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佔地達28公頃,預計在2023年完工,提供多項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體育設施,主場館可容納5萬名觀眾,能舉辦體育盛事及文娛活動,另有一座室內運動場,可容納約1萬名觀眾,而且還有公眾運動場可供公眾使用。 啟德發展區提供106萬平方米樓面商業區,不少商業樓面原主要分布於啟德郵輪碼頭外,鄰近新蒲崗的北停機坪地區亦有不少商業元素。 其中以鄰近協調道的「綜合發展區」商業地皮面積達19.1萬平方呎,地積比率為10倍,提供逾190.5萬平方呎樓面,劃分為東西兩面地盤,將會興建1幢包括寫字樓、酒店及零售的綜合商業項目,將會成為地標式的建築。 三個團體與政府部門會面及協商後,於2013年1月27日召開聯合記者會,提出善用啟德土地的具體建議,於同年4月月初正式向城市規定委員會遞交申請,按照《人文啟德》方案修訂規劃大綱圖,及於遞交申請後兩周約見發展局局長和立法會議員討論。 最終,「人文啟德」因為副場館的坐向、在大型比賽時所引申的人流管制、景觀及改動影響啟德隧道的柱位等等原因,遭受有關部門反對。
- 整個起動九龍東計劃加上這啟德發展區的323公頃新面積,融合住宅、商業區、休閒娛樂、政府機構、啟德碼頭及基礎建設等配套。
- 此消息引起大批啟德業主反對,形容為「讓劏房(居民)看見未來,但讓(啟德)中產看見地獄」,又自稱為「墮入騙局」;該區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擬發起居民示威抗議,已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惟昨日宣告撤回申請)。
- 項目設有5幢住宅大樓,提供約110萬方呎的住宅樓面,提供約1500伙,另設24萬方呎商場,預計2024年下半年落成。
- 因此《都會計劃選定策略》於1998年及2003年分兩階段完成了全面性的檢討研究,以修正原來的規劃策略。
- 隨着地皮完成規劃大綱後,有望最快下季聯同旁邊的3號用地組成一幅總樓面約99萬平方呎的住宅用地一併出售,市場估值達99億至119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1萬至1.2萬元。
2014年2月,嘉華國際以29.388億元投得啟德第1I區2號地皮,物業位於沐寧街7號,可建樓面約551343平方呎,平均樓面呎價5,331元。 物業命名為嘉匯(K. CITY),分為4座,提供900伙單位,實用面積約300餘至逾2,000平方呎,其中1房及2房單位佔約七成,在2018年底入伙。 跑道休閒區位於跑道中部,連接旅遊及休閒中心與都會公園,以休閒生活為題的低密度住宅發展,結合商業及文化特色,休閒區將會建有一條闊30米的行人專用林蔭大道,兩旁附設特色商鋪。
啟德規劃: 簡約公屋惹起怨聲
討論多時的啟德發展區,近年終於「起動」,而最受港人關注的,相信就是區內的住宅供應。 中資企業海航集團於去年底兩度以超高價投得啟德地皮,令更多人關注啟德發展區的樓價趨勢;而近日開價的新盤啟德一號(II)發展商中海外更表明,該項目定價有參考近期的地皮價格,而開出高達17,589元的折實平均呎價,較該項目第一期貴逾兩成;而昨日中海外更加價推出第二批單位。 啟德規劃 【大公報訊】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重申,啟德用地得來不易,目前不會考慮其他選址。 發展局承諾,啟德簡約公屋地皮經過兩年建築期及五年使用期屆滿後,會釋出用地按原有規劃發展。
警方琴日通過化驗,喺兇案現場嘅一煲湯入面,搵到蔡天鳳頭顱,警方會繼續搵其他殘肢。 化驗報告亦話,蔡天鳳耳後有一個洞,懷疑被重物擊中所致,警方估計,當日蔡天鳳上車後被擊傷,之後不醒人事進入事發單位。 北區醫院今日(28日)表示,該院一名醫生過去曾多次在未經授權下,擅自在臨床醫療管理系統取覽29人的醫療紀錄,當中包括病人及醫護人員。 流亡海外多年嘅前泰國首相他信以及英祿近日被傳現身香港,參加一個私人飯局,他信更提到對自己個女佩通坦參選首相充滿信心,他信話,為泰黨得到農村力量支持,宜家佩通坦支持率大幅領先,為泰黨有望喺曼谷拎到過半數議席。
