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前,準業主要關心各類買樓支出,其中包括繁複的物業印花稅,本文將為大家深入淺出,逐一拆解各項印花稅及相關事宜。 由1999年4月1日開始,物業轉讓印花稅將根據代價款額或價值的確實金額計算,而非用以往調高至最接近的$100後才計算的方式。 由2016年11月5日起,「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分為第1部及第2部稅率。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 在二手未補地價居屋方面,印花稅的計算方法和私樓印花稅一樣。
- 整個退稅安排只限於「一對一」,即是你買樓時,本身只能擁有一個住宅單位。
- 「買家印花稅」適用於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人士(包括本地及海外公司)購買住宅物業。
- 在一項物業轉易的交易裏所須支付的印花稅通常由買方支付。
- 因為稅務局有特殊豁免,其中只要「提名」一個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的近親簽定「轉讓契約」,不論他本身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均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而不是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 一般準則,在置業時其中一方沒有持有物業,但另一方持有物業,稅局不會視乎持有物業的一方是否「近親」,一律視為「已持有多於一層香港住宅物業」看待,故他們需繳交更高稅階,即「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政府去年11月推出俗稱「加辣」的樓市調控措施,除非是首次置業,住宅物業交易從價印花稅劃一提高至15% ,如果在半年內樓換樓,市民可申請退回可基本印花稅以外另加付的印花稅。 最後立法會以51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二讀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 如換樓客現以聯名方式持有第一個單位,可採用轉名或除名恢復首置的身份,再購買新單位以避免繳交15%的雙倍印花稅。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不過,就算樓宇轉名,亦需要於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的一個月內,繳交印花稅。 MoneySmart將與你一起找出最合適的按揭方案。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香港大廈搜尋
計算印花稅很簡單,只需根據下列的印花稅表,按照樓價及物業種類就可以得出應繳的印花稅項。 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可以到我們的按揭計算機當中,只需輸入樓價,並回答是否持有多於一層住宅物業,計算機便會自動計出應繳印花稅,以及置業雜費。 額外印花稅在2010年11月推出,基本是針對短炒的業主,如果業主在購入物業後三年內售出,就需要繳交額外印花稅,所以媒體經常說新盤「額印期鬆綁」,基本上是指簽訂買賣合約起計三年後,不需繳交額外印花稅的時期。 如果該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與香港永久性居民是聯權擁有物業,而兩者份屬近親,則獲得豁免徵收買家印花稅。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無論買賣一手樓或二手樓,當我們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後,在物業正式轉讓至買方手上時,我們要多簽一份「轉讓契約」。
- 選擇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也有一些潛在風險,因爲從下訂直到樓宇落成有一段時間、時間長短要看發展商的速度。
-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 為回應客戶及行業的擔憂,Cordells就新從價印花稅措施去信法案委員會,詳細列出商界的憂慮,並提出能解決這些問題的修訂。
- 相反,如使用「建期」則沒有雙重支出的負擔,因而較多換樓客及租屋人士選擇。
- 如一個人「擁有」某住宅物業的實益權益,或佔有該物業的任何份額的業權,他會被視為擁有該住宅物業。
- 如果是首置人士或手上未持有任何物業的買家,則繼續以舊式累進印花稅制繳稅 (即官方所稱之的「第2標準稅率」,見下表) 。
- 《2012年印花稅(修訂)條例》頒布,於《2014年印花稅(修訂)條例》通過並於2014年2月28日刊憲,對2012年10月27日起取得之物業有追溯效力。
特首在2019年10月中施政報告中提出放寛按揭保險計劃,800萬元住宅可借最高9成按揭、800萬元至900萬元最高可借720萬元、1000萬元住宅最高可以申請8成按揭。 如買家換樓購入的是樓花,則有較多時間安排出售舊單位,可以等待新屋接近收樓,完成簽署樓契後的一年內,成功將舊單位出售並完成手續,再申請退稅。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此外,亦要留意有意申請換樓退稅者如擁有多於一個單位,就算於買入新單位後同時將所有持有的舊單位悉數售出,亦不能申請退稅,由於退稅申請只接受一換一,所以申請人需確保於買入新物業時,只持有一個舊單位。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建行(亞洲) x 好師傅 信用卡分期優惠
