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港爸早前在網上發帖,指一家人輪候了7年,首派赤柱公屋馬坑邨,但因交通不便拒要,有網民則認為「 赤柱南區公屋,是公屋豪宅中嘅豪宅,你放棄大把人爭住要。」。 公屋首派拒絕 近日在「連登討論區」亦有網民發文,再次引起網民討論公屋與私樓的分別。 此外,簡約公屋設有獨立洗手間、淋浴間及煮食空間,並會配備冷氣、熱水爐。 會優先處理家庭申請者,但仍會有1至2人單位提供;而公屋則是「清水房」為主,只附設鋅盆及木門等,不會有冷氣機。
消息一出,立即同時引起民主派和建制派的強烈不滿,林鄭亦因此罕有地向公眾道歉。 公屋首派拒絕2025 作為香港的領導者,林鄭理應要明白從政者要謹言慎行,是次她在沒有合理根據的情況下拋出「封頂論」,唯一的補救辦法,是以實際行動解決香港基層房屋問題。 另一方面,政府或許會認為,興建更多公屋之後,住在公屋的人卻沒有增加,是一種「資源浪費」。 不過隨着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市民希望生活環境相應改善,住得寬敞舒適一點,其實可說是「合理期望」,正如多年來公屋的建設標準亦不斷隨時代升級一樣,就算是公屋戶主的成年子女希望分戶改善居住環境、成家立室,要求並不過份。 不少網民建議樓主拒絕單位,有人同樣新3首派蝴蝶邨中層單位,上門查看後覺得「超級差,拒絕咗二派友愛邨」、「上去睇,親自拒絕」。
公屋首派拒絕: 討論區
翻查房委會資料,傳統公屋與簡約公屋除了建築方法有不同,「簡約公屋」會附設冷氣機及熱水爐等,但營運年期一般預計為5年,即住戶最多入住5年後,便要面臨遷去其他簡約公屋,又或幸運地在居住簡約公屋期間已成功編配傳統公屋。 不少輪候公屋的市民日盼夜盼希望早日上樓,有網民最近就分享好消息,表示等了8年終於獲房屋署首派單位,但發現是問題單位,於是決定拒絕。 後來她再收信,二派即獲配荃灣石圍角邨一大單位,該區配套設施充足,坦言猶如執到寶,不禁興奮直呼「終於上到樓啦」。
- 不少人把置業希望放眼於資助房屋,無奈的是,公居屋供應有限,且中籤機會低,其實私樓市場也有不少上車機遇,即上千居物色各區放盤,抓緊機會做業主。
- 若公屋申請人有特別的編配要求(例如希望入住其選擇地區內某指定區域或某類別的公屋單位),須經審核具備家庭及/或健康理由,並獲得有關政府部門或機構(如社會福利署或醫院管理局)就該等要求作出的推薦。
- 該女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發帖,指苦等8年才獲得首派,結果是「問題單位」令她大感失望,慨嘆「下年都長者啦!唉!」。
- 該名網民在公屋討論區發帖大吐苦水,表示早前申請公屋擴展市區3人單位,於今年8月10日收到首派通知,獲派接近荃灣市中心的石圍角邨,當時樓主以電話拒絕。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580宗。
公屋首派拒絕: 租金為傳統公屋9成 不同項目只須申請一次
帖文被轉載到小紅書,不少網民勸樓主接受三派,「你看看美林附近的私樓幾錢才講,好多人想派沙田都派唔到。你叫老人家搬來同你同住」、「美楓點解唔要…激死人」、「美林好啊!交通方便,周邊都係學校,樓下就係美林街市,行遠小小就係大圍街市」。 不少人對公屋申請、公屋輪候至派樓的程度有疑惑,以下將逐點講解整個公屋制度。 公屋首派拒絕 首先一般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的時間較上一季(即2022年3月底)微跌0.1年。
不少網民驚見他首派石圍角時竟然拒絕,大呻「咁方便都唔要」、「愈派愈遠!車錢都蝕埋」。 消息人士又強調,「簡約公屋」與現行的過渡性房屋不同,「簡約公屋」由政府主導及興建,單位設計會參考傳統公屋,並會較一般的過渡性房屋提供更多大單位。 公屋首派拒絕2025 不過,今年年內仍會處理NGO的過渡性房屋項目申請,相關申請要預計在9個月內開展。 該網民於Facebook群組「公屋討論區」分享,稱在8年前以4人家庭身份申請輪候擴展市區公屋,至上月終獲房屋署首派荃灣石蔭邨一單位,但睇樓後發現是問題單位,家中小朋友感到害怕,最後決定拒絕。 我們認為,林鄭月娥為民解困的決心毋庸置疑,但是她也必須反思其置業主導的政策。
