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同較早前(2022 年 9 月)公布的自行分配學額數字,我們整理了這些數字及製作了以下列表,以便你了解及分析每間學校的競爭形勢。 請輸入校名或校網去篩選顯示的學校,例如輸入 SN62 後,只會顯示該校網的數據。 在例子二裡,由於「必收類」申請者已佔用了 30 個「自行分配學位」,這使競爭更加激烈,160 個「計分類」申請者,競爭 20 個「自行分配學位」,而「統一派位」學位只剩下 40 個,有 10 個學位給「必收類」侵佔了。 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是現行小一派位機制的第一階段,這裡將詳細分析申請時要注意的一些重點。 除了傳統名校,北區元朗、天水圍(73區校網)都有超收情況,較明顯的有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原本該校的自行分配學位只有50個,最終取錄82個,將於統一派位學額中分配32個學位。
如果子女已經接受直資小學的小一學位,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官立或資助小一學位。 如果學校收到的申請之中,持有相同分數的申請人數超過有關學額,學校就須要在公平及公正的情況下自行抽籤以決定取錄次序,或交由教育局中央抽籤。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收生會分成甲、乙兩類,其中甲類屬「必收生」(或稱世襲生),即 1)小一新生的哥哥或姐姐於該小學就讀,或 2)小一新生的父親或母親於該小學就職,以方便父母照顧及接送子女。 而一向較受家長歡迎的沙田區91校網,去年超收29人的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今年超收人數回落至14人,另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及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分別都超收13人。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2025 中西區11校網只有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超收10人和般咸道官立小學超收1人外,聖公會呂明才紀念小學更剩餘11個自行派位學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更多文章 – 小學
2023年9月小一入學的學校自行分配學位錄取名單於今日公布,21,724名兒童獲派此類學位,成功率達49.6%,創15年新高。 成功獲派自行分配學位的兒童,其家長可於23日(本周三)或24日(本周四)攜同所需文件辦理註冊手續。 根據「計分辦法準則」分配的學位,教育局規定此類學額佔學校小一學額不少於20%,若申請兒童的數目超出其學位數目時,學校須按照以下「計分辦法準則」甄選學生。 家長要注意,申請兒童只能在第(一)至第(五)項中選一項填報;而在第(六)至第(七)項中,亦只能申報其中一項。 2024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於今日(11月20日)揭盅,獲派學位的學生人數達21,086,繼去年再度刷新成功紀錄,高至49.9%,成16年來新高。 本港現行的小一入學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教育局發言人早前指今年有42,277名兒童申請官立及資助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當中有21,086名兒童獲派此類學位。 其中屬於有兄/姊在該校就讀或父/母在該校任職類別共11,138人,餘下9,948人則屬按「計分辦法準則」分配類別。 雖然從成功率來看,「世襲生」佔多,但以「計分辦法準則」獲得派位的學生亦將近萬人,着實不少。 根據現行的小一入學統籌方法,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主要分為「必收類」和「計分類」。 教育局指,今年約有49,749名學童提出申請,當中約46.45%(23,107名)學童在此階段獲派學位,比去年微升約2%。 有升學專家指,雖成功獲派比率創近十年新高,很多家長聽到消息後都十分開心,但忽略了最關鍵的原因,便是申請人數的下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2024︳留意註冊日期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3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日前(21日)揭盅,據教育局預計,明年度升讀小一適齡人口為57,300人,而本年度約有43,755名學童參加自行分配學位,即13,545並沒有參與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今年自行分配學位的申請成功率是49.6%,創14年來新高,記者收集全港約二百五十多所小學自行分配學位結果,發現不少歷年「超收」學額「高企」的學校,今年開始「放緩」;而向來在自行階段收生不足的學校,跌幅較去年高。 不過,對近年銳意改革教學,「轉型」愉快學習模式的小學,在今次退學潮下,不少穩住收生——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便是其中一間。 曾經為子女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的家長,可於21日替子女申請了學位的家長會面對以下兩種情況:一為成功,子女獲派心儀小學;一為失敗,申請落空,要重新上路,部署一切。 成功要做的十分簡單,家長只需帶子女往被派小學於11月23至24日於學校辦公時間內註冊便可以,註冊當然要帶子女的出生證明書。 提醒一下,當家長未能在註冊限期內註冊,註冊將不獲受理,只能以叩門方式重新考入該校。
- 本年度有43,755人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當中21,724人獲派學位,成功比率達49.6%,是近15年新高。
- 由於學校已實施「疫苗通行證」安排,除獲豁免人士或學生以學生身分參加學校安排的活動(例如入學面試)外,所有五歲或以上的訪客均須出示疫苗接種紀錄並使用「安心出行」,才會獲准進入學校。
- 今年九龍城41網喇沙小學少有「超收」,該校共有90個自行分配學位,最終取錄95人,超收五人;同屬41網的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嘉諾撒聖家學校沒有超收。