啟德規劃: 未來啟德新區住宅用地
混合用途區位於南停機坪,區內主要是商業及住宅發展,與九龍灣商業貿易區進一步整合,並且建議設立海旁市集,用以舉行社區活動。 其中啟德消防局於2013年落成,而香港兒童醫院亦於2018年落成啟用。 為了回應公眾期望能夠在原址保存龍津石橋遺跡和享受海濱環保,《啟德分區計劃大鋼圖》經過多項改善修訂後,於2012年9月14日由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 發言人表示,當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了《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該核准圖提供了法定土地用途的規劃綱要,為啟德發展區的發展及重新興建提供指引:啟德規劃區的主題是發展為「香港文化體育和旅遊綠茵樞紐」,願景是「維港畔富有特色、朝氣蓬勃、優美動人及與民共享的社區」。 東南九龍發展修訂計劃的整理可行性研究(於1999年11月展開,於2002年完成)計劃將啟德發展為「環保城」,為回應香港市民對填海工程的意見,填海面積大幅減少至133公頃,總面積縮減至460公頃,容納人口亦縮減至260,000。
位於前機場道跑道郵輪碼頭、先後以招標形式售出的臨海地皮,因前排享有永久海景優勢,造就多幅地皮相繼成為百億「地王」。 隨着地皮完成規劃大綱後,有望最快下季聯同旁邊的3號用地組成一幅總樓面約99萬平方呎的住宅用地一併出售,市場估值達99億至119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1萬至1.2萬元。 為連接啟德發展區及彩虹邨一帶,2020年,土木工程拓展署斥資約1.8億元興建一條140米長的行人隧道SW4,連接啟承道和彩虹邨。 啟德規劃 而鑽挖工程會下穿承啟道、觀塘繞道和太子道東,並下穿大量污水管、食水管等設施,大大增加建築難度。
啟德規劃: 國際學校
劇中三位主角奮力在啟德建成的「無煙城」,被指是參考了當時政府的啟德發展區規劃。 啟德規劃 然而,在電視劇中,無煙城在2010年建成揭幕,真實中的啟德發展區卻至今仍未有發展定案。 啟德站是港鐵沙中綫的其中一站,沙中綫項目跨越多個地區,沿綫車站設於大圍、顯徑、鑽石山、啟德、土瓜灣、馬頭圍、何文田、紅磡、會展及金鐘,並將連接現有的東鐵綫及西鐵綫,形成「東西走廊」及「南北走廊」,服務範圍遍及港、九、新界,由啟德至大圍車程只需8分鐘。
啟德規劃: 啟德發展成型 規劃不宜大改
梁志堅表示,近年啟德發展區規劃接連出現不同改變,首先是去年政府將區內三幅商業地改劃住宅發展,最新政府更在該區構思興建簡約公屋,相信相關發展會有業界反對,認為目前啟德發展有違當初規劃原意,再者該區定位以中上價住宅區,現時發展再出現變化,故商會在下周召開會議以了解界業看法。 政府早前亦宣布了建議在區內推展多元組合模式的環保連接系統,包含多種具備環保元素和暢達連接功能的倡議設施,相互兼容運作,以適時配合九龍東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提升毗鄰社區之間的暢達連接度,亦有助打造啟德發展區成為一個綠色的社區。 啟德區內規劃建設兩家大型醫院:啟德醫院與香港兒童醫院,分別提供約2,400和468張病床。 其中,香港兒童醫院已投入服務,是全港首間設家長留宿房的醫院,包括兩座各樓高11層的獨立大樓、中央庭院、地庫及相關設施,提供4個醫療專科服務,包括癌症、腎科、心臟科及外科。
啟德規劃: 興建中的港鐵沙中線將連接啟德與香港主要商業區,大圍至紅磡段料於2019年通車,而紅磡至金鐘段將於2021年通車。接通東西南北,交通優勢無與倫比。
