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廈業權分散,一直未有人能夠成功統一業權而重建大廈。 有些人會將這座建築物比喻成「香港少數族裔的九龍城寨」,為當地甚有特色的一個另類國際化地標。 Cke重慶站購物商場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的重慶大廈地下入口連一及二樓部份,地核心地段,匯聚超過三百間大小商舖。 著名的莎莎化妝品旗艘店、大家樂快餐店,及萬寧藥房均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光臨惠顧。 美容、美甲、時裝、化妝、造型等店舖更把Cke重慶站化身成為潮流扮靚一站,時尚女性穿梭不絕。 Cke重慶站購物商場交通十分便利,使用港鐵C1出口或各路巴士、的士等公共交通車輛直達門前。
大堂南部有一條長通道連接E出口及往尖東站行人通道(紅區)。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2025 於2004年完成翻新工程,包括裝設了208個閉路電視鏡頭,並且聘請了保安隊伍24小時巡邏。 以前曾被人喻為“龍蛇混雜、九反之地”的重慶大廈經“改造”後,重慶大廈的治安得到明顯改善。 同年5月28日,重慶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特別舉行拜神及舞獅儀式,以慶祝第一個改善計劃竣工。 2023年2月17日,在10號線二期鯉魚池-後堡段開通約1個月後,10號線快速列車延伸至後堡站,新增曾家岩、大禮堂、七星崗、後堡4座停靠站點。 [19]根據更新後的路線圖,10號線快速列車計劃在南段剩餘段(南坪-蘭花路)通車後停靠該段全部車站。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尖沙咀站
這個票務措施自兩鐵合併起已經開始實施,閘區合併後,其餘三個轉車站的收費區經已連接。 然而,由於兩鐵合併前九鐵與港府有協議,要將連接兩個站的行人隧道開放予公眾使用,不得劃為收費區。 因此尖沙咀站的收費區未能與尖東站的相連,只好保留上述措施於此站。
2007年5月出版的美國《時代》雜誌發表一份名為亞洲之最(The Best of Asia)的評級選舉,重慶大廈被評選為「亞洲最能體現全球一體化的例子」[13],也是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 當海底隧道或荃灣綫金鐘站有故障嗰時,列車將會暫停過海服務,並以本站做臨時總站。 由於尖沙咀站位於繁忙嘅彌敦道地底,加上處於已發展嘅商業中心區內,車站四周欠缺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大部份巴士同小巴淨係喺尖沙咀站設中途站,或者喺尖沙咀天星碼頭或者尖東設總站。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重慶大廈
尖沙咀站係港鐵系統其中一個最繁忙嘅車站,高峰期每小時人流可達4萬人次[1]。 由於車站位於彌敦道地底,附近有多個著名旅遊景點、大型購物商場同酒店,因此每日有大量乘客出入。 尖沙咀站(粵拼:zim1 saa1 zeoi2 zaam6;英文:Tsim Sha Tsui Station)係港鐵荃灣綫九龍段過海前嘅最後一個車站,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彌敦道地底,喺1979年12月16號啟用。 此站大堂設有2個客務中心,分別為於2個收費區部分與非收費區的交界,服務數量龐大的乘客(尤其是遊人)。 為了節省乘客輪候時間,港鐵在客務中心的玻璃上貼上了一些遊客經常問到的問題,例如前往尖東站的出口。
-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位於尖沙咀商業中心區(CBD)的一個鐵路車站。
- 喺每個車站出口,都有指示牌顯示出口周邊建築物同設施一覽。
-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 九鐵亦同時在上述三條行人隧道裝設行人輸送帶,乘客使用輸送帶往返兩個車站只需大約六分鐘。
- 現時,港鐵已把本站與尖東站合併為單一車站管理,車站控制室亦合二為一,位於尖東站,車站職員有時需要來回兩站處理站務。
- 工程於2014年1月15日開始,2016年5月7日竣工,而施工期間的臨時通道亦隨即封閉,以進行休憩用地還原工程。
尖沙咀站有11個出口,出口連去尖沙咀區內嘅購物中心、酒店同文娛康樂設施等。 由於車站喺彌敦道地底,因此大部份出口都近住彌敦道同埋尖沙咀區內嘅街。 其中F出口同G出口黐住尖東站,乘客可以經嗰兩個出口連接尖東站行人隧道系統去尖東站、尖沙咀東或者新世界中心一帶。 3號線採用與2號線相同的跨座式單軌制式,一期工程為重慶交通大學(原名二塘)至龍頭寺,長約20.2公里,車站18座,二期工程為龍頭寺至江北機場T2航廈,長約18.9公里,車站11座。 一期工程於2007年4月開工,二期工程於2008年12月開工,2011年9月29日部分投入通車。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2025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南延伸段延伸至魚洞,長約16.5公里,設車站10座,2010年開工,於2012年12月28日通車。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列車服務時間
港鐵最終擱置建造新出入口,只修改現有A1出入口,加建自動電梯及升降機。 受工程影響,港鐵須重新栽種4棵新樹,以補償3棵被砍樹木。 尖東站、紅區中間道行人隧道與綠區白蘭軒道行人隧道緊接於10月24日啟用。
截止2023年2月,重慶軌道交通總營運距離已達501公里,居西部城市次位,中國第五位。 全網日均客運量近300萬人次,日均開行班次2205次。 目前單日最高客運量紀錄是2023年4月30日的471.9萬人次。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重慶大厦也有導賞團!?
