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射線治療之前加上前導性化學治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以下簡寫neo-CT)以嘗試得到更好療效的想法,目前文獻顯示只對無法以手術切除之晚期頭頸癌病患有助益。 至於一般的晚期頭頸癌病患,由於近來探討於CCRT前加上neo-CT 的試驗並未顯示比只作 CCRT好,故仍是建議直接CCRT即可。 林醫生指,近年機械臂、微創手術的出現,減低了手術的創傷程度,而且利於進入狹窄、隱蔽部位。 美國於2013年展開了一項由多個醫療中心合作的臨床研究,讓患者先採用傷害性較低的手術,再對比接受傳統和較低份量的電療、化療患者的治療成效,追蹤10年。 在診斷出罹癌之後,專科醫師團隊(包括口腔外科醫師與牙醫師)會擬出一份符合病人需要的治療計畫。 請務必至熟知這些療法可能在口腔造成何種變化的牙醫就診。
- 本文旨在促進人們對常規口腔健康主題的理解並推廣相關知識,並不能替代專業意見、診斷或治療。
- 無論是住院中或門診的病人,若有需要可以請您的主治醫師幫忙照會「癌症關懷照顧團隊」(住院中)或預約緩和醫療專科醫師的門診。
- 惡性腫瘤已經連續38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2019年死亡人數達到5萬多人,其他則是心臟疾病、肺部、腦血管、糖尿病等。
- 林進清強調,中斷治療一個月以上,有三到五成患者會產生抗藥性、且腫瘤生長速度會益發變快。
- 做好口腔自我檢查、保持口腔衛生,像是尖的蛀牙磨到或有不合的假牙要馬上找牙科醫師處理。
- 目前,口咽部肿瘤主要采取放射治疗,主要原因是因为多数口咽部肿瘤分化较差,且好发恶性淋巴瘤。
根据上海的调查资料,舌癌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差于非口腔癌对照者。 研究指出,嚼檳榔者導致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抽菸者則是18倍,若同時有抽菸、嚼檳榔習慣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更飆升到一般人的89倍。 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2,387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1人,較105年增加11.9人。
口咽癌化療: 病人服用嗎啡,會不會醒不過來,無法與家人談話或交代遺言
因確診癌症而情緒低落乃正常的事,但為了爭取最佳治療時機和效果,患者應聽從醫生指示,透過適切的治療方案減輕病情。 同時,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掉吸煙、酗酒等跟咽喉癌有關的不良嗜好。 如有需要,可與家人及朋友溝通,讓他們了解你的情況和感受,幫助你渡過難關。 醫生會透過上述各種檢測,掌握患者體內癌細胞的體積、位置、擴散程度等,從而得出其咽喉癌的期數。 大概來說,咽喉癌可分為I、II、III及IV期,其中I期是指腫瘤體積細小、尚未入侵喉嚨以外的組織;越後的期數表示體積越大、擴散程度越嚴重。
(4)斑块:斑块以白斑与红斑为多见,另有一处黑斑。 但当自斑由均质型变为不均质型,表面出现不平整,颗粒状或溃疡;或斑块变厚出现硬结时,应考虑为癌变,若粘膜上出现鲜红色、天鹅绒样斑块,边界清楚,范围固定,即使表面光滑,不高出粘膜面,亦应警惕,很可能已为早期癌变。 若红斑基底上夹杂自色斑点或边缘不规则,表面稍高起呈桑椹状或颗粒肉芽状,往往为早期浸润癌ρ若黑斑色泽加深,增厚,出现结节,或溃疡,应考虑恶变。 口咽癌化療2025 肿瘤破溃感染后出现咽痛,固定于病变侧,也可有舌咽神经反射的耳内推。 如肿瘤在扁桃体咽侧壁,向深侵及鼻咽部,可造成一侧耳闷、听力减退。 舌根部肿瘤向深部侵润后,可出现深舌偏斜和发音障碍,且常有唾液带血、口臭、呼吸不畅等。