打算作出申述的人士宜參閱城規會規劃指引編號29B「根據《城市規劃條例》提交及公布申述、對申述的意見及進一步申述」。 城規會亦同時修訂圖則的《註釋》及《說明書》以反映上述修訂及最新建議,並適當地更新各用途地帶及規劃區的一般性資料。 從另一方面看,這幾年進駐啟德的業主也實在值得同情,他們可能曾經被「單軌列車」、「第二CBD」、「體育城」等美好願景吸引,買樓後卻發現一一落空,只換來「方艙醫院」和「簡約公屋」,部分人難免有「中伏」之感。 平情而論,「別在我家後院」(Not In My Backyard)心態在世界各地廣泛存在,意思是人們明白發電廠、垃圾站、廉租房等設施屬社會必須,卻普遍不希望這些東西興建在自家居所附近。 然而,在香港這種高密度城市,假如人人都抗拒上述設施,當局就十分綁手綁腳,不得不作出艱難決定。 他認為位於市區、深水埗填海區的一個公屋項目,有潛質成為下一個綠置居選址,最快明年推售,涉2,600伙。
啟德規劃: 【啟德變了樣】「未來貝沙灣轉眼變深圳!」 網民狠批啟德區三大中伏位:本世紀最大騙案
深圳、上海、北京、濟南、天津、成都、鄭州等地采取的封控措施導致零售網點所在的百貨公司、商場和奧特萊斯的客流急劇減少;及商標和使用權資產等長期資產減值增加。 啟德位處傳統名校區,區內囊括多家達國際級水平的優質幼稚園,其34小學校網更令全港家長趨之若鶩,以此為踏腳石,每年成功進入區內或附近名校的學子不計其數。 進入精英薈萃的名校就讀,除了獲得最好的栽培,更能把寶貴的人際網絡建於微時,於邁向成功的人生路上,佔盡先機。 啟德規劃2025 名媛蔡天鳳日前遭謀殺,佢嘅前夫一家四口,有三人被控謀殺,包括前夫鄺港智、前夫哥哥及前夫父親,前父母親被控妨礙司法公正,警方亦拘捕咗鄺港智父親嘅情婦,佢涉嫌協助罪犯,包括租用兇案現場單位,以及租用尖沙咀一個單位藏匿一直被通緝嘅鄺港智。
啟德規劃: 住宅
體育場館區位於北停機坪西部,沙田至中環綫(沙中綫)宋皇臺站將會座落此區,西面連接馬頭角,興建具有地標特色的大型多用途體育場館,包括一個設有50,000座位的主場館、一個5,000座位的次場館及一個設有4,000座位的室內體育館。 大型多用途體育場館連接都會公園,市民穿過園景通道及休憩公園後,便可以到達啟德站;場館東面有連接車站廣場的景觀廊,可以遠眺獅子山的景色。 由於香港人口急劇增長,香港市區人口於1999年達到都會計劃擬訂的上限420萬人。 同時,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以及公眾強烈反對在維多利亞港再進行填海工程,以填海供應土地的發展方式受到限制,原來的都會計劃基本建議不再適用。 因此《都會計劃選定策略》於1998年及2003年分兩階段完成了全面性的檢討研究,以修正原來的規劃策略。 城規會同意把擬議的建築物高度限制,收納於觀塘南和牛頭角及九龍灣分區計劃大綱圖內。
啟德規劃: 規劃重建九龍城 啟德發展區聯乘
有關分區計劃大綱圖的相應修訂將連同公眾諮詢報告,於2005年年初公布。 孫明揚今天在立法會口頭答覆議員陳婉嫻的提問時表示,規劃署已訂立優先次序,先處理九龍灣及觀塘商業區;下一步將檢討啟德(南)及啟德(北)分區計劃大綱圖內有關的高度限制。 日前有消息指,政府已構思在市區的啟德、觀塘及柴灣興建簡約公屋,佔整體數目的一半,即1.5萬伙。 啟德選址能興建數千個單位,該地皮原本是商業用途,而且毗鄰AIRSIDE,交通配套完善。 他強調,並不反對政府於區內興建公營房屋,又指目前北部都會區有不少土地可以發展,可用作不同用途,包括建公營房屋等。
啟德規劃: 九龍城區直接資助計劃中學
由於1920年代香港兩次罷工導致工程延誤收入不合預期,啟德公司因此倒閉,當時政府屬意讓這一大幅空置土地用作機場用途。 土地先後成為英國皇家空軍機場、飛行會和飛行訓練中心,及後建成啟德機場(Kai Tak Airport)。 主席,啟德一帶的規劃經歷了20多年的演變,目前是落實階段,有關發展已逐漸成型。
啟德規劃: 地下街
值得一提的是,利福國際去年11月以73.88億元投得啟德發展區第1E區2號「雙子塔」項目,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6735元,成東九龍商業地呎價之冠。 毗鄰AIRSIDE、新地於2018年斥251.61億元投得的啟德第1F區1號、新九龍內地段第6568號商住地,為當時歷來最貴官地。 項目設有5幢住宅大樓,提供約110萬方呎的住宅樓面,提供約1500伙,另設24萬方呎商場,預計2024年下半年落成。 約37.85公頃的土地劃作「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主要是提供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以配合當地居民以至全港的需要。 這些設施包括教育、醫療、社會福利及社區/文化、體育及康樂、警察及消防,以及公用設施。 約9.62公頃的土地劃作「綜合發展區」地帶,此地帶的規劃意向是把涵蓋範圍綜合發展/重建作商業及/或住宅用途。
