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只有在所有公眾席入場證章售罄之情況下,香港賽馬會才批准電視台直播全日賽事, 否則只可直播四重彩的一場。 自1989年起,香港政府批淮當時的香港英皇御准賽馬會接受香港以外賽事投注,初時每季10場,直到2009-2010年馬季可額外增撥15個海外賽事賽馬日,單獨於香港賽馬賽馬日舉行。 主要轉播賽包括凱旋門大賽、墨爾本盃、日本盃、杜拜世界盃、皇家雅士谷等,過往也曾轉播著名障礙賽事英國障礙大賽,但該賽事贊助商更換後再無此安排。 目前香港賽馬會在一個馬季內轉播10場轉播賽海外賽事再加23場海外賽事賽馬日。 香港賽馬會由2019年6月英國皇家至士谷賽事起,開始與外地賽馬組織舉辦全球匯合彩池,香港賽馬會與外地賽馬組織在平分彩池中統一大部份彩池派彩。 此外亦與法國PMU在法國轉播賽中,將獨贏及位置兩個彩池匯出自法國賽事。
位於沙田新市鎮的沙田馬場於1978年10月7日落成啟用,提供更佳的養馬及賽馬環境,主要錦標賽事亦改於沙田馬場舉行。 踏入1980年代,馬匹質素亦不斷提高,馬主願意購買更高價的馬匹來港參賽。 1981年,電話投注系統進行電腦化;1983年,所有馬場投注設施及場外投注處亦完成電腦化,彩票由電腦印發。 1987年,所有馬房遷入沙田,快活谷馬場不再進行晨操,原位於山光道的馬房則拆卸,改建成馬會會所。
香港馬會傳真: 免費下載 HKJC TV 享受全面娛樂體驗
冬季星期日舉行賽馬很受歡迎,包括跨欄賽和障礙賽。 1932年曾辦女騎師賽馬,至1950年代,軍地賽馬場關閉,其後被改建成現今之上水雙魚河馬會會所及騎術學校。 馬會於1931年首次發行馬票,是一種結合賽馬與攪珠的彩票形式,分大馬票與小搖彩兩種,先以攪珠方式產生入圍號碼,再以一場指定賽事的賽果決定中彩馬票。 大馬票每年開獎兩次,後增加至3至4次,小搖彩則於馬季期間每月開獎一次。 至1976年7月,馬會開始舉辦六合彩,而大馬票則於1977年起取消。 其後在1999年及2000年復辦,1999年以2000年1月1日凌晨舉行的千禧盃作為開獎賽事,至於2009年11月在香港賽馬會125周年紀念盃舉行。
- 跑馬地馬場現設一條草地跑道,早年除草地外亦曾經先後設有沙地及安妥膠跑道,於1995年重建後變為一條草地跑道。
- 現時於香港策騎的騎師,以來自外國的外籍騎師為多數,部份由練馬師向馬會提出申請及聘請,一些屬國際著名,如巫斯義、冼毅力等。
- 一些曾被馬會邀請的好手如:馬佳善、韋達、莫雷拉、潘頓、郭能、田泰安等,因成績出眾而每年皆獲聘任,以至長期在港作賽而視香港為家得而成為香港永久居民。
- 環球博納董事長表示,庭審當天,審判長問其是否願意調解,該公司表示不同意調解。
- 觀看足球直播節目:當球賽開賽前約五分鐘左右,該賽事的版面上將會出現一個播放標誌,閣下可以按下播放按鈕收看該球賽直播。
對於此等聘用所引起的任何問題或爭議,本會概不負責。 馬會已邀請所有希望獲列入名單的販馬代理簽署承諾書,同意遵守馬會的《販馬代理守則》(「守則」),當中詳列販馬代理協助馬主購買馬匹時的行為準則。 已簽署承諾書的販馬代理獲納入名單甲部,而沒有簽署承諾書的販馬代理則列於名單乙部。 國內會籍是屬於北京香港馬會會所的會籍,由北京香港馬會會所有限公司營運。
香港馬會傳真: 香港正版马会传真图2023年
為配合有線新聞台、有線財經資訊台完全過渡至本頻道免費播放,2023年5月31日起,記者每節報道由「有線電視記者,XXX報道」改以「有線新聞,XXX報道」作結。 有線寬頻已於2023年6月1日結束收費有線電視業務,連带有線新聞台和有線財經資訊台亦停播。 但「有線新聞」品牌會繼續經營,並集中透過本台、有線寬頻網站以及「有線新聞」手機應用程式為市民提供免費新聞資訊[3]。 為培育本地賽馬人才,香港賽馬會今日(12日)公布,賽馬人才培訓中心旗下的見習騎師學校,由即日起至7月29日,招募新一屆「賽事見習學員」。 參加者須年滿15歲並完成中三或以上的課程,毋須具備相關經驗,不設身高限制。
- 如馬主因不懂中文因素未能提供中文馬名,將由香港賽馬會作出翻譯。
- 香港跑馬的月份稱為馬季,七十年代一般在十月份開鑼至五月尾,隨後政府逐步放寬限制,獲批准的賽馬日數逐漸增加,現時馬季於9月首個星期日開始及不遲於翌年7月16日結束,期間香港賽馬會獲准舉行88個賽事日。
- 「北極光」今仗僅需負117磅上陣,是牠自今年2月在沙田勝出一項第一班賽事(113磅)以來負磅最輕的一仗。
- 多角度直播鏡頭遍佈馬場每個角落,觀眾可隨個人喜好揀選不同角度。
- 極少數在香港作賽而又有好成績的雄馬,退役後會被運往其他國家作為種馬。
- 賽馬人才培訓中心高級經理暨見習騎師學校校長陳念慈表示,會根據學員的潛能和興趣,帶領他們向不同的方向發展,並提供專業訓練;在學員學有所成後,將會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所長。