此外,喺興建F出口工程期間,同時將車站大堂南端擴充,有助解決E出口車站通道擠迫嘅問題。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2025 5號線一期北段(園博中心至大龍山段)於北京時間2017年12月28日下午14時始試營運(大石壩站於2018年12月24日開通),5號線一期南段於北京時間2021年1月20日上午7時30分始試營運(石橋鋪站至跳蹬站)。 受制於紅岩村大橋及忠恕沱站建設工程滯後的情況,目前5號線一期分南北段營運,石橋鋪站(不含)至大石壩站(不含)段預計在2023年開通。 5號線北延伸段(園博中心至悅港北路)於2023年2月27日下午14時始試營運(玉河溝站暫未開通)。 4號線一期工程於2013年年底正式開工,2018年12月28日開通試營運。 4號線一期工程西起渝北區民安大道,東至江北區唐家沱,路線大體呈西東的走向,全長約15.64公里;其中地下段約10.67公里,高架段約4.97公里。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使用情況
WK廣場是香港的一個商場,位於重慶大廈地庫,佔地超過40,000平方呎,與重慶大廈的其餘兩個商場並不互通。 WK廣場前身為2009年商場開業的活方商場,開設過蘭芳園的第一間分店,2013年因為商場進行裝修工程而休業,至2014年WK廣場開業後復業。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2025 重慶站是香港的一個商場,位於重慶大廈之內,不過與所謂「龍蛇混雜」的商場及地庫並不互通。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月台類型
尖沙咀站以黃色為主要色調,月台及大堂的牆身及柱身紙皮石採用黃色及深墨綠色,大堂部分柱身紙皮石,以及兩旁焗漆板牆身亦採用灰色。 因為大樓歷史較長,且人口組成多元,大樓的安全一直被人詬病。 香港作家譚劍在《偵探冰室》系列第一集(2019年)中寫下推理小說〈重慶大廈的非洲雄獅〉,描述非洲革命份子失敗逃亡來香港住在重慶大廈任黑工廚師,並要躲避來自非洲的僱傭兵追殺。 重慶大廈环境混杂,香港本地媒体的各种报道更使此处给人犯罪集中和黑社会盘踞的印象。 1994年,电影导演王家衛看中了此处混乱、复杂、神秘、多元的氛围,以此为主要拍摄地拍摄了《重慶森林》[6][15]。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車站啟用
自從尖東站喺2004年啟用之後,乘客可以經轉乘通道轉荃灣綫或者東鐵綫列車(九龍南綫通車之後改成西鐵綫,而家係屯馬綫),但因為行人隧道系統設計問題,兩站之間嘅閘門永遠都唔會拆,而響30分鐘內用八達通轉車,會當做一程車程計算車費。 環線工程於2013年10月正式開工,於2018年開通東北環(重慶圖書館-重慶北站南廣場-海峽路),2019年開通西南環二郎段(海峽路-二郎),2021年開通剩餘段(重慶圖書館-重慶西站-二郎)。 地鐵公司喺2007年6月27號宣佈會再擴大尖沙咀站同加出入口嘅計劃。 計劃原建議喺尖沙咀站月台北面機房位置,以暗挖技術開闢一條全長200米、闊6米嘅新通道,並喺通道中央開設面積大約500平方米嘅新大堂。 新大堂將接駁三個新出入口,其中包括早前計劃連接東英大廈嘅出入口,以及連接美麗華酒店同埋美麗華商場地庫嘅新出入口。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車站大堂
設車站9座,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2座,平均站間距約1.8公里。 二期由唐家沱延伸至黃嶺,長約32.8公里,於2022年6月18日建成通車。 尖沙咀站大堂位於L1層,車站大堂收費區位於大堂嘅南北兩邊,四周畀行人通道同埋車站商店包圍,因此車站商店主要喺大堂非收費區,收費區內設有多組扶手電梯同埋樓梯往返月台。 10號線一期工程(鯉魚池站-王家莊站)途經江北區、渝北區。 路線長34公里,其中,地下線長約27公里,高架線長約7公里。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港鐵路綫圖
立案法團表示,重慶大廈的業主原本對大廈公眾地方的環境不聞不問,但在1993年發生的供電房爆炸事件,令整幢大廈停水停電10晝夜,喚醒了不少業主同心協力改善大厦的整體環境。 眾業主在1999年集合資產,成立有1,300多萬港元的維修基金,展開第一個為期5年的改善計劃,包括在大厦各處安裝閉路電視鏡頭、設立中央監察中心、聘請專業保安公司及清潔公司等。 2018年3月21日,重慶軌道交通CBTC互聯互通示範工程在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首次共線試運轉,標誌都市軌道運輸互聯互通工程有了實質性進展。 [14]2019年年初,10號線10019列車在5號線上載客營運,車廂資訊屏也顯示5號線對應車站,但可從車廂內裝飾顏色、編號識別出其實際為10號線列車。 同年7月,利用夜間非營運時間,重慶軌道交通多次進行環線和4號線測試,於4號線唐家沱經4號線、環線的民安大道至重慶圖書館。 2020年5月,4號線和環線互聯互通跨線載客試營運通過專家評審。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尖沙咀轉車隧道
