑容,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2025 走訪城市:里加(Riga)起初對里加沒什麼好感,甚至覺得這座城市有點危險,但他隨時為我帶來生活上的刺激和驚喜,一步步讓我深陷其中,有笑有淚。 1991年11月8日,三國各自派出15-20名議員組成波羅的海會議以加強三國間的議會間合作。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維爾紐斯
歷史上曾一度是連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要衝,亦被譽為『歐洲十字路口』的塔林。 13世紀由丹麥人所建立的城堡,今日已成為國家首府,波羅地海三小國中最小的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更是1980年莫斯科奧運水上比賽項目的指定城市。 早餐後前往塔林市中心長、短腿街,前往下城區之◎市政廳廣場,北歐地區唯一的歌德式市政廳、17世紀的木雕古鐘,夾雜露天咖啡座、街頭藝術表演,展現城市活力。 隨後瀏覽與里加三兄弟之屋相比美,於15世紀所建的◎三姊妹之屋。 隨後可利用時間逛逛此美麗的古城,乾淨的街道、美麗的房舍,和善的人民,令人印象深刻。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 愛沙尼亞-塔林舊城區Tallinn
不走回頭路是比較簡便的方式,雖然機票貴一點,但是行程會順一點。 畢竟波羅的海三小國以及波蘭的機票,比較少有促銷!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2025 不過,還是比較建議利用不走回頭路的機票做為最完美的處理,建議走法:赫爾辛基進–愛沙尼亞塔林–拉脫維亞里加–立陶宛維爾紐斯–波蘭華沙–波蘭克拉科夫,這樣是比較好的走法。 或者反過來走,從波蘭華沙進,最後由赫爾辛基或者瑞典出,像我一樣的走法。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波羅的海三小國推薦必去10大景點
愛沙尼亞北部成爲丹麥的自治領,但在14世紀中期爲條頓騎士團所購。 當地的十字軍和教士皆爲德國人,這亦使波羅的海德意志人在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大部分能保持強勁影響力一直至20世紀上半葉。 德國人成爲當地的貴族,同時德語亦被用作通用語。 後經歷苏勒战役,寶劍騎士團大受挫敗,殘黨則加入條頓騎士團或者其下自治的立窩尼亞騎士團。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愛沙尼亞
黎到塔林舊城區嘅城門,隔離就係好出名嘅「胖瑪格麗特塔」。 胖瑪格麗特塔起係1529年,據說曾經有一位好肥嘅大嬸幫手準備監獄嘅食物、就有左呢個名啦! 當然啦,呢個名嘅由來都好有可能係因為佢真係好肥。 西貝流斯紀念碑 著名雕塑家 Eila Hiltunen 為紀念芬蘭名作曲家西貝流斯設計,紀念碑由數百根不鏽鋼管焊接而成。 岩石教堂 教堂是一個圓拱型無柱式的地下教堂。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旅行攻略總整理
位在距離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約30公里的Trakai Island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Castle特拉凱湖中城堡,由於城堡位置特殊、周遭風景優美,是來到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一定要安排的一日遊行程。 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新冠肺炎)仍然肆虐,部分歐洲國家已陸續放寬國內的封鎖和限聚措施,但國與國之間仍處於封閉狀態。 旅遊是歐洲經濟重要的一環,歐盟已承諾將盡量在旅遊旺季夏季適度重開,周五(15日)起就有新嘗試。
如果沒有指定日期和時段,可以先看看哪天有優待票。 原價15zł,我有買到單程6zł,線上訂票再享折扣。 在立陶宛想去別的城市,建議可搭火車,省時又省錢。 在國內驗票時出示電子車票QRcode即可,不須印出來。 過程約60分鐘,悉心安排導師教導,使用愛沙尼亞當地材料,親手製造屬於自己的手工皂,為旅程添上難忘香氣。 參觀圖雷達城堡就彷如進入古時的村落,城堡內記載了拉脫維亞人的房子及生活情況。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波羅的海三國很酷,不去嗎?
