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提名及評審機制多年來存在爭議,曾先後多次被指是「小圈子」選舉。 1989年的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參與角逐「最佳女主角」的鄭裕玲同時兼任評審委員,存在角色衝突,被媒體批評為「處理未妥善」[31],鄭裕玲亦表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審制度存在不少漏洞,包括沒有明確訂立評分準則,評審委員往往從自己的主觀角度進行評分[32]。 飾演《正義迴廊》中兩位被告的楊偉倫、麥沛東雙雙入圍競逐「最佳男主角」,其他候選人包括事隔3年再度入圍的黃秋生,剛憑《窄路微塵》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男演員獎的張繼聰,和主演《神探大戰》的劉青雲。 大會于2023年2月9日中午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行记者會公布提名名單。 記者會主持為陳安立,嘉賓为第40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得主王丹妮、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得主陳健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得主胡子彤,以及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入圍者盧鎮業;並透過香港電影金像獎Facebook及YouTube進行直播。
- 以往線條硬朗筆挺的金像女神,搖身一變化身慈眉善目、線條婀娜的女神,她手上捧著一夥迸發著光芒的明珠,彷彿有一種身處大宇宙的出世感覺。
- 由於香港電影金像獎主要以粵語廣東話為主,因此內地媒體在轉播時都會加入中文字幕,或採用現場普通話國語傳譯版本播出。
- 及後輪到張家輝及彭秀慧一齊宣讀入圍名單時,未知是否太緊張,還是入圍者的名字太「刁鑽」,兩人不時出現口窒情況,而家輝更稱「如果讀錯你名,要多多包涵」。
- 至於競選名單方面,《怒火》、《梅艷芳》、《智齒》、《媽媽的神奇小子》、《濁水漂流》角逐最佳電影,當中《智齒》獲14項提名,為今屆最多獎項提名電影,其次為《梅艷芳》,共12項提名。
- 其中中國大陸的轉播媒體主要固定為電影衛星頻道節目中心旗下的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CCTV-6)從1991年開始,連續二十多年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內地常規轉播媒體。
- 2003年受到SARS非典型肺炎的影響,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被迫取消红地氈,从外地赶来的嘉宾較以往少,再加上數名具知名度的電影界演員離世,出席頒獎禮的嘉賓均身著素裝出席。
其後,主辦單位陆续加入香港电台、《星岛日报》等,成立联合主办单位。 金像獎提名 由于当时正值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金像奖对香港电影新浪潮有推动作用。 金像獎提名2025 从创办之初,金像奖已立足于香港本土,1980年代开始,由于香港電影產業发展蓬勃,吸引了兩岸三地的電影業界人士,每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都會邀請大陸金雞百花獎組委、大陸的中國導演會、台灣電影金馬獎組委等大中華電影工作者出席。
金像獎提名: 最佳男主角入圍名單:
協會主席爾冬陞、曾兩獲金像獎影帝的張家輝及曾獲金像獎新晉導演的彭秀慧一同公佈提名名單。 爾冬陞指本屆金像獎首輪投票的投票率為58.4%,他代表大會感謝首輪評審及選民積極參與投票,並且呼籲評審及選民更踴躍參與最後一輪投票。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HKFAA)今天下午公佈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名單,並且宣佈如期於4月17日舉行實體頒獎禮。 香港電影金像獎設有地域限制,只限符合主辦單位所定義的「香港電影」才可以參選[25],被外界質疑是「排外」和「保護主義」。 曾經擔任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的導演陳嘉上表示,香港電影金像獎是一個服務香港電影工業的小獎,不能把它擴展為涵蓋整個華語電影的大平台獎項,認為有必要保留地域限制,其後接替主席職位的導演爾冬陞則認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如要在華語影壇保持影響力,必須作出改變[26][27]。
- 电视媒体对三部分的直播和转播,都需向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申请报名和购买电视版权。