6號線採用6節編組B型地鐵列車,由重慶南岸區茶園站至重慶北碚區北碚站,全長63.3公里,設28座車站。 一期於2009年開工,2012年9月28日五里店至康莊段開通試營運,同年12月26日延伸至禮嘉。 2013年5月15日,國博支線一期工程(禮嘉至悅來)開通試營運。 2號線路線識別色為森林綠,一期工程較場口至動物園段長14.3公里,2004年11月開始試運轉,2005年6月18日(重慶直轄8周年紀念日)正式載客營運;二期動物園至新山村段2006年7月投入營運,一二期貫通路線全長19.1公里。 南延伸段延伸至魚洞,長12.1公里,設車站7座,已於2014年底建成通車。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月台
重慶軌道交通1號線是山城重慶開通營運的第一條鋼軌軌道交通路線,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是中國第一條跨越長江的都市軌道運輸路線,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是全球第1條可實現都市軌道運輸互聯互通的地鐵路線。 由於尖沙咀站位於商業中心區,附近亦有不少著名旅遊景點、商場、酒店等,此站出入閘人流非常多。 此站是前地鐵最繁忙的車站,高峰期人流可多達4萬人次每小時。 九廣東鐵尖東站通車後,此站人流因轉車乘客而再度增加;九龍南綫通車後,雖令部份東鐵綫客量流失,但反而吸引新界屯門和沙田屯馬綫的居民轉車往返金鐘至柴灣。 中間道行人隧道伸延段2010年2月啟用後,港鐵在尖沙咀站新設更清晰的指示,車站各個出口附近均設有指示牌,顯示周邊建築物及設施列表,方便乘客查找出口地點;部份地點更附有相片顯示,方便乘客識別有關地點外貌。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車站結構
重慶軌道交通(CRT)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的都市軌道運輸系統,主要由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營運。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倘此站列車服務中斷,港鐵或會提供免費接駁巴士服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彌敦道「九龍公園」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2010年6月上旬,在A1和D出口旁新增巨型蘋果綠色標誌;天花位置新設註明出口英文字母編號的指示牌,引導乘客前往出口及轉乘西鐵綫的正確方向;升降機旁更裝設全新指示牌,查閱出口準確位置[3]。 重慶大廈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座樓宇,位於彌敦道36-44號。 雖然理論上為一座住宅大廈,但事實上卻變成了一座混合型大廈,擁有很多廉價賓館、商店、食肆、外匯兌換店及其他服務行業。 大廈內的約4,000個住客中,主要是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士,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亞裔人士、以及來自不同非洲國家的人士最多。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港鐵列車縱火案
工程包括一部連接大堂及地面的升降機、兩條扶手電梯及樓梯,其中升降機將直通九龍公園入口層。 工程於2014年1月15日開始,2016年5月7日竣工,而施工期間的臨時通道亦隨即封閉,以進行休憩用地還原工程。 南行站鄰近彌敦道26號(前稱東企業廣場)、香港喜來登酒店、帝國酒店、重慶大廈、國際電信大廈與尖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北行站則靠近九龍酒店、彩星中心、半島酒店、國際廣場、北京道小巴總站及港鐵尖沙咀站E出口。 地鐵公司同發展商合作起新行人隧道連接響2006年拆卸重建嘅香港凱悅酒店地底,大堂以2個出口直接接駁重建後嘅國際廣場地底。 有關工程已經響2009年11月底完工,新加嘅出口叫H、R出口。 2004年10月24號,九廣東鐵(即係而家嘅東鐵綫)延伸至尖東站,連接尖沙咀站同尖東站嘅麼地道行人隧道啟用,成為尖沙咀站G出口,尖沙咀站成為地鐵同九廣東鐵繼九龍塘站後嘅第二個轉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