驅車登上記載波蘭王室歷史的瓦維爾山丘,歷代皇室加冕及長眠的◎皇家教堂、珍藏皇室珍寶與擺飾之◎皇家城堡,細數昔日波蘭皇室短暫而絢麗的風華。 參訪波蘭最古老之◎亞蓋沃大學,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亦曾就讀於此。 隨後遊覽歐洲最大之中世紀古廣場◎中央廣場,廣場於2005年獲評為世界最佳廣場。 廣場旁的◎【聖瑪麗亞教堂】◎【紡織館】◎【市政廳鐘塔】全區充滿著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建築,各式各樣的青銅器雕像與大理石紀念碑。 克拉科夫老城區在197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經過17世紀時期發生的衝突,立窩尼亞公國的大部分及薩雷馬島爲瑞典所控制,稱爲瑞典屬立窩尼亞。 新併入瑞典的領土,以及普里奧焦爾斯克(今俄羅斯列寧格勒州西部)及英格里亞成爲瑞典自治領。 立窩維亞公國剩餘的部分則成爲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因弗蘭提省,位置爲今天拉脫維亞東部的拉特加爾地區。 該地的文化屬性顯然與拉脫維亞的其他地方不同,原因在於德國貴族在該地方喪失影響力,使得當地的宗教信仰保持與波蘭立陶宛一致爲天主教,而其他地方(以及愛沙尼亞)則爲路德宗。 有別於一般波羅的海3小國的行程,多半僅到訪首都,不僅沒有玩到精華,更因天天追趕行程,還需忍受每天換旅館的疲累。 本行程特別安排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及波蘭首都「華沙」等重要城市都連續住宿2晚,以最輕鬆的方式深度遊歷波羅的海3小國+波蘭最精華的風光與人文特色。
三國爲前蘇聯各加盟國中,唯一自始至終拒絕加入獨立國協的國家。 三國語言可以分爲兩組,一組爲愛沙尼亞語,與芬蘭語同屬於烏拉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芬蘭語支,而立陶宛語及拉脫維亞語則屬印歐語系波羅的語族,該兩語同時亦是該語族僅存的兩門語言。 三國獨立後,各自外交長官與北歐國家的外交長官建立起了個人友情。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隨後三國與北歐五國成立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 三國爲前蘇聯各加盟國中,唯一自始至終拒絕加入獨聯體的國家。
塔林 (Tallinn)﹕自 1940 年起,愛沙尼亞經歷蘇聯長達 51 年的統治,這段鐵幕歷史在塔林的市貌和文化中都遺留不少印記。 波羅的海 (Baltic Sea)﹕位處北歐與中歐之間,有指此名源自拉丁語中的 Balteus (腰帶),指此海域如腰帶橫貫北歐陸地,這亦是北歐各國貿易的主要航道,帶動沿海城市蓬勃發展。 2002年,三國一共申請成爲北約及歐盟成員國,並於2004年3月29日爲北約所接受,及2004年5月1日被納入歐盟。
買番一張塔林卡,就可以比你玩晒所有景點,另外愛沙尼亞周圍都有 wifi 。 這次到波羅的海三國流浪,一共去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瑞典、波蘭等5國,以及路過芬蘭赫爾辛基和上海浦東機場。 從我踏出家門那一刻開始計算,48天總花費為72,912元! 看到這數字著實倒抽一口氣,原本預算我是抓10萬啊! 我想一定還有人花費比我更低,但基本上該省的,我確實沒有亂花錢!
波羅的海三國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國家的統稱。 俄羅斯帝國自18世紀初起長年統治波羅的海國家,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將近結束時三國才獨立,但不久後又被蘇聯吞併。 漫長的獨立之路中,最有名的事蹟就是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運動。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環球分齡旅遊 – 行程特色與一般團比較表
通常省錢會以simple Express跟super bus為主,想要舒服一點,就是luxexpress了。 波蘭跟波羅的海三小國,幾乎都以巴士移動較為划算又方便,不過因為在波蘭的移動是大都市從華沙到克拉科夫,所以火車挺方便又舒服的,那就利用波蘭國鐵來移動。 2019年9月~11月我到波羅的海三國獨旅48天。 【波羅的海三國流浪記】記錄我在旅行期間遇見的人事物、在地觀察和個人心境上的轉變。 喜歡聽故事的朋友,請持續關注《KK旅世界K’s journey》。 愛沙尼亞(Estonia),是忘不了的初戀。
波羅的海三國旅遊: 波羅的海三小國自助經驗分享
由於蘇聯時期的鐵腕政策,當地人普遍對俄羅斯積怨頗深,導致今天三國的國家認同有強烈親歐洲的傾向。 本術語不用於民族、語言、或政治認同,因為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大多數人是波羅的人,而愛沙尼亞的大多數人是波羅的芬蘭人。 成個行程嘅概念其實都係分為兩種,第一種就係由南去北,即係由愛沙尼亞玩到落立陶宛,又或者由北去南。 在2020年和2021年,愛沙尼亞是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三國同時是區域間合作組織北歐波羅的海八國(NB8)創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