- 早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并未设有进场仪式,只举行类似酒会宴会来招待贵宾,或在颁奖礼后举行庆功宴慰劳众星。
- 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主持之一的林家栋疑似在晚会暗讽独立电影《点对点》只在小型戏院播映,并以「张咩话」称呼演员张雪芹,事后被包括导演黄浩然在内的大众舆论认为「有欠基本尊重」。
- 因應「2019 冠狀病毒」疫情,2020年的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首次取消實體頒獎禮,獎項結果改為透過網上直播公佈。
- 孟海生前曾與多位著名巨星合作,包括:楊紫瓊、周星馳、洪金寶、元彪、甄子丹、方中信等。
- 得獎結果透過串流直播形式公佈,為時約20分鐘,由金像獎協會主席爾冬陞主持[3]。
會後林家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歉意[21],並說明當時的發言只是事先設計的一種鼓勵新演員的方式,即通過表演的形式來說明,新演員只要好好表現,哪怕別人記不住名字,也會對他(她)留下印象[22][23]。 金像獎提名 其中中國大陸的轉播媒體主要固定為電影衛星頻道節目中心旗下的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CCTV-6)從1991年開始,連續二十多年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內地常規轉播媒體。 2003年開始,多家大陸電視媒體也參與金像獎的直播,包括:上海東方電影頻道、廣東電視台珠江電影頻道、廣東南方電視台等等。
金像獎提名: 最佳新演員入圍名單
歷年來,頒獎嘉賓的頒獎詞和頒獎形式有變魔術、脫口秀、棟篤笑、甚至有跨越時空的視像連線。 2003年受到SARS非典型肺炎的影響,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被迫取消紅地氈,從外地趕來的嘉賓較以往少,再加上數名具知名度的電影界演員離世,出席頒獎禮的嘉賓均身着素裝出席。 從1987年開始,香港電影金像獎才開始配有現場大樂隊,及至今天,每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現場都配有交響樂隊,現場演奏。 從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金像獎協會與當年的香港市政局達成合作協議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作為優先的固定舉辦場地,大會移師到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從此香港文化中心幾乎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指定舉辦場地。
這麼多年,孟海在內地和日本也仍有龐大粉絲,現在便可由經理人公司幫忙安排,早陣子便有日本的粉絲團一行來港探望孟海。 孟海補充,他有一套不是動作片的作品也最難忘,那便是與張國榮合演的《為你鍾情》(1985),他在戲中飾演的「沙皮」最尾因病離世,但要在人生最後階段仍然保持正能量,當年令好多觀眾看得肝腸寸斷,傷心大哭。 香港早年除了袁家班和元家班(即七小福)為香港培育大量動作影星外,粉菊花的春秋戲劇學校亦為當中人才淵藪,孟海便是春秋戲劇學校其中一員。 林明禎與白只負責頒發「最佳剪接」,現場播出白只被羅家英掌摑的昔日片段,他說:「做後輩唔容易好多嘢要硬食。」更笑言會同樣對待林明禎,要求金像獎將她的「後背」片段剪輯出來,而明禎亦好識做立即「華麗轉身」。 一筆一劃也是設計者的匠心獨運,還有對香港的情懷,借用明珠的反光線作為哈哈笑的笑容,金像女神的髮線則低調地勾勒了代表香港精神的獅子山輪廓。
金像獎提名: 最佳美術指導提名:
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名單今日(16日)揭曉,林家棟、謝賢、梁仲恆、吳鎮宇提名最佳男主角,周秀娜、王丹妮、劉雅瑟、吳君如、鞏俐提名最佳女主角。 金像獎提名2025 金像獎提名 金像獎提名2025 香港和兩岸的多個主流網絡平台均會即時更新,以文字和圖片方式直播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新消息,其中,中國大陸的幾大入門網站,如:搜狐、新浪、網易、騰訊等均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授權作現場直播和採訪。 前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香港地區直播版權,均由無綫電視(TVB)或香港電台電視部統籌製作。