公屋首派拒絕: 輪候公屋拒絕首派石圍角 二派這屋邨更遠更舊 事主灰爆:好無助
有網民近日發文,指一直輪候新界3人公屋單位,近日首派屯門蝴蝶邨蝶聚樓,而且有8個月減租優惠,覺得配套不錯,但又正考慮拒絕後的部署,不知應否轉回擴展市區隊伍。 未料不少網民籲樓主拒絕,更有居住邨內的住戶直指「三寶居住環境最差係蝴蝶」、「衛生環境差」,力勸要三思。 公屋首派拒絕 不過,有網民看出樓主突然轉排新界區單位是「想博富蝶,呢鍋熟透喇」,又有留言認為有可能三派都是舊樓,接受首派至少不用捱貴租。 早前特首林鄭月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未來政府增加公屋單位至80萬個已足以解決香港基層的住房問題,並指可把未來大部分新興建的公屋轉作「綠置居」出售。
據了解,「簡約公屋」租金較傳統公屋低,初步考慮訂為同區新落成傳統公屋租金的約90%。 公屋首派拒絕 若以元朗區300呎的新公屋為例,現時單位租金約1,760元,即「簡約公屋」則為1,580元。 公屋首派拒絕 據了解,「簡約公屋」會以傳統公屋作基礎,並由建築署興建,日後希望尋找營辦者管理,目前會考慮交由社福機構(NGO)。
公屋首派拒絕: 公屋|港婦等8年首派白田邨 難接受「問題單位」忍痛拒絕:唉!
想知轉名成為新戶主的資格,轉名手續、以及其他注意事項,即睇以下懶人包。 她亦在影片中再提到推出2萬元的新生嬰兒獎勵金,得知可獲4萬元,不禁直呼「太開心了,感謝政府」。 內地女在影片透露過自己「沒上過班,感覺如社會脫節了」,提及自己因內地來港時,受到疫情影響,合共花了4年時間才能以單程證再申請身份證,所以在今年2023年2月才正式拿到身份證。 「公屋申請電子服務」提供24小時網上服務,讓公屋申請者透過「公屋申請填表易」或「公屋申請資料更新快」於網上填寫公屋申請表、查詢目前申請進度和更改申請資料或詳細資格審查面晤日期和時間等。 公屋首派拒絕 翻查資料,位於青衣的長康邨康順樓在1986年落成,36年樓齡,屬於「Y1型大廈」,一般2至3人單位面積為24.35平方米,約262呎。 【公屋輪候】不時會有網民呻分配到的公屋太細,到底公屋派樓有甚麼準則?
公屋首派拒絕: 林鄭舊事重提 恐忽略社會新形勢
而「簡約公屋」與傳統公屋規模不同,未必設有公共設施、園境等,高度亦只是10多層,與公屋可達40層以上有別。 更何況,當日孫明揚尚且承諾公屋三年上樓,如今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已達4.7年,她貿然提出此說,又不承諾縮減公屋上樓時間,就更顯她有欠深思熟慮。 過去,公屋封頂論已為多方論及,問題在於為政者必須要確保公屋的數量滿足基層需求,林鄭月娥是次之所以被群起攻之,就是因為她貿然提出八十萬封頂之說,卻未有提出充足佐證。 她透露萌生過與丈夫和小朋友搬屋自住的念頭,但考慮到該公屋位置優越,鄰近大型交通車站,配套完善,應有盡有,「超市、藥房街市、巴士站甚麼都有」。 內地女指每月花低於5,000元以繳付住屋成本和水電煤等開支,比外面租屋划算。
公屋首派拒絕: 公屋封頂言論惹爭議 林鄭:引起焦慮致歉
但有人就同意樓主等三派,「一定搏!冇嘢衰得個頭兩次」、「祝你好運!我一派都唔太滿意,第二派覺得絕望,三派終於滿意」。 公屋首派拒絕 在申請資格方面,申請人必須已輪候傳統公屋不少於3年,值得注意是,即使入住簡約公屋,住戶仍可繼續輪候傳統公屋的位置,換言之入住後一段時間,倘若幸運的話,便可在居住期屆滿前正式「上樓」。 當年政府備受財赤困擾,假如還要向房委會注資數以百億元計,支持其建屋計劃和日常營運,實在相當吃力。 加上在數碼港、八萬五等「計劃經濟」項目遭受挫敗之後,當時的社會氣氛是希望政府回到「小政府」角色,設法將一些政府功能市場化,而政府徹底退出房屋市場,將住屋需求盡量由市場解決,就是當年公屋數量封頂構想的大背景。
公屋首派拒絕: 拒絕接受配屋建議的理由
事實上,早在2001年,林奮強便主張停建公屋,2002年孫明揚和應此說,質疑當局應否繼續無止境興建公屋。 須知道,當時坊間建議停建公屋,源於政府考慮推出租金津貼,但是隨着群情洶湧,多方批評租津弊病叢生、封頂之說欠缺理據,孫明揚匆匆收回言論,在接受訪問時更謂停建公屋乃「相當長遠」的政策目標。 公屋首派拒絕2025 雖然2003年房署署長梁展文在《香港家書》也暗示公屋終有停建的一天,然而,最後也束諸高閣。 他後來因廉價將紅灣半島售予新世界,退休後卻到新世界的附屬公司任職,被指為利益輸送。 日前有網民在網上發帖埋怨,自從拒絕了首派荃灣石圍角邨後,近日終於收到二派配房通知信,沒想到竟獲派更遠且有40多年樓齡的梨木樹二邨,令他「灰爆」高呼「好無助」。