為紀念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同時為社區注入創意和正能量,香港賽馬會自今年夏天起,支持由知名藝術家馬興文發起的一系列「小龍馬」活動。 香港馬會傳真 不同能力的學生今日(22日)齊集海洋公園水上樂園的「小龍馬藝術館」,於開幕禮上為「小龍馬」雕塑著色、發揮創意,促進社會共融。 如正在播放財經資訊台之節目,右上角除顯示天氣資訊,上方亦滾動展示主要指數及外幣匯價,下方則於交易時段分三行展示個別股票報價及財經新聞。 香港馬會傳真 如正在播放新聞台之節目,則於右上角循環顯示溫度及濕度,並展示天氣警告及天氣標誌,下方則滾動播放新聞提要、疫情消息(2023年2月起取消),左下方顯示有線台徽,而右下角則顯示主要指數。 基於牌照要求電視台需提供手語新聞報道,以方便聾人和弱聽觀眾接收資訊,故有線寬頻宣布自HOY資訊台開台當日起會播放《手語新聞報道》,即時手語傳譯服務由「龍耳」提供[7]。 學員將修讀騎術理論與訓練、馬房管理、馬匹料理、英文、運動科學、音樂、資訊科技,以及個人財務管理等課程。
香港馬會傳真: 海外賽事轉播
香港數碼電台的轉播在2015年11月18日賽事日起停止。 香港馬會傳真 例如戴圖理,看起來像戴姓人物相似,或像約翰摩亞保留英語直譯。 另外騎師或練馬師亦可申請中文名字,例如韋紀力早期譯為韋紀克,後來申請改名為韋紀力。
香港馬會傳真: 賽馬日
轉入直路後,潘頓不慌不忙順勢催策牠上前,馬兒隨即加速,最終以一又四分一馬位之先衝線。 大部份彩池包括海外賽事,都在賽前一天中午12時開售,除騎師王及練馬師在下午5時開售以及在特定時間及場次暫停受注外。 組合獨贏3揀1在下午5時45分開售,所有彩池於相關場次開跑時才截止投注。
香港馬會傳真: 國際化
2000年代初期,香港經濟衰退,馬會開始面對投注額下跌的問題。 近年馬會不斷加強宣傳,把重點集中在自由行人士,並對大額投注馬迷提供折扣回贈,及開設新彩池吸引馬迷。 香港馬會傳真2025 香港馬會傳真 香港馬會傳真 現時在香港服役馬匹全部從外地訓練及運入,通常來自澳洲、紐西蘭、英國、法國、愛爾蘭、美國等賽馬及育馬事業成熟的國家。
香港馬會傳真: 新聞節目
投注人士一般需填劃彩票,並以現金、現金券或智財卡(持有馬會投注戶口人士)進行投注。 針對非香港旅客,馬場內亦提供貨幣兌換,讓旅客可由攜帶外幣兌換港幣。 要在香港擁有馬匹,必須先成為香港賽馬會會員,在入會一段時間後方可申請養馬。 由於名額有限,馬會每年進行一次抽籤,中籤者可從外地購入一匹馬運送到香港作賽。 擁有現役馬匹的馬主亦可在條件限制下,選擇把現有馬匹退役,另外從外地購入一匹馬替補名額。
香港馬會傳真: 騎師
同時,視障人士可以透過專業口述影像評述員在場評述和網上直播,感受賽事氣氛及戰況。 香港馬會傳真2025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浩然)闊別四載,由香港排球總會主辦的FIVB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今年載譽歸來。 為慶祝這項國際體壇盛事重臨香江,香港賽馬會支持推出「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並成為今屆賽事的社區合作夥伴,希望讓來自不同階層的市民,有機會欣賞賽事之餘,亦可以享受排球運動的樂趣。 馬會認為運動既能裨益身心,更可培養積極態度和凝聚社會。
香港馬會傳真: 財經節目
為協助馬主,馬會不時更新和發佈主要賽馬地區內曾協助馬主購買馬匹的販馬代理名單(名單),以供馬主參考,惟名單並不包羅所有販馬代理。 每年馬季的總投注額,能反映出當時香港整體經濟情況,如2003年非典型肺炎襲港期間,2003至04年度賽馬總投注額為650億港元,較1996年至97年度的924億港元下跌約30%。 香港馬會傳真2025 2005至06年度馬季總投注額則再下降至600.5億元,比前一馬季減少26.1億元,跌幅為4%。 賽馬電台轉播有香港電台和商業電台,而2005年9月起只剩下商業電台轉播。
香港馬會傳真: 直播節目表
與其餘地區不同,不得以公司名義擁有馬匹,一名馬主擁有數目有限,避免如其他地方由一個或數個集團壟斷賽馬局面,例如賽馬職業化時代前已當馬主的許世勳,在2018年以馬主身份取得第100場勝利,為目前的香港紀錄[1]。 隨著賽事及馬匹質素不斷提升,1980年代末,香港的賽馬水平已經與國際先進國家看齊。 馬會於1988年創辦香港邀請盃(即今香港盃),邀請新加坡、馬來西亞馬匹來港參賽,其後賽事漸漸發展成香港國際賽事,無論賽事水準與獎金皆屬世界頂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