如果有突發事件發生,而令行程受影響,有哪家保險公司的旅遊保險會是保障最全面,賠償金額最高呢? 今時今日,若論保值及增值能力,無論如何一定是「磚頭」。 港樓神奇之處,在於過去十年長期處於升值狀態,只要物業升值到一定地步,即可重新承造按揭(即加按或轉按),以獲得流動資金,投資增值。 ▲買樓 或租樓,只要一涉及私人屋苑,不論是樓齡達數十年的老牌屋苑,或剛入伙新樓,亦需支付由屋苑製定的管理費。
有意上車的「買樓」新手,除了要準備充足的「銀彈」做首期外,亦要經歷連串繁複程序,由找地產代理至做按揭等步驟,都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要小心謹慎,稍有差錯就會影響交易,甚至出現「買貴樓」的情況。 而以下9大規條,計劃置業人士不妨預先了解,讓正式買樓時更順暢之餘,自己也有所保障。 房委會9月開始為現時正在租用單位達3年或以上的人士提供額外折扣優惠,鼓勵買入自己單位。 在種種誘因帶動下,帶動市場更加注意租置計劃物業市場。 由於政府的樓市辣招,令到已有香港物業的業主,想買入多一個住宅時,需要支付較貴的印花稅,劃一為樓價15%。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住宅印花稅種類
例如你購買一層300萬元的物業,你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就是「300萬元x15%」,也就是450,000元。 印花稅於買賣雙方正式完成所有簽約程序,落實物業成交之後繳交。 由於樓宇交易涉及的契約文件十分複習,律師會代會處理妥善及打釐印,而同時將會向印花稅署繳交釐印費及印花稅。 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BSD)屬於專門為應對非本地買家及公司轉讓的印花稅。 目前只要是非香港永久居民,或是以公司名義購買物業,均需劃一支付15%印花稅。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額外印花稅 (SSD)
如有疑問,請參閱香港稅務局的有關規定或尋求法律專業人士的建議。 此外,此OneDay.com.hk博客文章還將重點介紹與香港房地產的買賣,轉讓或租賃交易有關的印花稅。 必須留意的是,由於首置客購買物業,同樣需要繳付從價印花稅,只是稅率較低,因此無法完全退回全數15%,而是會扣取新一筆首置從價印花稅後,再補差價。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政府網站連結
不過,這次的放寛,並不包括套現的個案,但容許申請人以相同貸款額轉按至銀行。 就以早前一個新盤的繳款期及按揭計劃來說,發展商提供了首3年2.5%的一按計劃,無論選擇240日即供或建期的客戶均可申請。 一般的發展商按揭,都會提供一段「低息」蜜月期,通常是2至3年左右。 在蜜月期內,有時會低見實際利率2.5%,與傳統銀行的P按計劃差不多。 所以,新盤買家最好在決定買樓時,亦要考慮當「低息」蜜月期過了後的按揭利息,及評估到時能否申請轉按到傳統銀行以節省利息。 在按揭成數方面,由於2019施政報告放寛按揭保險的原因,樓價範圍上限提高至1000萬元。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購買新樓FAQ
額外印花稅稅率由10%至20%不等,按物業轉讓前的持有期而定,於基本印花稅外加徵。 目前政府的新制豁免首置客的壓力測試,如果是符合首置客條件及建期付款方式的樓花買家,同樣可以透過額外的按揭保費,以「迴避」壓力測試的門檻。 不過,如果是已有物業在身的換樓客,或是同樣有多於一項物業的置業收租投資者,同樣需要符合壓力測試的要求。 當買家購入「樓花」,直到樓宇正式入伙之前,便稱為「樓花期」。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印花稅遲交會有罰款嗎?
另一方面,亦會推出一按由銀行承造,而二按由財務機構承造的二按計劃,向買家提供高成數按揭。 有關按揭貸款,其實是由財務公司借出,而不是直接由發展商借出的,不過,發展商指定了有關按揭需交與指定財務機構承按,所以一般都稱這類計劃為「發展商一按/二按」。 要注意的是,新制的按揭保險範圍只適用於建期(現樓)按揭而不適用於即供(樓花)按揭。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建築期付款買家 按揭注意事項
當然除了上述方法可合規避稅後,部份買家就索性用公司轉讓方式來避稅,只要把資產注入子公司後,再以「公司股份」轉讓形式出售公司就可以。 由於業權人只是購買公司的股份,不屬於物業買賣,故只要支付牽涉「資產值」的0.2%印花稅及5元「轉讓書」便可以。 由於女方並不是男方的近親、也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但卻按業權比例繳付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相當於「300萬X15%/2」,相當於225,000元,另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450,000元。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印花稅
欲了解更多信息或檢查您是否有資格獲得印花稅豁免,請在簽訂任何臨時買賣協議之前,向香港特別行政區稅務局諮詢並就您的印花稅責任尋求專業的法律和/或稅務建議 。 除非另有豁免,否則在36個月內購買並轉售房地產時均應支付特別印花稅(SSD)。 長期(即超過36個月)購買和持有財產的財產所有者將不受特別印花稅(SSD)的影響。 幫助改善社會平等:如果房屋所有權不僅限於超級富豪,還可以幫助縮小貧富差距。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發展商優惠
