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電池方面,Mate50 Pro 內置了 4,700mAh 容量電池,筆者測試過在一般使用情況下,基本上可以用上一日以上,所以電量大家不用擔心。 ▲之後去到合適儲存內容的軟件,然後將中轉站整個拖曳至可以儲存內容的版面,所有中轉站的內容就會儲存在該軟件版面上,這功能對於要經常上網「搵料」的用家確實十分方便。 而儲存了的內容,如果大家想刪除,只需要將中轉站介面拖至下方的垃圾筒後放手就可以將之刪除了。 ▲至於拍攝近物,Mate50 Pro 亦有十分不錯的表現,大家可以見到燒烤爐上的食物都拍得十分清楚,表現出色。
- 採用2,000萬像素CCD影像感應器,配備28mm超廣角8倍光學變焦鏡頭,適合於狹窄的空間內捕捉遼闊的風景、拍攝團體合照時將所有成員,連同風景一併攝入。
- 如果是想要更改麥克風聲音表現,可以參考「[免費] Clownfish Voice Changer 小丑魚變聲器軟體,立即更改麥克風聲音表現」。
- 以下筆者將會主力測試 Mate50 Pro 的高階版,首先先讓筆者說說外形設計及手感吧。
- 而且還有閃光燈功能和三種顏色濾片,讓你的照片更添色彩變化,是一台性價比高、可玩性又高的底片相機。
- ▲今代 iPhone 13 系列,大家可以見到較入門的 iPhone 13 mini(左一)及 13(左二)仍然是用上雙鏡頭設計,而 iPhone 13 Pro(右二)及 13 Pro Max(右一)就同樣用上三鏡頭設計。
- ▲最細光圈可去到 f/16,而最大可達到 f/2,但如果使用 f/2 超大光圈拍片,出來的淺景深效果會有點假。
- 在風景攝影中,長曝是一種經典手法,除了在夜晚捕捉夜景或拍攝光軌時常用外,白天拍攝野外風光時,也常用來拍攝溪流、湖或海。
- ▲當點選右下角的光圈大細,就可以在 F1.4、F2、F2.8 及 F4 4 個光圈設定之間自由切換使用。
相片大師免費提供超過 100 款的好看濾鏡,還可以細調能風景照更出色的去噪點、曝光、對比、飽和度和色溫等豐富功能,甚至可以加上動態效果讓照片動起來,常拍風景照的話很適合下載這款拍照 App。 然而,這款拍照 App 的濾鏡和特效風格都非常少女,不一定每個人都習慣,相片編輯功能也比較基本,只能調整濾鏡、特效和貼圖等,沒有添加文字和去背等實用工具。 採用 Vision 相機效果 Booster 技術優化顯示螢幕設定,即使在戶外陽光下,視覺效果依然清晰。
相機效果: 需要我們的幫助嗎?