口咽癌化療: 健康網》讓血管恢復年輕! 學者推每天吃這「8樣」
她表示星期一至五,每日要接受20至30分鐘電療;每隔3星期入院,接受兩日一夜的化療。 受電療及化療影響,Dorothy不但出現脫髮、頸部脫皮、口水分泌減少情況,更出現味覺改變,甚至嚴重到失去味覺。 口咽癌化療 她表示,當時食物的味道完全改變,例如蜜糖是鹹味,而鹽水卻是無味道。 口腔癌是全球最盛行的癌症之一,2012年間便有超過40萬的新確診案例。 這些癌症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或是其中兩種或是全部三種的治療組合。
- 至於另一大類疾病即是由「病從口入」的致癌因子─菸、酒、檳榔所產生,即是本章節討論的重點──口腔與咽部癌(排除鼻咽癌),以下簡稱為口腔與咽部癌。
- 病人所要交待給家人的話,應該提早在適當的時間提出,讓病人確實地知道自己的病 情,他(她)可以有很多機會與家人溝通,不致於到臨終時意識已經模糊,無法交談。
- 若侵及一側甲狀軟骨翼板和環甲膜時,於該側可摸到喉軟骨支架隆起感,並有刺激性乾咳。
- 肿瘤破溃感染后出现咽痛,固定于病变侧,也可有舌咽神经反射的耳内推。
- 因此經審慎評估,可以放化療嘗試保留器官,粗估約有60-70%的成功率,因此「器官保留治療」儼然成為咽喉癌治療的趨勢。
- 口咽癌位在口腔的後側,早期的症狀往往較為不明顯,可能只有喉嚨痛、喉嚨部位有異物感等非異狀性的症狀,所以常被忽略。
以全世界發病率來說,每10萬人中大約有9人會得到口腔癌,但在台灣每10萬人中有高達32.46人可能罹患口腔癌,比例非常高,達到世界第一! 口咽癌化療2025 口腔癌跟其他癌症相比,死亡年齡早了10年,因為好發於青壯年族群,導致死亡年齡降低。 台灣有一些原住民朋友從很小就開始嚼食檳榔,造成口腔病變,所以我們才會看到20幾歲就得口腔癌的案例。 因此,現在有一些方法是先做其他治療讓腫瘤縮小一點,再來做手術。 除腦部、眼部、鼻咽及甲狀腺之外,在頭及頸部位置出現的惡性腫瘤,一般會歸納為頭頸癌,當中相對較常見的頭頸癌為口腔癌及喉癌;較為隱蔽的下咽癌則較多是晚期才能發現,增加治療難度。 醫生一般會按腫瘤生長的部位及期數,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法。
口咽癌化療: 早期口咽癌症狀不明確、難及早發現
癌症治療一般來說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主要希望以多科協同治療的團隊合作模式,量身訂做,追求對病人最好的治療效果。 以口腔癌來說,手術是首選,至於手術完是否還要合併化療或放療,則要看腫瘤的嚴重程度。 放射治療就是一般常聽到的電療、放療,是由體外的游離輻射用照射的方式殺死體內的癌細胞,頭頸癌病人會訂製一個臉部的面罩,用立體定位的方式來計劃照射的範圍,進入到像做電腦斷層的艙內接受照射,通常約30至35次,療程約六到七周左右。 化學治療是施打藥物進入體內,標靶治療主是抑制表皮生長因子、抑制癌細胞增生和轉移,最新的還有免疫療法,刺激自身免疫力再活化,達到治療效果。 當然頭頸癌主要還是以手術為主,標靶和免疫放在比較後面,當病人已經無法接受手術或化療、放療效果已經有限才派出場。
口咽癌化療: 治療及可能併發症 – 下咽癌
效果:醣類食物富含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延續生命不可或缺的碳水化合物,也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口咽癌化療2025 部分癌友誤信網路謠言,認為癌細胞愛吃醣,只要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就能降低癌細胞活力。 根據大型研究顯示,晚期肺癌患者每天補充2.2公克的魚油EPA,較能維持體重、肌肉量,以及較少發生厭食、疲倦、神經毒性;每天補充1.5克的長鏈N-3脂肪酸EPA,可改善食慾、降低減輕體重及術後發病率,並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量。
