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接近年底跨年,春節也不遠了,現在這時間除了是建商們的交屋旺季,也是建商們推新建案的時期。 如果你正在看預售屋,甚至準備要簽約了,千萬不要急,記得要看清楚契約內容,以免落入陷阱。 今天幫大家整理了預售屋契約的注意事項,共有 賣車位元流程 9 個預售屋契約陷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在檢視契約時,能夠更輕鬆。 過戶轉移登記,顧名思義,也就是買主將車過戶到自己名下,憑取得的二手車交易發票通過各地車輛管理所辦理車輛交易後的產權轉移登記,並取得新的行駛證等,此外這次過戶轉移登記也將記錄在原始登記證書上。 提起二手車買賣,大家第一想到的多半都是買方需要注意些什麼,但實際上除了買方需要注意,賣方同樣需要注意。 根據《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規定鐵路站 500 賣車位元流程 米半徑範圍內的新住宅項目須將泊車位供應比率調低 15%或 25%。
- 雖說目前汽油車仍是私家車的主流,但無可否認電動車將愈來愈普及,亦是政府政策之一。
- 按揭方面,金管局剛放寬了非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沒有按揭貸款的申請人,購買車位最多可申請50%按揭貸款,有按揭貸款的則要減一成。
- 稅費變更登記,稅費變更登記的內容是指在車輛過戶完成後,到各稅費徵稽處、保險公司辦理車輛附加手續的變更登記(主要包括車輛購置稅、車船稅、車輛保險以及各地規定的其他稅費)。
- 政府本來目標是在2020年,有 30% 私家車屬電動車輛或混合動力車輛,至今仍未達標,但有消息傳出,政府會於明年首季推出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可預計電動車將是大勢所趨。
- 買賣車位的合約有時會仿效咯與買賣手續,但有時候涉及的金額較為少,所以買賣車位的合約以及流程並不固定。
- 車位的印花稅比住宅物業貴一倍左右,不過因為車位的價錢比住宅要低很多,所以交的印花稅也會相對較少,通常幾萬元就可以。
根據規定,交屋保留款的額度為總價的 5%,但有許多業者將這個額度擅自做更動(通常是變少),因此簽訂合約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賣車位元流程2025 就以最近為例,受新冠肺炎及中美關係緊張等因素影響,本港經濟陷入低谷、失業率飆升,近月部分地區的車位價格亦拾級而跌,所以準買家要有心理準備,承受車位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壓力。 與其他國際城市相同,香港的公共交通網絡完善,基本上已覆蓋所有大型住宅區,而且買車容易養車難,汽油稅高昂,所以如非必要,私家車從來都是奢侈品,因此亦較受經濟環境所影響。 經濟好的時候,需求急增;經濟差的時候,需求暴跌,所以價格波動較大。 自從政府於2011年4月起限制發水樓後,規例限定地面停車場面積只能獲得一半寬免,另一半要於總建築樓面上扣減,只有地底停車場能獲全數豁免。
賣車位元流程: 車位種類與標準車位面積
不過,由於一般車位的成交價比較低,大部分都少於300萬元,所以需要繳付的印花稅也不多,數萬元便可以。 過去預售屋的交易最大的爭議都是「廣告不實」,但隨著政府法規越趨嚴格,這個狀況已經減少,但反而是在契約上容易出現陷阱,所以身為消費者一定要睜大眼睛,別輕易的被「糊弄」,掌握這些注意事項,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賣車位元流程 有些建商擔心民眾買了預售屋、完工後卻不願交屋(民眾以此延緩繳交房屋貸款),於是在「預售屋買賣契約書」裡寫明:約定交屋日的 7 日之後,就要開始由買方負擔水、電、天然瓦斯等費用。
- 但是簡單歸簡單,在交易過程中切勿忽略車位買賣合約的條款和內容。
- 在預售屋合約上,都會有一條「交屋保留款」,是為了保障買方在交屋驗收時發現房屋有瑕疵與其他狀況時,可以主張要求建商進行修繕,並先扣留住交屋保留款。
- 即使樓盤鄰近鐵路站、交通方便,有能力的人通常都想擁有一部車,能在市區中有私人空間,在車位供應短缺下,租值與價格自然上升,這也解釋了為何將軍澳、黃竹坑的車位價格近年飛升。
- 車位買賣手續和樓宇買賣相近,但亦都會出現省略「臨時買賣合約」。
根據運輸署2011年進行的《交通習慣調查》,香港約14%住戶擁有至少一部私家車。 該調查亦顯示不同地區住戶擁有私家車的情況有別,傳統較富裕地區(例如灣仔)和新發展區(例如馬鞍山)的私家車擁有率較高。 雖然由2011年至今,運輸署再無本港市民擁有私家車的情況公布最新調查結果,但總體大方向亦不會改變,準買家可沿這些線索尋找具潛力的車位。 一般代理行亦有車位買賣的服務,佣金一般為成交價的1%,或設有最低收費1萬元。 不過,如鎖定某個屋苑的車位,準買家亦可到該屋苑的告示板、車位交易網站查看,盤源分分鐘較多,亦不需要支付經紀佣金。 與一般住宅物業不同,車位的印花稅稅階屬於非住宅物業的一類,亦即與工商舖相同,稅率大約是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的一倍,但自2020年11月26日起,印花稅階則與住宅相同。