啟德規劃: 啟德區新盤 位置優越配套完善 九龍東都會核心
2003年2月27日,保護海港協會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認為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的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工程違反《保護海港條例》。 法院於7月8日裁決城市規劃委員會敗訴,使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的工程批准被迫取消,並且指出有關填海計劃必須附合3個條件測試:有迫切性、具充分理由及有即時需要;沒有其他切實可行的選擇;對海港造成的損害減至最少。 有關判決對於《啟德發展計劃》的填海計劃具有約束力,故此有關工程必須通過上述3項凌駕性公眾需要的測試,才能夠得以進行。 為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及《啟德發展計劃》進行諮詢,香港政府於2004年4月成立共建維港委員會,由李焯芬擔任主席,委員會由6名官方成員及23名來自不同專業團體、環境保護組織、保護海港組織、商界等領域的非官方成員,委員會成立東南九龍發展計劃檢討小組就有關計劃提供意見。 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發表的《海港填海及市區發展研究》,為香港市區規劃了粗略的都會概念,以應付踏入21世紀的香港市區發展需要。 香港政府於1987年至1990年期間進行了《都會計劃選定策略研究》,作為2011年前市區重建的土地用途、運輸及環境規劃架構,策略涉及廣泛的市區土地規劃,包括荃灣與葵青、西九龍、啟德、九龍中部及東部、和香港島西部、東部及南部。
議員亦提及需要改善郵輪碼頭一帶的交通接駁,事實上,隨着相關規劃的逐步落實,啟德跑道區的交通基建近年已經有所改善。 當中,土木工程拓展署已經完成連接郵輪碼頭和九龍灣一帶的陸路通道工程,為相關的道路進行改道及把它們擴闊為雙程雙線的地區幹道。 此外,位於前跑道北面的啟德D3路,即是都會公園段的工程亦已經開展,預計工程於2022年大致會完成,屆時便可直接往來位處前跑道末端的郵輪碼頭和前北面停機坪的沙中線啟德站。
啟德規劃: 九龍新地標 啟德展新姿
載有修訂項目的啟德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K22/7,現置於(i)城規會秘書處;(ii)規劃資料查詢處;(iii)九龍規劃處;(iv)九龍城民政事務處;(v)黃大仙民政事務處及(vi)觀塘民政事務處,讓公眾於辦公時間內查閱。 梁振英於2012年上任,適逢樓價復熾,「加快建屋」重上議程,梁特首認為啟德「320萬平方米土地只容納9萬人口實在太奢侈」,故擬剔走佔地巨大的體育城設施,以增加建屋量,又說將建設單軌列車接載居民出入。 到了「好打得」的林鄭月娥上台,啟德規劃也進入直路階段,獲定位為「香港第二CBD」,單軌列車則因「技術困難」被取消;同樣在林鄭任內,社會運動及新冠疫情相繼爆發,經濟插水,內地企業資金失陷,啟德地價自高峰下瀉,商業地皮乏人問津,連環流標,其中5幅已改劃為住宅地,CBD定位搖搖欲墜。 啟德規劃2025 但當局指2024/25年度以後落成項目,大多處於規劃及設計階段,並受土地改劃、地區諮詢及地盤平整等因素影響,發展或有變動,難披露項目詳細時間表。 不過政府稱,除多管齊下增供應外,亦會透過科技促進公營屋規劃、設計和建築效率,加快落成速度,包括採用預製組件建屋。 觀塘偉業街及茶果嶺道的一幅海濱地則會由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改劃為休憩用地,發展成茶果嶺海濱長廊,納入職業訓練局新校舍項目內一併發展。