口咽癌化療: 被診斷口咽癌第四期無法手術 醫師建議個人化放療、化療順利抗癌
然而,唾液腺惡性腫瘤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因而容易被忽略,所以建議當發現唾液腺的位置有不明腫塊時,盡快尋求醫師的協助,才可以得到較好的治療。 早期的扁桃腺癌存活率有50%以上,晚期則降至37.5%以上,若已經有遠處轉移的話,則治癒的機率就會變更小。 而第二原發腫瘤也是口咽癌治療之後必須面臨的問題,最常發生在食道。 另外,我們還會幫他就是做一個術前的氟托,讓病人在術後每天晚上用氟膠來保養牙齒,讓唾液的酸性對牙齒造成的傷害能夠減低到最小的程度,牙齒的組織沒有被破壞,後續的一些併發症自然就比較少。 羅醫生表示,罹患頭頸癌的病人主要是65歲以上人士;男性患者比女性多,比例約為2.3:1;每年新確診病人約有1000人,死亡率約30%,相比肺癌及肝癌等癌症為低。
口咽癌化療: 放射治療的幕後精算師 醫學物理學家鄭致遠:反覆運算…
比起煙酒,由HPV引起的口咽癌,基因突變機率較低,同一時間並無另一種頭頸癌出現。 本港一名63歲男子不煙不酒、常做運動、早睡早起,3年前突然喉嚨有被頂著的感覺、經常被嗆到,情況持續數月,以為長有癔肉,求醫後被確診罹患口咽癌,臨床至少已屬第三期,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成因不明。 耳鼻喉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林偉雄表示,口咽癌病徵不明顯,被發現時往往已屬晚期;由HPV引發的口咽癌也未必與性生活有關。 化學治療是指運用藥物消除癌細胞,可透過口服形式,或把藥物輸送到患者的血管,使其運行至全身,對付腫瘤。 就咽喉癌而言,化學治療一般會配合放射治療一同進行。 活體組織切片 – 口咽癌化療 若醫生透過內窺鏡或喉鏡發現任何異樣,可能會安排進一步檢驗,從病人喉嚨內部切除一小塊組織樣本,送到實驗室研究是否存在癌細胞。
口咽癌化療: 咽喉癌發生於那個身體部位?
全麥食物中含完整的營養素,包括膳食纖維的麩類、澱粉胚乳等。 在所有的堅果類食物中,富含ω-3的核桃抗癌的作用被研究的最多,核桃中的亞麻酸、鞣花酸、類黃酮都是常見的抗癌成分。 亞麻籽含有優質鎂、錳、維生素B1、膳食纖維,富含礦物質硒,還能提供蛋白質和微量元素銅。 亞麻籽富含植物類雌激素如木脂素,因此很多研究都集中在預防乳癌上,近年來還有研究亞麻籽在前列腺癌和結腸癌中的作用。 正電子放射斷層攝影(PET)– 又稱「正子造影」,利用癌細胞比一般細胞吸收更多糖份的特性,將一種帶有放射性糖份注入病人身體,再透過PET掃瞄,檢視病人體內輻射分佈,以了解癌細胞是否已擴散到其他位置。
口咽癌化療: 放射治療的長期副作用與照顧
10、喉全切除術後的發音訓練 喉全切除術後的患者可練習用食管貯氣,空氣經食管入口部,由嚥肌的收縮,代替聲帶振動,可發出咽食管音,再由舌、軟齶的協調作用,經耐心訓練,一般可由數字、單字而逐漸學會簡單日常用語。 對咽食管音發音訓練未見成效者,可應用電子喉,放置於頸側,利用音頻振盪器發音,經過放大後,當患者作模擬説話時,可發出語音。 能調節音頻,但聲音強度仍不能自由控制,常有雜音,使用上仍感不便。 8、結腸代喉咽及食管上段術 適用於腫瘤已侵及喉咽、梨狀窩和頸段食管,不能用胸大肌皮瓣或頸部皮瓣來修復時,可用遊離結腸段來替代已切除的喉咽和食管上段的缺損區。
口咽癌化療: 最短命癌症!醫師:預防「口腔癌5字訣」
不能吃辛、辣、臭、腥的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同樣能引起食道痙攣,使病人產生不適。 對於完全不能進食的喉癌病人,應採取靜脈高營養的方法輸入營養素以維持病人機體的需要。 最重要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喉癌第一、二期可接受放射治療或雷射局部切除,術後仍可自然發聲,第三、四期則需接受範圍更大之手術或全喉切除,後者需藉人工發聲器説話。 五年存活率從第一期至第四期分別為75%、60%、48%、40%左右。 經歷天人交戰般苦思及得知梁永昌為資深頭頸癌醫師,高先生才接受治療,整個療程平順無明顯痛苦。 持績門診追蹤三年半,完全康復,生活正常,無治療副作用,生活品質良好。
