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先天最上乘的頓悟法門以直指見性,口傳心印,一點成佛,一步直超,脫氣還理之頓法,聞之者成聖成佛,乃千古不傳之秘寶。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此為最上乘的頓法,其修煉的方法,即以觀照的功夫,放下所有的牽纏執著,使私慾淨盡,天理流行,流露善美德行,久之,精氣神自然合一,返回先天道體也。 因此迴光返照、明心見性,是先天超氣入理的無為法門,乃一貫法門,心宗秘法的特色。 聖人是在儒家釋義中最高的境界之一,在莊子思想中卻排到最後,因為聖人只做到無名,而做不到這裡說的更高境界的無己、無功。 像儒家所推崇的聖人黃帝等等,《莊子》後文中往往將其作為標靶,認為這樣的聖人以有為的「仁義」之治,擾亂了人民的本性。 這些傳統意義上的聖人們做不到無功,只會有為而治,這在莊子看來是不合理的,甚至在《胠篋》中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極力批判這些所謂「聖人」。
「信朋友」,「信」的基礎在「誠」,誠信是出於人類的良知,而「朋友」是寶貴的。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信實、直爽、多聞的「益」友,指導我們可以做什麼;換言之,花言巧語、心術不正之「損」友,無形中不教導我們應當怎樣做──見賢思齊,見不賢則自省也。 於是凡有「善」根具良知的人,「惜福」首在約束欲望,要知足;次在生活有度、恆勤儉。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修道四門功課
涅槃經三十二卷云:十住菩薩,修三昧,未得具足,能見佛性,而不明了。 若說色是佛性,眾生聞已,則生邪見,以邪倒故,命終則墮阿鼻地獄。 如來說法,為斷地獄,是故不說色是佛性,若說眾生,了佛性者,則不須修道。 十住菩薩修八聖道,少見佛性,不得了了。
- 由上面的例子我們就知道福慧雙修的重要性。
- 所以修道如果若沒有實際的功夫,怎能證果成真?
- ◎尤其這同三期普渡,萬佛降世,神人共忙,三曹會議,全靠功德為急,功多果自強。
- 手抱合同,可使我們恢復赤子之心,即是本來面目,增加穩定力,達於與上天合、與萬物同,天人合一的境界。
總之,修持三寶心法,可使身心口業皆清淨,使靈性光明,覺醒迷津,回鄉面。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2025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2025 老祖師慈示,三期修道,不參禪、不打坐、不誦經、三省四勿、二六時中,迴光返照、叩首禮佛、謹遵戒律,是為白陽弟子的修持功夫。 因為叩首禮佛對修行的助益極大,故彌勒真經云:「要想成佛勤禮拜」,此叩首的好處,可以降伏我們的邪思妄想,恢復本來真面目;而叩首的形態,即是返回嬰兒懷胎在母腹之時的無思無慮境界。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一貫道水田
因此,大家想移居理天,成就聖賢仙佛,就必須先掛號,在先天佛堂內,經過莊嚴肅穆的一貫儀式,經由「聖靈」與「火」的洗禮,使新求道者求得大道。 由此可知,「掛號」是斷輪迴、超生了死,證果成真的第一步。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以上略述四點,果能實地而行,刻刻存心,何愁同胞兄弟不上岸,緣人不登船?
因為左道旁門有神通感應,更具靈異,而一貫法門平淡無奇,不明真理者,便隨波逐流,沈淪六道,不知何處是故鄉,實堪浩嘆。 (三)火候﹕火候是煉性的主要功夫,倘若品格不錯,功德也有,而火候缺欠,也是不行。 因為火候缺欠,遇不如意事,便極易半途而廢,或者前人考驗,後學批評,即生嗔心,顯恕容,或因某一箇人,或因某一句話,便不願修辦,這豈不可惜嗎? 故功德非火候不能鞏固,火候煉足時,方呈現太和之氣,人人歡喜,否則嗔火一動,功德難存。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修道課程
大顛云:引迷眾生,泥龕塑像,黃卷赤軸,說因果,天堂地獄,諸佛地位,三賢十聖,緣覺聲聞,四聖六凡,次第接引,迷人向外馳求,終不成就。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2025 神人姑射山人,已經不是人類,道法高深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根本不操心什麼天下事,所以無功。 但這路人的修行成就——德的氣場就足以對天下產生最大功的作用。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理解方面,還可參考一下《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 《知北游》中說「至人無為」,與孔子所感嘆的「天何言哉」是一個道理。
- 涅槃經二十七卷云:佛性者,不可思議,乃是諸佛如來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云何十住菩薩,而不了了。
- 反之,心性若執迷,真理則當面錯過。
- 持念真經的方法以默念真經,再觀想彌勒祖師的慈心慈容,久而久之,可開發潛能、增長智慧,提昇心靈層次。
- 修真者,若不從各門基本功課下手,怎能談得上真功實善呢?