在相機上方,則有觸控和揮手自動拍照等超便利工具,也能設定照片是否壓上日期、開啟夜間模式和九宮格格線等。 點開 App 首頁的「相機」後,左下角共有三種照片尺寸可選,照片會自動美膚(可自行關閉),還可在上百款濾鏡中自由選擇喜歡的拍照濾鏡,也可以即時加上豐富實用的圖框。 假如喜歡玩創意、玩效果,相機亦已經內置了多種創意濾鏡,譬如上文提到的快鏡特效模式、間隔定時短片模式,與此同時亦有魚眼效果、針孔相機、日期印記效果,而當中更可由三種色調中自由選擇「暖色調」、「標準」及「冷色調」,為照片增加氣氛及感染力。
如果是要捕捉動態瞬間,例如跳躍起來的畫面時,則也要同時兼顧快門速度,有必要的話可提升感光度以確保足夠的快門速度。 移軸鏡頭一顆要價不菲,然而其特殊的光學設計,卻能拍出不同於一般鏡頭的效果,由於成像圈較大,且鏡身能偏移(Shift)或傾角(Tilt),它不僅能將一些俯瞰的風景拍得像玩具模型,也能在拍攝建築、商品時避免廣角鏡頭難以克服的變形及延伸景深的效果。 移軸手法,現在也越來越多被用在影劇或電影拍攝上,尤其是在國外的一些影集中,常常這樣微縮的城市之景用做過場片段或是片頭片尾影片,像日劇「家族遊戲」、英劇「新世紀福爾摩斯」等。 在電腦端都會使用 Webcam 視訊 來使用,然後再將 Webcam 視訊 / 網路攝影機 所得到的畫面傳給會議軟體所使用,此時會議軟體如果有美肌、濾鏡等特效就可以達到我們所想要的效果。 但是像 Google Meet 這套在軟體上無特別效果,因此一般使用只能以 Webcam 視訊 原有的畫面來傳送,在此原始的傳遞路徑為「Webcam 視訊 → 會議、直播軟體」。
相機效果: 產品支援
每款拍照 App 可能都有專攻的強項,像是人像拍照、風景拍照、食物拍照等,可以針對自己最常使用的功能,以及這款拍照 App 附帶的其他工具是否符合需求,來選擇適合的拍照 App。 一款好用的拍照 App,應該要具備豐富的濾鏡、可以計時自拍、具備美膚功能和可以設定揮手拍照等拍照方式等的功能,還有相片編輯和修圖功能的話就更加分,而「相片大師」完美符合這些條件,是一款值得推薦的拍照 App。 不過,這款拍照 App 的部分拍照姿勢模板是需要付費解鎖的,也不具備照片編輯功能,想要編修照片的話得在別的 App 進行,是稍嫌不便的地方。 Picnic 拍照時可直接套用濾鏡、調整濾鏡強度和開啟九宮格格線,只要開啟濾鏡,不論是豔陽高照還是繁星滿天,透過大面積的天空都可以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照片效果。 在拍照介面上,除了一般鏡頭外,VSCO 還有提供三種效果可套用:稜鏡、復古及極光模式,並提供效果程度調整,可以創造出充滿藝術感跟夢幻感的成品。 而且拍下來的照片也不是馬上就能看到,要像真正底片相機一樣等待 相機效果 相機效果2025 3 天的沖洗時間才能看到照片成品,因此在下方也會有計數器顯示你目前還剩多少張底片,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拍照 App。
▲完成開箱部分,就讓筆者為大家分享一下 Mate50(左)及 相機效果2025 Mate50 Pro(右)有甚麼不同之處吧。 ▲在為大家評測之前,先讓筆者為大家分享一下 Mate50 及 Mate50 Pro 有甚麼特別之處,以及為大家進行開箱吧。 例如,大家拍完照後最在意的人像修圖功能它都有,包含:柔膚、瘦臉、牙齒美白、去眼袋、去油光等,簡單一套就能修出漂亮好氣色。
相機效果: 相機基本知識 #6:白平衡
一般 Snap Camera 提供的效果都是針對人像處理,少部分會有背景效果。 此時,如果有開啟 Google Meet 的背景效果就有機會衝突,否則一般情形下使用 Snap Camera 的效果再搭配 Google Meet 的去除背景效果是可以的。 通常底片相機上都會附有計數器,當一卷底片拍完後,計數器上會顯示 「E」,若以 135mm 的底片為例的話,則是會顯示數字 36,或者是再也無法過片時,就代表這卷底片已拍完。
