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湾亭到咸田湾营地,途中有2个补给点:西湾沙滩、咸田湾营地。 麦理浩径第六段 麦理浩径第六段 在补给点有面食、米饭、酒水,甚至还有碎碎冰、豆腐花等,也有帐篷等露营装备出租,还有公厕(卫生还算可以)。 麦理浩径第六段 麦理浩径第九段的起点在荃锦坳的郊野公园管理站。 麦理浩径第六段 在闸口后的林务车路起步,先会见到一些低矮的海芋。
之前在线上平台查,差不多一样容量的,价格都在4、5百人民币,相比之下贵了很多(至于质量相比情况如何就不太清楚了,没有实测对比过),也建议大家可以到西贡后再购买。 此路段耗时:的士约30min、巴士约40min;费用:的士约82hkd、巴士10.3hkd/人(香港的巴士费居然有小数点,所以最好用八达通)。 8点:港铁美孚站转荃湾线(要走数百米转线),在太子站转观塘线(下车对面即是),在黄大仙站E出口左转50米BUS站乘18M小巴(约5-7分钟)在8点30分于法藏寺路口下车。
麦理浩径第六段: 第二段 · 浪茄至北潭凹
现在就更赶紧来看看每段难度各异,路径由山径、石级、古道,水泥径及马路等连接。 沿途攀高山、赏海湾、游水塘、踏古道,景色多变丰美,指示亦清晰充足,是香港规划最完善的长途远足径。 水库群是第六段和第七段的主要的景观特色。 这些水塘群是九龙和新界的水塘区,并称九龙组水塘。 在标距柱M125还立有银禧水塘建成纪念碑,碑文记载说明水库的库容、坝高、设计者名和建造日期。
- 此处是个多道路径的交汇点,设有士多可供休息,而卫奕信径亦由此分离。
- 在西湾的小店休整,这里可以预定炒饭之类的熟食,但我们到达时已经被同样大陆过来的团队预订完了。
- 而浪茄湾对出的海边就是东南面,正正是银河上升的位置,首次拍摄银河者不用担心找不到银河。
- 2、露营时,将野炊地和营区隔开70米开发,剩余食物密封悬挂在远离营区地点。
- 这次就有人在营地中招,一顶BA飞溪帐被咬坏,担心被攻击晚上肯定无法休息。
- 麦理浩径第八段的主要线路攀越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
- 关 于 行 程 安 排1、麦径全程路标、营地、水源卫生设施极其完善。
再,强烈建议双肩背包一定要选择专业的,不要随便拿一个平常用的普通通勤包;负重徒步有个专业背包可以省很多力气、肩膀也不会痛。 麦理浩径第六段 但是也可以不需要太专业(或者容量太大),毕竟麦理浩径二段的徒步强度不算大、且太专业(容量太大)的背包自身重量也很重。 可以选择诸如Naturehike的这种轻量背包(品质应该还可以,但我没有买过,我背的是国家地理电脑包(肩膀有点痛,手动捂脸))。 另外,帐篷我们是在西贡总站附近店铺购买的,买了4-5人的双层六角帐篷花了299hkd,感觉性价比很高。
麦理浩径第六段: 第一站:万宜水库东坝
麦径第四段,让人饱览扣人心弦的高山景色,崇山峻岭亦挑战攀山者的体能。 以企岭下为起点,麦理浩径跨过马鞍山郊野公园,直往九龙群山进发。 麦理浩径第六段2025 越过崎岖的马鞍山东部,绕过海拔702米的马鞍山顶峰,跟着往南沿山嵴走,经过令人难忘的大金钟和丘陵起伏的昂平高原,继续往南走,沿乡村古道,经过水牛山可直往大老山。 彩虹–西贡:彩虹C2出口,换乘巴士96R(只在周日和节假日有车),在北潭涌下车。