孫明揚說,即使土地契約沒有建築物高度限制,擬議發展仍須符合有關法定分區計劃大綱圖內的高度限制及《建築物條例》的有關規定。 至於區外的接駁方面,六號幹線(包括中九龍幹線和T2主幹路等)的各項工程正在全速進行,2026年全線貫通之後,會提供一條經啟德連接西九龍和將軍澳的主要幹道,大大地增加啟德發展區的暢達性。 就增加土地供應而言,在政府來說,我們認為有更合適的多管齊下策略去持續穩定地增加本港的土地供應。 2019年初,政府宣布全面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建議,目前我們正全力推行,並且深化及豐富造地策略,以求加快土地供應。 這包括個別地塊的改劃、推展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展、發展棕地、收回土地,以及填海造地等等,當中亦不乏社會上有相當爭議性的措施。 所以,謝議員,其實我們遇事不會避的,但總是要選擇,總是要有優次,亦要理性評估不同措施的優劣。
啟德規劃: 九龍城區直接資助計劃小學
日前在網上討論區,有網民發文力數啟德目前三大中伏位,批評「政府一直吹到第二個CBD,類近九龍站定位,賣2萬幾蚊一呎」。 啟德規劃2025 由於啟德用地發展荒廢多時,地政總署以臨時租約型式出租土地至發展方案落實,分別用作草地滾球場和臨時賽車場。 2018年9月,颱風山竹襲港,全港多處塌樹,啟德用地亦曾用作設立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 2號幹線觀塘繞道亦經過發展區外圍,經2D出口 (馬料水方向)或3號出口前往發展區。
可是,包括觀塘、九龍灣及啟德「起動九龍東」計劃,卻仍處於收集公眾意見及修改總綱計劃中,最新的概念總綱計劃5.0在去年11月發表,裡面提及的綠色核心商業區、智慧城市等要點仍處於概念階段;連接九龍東各區的環保連接系統,仍在進行詳細可行性研究概覽。 啟德規劃2025 這一系列的基建配套計劃能否順利實行,抑或又要如啟德這片土地般、等足十多年才開始發展,必定左右著啟德的樓價走勢。 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圖片來源:土木工程拓展署—啟德發展計劃政府自2013年起推出啟德地皮,首兩幅「港人港地」均由中國海外投得;其後幾幅於2014年批出的啟德地皮,分別由建灝氣團、嘉華國際、會德豐及內房發展商保利置業投得,樓面呎價徘徊在5,000至6,000元。 直至去年11月起,政府再度批出三幅啟德地皮,其中兩幅由當時未受港人熟悉的海航實業以「癲價」投得,樓面呎價高達13,500及13,600元;第三幅地皮亦以市場預期上限的價格,由嘉華國際投得。
啟德規劃: 九龍灣團隊
發展商亦宣布加推5號價單,提供148伙,折實售價介乎862萬至2,357萬元,折實平均呎價約28,103元。 樓主熟悉該區交通規模,指出啟德咁大個跑道區,只有一條車路:「正常住呢度揸私家車唔過份,咁就塞死晒」,日後住客出入可能要依賴巴士和小巴服務,認為跑道區的行車路規劃,未能充分滿足入伙後的需求。 啟德規劃 樓主表示,整個啟德區發展尚未成熟,「買咗起碼要等三幾年先完善到基本設施」,亦有人同意,啟德新樓只是「益炒家」,買返嚟擺幾年,等完善配套再雙倍價錢沽貨。
啟德規劃: 九龍城區私立小學*
沙中綫大圍至紅磡段,東鐵過海段已於2022年第1季通車,乘客由新界南行前往市區,毋須轉車便可直達港島,大幅節省交通時間。 市民和旅客可更方便地使用啟德新區內的啟德體育園及其他文娛設施,促進旅遊及商業活動。 未來便捷的交通網會成為啟德最大的核心優勢:沙中綫全面開通,乘港鐵由啟德站去顯徑至烏溪沙的時間已大大縮短;啟德站乘港鐵,經宋皇臺、土瓜灣、何文田(轉觀塘綫)、紅磡(轉東/西鐵綫)和會展等站,從啟德站到金鐘站只需搭乘六個站。 配合多種具環保元素和暢達連接功能的倡議設施如電動巴士、發展自動行人道,以至大型市區運動設施落實後,整體九龍東沿海濱的跑步徑及單車徑亦會被連接起來,加上正在施工中的中九龍幹線和T2主幹路,未來啟德將有更多交通工具可供選擇,啟德將成為綠色環境的智慧城市典範。 一項可行性研究在1998年完成之後,根據市民對海港填海工程的關注,在2001年推出一個經修訂的計劃。 然而,在2004年1月終審法院的裁決裁定,任何建議的填海工程只可以是有 “凌駕性公眾需要”。