賣車位元流程: 預售屋契約注意事項,9 大陷阱要小心,內政部也提醒民眾留意
要留意的是,與住宅不同,車位按揭最多只能承造50%按揭,而且一般還款期最長只有15年,息率亦較高,所以單獨將車位申請按揭,目前並非受歡迎的做法。 賣車位元流程 除印花稅之外,購買車位的雜費也不多,一般只是經紀佣金與律師費,前者按照成交價而定,一般是成交價的1%,或最低1萬元;後者最多只是數千元。 香港有不同類型的車位投資,除住宅車位外,還有工商廈車位,還有專屬大型貨車的車位可供選擇。 賣車位元流程 依照規劃署的標準,一般可供私家車、輕型貨車及的士的車位,標準是2.5米闊、5米長、2.4米高,面積134.55平方呎。
雖然車位買賣流程看似簡單,但當中有4個車位買賣手續要知道的小細節。 根據土地註冊處2019年的資料顯示,首季上車位的註冊量大約1300單,對比2018年同期時間有上升趨勢,慢慢捲起車位買賣熱潮。 與住宅物業不同,車位估價通常都不設網上查詢服務,如要看車位是否到價,就要致電個別銀行查詢。 另一個相關注意事項也常被忽略,依規定,賣方應該負擔在交屋前的所有自來水、電力管線費及瓦斯內管等相關費用,若在合約上發現業者將這些費用轉嫁給買方,就是違反規定了。 在預售屋的買賣合約當中,車位的資料也要揭露,才是合理的狀況,如果你發現你的合約上面隻字未提任何停車位的資訊,或是講得很模糊,那你就得多注意了。 而隨著這車位買賣的熱潮再度掀起,大家需多了解車位買賣的手續和流程,不容忽視當中的細則。
賣車位元流程: 預售屋契約注意事項 5:面積誤差不足部分,建商應全部找補
在這裡提醒大家在二手車交易中不要忘記了對車輛稅費等進行變更登記。 辦理所需手續包括原行駛證、原登記證書、交易市場為本次交易開具的二手車交易發票、買主身份證原件及相關證明(暫住證、外籍人士居留證、軍官證等),車輛也需到場。 一般來說,一次完整的二手車交易流程應該包括買賣交易、過戶登記轉移以及稅費變更登記這三個步驟。 買賣樓宇的手續為先落5%訂金,買賣雙方更加要簽訂「臨時買賣合約」,隨後到律師樓簽正式買賣合約和5%訂金。 賣車位元流程 買賣車位的合約有時會仿效咯與買賣手續,但有時候涉及的金額較為少,所以買賣車位的合約以及流程並不固定。 其實買賣車位手續和物業買賣差不多,同樣都是先「落訂」,到真正交收的日子把剩餘的款項付完就可以。
賣車位元流程: 車位估價與按揭
例如少數建商訂製的「預售屋買賣契約書」上會註明:買方違反「付款條件及方式」時,賣方得沒收依房地總價款的15%,做為必要的違約金。 這些車位資訊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有買車位的人,如果發現之後車位縮水了或是與當初承諾的車位位置不同,都可以藉著契約來要求賠償。 很多人在看契約內容的時候,都會特別留意物件的主建物、附屬建物及公設相關資訊,包含尺寸、佔比等等,但卻很容易忽略車位的相關資訊。 稅費變更雖然比較麻煩,但這不僅是保證交易雙方合法權益的必要程序,也是保證車輛稅費、保險等手續正常續繳的必要程序。 按揭方面,金管局剛放寬了非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沒有按揭貸款的申請人,購買車位最多可申請50%按揭貸款,有按揭貸款的則要減一成。
賣車位元流程: 車位放租回報與途徑
或者是在車位買賣手續碰上問題,而導致買賣車位流程不能流暢進行,還是建議找相熟經紀負責。 車位買賣手續和樓宇買賣相近,但亦都會出現省略「臨時買賣合約」。 於是便有另一種車位買賣手續,就是車位買賣合約「一約到底」,只簽正約,而簽約後雙方必須要履行合約精神,意味着沒有「撻訂」的情況可以出現。 如果買賣車位流程中,任何一方導致買賣告吹,對家可以依據買賣車合約要求賠償。 一般車位買賣合約中不會列明車位的雜務細項,於是買賣車位時需特別注意這些事項。
賣車位元流程: 相關文章
此外,成功買入車位之後也可以到網上交易平台留下告示,寫明有意放租或出售,並寫明聯絡電話,就會有人自行聯絡了。 賣車位元流程 但是簡單歸簡單,在交易過程中切勿忽略車位買賣合約的條款和內容。 可能上述提及在網上平台能節省支出,但在律師和經紀的幫助下,能減輕車位買賣手續。 一般經紀傭金按照成交價的價錢而定,約市價的1%左右,或一萬元左右,而律師費就只是幾千元的數目。 為了避免買賣車位的合約裡出現任何問題,建議還是找相熟的律師和經紀負責買賣車位流程。 總括而言,以上為四個必須要知道的車位買賣注意事項,不論是想買車位或者是放車位,都要留意清楚買賣車位合約細則,避免多交冤枉錢。
賣車位元流程: 買賣汽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首先車位稅階,車位的稅階屬於「非住宅物業」,即稅階與工商鋪相同。 車位的印花稅比住宅物業貴一倍左右,不過因為車位的價錢比住宅要低很多,所以交的印花稅也會相對較少,通常幾萬元就可以。 繼「車位按揭攻略」和「租車位流程教學」,是次文章主要集中車位買賣的流程、車位買賣手續、合約,以及注意事項等等。 不論大家打算買車位或者是賣車位,都需要注意買賣車位的合約條款。 當中有四個必需要知道的車位買賣注意事項,讓大家在買賣的過程中更加順暢,避免踏上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