- 對於自行分配學位成功率創新高,不少持25分的學生都成功入讀心儀學校,但亦有家長憂:「校友持20分都入唔到。」面對小一有縮班,加上世襲多,競爭似乎變得更激烈。
- 有家長向《星島日報》透露,孫兒手持15分成功獲派,三代同堂同為「喇沙仔」,表示喜出望外。
觀塘區(48區校網)收狀況更為嚴重,共有11間學校的統一派位學額被蠶食。 至於屬31校網的傳統名校油蔴地天主教小學原定在此階段,收取75名學生,但根據校網公布,學校共取錄81名學生,超收67人。 參考去年的安排,預計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將於2023年11月中至下旬公布。 教育局於2023年起,分階段將小一入學申請電子化,現時小一入學申請表設有家長/監護人電郵地址一欄,填寫該欄後即可啟動小一入學電子平台帳戶。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今放榜 成功率創15年新高 喇沙小學、油天超收
乙類收生會根據「計分辦法準則」收生,限額不少於該校小一收生學額總數(即包括自行分配及統一派位)的20%,學校不可進行任何形式的考核,包括筆試及面試。 請記著,由於在「自行分配學位」時,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因此不是每間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都會給用盡,剩餘的「自行分配學位」會留給「統一派位」用。 根據教育局於 2022 年 9 月公布的官津小學自行分配學額數字,我們可以推算小一學位總額,因為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所有官津小學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自行分配。 教育局於 2023 年 1 月公布了 2023 年度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及各校的暫定派位學額。
- 教育局發言人在上周五表示,今年有43,755名兒童申請官立及資助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並有21,724名兒童獲派此類學位。
- 此外,本年度有 120 家小學,總共提供大約 2,156 個統一派位學額給「跨境專網」,SNSZ 表示學校有暫定學額給「跨境專網」。
- 如果子女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得學校取錄,家長就可以帶同子女到該校註冊小一入學,該申請不會進入統一派位階段。
- 港島灣仔區12校網是傳統名校集中地,不過除了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超收10人、軒尼詩道官立小學超收1人外,其餘熱門學校,如聖公會聖雅各小學、瑪利曼小學都沒有超收,寶血小學更剩餘11個自行派位學額。
- 如不幸叩門失敗,無辦法下只可降底要求,向仍餘學額的小學入手,有機會較原先獲派的學校更差月,所以家長必須慎重決定!
- 家長需要於指定日期(一般為公布結果後的數天內)到學校為女子辦理註冊手續。
校長黃清江解釋,每年的「世襲生」數目不同,指該校屬區內受歡迎學校之一,而今年自行階段的申請人數與過去相若,總體人數約數百人。 若「大抽獎」向隅,該校接受「叩門」申請,不設門檻接受所有申請者,惟面試分相同,則「1-1-1」(所有階段的首志願報讀同一間學校)申請人優先考慮。 而收生不足的學校當中,屬於91校網的世界龍岡學校黃耀南小學情況最嚴重,自行分配學位學額合共63人,但自行階段只收到10位學生。 自行分配學位分為兩類,第一類為「供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的申請兒童的學位」,凡屬此類別的申請兒童必獲取錄,亦即俗稱的「世襲制」,此類學位約佔學校小一學額的30%。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申請人數少導致比率上升 有15分成功入一線學校
假定一間小學有 100 個小一學額,按規定「自行分配學位」便有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50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個,而「統一派位」有 50 個,以下有三個實際例子。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港島灣仔區12校網是傳統名校集中地,不過除了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超收10人、軒尼詩道官立小學超收1人外,其餘熱門學校,如聖公會聖雅各小學、瑪利曼小學都沒有超收,寶血小學更剩餘11個自行派位學額。 東區方面,14校網的香港嘉諾撒學校超收10人、16校網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超收12人,其餘學校超收情況都不算嚴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家長欲為升小學童報名「自行分配學位」 9月23日至27日須向心儀學校申請
簡單來說,「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布的數字,「小一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小一班數」則是 2022 年 9 月的數據。 我們收集了所有官津小學歷年的「自行收生」及「統一派位」數據,方便你分析每間學校在「自行收生」時的競爭形勢。 在例子一裡,190 人競爭 40 個「自行分配學位」,如果你的「分數」不及其他申請者高,自然沒有機會。 觀塘區亦出現超收情況,當中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超收15人,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和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分別超收14及13人,但情況較去年緩和。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有不少地區名校超收情況相對顯著,例如九龍城區35校網的黃埔宣道小學,自行收生取錄73人,超收10人;油尖旺區31校網的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循道學校分別超收16及18人。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2024︳油天海泓收生成績理想