想要利用 相機效果2025 SOVS2 的姿勢教學來拍照,打開畫面後選擇「姿勢」,內建用線條勾勒的豐富模板,從親子、寵物、兩三人合照、各國景點到賞櫻花等等教學都有,選擇喜歡的模板後按照指示把模特兒跟景物對應模板,就能自然抓出好的構圖和效果。 可惜的是,絕大多數範本和部分功能需要付費才能解鎖,例如移除畫面雜物及色調,免費的濾鏡也只有 16 款。 VSCO 是一款常用於濾鏡調整的拍照 App,雖然拍照介面相對簡單,不過它豐富的濾鏡受到許多用戶的喜愛。 當你使用 Gudak Cam Lite 拍照,你必須從小小景觀窗來構圖,同時你只有 24 張底片的機會,拍用完後就需要等待補充的時間。
相機效果: 底片相機選購要點 2 :確認底片尺寸
▲全新的 iPhone 13 Pro 系列,三鏡均能支援 Night Mode 夜景模式,加上主攝鏡及超廣角鏡的光圈亦大了,吸光量增加,令成像更出色,雜訊抑制亦十分理想。 今次 Apple 推出全新的 iPhone 13 系列,相比去年的 iPhone 12 系列,配置上是差不多:iPhone 13 及 13 mini 同樣是雙鏡,而 iPhone 13 Pro 及 13 Pro Max 也是三鏡設計,不過在內裡配置,與去年的相機就有一點分別。 之前就為大家測試過全新 iPhone 13 系列的各方面表現,而相信不少人最有興趣知道的相機表現,在今次的評測下篇,就讓筆者為大家詳細測試一下吧。
相機效果: 相機基本知識 #2:快門速度
除了可使用 Instax Mini 相紙,徠卡也提供暖白邊框與金色邊框兩款獨家相紙。 FUJIFILM Simple Ace 這款底片相機是屬於一次性的即可拍,只要過片好按下快門就能直接拍照,而且內建閃光燈,還可拍攝高達 39 張照片, CP 值超高! 非常推薦給沒有任何底片相機基礎的新手,或是想要嘗鮮拍看看底片相機的人,若拍完這 39 張後還想繼續拍的話,便可以再入手可替換底片的傻瓜相機。
相機效果: Google Meet 設定攝影機來源為 Snap Camera 美肌濾鏡特效
而近日適逢優惠,IXUS 相機效果 185更由官方原價的$1280減至$678,以這個價錢來說實在不得不入手。 泳裝、烏干紗澎裙、運動服飾和晚禮服的剪裁皆採取盡情享受陽光親吻的模式,服裝廓形輕鬆垂墜不受拘束。 低腰剪裁搭配平底鞋;拿掉肩飾和內襯的套裝整體輕量且非常柔軟;背心外套、開襟衫如洋裝般穿著展現自在率性;有口袋裝飾的長褲、蝴蝶結和褶飾為這場行進間的生活探索完美加分。 以黑色烏干紗打造的洋裝、襯衫、澎裙、抹胸上衣展現誘人魅力,材質本身的透膚感讓多層次疊搭擁有無限可能。
相機效果: 相機效果仍然出色
今時今日想分享生活比以往簡單得多,無論是生活日常、美食隨拍、旅行風景,只要一機在手,就能夠拍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儘管照片出來的效果在某程度上仍然取決於拍攝者的技術,但其實只要稍為對比,就不難發現手機的拍攝效果在現階段還是和單反差距甚遠。 徠卡SOFORT2內10款底片效果和10款鏡頭效果,為您開豐富的創意可能性在不同的底片效果中選適合照片氛圍的濾鏡,為照片添加一絲懷舊活力或優雅之感。 ▲至於超廣角鏡拍攝方面,同樣見到新機 iPhone 13(第二張)拍出來的相片相比舊機 iPhone 12(第一張)更為鮮艷及冷色調一點,筆者覺得新機的效果更加搶眼。 雖說沒有太多的技術要求,但還是有一些小訣竅,由於被攝者或物體之間存在差距,所以建議在光圈先決模式中拍攝,設定較小的光圈數值,以確保拍攝主體們都在景深內,都是清晰的。
相機效果: 底片相機種類 1 :即可拍