口咽癌化療: 免疫療法新突破 癌症將成慢性病
近年有醫學研究發現,HPV除了會引發子宮頸癌,也會引發口咽癌。 引致口咽癌的是高危型HPV(HPV16、HPV18),惟感染途徑難以確定,大多是性生活、煙酒引發,另尚有其他不明因素。 磁力共振成像(MRI)– 功能與電腦斷層掃瞄近似,透過發射無線電波及強度磁力,取得病人體內軟組織的細緻影像,更可檢視癌細胞有否擴散至頸部、腦部和脊髓。 至於咽喉癌的存活率或死亡率,則相當取決於癌症期數。 在英國,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的統計顯示,I期咽喉癌病人的5年存活率高達90%,II期及III期分別為接近70%及60%,IV期則大幅下跌至約30%。 本文旨在促進人們對常規口腔健康主題的理解並推廣相關知識,並不能替代專業意見、診斷或治療。
口咽癌化療: 管理您的癌症治療副作用 口腔黏膜炎
接著練習在吞嚥時,喉嚨肌肉用力將喉結「維持在上面」的位置至少3秒。 全球與煙酒有關的頭頸癌新症數目近年大幅下跌,本港口咽癌新症趨勢不跌反平穩,可能是與病毒感染有關。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推算,當地2020年共有約12,370宗新確診咽喉癌個案,且每年的確診宗數均下跌2%至3%。 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資料則顯示,每年咽喉癌個案佔當地惡性腫瘤約4%。 每餐飯後請務必以軟毛牙刷刷牙,也要每天使用牙線清潔一次牙齒。
口咽癌化療: 頭頸癌病人復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反式脂肪酸,目前廣泛用在西點和油炸食品,如洋芋片、炸雞、麵包、餅乾等食物。 市面上常見的氫化植物油、乳瑪琳、烤酥油、均為反式脂肪酸。 研究指出每增加反式脂肪酸熱量2%,就會提高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罹患機率。
包括扁桃腺、軟顎、舌根等整個口腔的後方,有一部分跟人類乳突病毒相關,因此罹患口咽癌的女性比口腔癌多。 人類乳突病毒若在口咽部可能造成腫瘤生長在懸壅垂或是扁桃腺,在臨床上跟良性腫瘤較難區分,建議若有徵狀要找專業醫師檢查。 口咽癌化療 人類乳突病毒導致口咽癌病人年齡越來越低,其中六成患者的扁桃腺組織上被驗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好發在女性族群、不嚼檳榔、不抽煙的族群,但這個族群的病人相對治療效果和預後比較好,也較少機會同時併發其他的癌症。 質子是放射治療的一種,是帶有正電荷的粒子,我們可以控制它的停止點,讓劑量完全釋放來毒殺腫瘤;因此,不會像X光一直穿透下去,造成不必要的散射劑量傷害正常組織。 用在咽喉癌治療,雖然無法避免治療咽喉部位所引起的喉嚨疼痛,但仍能避開口腔與後頸部位,減少副作用,如口腔問題、肌肉纖維化等。
答:疼痛是癌症病人很常見的症狀,但並不是每位癌症病人都會如此。 有些癌症是不會引起身體疼痛的,所以也就不需使用止痛藥。 答:依據文獻報告,癌症的疼痛用藥物就可以控制,有80%以上的成功機會。
口咽癌化療: 口腔癌(口部)及口咽癌(喉部) 的手術治療
另外若有超過兩周以上未癒合的黏膜潰瘍,甚至越破越深,都要小心。 口腔內有不明原因的出血,頸部摸到硬塊,舌頭活動性受限,舌頭半側知覺喪失或有麻木感,張口困難…等,也都要注意。 口咽癌化療 口咽部位的扁桃腺常常一腫脹,就會壓迫到呼吸道,這也是為何口咽癌很容易產生呼吸道阻塞的原因。 所以為了安全,有些口咽癌的病人腫瘤太大,我們也會跟家屬或病人說明風險性,是不是要先做預防性的氣切手術,不是說之後要永遠氣切,而是說預防氣管突然的被堵住,人很容易缺氧死亡。