以下整理自行分配學位的3大重要事項,從機制、計分方法至重要日期,一一為家長羅列清楚。 什麼是「必收類」:根據現行制度,官津小學甄選學童,必須先錄取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這類學童的申請,必然會被取錄,所以叫「必收類」。 在「自行分配學位」中所收取的「必收類」學生,最多佔學校小一學額 30%,如有不足之數,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這階段,全港所有官立/資助小學(統稱「官津小學」,佔整體學校約九成),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能在這階段成功獲取錄,關鍵在於你所申請的小學的競爭率,及和你一起競爭的學生是不是比你較有優勢。 此外,局方於2023年起分階段將小一入學申請電子化,家長可及早登記使用「智方便+」並啓動小一入學電子平台,屆時可透過該電子平台辦理選校手續及查閱統一派位結果,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歷年統計資料
而且,剩下的「自行分配學位」會留給「統一派位」用,這大大減少了申請的激烈率。 例三:「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只有 20,其中「必收類」有 2 人,由於申請人數少於「自行分配學位」,所有申請者均獲取錄,最後留給「統一派位」的有 80 個學位。 什麼是「計分類」:學校小一學額的 20% 至 50%,會根據「計分辦法準則」所計得的分數,去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簡單來說,分數愈高,被取錄的機會愈大,用這個方法錄取的學生,叫「計分類」。 本年度的自行分配學位成功率達49.6%,去年則有47.6%(22,892名)學童在此階段獲派學位,按年升兩個百分點,創15年新高。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小學派位|2022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部分)—超收及有餘額學校
今年九龍城41網喇沙小學少有「超收」,該校共有90個自行分配學位,最終取錄95人,超收五人;同屬41網的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嘉諾撒聖家學校沒有超收。 曾為不少家長提供升學顧問服務的他,直言自己今年收到不少15、20分也獲派第一線學校的喜訊,這些一線學校有在九龍塘、北角、深水埗等等。 總括而言,今年自行分配結果與往年相約,熱門和二線頭的學校保持超收或用盡學額,而近年學校情況穩定,就算家長填統一派位時,參考同區家長上一年的填法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至於未能獲派自行分配學位及只準備參加統一派位的申請者,教育局將於明年一月中旬以書信通知相關人士,在2月4日或5日前往指定的統一派位中心,辦理統一派位選校手續。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自行分配學額
一如以往,傳統男校或女校如喇沙小學、協恩中學附屬小學、嘉諾撒聖心學校等,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並未有「超收」,其中喇沙小學錄取了90人,其中52人為甲類「世襲生」。 向來甚受家長歡迎的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錄取了94人,「超收」19人;油蔴地天主教小學則「超收」13人。 中西區11校網的聖公會聖彼得小學今年錄取114人,「超收」24人之多。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註冊成為荷花網會員
根據現行的小一入學制度,在自行收生階段,學校至少提供50%學額,當中30%預留予世襲生,包括教職員子女、在讀學生弟妹等。 教育局早前宣布,本年度有42,277人申請自行分配學位;有21,086人獲派學位,成功比率達49.9%,創近16年新高。 若自行派位超收人數愈多,大抽獎學額就會減少,所以是家長報名統一派位的重要參考指標。 本年度有43,755人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當中21,724人獲派學位,成功比率達49.6%,是近15年新高。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世襲生侵佔統一派位額?
另外,留意獲派人數最終不等於可供申請的「自行學位」總數,原因有二:一是有些學校會「超收」,即是動用了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來滿足「必收生」需求;二是有些學校會「收不足」,即是沒有足夠人數申請「自行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成功獲得自行分配學位的兒童,須於星期三(11月22日)或星期四(11月23日)於學校辦公時間內,前往所申請的小學為子女辦理註冊手續。 如家長未能在上述指定期間辦理註冊手續,須事先與學校負責人聯絡,以便作出適當安排,否則將被視作放棄該學位論。 家長必須注意相關學校的註冊安排及註冊所需文件,例如小一入學的紙本申請表家長副本或「小一入學電子平台」的電子申請紀錄,以及指定數目的兒童相片。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2024︳今年有42,277名兒童申請官立及資助小學的小學自行分配學位2024,今日(20日)自行分配學位放榜,有21,086名兒童獲派此類學位,成功率接近50%,創近16年來新高。 其中屬於有兄/姊在該校就讀或父/母在該校任職類別共11,138人,即經常所說的「世襲生」、「必收生」佔了超過一半人數,餘下9,948人則屬按「計分辦法準則」分配類別。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名校以外北區超收現統一派位學額被蠶食