當然,大家可能最關心的,就是究竟前鏡變為「M 字額」設計的 Mate50 相機效果 Pro,究竟對使用體驗有沒有影響。 Olympus Mju II 是一台全自動的傻瓜相機,比起拋棄式的即可拍擁有更多功能,相機本身會自動對焦、調整快門、測光等,而且搭配 F2.8 的大光圈,就算零技巧也可以拍出完美景深照! 整體操作簡單又方便,滑蓋便能直接拍攝,且可以自行上新底片重複使用,非常推薦給底片相機初學者們。 若是已熟悉底片相機操作的進階者,想要享受更獨特的操作樂趣,便能挑戰以手動方式對焦( MF )的款式,自行調整設定快門速度及光圈數值,追求更精緻的成像! 但手動模式對初學者來說,操作上可能還是有些困難,因此建議可以選擇同時支援手動和自動對焦功能的款式,從自動模式開始循序漸進學習。 Huawei 近年的旗艦手機,主打功能一向也是相機,今次的 Mate50 Pro 亦不例外。
相機效果: 【Contax】T2 底片相機
SOFORT 相機效果 2 帶有單獨快門鍵的自拍模式、具有廣角的風景模式與可進行 10 相機效果 公分特寫的微距模式,配有 10 種鏡頭效果與 10 種底片效果。 是指使用全機械式的底片相機時,按下相機快門完成拍攝後,再以手撥動或是轉動的方式,讓下一張照片使用未曝光的底片作拍攝,此過程便稱為過片。 另外,在部分手動款式的底片相機中,也可以將底片往後捲,讓同一張底片進行多次拍攝,便能製造出雙重曝光的特殊效果。
相機效果: 相機基本知識 #18:手動曝光(M模式)
另外,大家可以見到使用物理光圈拍攝不同景深的相片,效果會比以軟件計算的虛擬光圈拍攝出來的相片來得更自然,效果更接近相機一點。 不止於此,G7 X Mark II之所以可拍出強大的畫質,主要歸功於DIGIC 7數碼影像處理器,以及特大1吋類型高感光度CMOS,集光能力比上一代升級不少,而DIGIC 7則可帶來更高速及靈敏的對焦表現,無論在低光環境下,抑或拍攝顏色相近的物件,相機同樣可快速並正確地對焦及追焦。 而假如身處在特別昏暗的環境,需要利用高ISO拍照,照片的雜訊亦會進一步減少,令影像更為細緻銳利。 雖然是單鏡頭數碼相機,不過相比起一般以手機拍攝,IXUS 185 在處理暗黑環境時的表現就優勝得多了。 相機支援高達ISO 6400的高感光能力,並配備新一代DIGIC 4+數碼影像處理器及低光拍攝模式,即使在高ISO的情況下不同閃光燈手持拍攝,亦可減少因微弱光線而產生的影像雜訊,令低光環境下的拍攝依然清晰明亮。
相機效果: 底片相機怎麼挑?底片相機 3 大選購要點
另一點就是系統似乎會優先將焦點固定在人像上,所以如果想將焦點移至物件,該物件就要比較明顯,或者需要手動轉移了。 近期使用線上會議、直播軟體的機會變多,有時可能就會使用到 Webcam 視訊 / 網路攝影機,但通常我們都會調整一下光線、美肌、美顏、濾鏡等效果,讓臉部的呈現更加完美。 但此時發現 google Meet 在這塊沒有細節的設定,幾乎都是如實呈現,此時就可以透過老貓介紹的「Snap Camera 美肌濾鏡特效軟體」來進行美化。 除了支援 Google Meet 外,還能支援 microsoft Teams、Zoom、line 都能使用。 如果是想要更改麥克風聲音表現,可以參考「[免費] Clownfish Voice Changer 小丑魚變聲器軟體,立即更改麥克風聲音表現」。
相機效果: 攝影
▲至於對日常的使用體驗有否影響,筆者首先測試瀏覽網頁,大家可以見到所有內容均會顯示在前鏡下方,所以是不會有影響的。 ▲筆者再用原色(第一張)、鮮艷(第二張)及明快(第三張)拍攝室內風景相片,筆者同樣覺得明快及原色出來的效果會比較自然及理想。 ▲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分別就在於前鏡,Mate50(左)採用了開孔式前鏡設計,而 Mate50 Pro(右)就採用了「M 字額」式的前鏡,除了與 Mate50 一樣,仍然內建了 1,300 萬像素前鏡外,還加入了 3D ToF 深感鏡頭,令人臉辨識解鎖更準確,保安性能亦相對更高一點。