沿徑下走,遊人可直往鹹田士多停歇休息或由此續遊餘下兩灣:大灣及東灣。 麦理浩径第六段 麦理浩径第六段2025 再沿着车道下降至水坝,再走一段,便见右方的郊游地图牌。 由此右转,转走引水道(沿车道下走可往扫管笏村)。 沿着麦理浩径的指示牌行走,会遇上多条支线,可分别通往白石桥、莲花山、柴湾角、河背及青龙头等地。 润楠的果梗鲜红,酱果紫黑,在这较单调的路段上甚是抢眼。
麦理浩径第六段: 香港
在西湾的小店休整,这里可以预定炒饭之类的熟食,但我们到达时已经被同样大陆过来的团队预订完了。 背包的干粮和小店冰冻的汽水让我们的体能得以恢复,便选择按照原计划向咸田湾露营点进发,而短暂休息后的双脚却让疼痛更加清晰的传递到大脑了。 提醒远线徒步的朋友,登山鞋、缓震鞋垫和厚袜子必不可少,缺乏锻炼的朋友则建议带上护膝,因为负重徒步很容易对膝盖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在赤径码头,可以选择乘坐官方轮渡(并非私人游船)到达黄石码头,黄石码头可以乘坐94路巴士(双层巴士)回到西贡总站(耗时大约40min)。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轮渡也是有固定的发船时间的,确定坐船的话需要安排好时间。
在林务车道依照大榄涌水塘的方向行走,走经田夫仔村便可到达永吉桥。 麦理浩径第六段 位于西贡东郊野公园内的万宜水库,于1971年开始动工,并在1979年完工,存水量达2亿多立方米。 东坝的围堰坝上有7,000多块重20吨的「工」形溷凝土锚形石,作用是在减少颱风时被海浪冲击。 可循麦理浩径第一段到浪茄,但此路程比较长,我比较建议由西贡市中心乘的士(约$100)到万宜水库东坝,再步行二十分钟到浪茄,这较由北潭涌出发的路程短。
麦理浩径第六段: 香港100公里麦理浩径十段全攻略!珍藏版!
麥理浩徑第二段雖然較為艱辛,但由浪茄灣起至香港最優美的海灘大浪灣,是此道遠足徑最為精華的迎海路段,實在不容錯過。 路徑在鹹田灣後方延續,接上踏水泥徑,過了大浪的屋村便要急升至大浪坳,再陡降露營勝地赤徑。 漫步平緩的岸邊徑,走過荒廢村屋,在支路左轉,便要上升一段攀至北潭凹,在此可乘巴士或小巴離去。
麦理浩径第六段: 沿途
麦理浩径第二段的路径起始于浪茄沙滩侧的山坡。 下降浪茄后,上升的路段是第二段中最为艰辛的部分。 山径随着石级不断攀升,在途中可于凉亭稍事休息。
麦理浩径第六段: 香港麦理浩径(二段精华段)徒步攻略/游记
沿万宜路直走不久,蚺蛇尖的山顶略现眼前。 经过花山后,到达东坝,便会看见水库工程的纪念碑,还有香港东面的海域风光。 上山前有很多游人都喜欢在亭内休息,而部分赛事的补给站亦会设在此。 到达第一段的终点时,远望浪茄湾,很多第一次踏足此段的游人都对香港有如此好风光而惊讶。 麦理浩径是香港首个长途远足径,于1979年启用,以港督麦理浩爵士命名。
麦理浩径第六段: 麥理浩徑第六段 (大埔道 – 城門水塘)
实测这款在当晚还是有点点凉,估计是因为晚上比较潮湿且我们没有防潮垫导致的。 因为是去徒步并且要在海边露营一晚,所以我们在出发前做了一个CheckList,清单中所列物品基本都有携带(可共用的物品分开携带)。 自新冠疫情以来就再没去过香港,现在已经全面开放,遂跟兄弟们一拍即合就想着重走一遍麦理浩径二段精华段。 本篇文章仅作为此次旅途的一个记录,同时给也想要去香港徒步的朋友一些参考。 踏上万宜地质步道,在万宜水库东坝细赏1.4亿年前形成的六角形岩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