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二○二一至二二年度,到校學前康復服務、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及特殊幼兒中心分別有8 933名、3 學生津貼 980名、1 938名及2 153名服務使用者。 在有關學年的9月1日年滿兩歲八個月並因有特殊需要而入讀社會福利署資助特殊幼兒中心的兒童、就讀教育局資助全日制啟動課程的新來港兒童,以及就讀職業訓練局為中三離校生而設的全日制課程學生也符合資格獲得津貼。 由明天(9日)起,學校到所屬區域教育服務處領取申請表格,而特殊幼兒中心及職業訓練局則可到教育局特別職務辦事處領取申請表格。 現階段,家長及學生無須提交其他文件,由教育局善用內部資料進行核實工作,有需要時才要求申請人提交其他文件,預計可於收到申請後約6星期開始逐步發放津貼。
- 年屆60歲長者/傷殘津貼,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或長者生活津貼/綜援的受惠人,作為住用或綜合用途樓宇內的住用單位業主,即可申請津貼資助維修自住樓宇,改善樓宇失修的情況,加強居所安全。
- 車船津貼通常會在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發放資助後的2個月內,以自動轉帳形式分期或全數發放到銀行帳戶。
- 社會福利署(社署)為嚴重殘疾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嚴重殘疾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 大家要注意的是,基金不會百分百支付課程開支,實際可獲的資助要依照指定共付比率而定。
- 各院校 / 培訓機構及其課程之質素迎合不同學員之需要,亦會有所參差。
- 「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目的為為有需要的家庭,減輕家長為子女提供學前教育的經濟負擔,資助將以是以學費減免的方式發放。
- 學校書簿津貼計劃:申請人必須於2022年10月31日或以前把「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送抵學生資助處。
如欲查詢有關「學資處電子通」服務,請電郵至學資處:e- 學生津貼 。 最後一步,便是計算家庭人均資產淨值,按上表再調整因應「調整後家庭收入」計算出來的資助額,從而得出最終可獲的助學金及貸款額。 本校將於2023年3月18日(六)舉行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面試,有關的面試通知書已寄發予所有申請的學生家長。 有年老、殘疾或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成員的受助家庭,如連續領取援助金達12個月或以上,可按家庭中這類合資格成員的人數,獲發每年一次的長期個案補助金,為更換家居用品和耐用品之用。
學生津貼: 津貼2023|9. DAE應用教育文憑
此外,獎學金計劃為有經濟需要的得獎者在修業期間提供額外支援。 通過入息資產審查的得獎者可獲發放最多每名學生每年20萬元的助學金,用以支付其生活及其他學習上的開支。 【學生津貼】教育局今日(9月19日)向全港中學日校、小學、特殊學校和幼稚園發出通函,公布在2022/23學年再為日校學生提供學生津貼的安排。 教育局由2020/21學年起,將2500元學生津貼恆常化,但津貼額會由2019/20學年的3500元,變回2500元。 學生津貼2025 學生津貼|教育局22/23年再向全港中學日校、小學、特殊學校和幼稚園合資格家長派2500元學生津貼,不設資產審查,9月20日起學校攞申請表,附申請資格。
- 申請人須於2022/23學年申請學生就讀的課程完結前或2023年8月15日或以前(以較早者為準),把「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表格交予學資處。
- 另外,基金亦於2011年10月推行新來港人士津貼計劃,向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人士,提供一次性6,000元津貼。
-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目的是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
- 填妥的申請表格必須透過學生就讀的學校交回教育局,學校需要於每份申請表格的指定位置蓋上學校蓋章,以茲證明學生的身份。
- 申請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的行政費為180元,而且獲批的貸款會直接發放到申請人指定的銀行帳戶。
- 本文整合最新幼稚園、中小學生各種津貼和獎學金的申請資格及資助金額。
教育局會透過銀行轉賬向家長發放$2500津貼,申請人必須使用由家長本人持有、姓名與持有人名稱相同的銀行帳戶收款,同時,教育局不受接受家長使用聯名戶口收款。 截止申請日期在一般情況下(學前學生資助除外),學生資助處不會接受在2023年3月1日或以後遞交的「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 所有在2022年6月1日或以後遞交的中、小學生資助申請,將會在學生資助處完成處理5月底或之前收到的申請後才獲處理,該類申請人將較遲收到結果通知書和發放的資助。 學校在證明學生的身分及出席情況後會將「資格證明書」呈交學生資助處。 在一般情況下,學生資助處不會處理申請人逾期遞交的「資格證明書」。 申請學生必須為就讀於官立學校、資助學校、按位津貼學校及直接資助計劃下的本地學校(即直資學校)的小一至高中三(中六)學生。