介紹每位嘉賓出場和表演環節的方式有司儀鬥嘴相聲、有和觀眾席的互動訪談、有小品趣劇、甚至有默劇等形式。 金像獎提名 部分司儀講稿和表演環節由司儀或表演嘉賓自由創作、自編自導、即席表演,如黃子華、鄭丹瑞、黃霑、谷德眧、林海峰、森美等。 三十多年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表演環節以及一眾司儀、頒獎嘉賓的致辭講稿,均由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負責創作撰寫。 多位香港和華語影視界的著名編劇,如黃炳耀(已故)、黎文卓、林超榮、陳慶嘉、陳嘉上、鄭丹瑞等,均曾為金像獎創作司儀和嘉賓的串詞。
金像獎提名: 9 最佳攝影提名(獲獎:鄭兆強 《智齒》)
在戲中,他飾演暮年殺手田立秋,和馮寶寶相隔60年再度同框演出。 台湾的转播电视媒体则没有固定,主要由取得金像奖的香港地区播映版权的媒体协议,如:香港无线电视(TVB)取得香港转播版权,则交由旗下台湾子公司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TVBS)播放;香港亚洲电视(ATV)取得播映权,则交由集团股东蔡衍明控股的电视台台湾中天电视台播放。 曾经转播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台湾电视媒体包括:中华电视(华视)、中国电视(中视)、台湾电视(台视)、年代电视台、卫视中文台等。 台湾电视媒体直播金像奖一般采用粤语广东话原声版本加入台湾主持人解说的方法。 因應「2019 冠狀病毒」疫情,2020年的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首次取消實體頒獎禮,獎項結果改為透過網上直播公佈。 2020年9月,大會宣佈將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延期一年舉行,2020年及2021年符合參選資格的電影合併評選。
金像獎提名: 表演环节
2003年,香港爆发非典型肺炎疫情,為了表揚醫護人員,紅地氈改为蓝色大道。 1990年代末,紅地氈的明星进场盛況更可以透过各大香港和两岸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向全球直播。 早期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並沒有固定的主題音樂和背景音樂,現場也沒有配備樂隊。 從1987年開始,香港電影金像獎才開始配有現場大樂隊,及至今天,每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現場都配有交響樂團,現場演奏。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主席爾冬陞致辭時率先開玩笑,指疫情嚴峻,仍然獲不少傳媒朋友撐場。
金像獎提名: 媒體轉播
其后,新任的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呼吁,电视媒体可以联合竞逐和直播颁奖典礼,以及寄望转播媒体,不得以各种理由大幅删减典礼实况。 2010年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由亚洲电视和now宽频电视联合制作直播,亚视发表声明不会肆意插播广告和删减嘉宾获奖者发言,及后在电视直播中完整播出典礼实况,所有嘉宾和获奖者感言完整播出,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前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香港地区直播版权,均由無綫电视(TVB)或香港电台电视部统筹制作。 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的电视直播分为场外的星光大道(明星进场和采访的直播)、获奖者记者会和场内真正的颁奖典礼直播。 电视媒体对三部分的直播和转播,都需向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申请报名和购买电视版权。 而大会典礼的实况直播又分为香港地区直播、两岸媒体直播以及海外直播。
金像獎提名: 獎項統計
隨着香港電影產業的發展,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電影武師工會、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香港攝影師學會等二十多個電影協會紛紛成立,並先後參與統籌金像獎,成為主辦單位之一,香港電影金像獎成為一個電影人全面主導和參與的電影獎項。 及後主辦單位認為金像獎應由專業的電影組織參與籌辦,於是從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成立了常設的籌委會,香港影業協會於同年加入,並與香港無綫電視簽定了3年的直播合約,自此頒獎典逐漸成為香港電影界的年度事件。 金像獎提名2025 香港電影金像獎見證香港電影的發展興衰,表揚對香港電影和兩岸三地華語電影有傑出貢獻的電影從業人員。 從設立初期至今,主要獎項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新演員等等。
金像獎提名: 最佳男主角