-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長沉苦海,永失真道。
亦復啼哭,發言,我造殺業,決墮地獄。 化人白佛:我造殺業,求佛懺悔。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諸有智者,應如是觀,一切法中求心,了不可得。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2025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汝今不應妄生怖畏,是人聞佛宣說,真實之法,心大歡喜。 聞佛廣說,清淨之法,離相之教,而不復生恐怖之想,得大快樂。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十五、 一貫道的修持觀14
諺云﹕「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們正應了這句話,真是三生有幸,趕上佳緣,但一般人往往得之太容易,反而失之更容易。 而且大部份的人都因著形著象,盡看外表,所以雖在佛堂,誠心辦道幾年,但是日久生厭,以為修道也沒什麼新奇,因此無形之中,自行淘汰了。 古人云:「天福憨人得」,修道能裝傻,方能得福;若是巧辯多心,最容易吃虧。 事實上,修道原在於真功實善,不在外表虛名;在於名至實歸,不在於浮靡清談。 故形象外表,並非修道人所需有,原道之本體,本無形象,形象乃道之枝末,道之妙不假外求,只要能迴光返照,妙自生矣。 夫自古以來修道者眾,而成仙品證佛果者稀,何故也?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修道課程
蓋愿者,原心也,也就是以原來的良心表白在 皇的蓮座前,也有心願,祈求的意義。 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把過去的罪過錯,毛病、習氣、今已覺悟,悉皆永斷,絕不再犯,謂之懺悔。 所以愿懺文的禮節,就是真誠的表露我們的心願,誠誠懇懇的祈求、懺悔改過之義,不可有口無心,或者改過再犯錯;如斯,皇天監察,絕不輕饒。 懺可以減罪消愆,可以使身心康泰,靈性光明、亮麗,更可以圓滿自性,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 簡言之,明師點開玄關竅,借明師一指的當下,契悟玄關竅內的自家菩薩,使良知良能顯露,放下所有牽纏執著。 修煉功夫,即意守玄關、求其放心而已,使私慾淨盡,天理流行,流露出慈悲與置慧,則至道必凝。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十五、 一貫道的修持觀14
即是說:一個有福氣的人,除了擁有無量的財富,享用如意,加以地位高貴,受人尊重之外,還要身體健康,延年益壽,仁慈爱物,廣積陰德,子孫滿堂,最後壽终正寢,無疾而终,才是真正的五福臨門。 不然,就算是富甲天下,但地位並不高貴;或富而且貴,卻不長壽;或長壽而欠缺健康,都是人生的缺憾,固然非福。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2025 即使財富與尊貴、壽命與健康都占有,若然為富不仁,報在晚年,或後繼無人,或不得善终,亦屬於非福。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最後,羅講師介紹羅嫂,內外美德兼備,勤儉中鍛鍊以完善自己之賢內助;數十載之攜手同行,感慨歲月彈指間,回想當年風華正茂,迄今步入銀髮族行列,雙雙朝著修道之同一方向,真摯持久,已增進彼此智力和精神力量,夫妻相敬如賓,則盡「道」矣!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修道四門功課
假使有人,一月以衣食供養,供敬一切眾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 又曰:假使有人真金為人,車馬載寶,其數各百,以用布施;不如有人,發心向佛,舉足一步。 假使象車百乘,載大秦國,種珍寶及其女人,身佩纓珞,數以滿百,持用布施,亦不如有人,發心向佛,舉足一步。 又曰:若以四時,供養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亦不如有人,一往如來前,誠心聽法。 本無一物,刀不能砍,水不能渰。 本無一物,天不能蓋,地不能載,山河大地無罣礙。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一貫道水田
本無一物,執著在家出家,心外求法,又墜沉淪。 本無一物,執著受戒,破戒,心外求法,又墜沉淪。 執著念經念佛,心外求法,又墜沈淪。 本無一物,執著夫子、老君、佛,執著三教,心外求法,又墜沈淪。 執著遊方,拜五臺,歸名山,心外求法,無有是處。 執著臨危,定時刻迴,心外求法,又墜沉淪。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修道課程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俗云:仙佛本是凡人作,只怕凡人心不堅,我們大家遇此奇緣,皆是佛根深厚,若不器重自己,把握佳期而精進,怎能脫苦得樂,超凡入聖呢?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十五、 一貫道的修持觀14
我們如不行功培德,怎能位證九品蓮臺呢? 若能日積月累,積沙成塔,何患功德不圓滿,又何愁不成仙作佛呢? 缺內功則本源不清,少外功則德行不圓。 『防意如防疫』可知行功立德,在於外功促進,更在內功慎獨。 一貫道堂的擺設中,有三盞明燈:上桌神案中央的一盞燈,稱為「燈」或「無極燈」,象徵天地萬物的主宰、宇宙絕對的本體──明明上帝,是獨一無二,代表先天;下桌(供桌)前緣兩側的兩盞燈,稱為「日月燈」或「兩儀燈」,是陰陽相對,代表後天。 掛號報到就像學校註冊一樣,要想取得學位,首先要入學註冊,準時到校上課,經過考試及格才有資格;又如同移民國外,必須先申請,依照重重手續辦理後,取得該有的證件才能順利移民。
遵守戒律,是修道最重要的功課。 釋佛要涅槃時,咐囑弟子要以戒為師,因為戒律猶如交通規則,只要你遵守交通規則,在寬廣及明亮的道路行駛,便不會發生交通事故。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2025 修道者遵守戒律,必能一帆風順,返回無極故家鄉。 修道要遵守的戒律有三皈五戒、廿四條佛規、十五條佛規、三清四正、綱常倫理……等。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白陽弟子若能信受奉行,必能成就三無漏學,使人格圓滿、靈性光明,由後天返先天。
因此,引保師可說是新求道者和大道間的橋樑,求道者要經過這個橋樑,才有機會得聞大道、依理實修,進而回歸理天。 乃因每個人一出生都有三個籍冊:「原籍」在無極理天,也就是靈性的故家鄉;「寄籍」在凡間,猶如旅社一樣,暫借居住;「分籍」在地府,等待死後核對一生功過。 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2025 「掛號」就是辦理移居理天「原籍」的手續,懇祈上天賜予回鄉的明路,並傳授我們修持的心法。 從收攝身心,到虔誠叩首,這時的生命已立於天人交界之際,沒有煩惱,沒有依戀,再次勇敢地站起來,做一個完美的句點,我們的生命已再次地接受上天的洗禮,我們向聖神仙佛之道又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