車位理應計算在「非住宅」的「印花稅」範圍,但如果同住宅一併購入又怎處理呢? 大前提就要視乎是用同一份文書來處理,還是分開兩份文書來處理。 如果買家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在香港並沒有持有物業,購買一個住宅單位連一個車位時,只需按「從價印花稅」計算便可以。 舉例單位連車位價格600萬元的話,買家只需支付600萬X3%,相當於180,000元的「從價印花稅」便可以。 所謂「從價印花稅」,即根據買入的樓價釐定,由買家負責繳付的稅項。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申請按揭
非首置印花稅主要為遏止炒風,包括買樓收租,自 2016 年 11 月 5 日起,以下人士須劃一收取 15% 稅項,即第 1 標準第 1 部稅率 。 本網站所包含或提供的資料或材料僅為提供信息,而WhatsApp 查詢的對答內容,只屬於個人意見,所提供的資料只供參考之用,並根本不打算令閣下根據這資料來作交易或投資之用。 傳輸的任何資料或材料的正確性、實用性或可獲得性,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至於地產代理佣金回贈,理論上是要扣減的,但實際上銀行很難去查證代理回佣金額。 目前金管局亦未有指引需要貸款申請人聲明有沒有收地產代理回佣。 買完樓做按揭時,按揭成數也是用光豬價(即合約價)計算,但要扣減所有額外優惠。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2025 比如光豬價1000萬,借5成,發展商額外優惠總值貸款額的2%(把那些管理費學費礦泉水等加起來),便會從貸款額中扣減10萬。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 【買樓置業】預售樓花未如期完工影響收樓程序 買家如何應對?
印花稅在英國統治香港的整個過程中一直存在,甚至在1997年香港對英國的主權從英國移交給中國大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SAR)仍然保留。 如因有法庭令離婚或遺產繼承而轉名,轉名後即時賣樓,可免SSD額外印花稅。 但如果是普通近親或居屋轉名,仍然要綁3年,3年內賣樓還是要付 SSD額外印花稅的。 除由股票經紀所發出並加蓋印花的有關在聯合交易所成交的股票交易成交單據外,所有須要根據《印花稅條例》加蓋印花或加以簽註的文書,都不可以電子方式訂立或簽立。
既然是否持有物業,會直接決定繳交「從價印花稅」,抑或更高稅階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究竟怎樣決定買家是否持有多於一個住宅物業呢? 印花稅沒有特別註明什麼為之「單一物業」,但有說明如果「物業」本身涉及「天台」、「平台」及「花園」,一般來說會視為一個物業看待。 根據稅率,如果物業持有6個月或以內出售,就須繳付樓價20%的額外印花稅;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出售,稅率為15%;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以內出售,稅率為10%。
由於建築期付款在入伙前才安排上會,若樓花期樓價下跌,上會時便有可能出現估價不足(想知如何應對估價不足,可按我跳往),屆時便須額外抬錢上會,情況猶如與發展商對賭,最終有機會導致撻訂。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2025 樓花印花稅幾時俾2025 通常售樓廠都會有註場銀行職員,準買家可即場向他們查詢,故揀樓日前,準買家最好先清楚了解自己的月入、資產與現金等,方便即場詢問。 如果選用即供付款,簽署臨約後已可申請並安排按揭,不用等待簽署正約才動身;至於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則按照付款期數安排按揭。
額外印花稅稅率由10%至20%不等(按物業轉讓前的持有期而定),於買家印花稅和從價印花稅外加徵(如適用)。 市民普遍接受是次就住宅物業而實行的措施,因現時沒擁有住宅物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仍可以較低的第2標準從價印花稅稅率購買物業。 據運輸及房屋局指引,假如發展商未能於買賣協議訂明的關鍵日期或之前完成發展項目,買家有權撤銷買賣協議,而發展商必須向買家退還已支付的所有款項,並支付按最優惠利率加兩厘計算的利息。 樓花的印花稅計算與一般物無異,一般於物業轉讓後30天內繳交。
「買家印花稅」在現有的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之上對所有住宅物業徵收,稅率劃一為15%。 「買家印花稅」適用於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人士(包括本地及海外公司)購買住宅物業。 只適用於香港永久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在簽署「買賣協議」時並沒有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即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 假設黃先生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他和配偶張女士,在2016年12月1日以800萬元聯名購入一個住宅物業,但張女士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他們在香港沒有擁有其他住宅物業,就要按第2標準稅率計算,款額為300,000元(即800萬元x 3.75%)。 這是由於住宅物業是由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和姊妹)共同購入,他們在香港均沒有擁有任何其他住宅物業,而其中一人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合乎有關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