其中獲最多項提名的是《正義迴廊》,一共16項獎項提名入圍,排第二的同時有《神探大戰》、《明日戰記》、《飯戲攻心》,而即將於2月17日正式公映的《風再起時》獲得8項提名;早前首次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袁澧林主演的《窄路微塵》亦一共獲得10項獎項提名。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名單今日(16日)揭曉,林家棟、謝賢、梁仲恆、吳鎮宇提名最佳男主角,周秀娜、王丹妮、劉雅瑟、吳君如、鞏俐提名最佳女主角,《怒火》《梅艷芳》《媽媽的神奇小子》《智齒》《濁水漂流》競逐最佳電影。 《智齒》獲14項提名,《梅艷芳》獲12項提名,《濁水漂流》獲11項提名領跑。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董事局董事文雋表示,專業評選不等於小圈子,認為全民投票反而會影響公信力[41]。
金像獎提名: 香港文匯網
紀錄電影《給十九歲的我》亦獲「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剪接」三項提名,但於爭議聲間,學校宣布退出「最佳電影」遴選。 這是謝賢首次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在得知消息後,他直言是意料之外,原以為3年前奪得終身成就獎後就不會再有獎項,所以令他喜出望外。 金像獎提名 金像獎提名2025 憑著電影《殺出個黃昏》的精湛演技,他已率先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男演員,因而在賽前被看高一線,有望突破喬宏,以85歲之齡封帝。
金像獎提名: 最佳亞洲華語電影提名:
其后几届同样面对经费问题,分别在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九龙丽晶酒店、富丽华酒店、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议厅举办。 随着中國大陆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香港电影复苏,电影人以新的创作模式跃入新的华语电影市场,来自两岸三地的电影资源不断融合,缔造出华语电影和金像奖新的发展篇章。 金像獎提名 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开始,金像奖进入了成熟期,不单止邀请到两岸三地有分量的电影人参与,得奖人也尽量出席,加上当年香港电影业进入黄金时期,当年的金像奖形成固定的颁奖流程和大会制度。 金像獎提名 及後輪到張家輝及彭秀慧一齊宣讀入圍名單時,未知是否太緊張,還是入圍者的名字太「刁鑽」,兩人不時出現口窒情況,而家輝更稱「如果讀錯你名,要多多包涵」。 本屆的致敬環節由陳可辛引言,鋼琴家、長號手及管弦樂團演奏由致敬對象之一顧嘉煇作曲的香港經典兒歌《小太陽》。 本屆金像獎首輪投票於2023年1月3日至27日進行,合共1779人可參與投票,投票率達58.07%,比上届58.35%略低,第二輪投票至2023年3月30日結束。
此外,每屆金像獎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司儀和主持人會因應主題而傳達香港電影精神,如「國際婦女年」採用全女班的司儀組合、「薪火交接」採用全新生代藝人作為主持和嘉賓,而2011年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為表揚多位在幕後付出的工作人員,頒獎嘉賓組合更採用台前幕後結合的方式,向不為人熟悉的幕後人員致敬。 歷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晚會,都有各類主持搭配,金像獎的司儀組合形式,主要包括統籌全場的主持人,以及在開場和特殊篇章致辭的嘉賓主持人。 在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出現了金像獎史上首部實現演技獎大滿貫(即同一部電影同時包下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員)的電影,該片為翁子光執導的《踏血尋梅》。 另外,至今出現過八屆在五個演技獎項均為不同電影作品的年份:第5屆(1986年)、第6屆(1987年)、第8屆(1989年)、第9屆(1990年)、第11屆(1992年)、第23屆(2004年)、第27屆(2008年)、第41屆(2023年)。 金像獎提名 從2002年的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大會增設「最佳亞洲電影」獎項,表彰過去一年曾於香港上映的傑出亞洲電影,後來因亞洲電影大獎成立,改爲「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最佳亞洲華語電影」,表彰過去一年曾於香港上映的傑出華語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