另外,底片單眼又分為全自動與機械式機身,全自動擁有自動對焦的功能,機械式則需手動操作光圈、快門、ISO及對焦,大家可再依據自身程度與需求挑選。 還有一點在測試時筆者發現的,就是使用這個模式拍攝的影片,雖然可以手動調校光圈,令景深可以自行選擇深淺,但如果大家將光圈調至最大 f/2,出來的效果會有點「假」,感覺就像將焦點人像 相機效果 key 在影片上一樣。 筆者估計應是系統無論光圈設定為甚麼數值,都會像一般手機拍片般拍出前清後清較欠缺景深的影片(手機物理限制),而景深深淺只是系統按用家設定哪個光圈數值而作出即時計算及調校。 筆者只能寄望這是軟件上可以改進的問題而非硬件本身的限制,如果是前者,就有望在未來的韌體更新時作出改善,那就最為理想了。
Pixel 8 Pro使用6.7吋Super Actua螢幕,新增溫度感應器,能夠透過掃描物體方式,幫使用者快速取得物體的溫度資訊,例如查看鍋具溫度是否適合烹飪。 Google將擴大溫度感應的應用場景,已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送出申請,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溫度應用程式量測體溫,並儲存相關數據於Fitbit應用程式中。 Google同時發表新一代智慧手錶Pixel Watch 2,升級處理器與晶片組,帶來更準確的心率量測,在螢幕長亮模式下也能提供24小時的電力續航,並整合更多Google服務與健身功能,台灣售價1萬990元起。 清冷的調色質感,讓拍下的照片都帶一種淡淡的冷色調,最適合用在陰天拍下的照片,有種朦朧剛下完雨霧未散開的感覺,非常高質感。
相機效果: 【Olympus】Mju II 底片相機
如果各位有參考過羅技 Logitech StreamCam 直播攝影機 評測,內容提到的羅技Logitech Capture軟體,進行智慧自動對焦與曝光也是一樣的原理,只是當時老貓是以 OBS 直播軟體來使用。 此時,可以透過第三方程式來進行改進最佳化,將 Webcam 視訊 的畫面送出給第三方程式處理,再將處理完的畫面傳送到會議軟體即可。 此時這第三方程式稱之為虛擬 Webcam 視訊,對於最末端程式雖然以為這是一台 Webcam,但其實它只是截取真實的 Webcam 來進行美肌、濾鏡等特效而已。
相機效果: 相片大師
不過,這款拍照 App 的許多光圈、焦點和鏡頭設定相對進階,對於新手來說較難上手,剛開始使用可能會有些不知所措。 EOS M6還提供多項無線連接方式,用家可以使用Wi-Fi/NFC6無線連接,透過Canon Camera Connect手機應用程式,於智能手機上實時遙控拍攝及翻看拍攝效果,兼且可自動傳輸照片至智能手機,方便用家快速將照片透過手機分享到不同社交平台。 對於只是單純尋求比手機畫質及操作性更好的相機,Canon的IXUS 185就可說是相當划算,適合練手的相機之選。 儘管IXUS並非攝影玩家推祟的單反相機,不過勝在其外型的骰、重量輕巧,特別適合日常拍攝、美食隨拍、街拍、旅行時候使用。 雖然手機的拍攝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有時候在畫質上總有不少美中不足之處,畢竟相機無論是感光元件、拍攝速度、鏡頭及手動功能上其實都比相機更勝一疇,假如想追求更好的細節,甚至更多可發揮的空間,相機絕對是拍攝路上的不二之選。 ▲大家可以見到,加入了感應器移動式光學影像防震功能的 iPhone 13 Pro,即使邊走樓梯並在較暗室內環境下拍片,影片穩定度仍然十分高,亦無損清晰度。