而採取蛋奶素食者飲食中包含了蛋、奶、豆類或是高蛋白的飲料,再搭配食用多種顏色食物,產生互補作用有助於營養素均衡攝取。 A:良好的營養支持能有助於提升對治療的承受力、維持身體正常機能與增加免疫力,因此癌症治療期間應攝取足夠熱量、蛋白質與均衡多樣化的飲食,以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所以 口咽癌化療2025 並不建議在治療期間改為吃素。 根據研究顯示高熱量高脂肪的攝取量與癌症的發生率成正比,而且在動物實驗也發現過量餵食的老鼠不僅癌症發生率增加,也加速腫瘤進展的速率。
香菸裡的致癌物質已經確定有93種,正常的肺部是粉紅色、有彈性的,吸菸者的肺部則是黑的,當我們替頭頸癌病人做頸部擴清手術常看到吸菸病人的淋巴結都已變成黑色,這些都是沉積在身體內的菸害廢物,對全身有很大影響。 市售電子菸超過8成以上仍含尼古丁,跟傳統紙菸一樣仍有致癌風險,電子菸主要靠著加熱線圈讓丙二醇、化學香料、尼古丁等物質產生煙霧,對肺部危害一樣非常大,甚至在國外還有電子菸的電池不合格甚至爆炸,十分危險。 口咽癌化療2025 吸菸更會造成周遭人和環境的影響,二手菸的有毒物質更高,只要暴露就有危害,還有所謂三手菸,在室內抽菸會殘留在衣物上和家具沙發上,有害殘留可長達三個月,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室內應該完全禁菸才是最健康的。
口咽癌化療: 吞嚥困難、帶血唾液都要小心
為了使化療能順利進行,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配合豐富的營養食物,以提高人體對抗癌藥物毒副作用的耐受性。 化療時,病人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為主,如雞、鴨、魚、蝦、瘦肉、雞蛋等,這樣才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飲食要多樣化,注意膳食搭配,以期各種營養成分相互補充,提高機體免疫力。 如有五心煩熱、陰虛症狀時,應食銀耳粥或用西洋參0.15 克浸泡當茶飲。 口咽癌化療 烹調要注意色、香、味,最好是蒸、煮、燉,不吃或少吃煙燻、炸、烤食物,少吃醃漬食品,不吸煙、不飲酒,酒精能使許多致癌物活化,使免疫功能降低。
口咽癌化療: 疫苗資料庫遭批「資訊無法流通」 指揮中心曝串接院所數:持續宣導
因此,民眾若有疑似食道癌的症狀需儘早就醫,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提升食道癌的控制率與存活率。 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9,297人,106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5.7人,較105年增加5.7人,10大癌症發生率順位與105年相同。 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 、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膀胱癌、白血病(如附圖)。 下列食療藥物和藥膳複方有一定防癌作用,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服食。 13、 術後嚴禁由口進食、進水 , 應鼻飼營養豐富的流質飲食 ,每日4-5 次,每次 200 ml, 灌注後注入温開水 mL, 以維持充足水分 , 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 , 注入菜汁、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