如果獲得當局批准,最快將可以於2013年通車,趕及在啟德郵輪碼頭大樓及首座泊位竣工前啟用,以解決前兩者需要久時才竣工的問題。 2017年9月,九巴在德朗邨外的承啟道安裝了一組架空充電裝置,為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後第二組。 啟德規劃 2019年1月,南豐集團旗下啟德第1F區2號商業/酒店地,獲屋宇署批建1幢38層高(於6層平台之上)、1幢8層高商廈,另設1幢2層高物業,總發展樓面約195.5萬方呎。 項目亦包括連接啟德港鐵站的地下街,項目命名為AIRSIDE,將在2023年開業。 2019年2月1日,會德豐地產以約68.89億港元向海航集团旗下香港國際建投購入啟德第1L區2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551138平方呎計,平均樓面轉讓價約12500元,該項目去年已獲屋宇署批建兩座34層高的員工宿舍,改建住宅需要重新入則。
2021年11月佳兆業集團突然財困,並陸續出售在香港資產,遠東發展與新世界發展於11月25日宣佈以79.48億元向各持一半的陳壯榮及佳兆業集團收購持有啟德第4B區4號地盤的迅富國際,但須扣除2020年融資協議項下之未償還本金的30.52億元及減去待售貸款代價12.31億元接受待售貸款轉讓。 2016年12月19日,海航集团旗下德廣置業以54.12億,投得啟德第1L區3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397,967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約13,600元。 城市規劃委員會於2006年11月10日考慮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於同月24日公佈《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編號(S/K22/1)。 按香港區議會的分界來說,啟德除了指前啟德機場拆卸之後留下的一大片空地外,曾包括在馬頭角和土瓜灣一帶的唐樓舊區(十三街一帶),以及鄰近的工業區。
啟德規劃: 政青參觀啟德簡約公屋 政府研5年後重用價值
若再加入逾一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啟德距離原本CBD定位恐更漸行漸遠。 截至目前,啟德整體發展進度未及三分之一,政府仍手握大量地皮可供規劃,但這亦為該區發展帶來更大變數。 就像現任特首李家超推出「簡約公屋」新概念,首要挑戰在於覓地,眼見啟德有大片空地,遂把其中一個項目選址該區,打算興建多達1.07萬伙。 此消息引起大批啟德業主反對,形容為「讓劏房(居民)看見未來,但讓(啟德)中產看見地獄」,又自稱為「墮入騙局」;該區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擬發起居民示威抗議,已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惟昨日宣告撤回申請)。 另外,房協上月底亦透露,擬在土瓜灣馬頭角一幅臨海用地,興建專用安置屋邨,文件亦有披露有關詳情,屋邨選址位於土關灣道和馬頭角道交界,在盲人輔導會對面、土瓜灣道污水泵房旁邊,現為政府、機構或社區和其他指定用途用地,改劃後的住用地積比率為6.5倍,預料可提供1,100個單位。 在2016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宣布撥款二千億元,用以推行十年醫院發展計劃,讓醫管局可以更靈活規劃未來的醫院發展項目,應付人口老化同醫療需求增長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