相機效果: 【評測】iPhone 13 / 13 Pro 影相 拍片 電影效果 相片風格 開箱測試
具有 AE 模式的底片相機,可以自動調整快門速度與光圈大小,沒有複雜的操作設定,在拍攝上較為簡單,只要按下快門就能拍出理想的美照,因此相當推薦初學者選擇具有自動曝光功能( AE )的款式! 但如果你是想漸漸增進拍攝技巧,並想挑戰更高難度的攝影方式,便能選擇同時搭載自動和手動調整曝光的款式。 Mate50 Pro 的另一個改變,就是前鏡加入了 3D ToF 鏡頭,令它不只是用來自拍那麼簡單,而是可以像類似 iPhone 的 Face ID 前鏡般,擁有保安性能較高的人臉解鎖功能,而且它亦設有包括環境光感應器在內的不同感應器,即使在極低光環境下都可以進行人臉辨識。
相機效果: 產品規格
日牌 Yashica 出的這款 T4 底片相機,是一台較高端的傻瓜相機,雖然機身是全塑膠製成,整體設計也相當簡單,但其採用的是市面上少見的蔡司鏡頭,成像清晰且色澤濃郁,而且對焦系統非常快速,非常適合用來旅拍、街拍,同時也是韓國演員秀智、BLACKPINK 成員 LISA 的愛用底片相機。 對於剛入門底片相機的新手來說,即可拍、傻瓜相機或半格機不僅能體驗到拍底片相機的感覺,而且只要花少少的錢就能入手,體積輕巧又好攜帶,也沒有過多的設定操作,隨手就能拍出好看的底片感照片! 因此可以讓新手使用一段時間後,再決定是否要入手更高階的底片相機,就算最後不想繼續玩底片相機也不會覺得太浪費錢。 除此以外,EOS M6在拍攝照片方面亦毫不遜色,事關它採用APS-C 尺寸 CMOS 影像感測器及DIGIC 7數位影像處理器,達到2,420萬像素,即使是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仍可準確對焦低反差或顏色相近的物件,帶來更精緻出彩的高畫質表現。 EOS M6更提供超高速1秒起動,支援最高每秒7張自動對焦的連續拍攝,高達ISO 2560感光度範圍,以致能夠清楚捕捉每一個動態及靜態畫面,滿足不同人的拍攝需求。
相機效果: 相機基本知識 #14:位置與角度
當然,要像真正大銀幕上電影般,轉移焦點時有慢慢的淡出、淡入效果,始終是有點強「機」所難,畢竟它並非一部專業攝影機,而只是一部手機,但出來的效果,筆者已經覺得算不錯。 新手入門底片相機時,建議要選擇有內建測光功能的款式,因為在拍攝時會需要根據拍攝環境與天氣因素,調整適合的光圈大小,而這對於新手或初學者來說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若選擇使用有測光功能的底片相機,便會在觀景窗中顯示合適的進光量,引導使用者設定適當的光圈數值,以避免拍出過曝或過暗的作品。 軟件方面,Mate50 Pro 仍然預載了 EMUI 13 作業系統,不過用家也可以自行升級至 HarmonyOS 3 作業系統使用(只支援 Mate50 Pro,Mate50 暫未支援升級)。 升級後其實加入了不少新功能,當中有一個筆者覺得十分好用的,就是它的「中轉站」功能,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個供大家暫存有用資料的地方,用家可以將希望分享的文字、圖片、連結等拖放到中轉站內,之後去到合適軟件,就可以選擇合適的內容,或者一次過將所有在中轉站的內容儲存到軟件版面上。 這項功能,對於需要經常上網「搵料」的用家,確實省卻了不少切換軟件的工夫,是一個十分體貼的功能。
相機效果: 老貓玩生活 -日常 X 筆記 X 體驗
有意入手可按藍色連結,或以上「立即購買」按鈕前往產品頁面,現時購買任何相機均可享有免運費優惠,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