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碼頭,就看到市政府巨型的宣傳橫額寫著「中山總部經濟區」--正是石歧區,是中山市最初的市中心。 石歧出名不只乳鴿,更有一條歧江河,該區未來規劃都圍繞河濱兩岸發展。 未來的石歧區好比香港政府「起動九龍東」計劃,如同觀塘被改頭換面,打造成「九龍區中環」。
另外,若單位發生致命意外,物業隨時淪為凶宅而眨值,令業主蒙受損失。 大灣區買樓陷阱 然而,事主簽訂「返租」協議初期,如常收到租金;惟數月過後,有關的物管公司以各種藉口拒付租金回報。 另一中山廣場的苦主、七旬伯伯梁先生更花了畢生積蓄及退休金,即約50萬在2017年買入亞洲廣場的單位,惟工程爛尾,以致他如今只能住在劏房。
大灣區買樓陷阱: 耀才葉茂林 揸50%現金等買貨 28,000點撈港股 樓市下半年轉跌
他質疑,美聯未有做好審查及監察發展商的角色,在香港銷售聲稱保證回報的項目,涉誤導投資者,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 他指事件牽連到不少買家,事後他多番向美聯求助,但一直不獲回應。 故此,若預期買樓後需要申請按揭,在臨約上要寫明「業主需要在成交前開門讓銀行驗樓;否則,買家有權取消交易並退回訂金」。 但假設銀行驗樓時才發現單位有僭建而拒批按揭,準買家亦毋須擔心,只要臨約上賣家寫明「業主表示單位沒有僭建物」,若果單位實況與條文不符,準買家隨時可以「踢契」。 苦主之一陳小姐表示,她2017年響應政府宣傳,鼓勵港人移居大灣區,所以在中山置業,最後卻換來「爛尾樓」。 她表示,事後曾向中聯辦,港府、政黨及立法會議員求助,但對方只能將案件轉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處理。
- 通常他們會定出一些條款,在某年期內的租金收入,公司會跟準買家分成,幾年後就可取回自用;也有部份酒店房間拆售項目,業主把管理權交給發展商作出租之用,租金會跟發展商對分,而自己還可在一年間入住幾天,但最終出租率不高下,租金少於預期。
- 兩座物業一字型向山貝河方向伸展,各座每層設六個單位,全屬兩房及三房戶型,設計全為梗廚設計,另在地盤範圍內增設一幢會所。
- 【懶人包】大灣區惠港措施FAQ 最近內地公佈了16項針對香港及澳門居民的措施,其中有7項是便利香港市民到大灣區生活以及買樓。
- 買家之一的彭生透露,職員指四樓並沒有複式單位,更反問彭生在何處購買。
- 買家已與發展商簽合同,表面上就是生效了,發展商需上載作備案登記及交稅,不過,有發展商資金不足,或會先將買家資料輸入,下載一份合約草稿,簽署後便當完成交易。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林駿強報道:工聯會今日召開記者會,提醒市民在粵港澳大灣區買樓面對的陷阱。 何啟明聯同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中山辦事處主任潘志輝,陪同兩位事主Wilson及阿Man(化名)現身說法。 工聯會講解大灣區買樓陷阱;左起:苦主Man、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中山辦事處主任潘志輝、苦主Wilson。 在土地註冊處查冊,可以獲悉單位有沒有維修令(Order),然後便得知室內有沒有僭建物或結構性損壞。 但查冊也未必足夠——有些情況是屋宇署已發出警告,但未正式發出維修令,相關通知書不會註入田土廳,不過準業主仍可以上屋宇署網頁查閱。 雖然大型地產代理網站很多放盤都應用虛擬實景(VR)技術,可遙距視察物業情況,但不少都是「預錄」,單位實況或許已改變。
大灣區買樓陷阱: 九龍倉全年基礎淨盈利按年跌92%、中港所有業務皆放緩【下一頁】
一眾業主已報公安及其他政府部門,但卻求助無門,辛辛苦苦工作所得的血汗錢現今已見財化水。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宣讀《財政預算案2023》,我們替大家整合今次房屋及買樓政策懶人包,並會實時跟大家更新。 自住業主可以善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一共20個年度可以扣減,每年上限十萬元,究竟怎樣申報才可以用盡免稅額呢? 究竟如何可發揮到最大的慳稅效果,我們一文為大家解構。
在街頭推銷、電話cold call及網絡宣傳下,有不少港人被打著「大灣區黃金置業投資機遇」的項目所吸引,選擇在大灣區購入物業。 大灣區買樓陷阱2025 大灣區買樓陷阱2025 最近就有港人誤中置業陷阱,例如收樓才被告知購入單位並不存在。 此外,銀行在貸款前,一般會審查內地發展商的底細及樓盤優劣,變相為買家把關,若物業成功通過批核,就代表這宗買賣更安全。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稱,大灣區內地城市因疫情控制得宜,經濟活動快速復甦。 月內包括深圳、廣州、東莞、珠海、惠州及佛山6個指數創新高,八月深圳指數134.07,年內升18.4%,按年更升25.47%,且連續12個月創新高,冠絕大灣區。 一一年開始投資內地物業的歐亞證券基金經理陸東全認同,若然是退休自住,中山和珠海較適合香港人,不妨揀選大型屋苑居住,及附近有直通巴車站連接香港的地區。
大灣區買樓陷阱: 項目背景
香港借款香港還款:於國內銀行申請按揭貸款需要親身到內地辦理手續,現時封關安排構成不便,由香港銀行處理按揭申請就能減少煩惱。 大部份申請審批及放款程序都在香港進行,語言溝通亦更暢順。 大灣區買樓陷阱2025 大灣區是指香港、澳門及國內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城市。 現時有本地銀行可以為大灣區提供物業按揭方案,大部份過程能在香港進行,手續方便快捷。 以下大灣區置業及按揭懶人包,協助大家買樓套現前做好充份準備。 大灣區買樓陷阱 大灣區買樓陷阱 吳天海指,九倉有興趣在內地投地,但會先看清楚市場發展,雖然過去數月有很多政策支持內房,但樓市仍非常疲軟,民營內房財困亦影響市場氣氛及買家入市意慾。
大灣區買樓陷阱: 英國買樓費用2023!小心計英國買樓印花稅唔好計錯英國買樓使費!