學生津貼: 津貼2023|住屋津貼2023
專上學生資助計劃(本計劃)是一項須經家庭入息及資產審查的資助計劃。 申請人須修讀以自資形式開辦並經本地評審的全日制自資副學士學位、 高級文憑或學士學位程度專上課程。 本計劃旨在向合資格的學生提供資助,確保他們不會因經濟困難而失去接受專上教育的機會。
申請學生必須於中、小學校就讀,或在認可的院校修讀全日制至學士學位課程,而其居住地點與學校距離超逾10分鐘步行時間並需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學。 據教育局發出的表格樣本,家長只需填上學生的英文姓名、學校名稱、就讀年級、班別和身分證號碼。 而家長或監護人亦只需提供基本個人資料、銀行帳戶號碼、手提電話和電郵等,由學校蓋章便完成填表。 學生津貼 填妥的申請表格必須透過學生就讀的學校交回教育局,學校需要於每份申請表格的指定位置蓋上學校蓋章,以茲證明學生的身份。
學生津貼: 資助詳情
年滿40歲或以上的失業求職人士,擔任全職或兼職長工(兼職即每星期工作18小時至少於30小時),可享在職培訓。 合資格僱員於在職培訓期內留任滿三個月或以上,可申領每月最高1,000元的留任津貼。 另外,亦要符合這3個要求:戶主及家庭成員並無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現居單位的面積不超過其家庭人數的最高編配標準、及戶主及家庭成員沒有領取包括租金津貼在內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 學生津貼2025 學生津貼 學生津貼2025 向合資格的家庭包括長者、低收入家庭及殘疾人士,每戶提供600港元的一次性燃料費資助;而劏房戶則每戶提供800港元的一次性燃料費資助,並為過渡性房屋住戶提供每戶2,000港元的節能電器資助。
學生津貼: 津貼2023|中、小學生資助計劃申請程序
「我的櫃台預約」可讓獲學資處邀請的用戶於網上預約就指定學生資助計劃的貸款申請事宜進行面談。 獲學資處通知領取指定學生資助計劃貸款支票的用戶亦可於網上進行預約。 政府明白社會各界關注有特殊需要兒童的福祉,並一直投放資源和制訂優化措施,致力為他們提供多元及全面的支援服務。
學生津貼: 課程搜尋器
假如你同時申請「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及「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你在兩個計劃合共可獲得的最高總資助額,為你申請所涵蓋課程的全年應繳學費,加上「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的學習開支助學金上限及生活費貸款上限。 在中、小學階段,教育局採用「雙軌制」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學習上支援。 教育局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在家長的同意下,轉介有較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生入讀資助特殊學校,以便接受加強支援服務。 同時,教育局推行融合教育政策,讓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入讀普通學校。 政府非常重視有特殊需要兒童的成長及發展,一直秉持「及早識別」、「及早支援」和「跨界別協作」的原則,透過不同政策局及部門的合作,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多元及全面的支援服務。
學生津貼: 津貼2023|合資格者最少領72,900元
「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上限由每人二萬元增加至二萬五千元,不限申請次數,並撤銷年齡上限。 新措施將惠及額外七十六萬名合資格人士,已開立基金帳戶的市民亦可受惠。 學校書簿津貼計劃:申請人必須於2022年10月31日或以前把「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送抵學生資助處。 申請表格已於2022年9月26日透過學生就讀的學校開始派發,填妥的申請表格須透過學生就讀的學校交回教育局。 另外,基金亦於2011年10月推行新來港人士津貼計劃,向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人士,提供一次性6,000元津貼。
學生津貼: 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
關愛基金為因屋宇署執法行動而須遷出工業大廈非法住用處所住戶提供搬遷津貼,4人或以上家庭可獲最高$13,650津貼。 應課薪俸税或個人入息課税的納税人有資格申索扣除以租客身分根據住宅處所的合資格租賃而繳付的租金。 學生津貼 住宅處所必須是沒有受任何法律或指明文書(如政府租契、佔用許可證等)禁止作住宅用途的建築物或其任何部分。 港燈為港燈供電範圍內的合資格住戶,可申請一次過上限港幣5,000元資助。 學生津貼2025 資助可用於以新節能家電替換現有家電、添置新節能家電、進行簡便工程以改善用電安全。 學生車船津貼是以學生在學期間往來居所和學校所屬地區的平均車船費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