公屋首派拒絕: G1381 擴4 首派石蔭東邨370呎 租金$2656
特首林鄭月娥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指,早前接受報章訪問時,提到80萬個出租公屋單位已足夠照顧基層家庭需要,她澄清當時將一個相對複雜的概念簡單化、數字化,因此引起不必要的焦慮,她對此表示歉意,承認身為特首或許要更敏感。 造價方面,由於首批項目的回標價錢,比原先估算減少了約30億元,因此第2批項目所需的工程總撥款亦可調低約16.9億元、至約98.4億元。 消息人士補充,根據建築署最新估算,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的總預算費用,可由早前估算的273.9億元,調低至247.5億元,估計平均每個單位造價,可以由65萬減至59萬元。 消息指,首批簡約公屋回標價減少30億元,因而可以調低第2批項目的費用,合計整個項目預算可以較原先減少56億元。 不過她其後向屋邨職員查詢,獲告知屬「自然身故」單位,一般指非兇殺及非自殺下有人在單位內過身,她表示由於陰影太大,接受不到,決定拒絕是次配房機會。 合資格的申請人共有三個(每次一個)配屋建議,未具「可被接納」理由而拒絕所有三個配屋建議將引致有關申請被取消,申請人可於取消申請通知信發出日期起計15天內提出書面上訴。
公屋首派拒絕: 施政報告|簡約公屋、傳統公屋大比併 入住年期成最大分野
早前有輪候公屋的網民在公屋討論區「灰爆」發帖,表示早前收到房署配房通知信,首派是青衣長康邨問題單位,因是「凶宅」,而且身故事件發生於半年前故拒絕。 之後,樓主再收到二派、三派通知,分別是荃灣區石圍角邨及大圍美林邨,然而都不合樓主心意。 公屋首派拒絕2025 該名網民在公屋討論區發帖大吐苦水,表示早前申請公屋擴展市區3人單位,於今年8月10日收到首派通知,獲派接近荃灣市中心的石圍角邨,當時樓主以電話拒絕。 日前樓主收到二派通知,獲派同區但卻遠離市中心的梨木樹二邨,樓主即時「頹爆」表示「好灰好唔開心」。 公屋首派拒絕 現時公屋輪候時間長達六年,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提出興建全新的「簡約公屋」,未來五年供應3萬伙,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日後會以「集裝箱」形式興建,料最高達10多層,當中會以家庭優先。
公屋首派拒絕: 房屋委員會公屋申請電子服務
房屋局昨提交立法會的最新文件披露,政府建議大幅修改第2批1.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選址,包括放棄推展原先建議的上水蓮塘尾項目,改為推展一幅位於馬鞍山恆光街的政府用地興建,預計提供860個單位,並會新增5個改裝空置校舍的項目,其中4個位於九龍東。 公屋首派拒絕 當局又估計,簡約公屋平均每個單位造價,可以由65萬減至59萬元,因此第2批項目所需工程總撥款,亦由原先估算的115.3億元、減少16.9億元至98.4億元。 公屋輪候多年都未必能獲得心儀單位,申請者每次拒絕配房機會都要經歷心靈交戰。
公屋首派拒絕: 「孫九招」的隱藏招式 政府圖退出房屋市場
特首林鄭月娥接受傳媒專訪時提出公屋封頂論,表示公屋數量由現時約76萬伙增至80萬伙已經足夠,未來會將資助房屋重點轉向綠置居。 其實這個構想,並不是林鄭首創,而是15年前,港府房屋政策的「隱藏第十招」。 公屋首派拒絕2025 公屋首派拒絕 15年後的今天,林鄭月娥又再舊事重提,相信是政府內部評估過後,15年前解決不了的問題,如今已經有解決方法。 有女網民分享指,已輪候公屋13年,近日終於獲得首派至天水圍天恩邨1個2人單位,惟因患病需要搬近家人住處方便照顧,故拒絕是次配房,並邀請醫生幫忙寫評估信,希望下次能派到北區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