節目《東張西望》日前報道大灣區的置業騙局,表示有幾十個港人中招,在購入物業後才發現新盤是舊樓、單位離奇消失及入伙無期等問題。 值得一提,現時大灣區(不計港澳)只有肇慶和惠州兩個城市,暫時沒有限購,亦即可以買多間物業。 儘管如此,此兩個城市也設有限貸,在當地買第三間或以上的物業已不能進行貸款。 而貸款人在向港銀申請內地樓按揭時,亦須符合金管局定出於供款與入息比率方面的壓力測試要求。
大灣區買樓陷阱: 響應政府移居大灣區換來「爛尾樓」
在政府《中山火炬開發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開發區有五大定位,簡言之,這區將被打造成「科創產業+經濟+居住」三合一的新發展區。 大灣區買樓陷阱2025 在規劃中,未來五年,火炬區將以健康醫藥、智能裝備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核心,期望這區2020年能進駐320家新科技企業,佔全市4成,推進廣東省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綜合區;期望上市企業達12家。 大灣區買樓陷阱2025 產業以外,政府亦大力增加生活配套,包括輕軌站、整治15條河涌建設生化環保區;將新建7所幼兒園和3所中小學等。 不少港人買家,以為終於可以做業主,誰知悲劇自此開始。 其中一位事主馮太,在2018年以37萬人民幣購入一間27平方米的公寓,在今年5月收樓時,發現單位完全沒有動工,地方破爛不堪,也不見有工人在施工,入伙無期,已心知不妙。
大灣區買樓陷阱: 物業
由於超級市場已經租入了該單位,故已有穩定租金收入,待超市的租約完結後,就可取回自己的部份作放租用途。 問題是,部份圖則未經審核,變相收樓時的位置,跟原先購入的並不盡相同。 而涉事中介康華地產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客戶落實購買時,均直接與發展商簽訂合約,並通過發展商所指定的律師事務所辦理手續。 有關該物業的資訊,公司和客戶所接收到的全部內容也是由發展商提供;就盧氏的情況,公司一直致力協助買家與發展商溝通,同時亦正與法律團隊商議,盡快尋求解決方案。 一般情況下,開發商銷售的一手樓花,為顧及買家的安全,無法讓買家去到樓盤興建現場做實地考察單位。 因此,買家不要輕信網上售樓廣告及無良仲介代理,建議找大品牌、誠信度高的地產商,如恆大、中國海外、萬科、華潤、萬達、碧桂園等,都是較具信譽的一線發展商,無論是樓盤品質、物業管理及保養方面都較具保障!
大灣區買樓陷阱: 英國中小型發展商參差不齊
屋主除了損失金錢,更可能因較劣質或不相配的材料容易損壞,引致很多維修問題。 雅居室內設計裝修公司負責人黃先生指出,一般業主會關注每項裝修工程的價格,而計算面積一般是大約估計。 有裝修公司會將每項裝修面積都稍微增加,最終裝修費用可相差數百至數千元。 近年大灣區「爛尾樓」愈揭愈多,梁浩基認識了其他苦主,發現單單是珠海心海州樓盤就有84名苦主懷疑受騙,損失金額達7億人民幣。 為了追回有關賠償,梁浩基於2017年到內地珠海橫琴法院打官司,即使雙方達成庭外和解協議,但因發展商「卡都海俊」已宣告破產,他沒有得到一分錢的賠償。 他隨後在香港尋求證監會、地監局、申訴專員公署的協助,惟事件擾攘了幾年,經過多次電郵及電話來往,都未有實質回應和進展。
大灣區買樓陷阱: 英國樓以外 可考慮新興市場
大部份公司都已經成立了七年以上,並容納2,659個就業機會。 雖然如此,因樓盤本身坐落的「東頭工業區」正經轉型,縱然重工業已經絕跡,現時工廈都以寫字樓為主,但由於不少用地都已劃為住宅戊類、或其他指定用途(商貿),日後重建時可能對樓盤的景觀及居住環境有影響。 樓盤之所以成為焦點,除了是受惠於預算案後開售的樓盤,有助看看市場氣氛外,也因為其命名奇特,盤名「雨後」公布後也引起了市場熱話。 據發展商解釋,取名為「雨後」標誌著雨後初霽,晨光漸露,萬物復甦的意思。 前身屬於「FedEx World Service Center」的「雨後」,位處元朗東頭工業區的「宏業西街」,周邊主要為一些工業樓宇,區內用地在《工業用地檢討報告》中都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商貿)區」及「住宅戊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