而當學校符合「世襲制」資格的申請超出30%學額時,按教育局規定,小學必須取錄所有此類「世襲制」學生,所以當人數多於30%學額,小學須用統一派位的名額,俗稱「超收」。 反之如果「世襲制」學生不足,未能用盡30%學額,小學便可把剩餘學額撥予「計分辦法準則」自行分配,亦即所謂的「計分制」學生。 TOPick翻查港島區熱門小學網頁公布的結果,僅少量學校超收10人以上,甚至有學校未用盡自行學額。 例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有 200,其中「必收類」有 10 人,那麼便要從餘下 190 人中,以「計分辦法準則」甄選學生,最後錄取 40 個「計分類」學生。 這樣,該小學用完了「自行分配學位」全部 50 個學額,但還有 50 個學額供「統一派位」使用。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熱門文章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再度蟬聯年度「超收王」,小一總收生人數76人於自行分配階段已收生70人,只餘下6個學額統一派位。 曾廣豪指,這間學校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校齡短,當時創校更以「Happy School」形象進入大埔區,而且沒有宗教背景,因此不少15分的家長也會一試。 而近年的適齡小一學童都是「細佬妹」佔多數,而84校網目前大部分學校仍是重學術的情況下,該校成為了這些「細佬妹」較易適應的選擇。 教育局提醒,所有曾經為子女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的家長於今天上午9時至下午5時,攜同小一入學申請表的家長副本,前往所申請的小學查閱申請結果。 未能親身前往學校的家長,亦可瀏覽學校網頁查閱申請結果或致電學校查詢。
此外,本年度有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2025 120 家小學,總共提供大約 2,156 個統一派位學額給「跨境專網」,SNSZ 表示學校有暫定學額給「跨境專網」。 由於學校已實施「疫苗通行證」安排,除獲豁免人士或學生以學生身分參加學校安排的活動(例如入學面試)外,所有五歲或以上的訪客均須出示疫苗接種紀錄並使用「安心出行」,才會獲准進入學校。 甲類收生限額約為該校小一收生學額總數(即包括自行分配及統一派位)的30%,如甲類學額未有用盡,將撥歸乙類收生使用;如甲類學額未能滿足所有「必收生」,將會以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新界區校網中,以屯門71校網熱門校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超收人數最多,有18人,其次是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馬灣)超收17人。
情況一:「暫定統一派位學額」多過「最初自行分配學額」或接近「小一總派位名額」,這說明該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收不足學生,把剩餘的留給「統一派位」用。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教育局根據每所小學的小一總派位名額,減去每所小學在「自行分配」階段已分配的學位而得出一個剩餘學額,這個剩餘學額要再視乎每間小學是否要保留一些學額用作留班用途,最後扣除這些留班位後便計算出「暫定統一派位學額」。 總括來說,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每年只有約四成人獲派此類學位,其餘六成人需要參加俗稱「大抽獎」的「統一派位」。 能在自行階段一擊即中的,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必收生」,二是「分數高」,三是申請「非熱門小學」。 在解釋如何閱讀個別學校的競爭形勢之前,先舉幾個例子,確保你明白以上說明。
港島東區16校網,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超收7人、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超收1人,其餘學校超收情況都不算嚴重,而14校網的北角官立小學更有5個剩餘的自行派位學額。 第一,父或母在該小學就職,而職位並無規限,所以不必為教師或校長,無論是文員、校工、資訊科技助理,只需是全職被僱用便可。 第二,申請學童的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例如在 2023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年申請 2024 年入學,兄或姊必須在 2024 年仍在該小學就讀。 我們製作了「2023 年度全港官津小學學額分佈」網頁,希望可以幫助家長了解每間小學以往的競爭形勢。
有地區名校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表示今年收生理想,而剩下「大抽獎」的名額數目,會較自行派位入讀的學生為少。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2025 根據教育局上季數據公布,本港受移民潮影響,2021/22年度中小學合計流失逾2.5萬名學生,人數相等約40所學校。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2025 雖然數據顯示學界出現流失,有指今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同樣會因移民潮而影響。 因此,競爭未見稍遜,41區九龍城區、11區中西區等多個熱門地區的收生數字明顯有增無減,傳統名校喇沙小學亦罕有超收。 另一大熱校網中西區21校網以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超收最多有9個,而主張愉快學習的天主教總堂都超收6個。
家長可以將填妥的申請表格連同所需證明文件的正本及副本遞交至有意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的小學。 根據教育局〈2022年度小一入學報告書〉,於2013年至2022年期間,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均分配超過四成學位予參加統籌辦法的小一新生,而且比例於2022年更達到上述期間最高的49.4%,近乎與統一派位「一半一半」。 情況二:「暫定統一派位學額」少過「最初自行分配學額」,這說明該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經收足學生。 如果兩個數字相差很多,這可能是由於「世襲生」多過該校小一學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2025 30%,而侵佔部分統一派位的學額。 統一派位結果將於二○二二年六月一日至二日透過郵寄方式,上門派遞給家長。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全港官津小學會各自拿出一半學位給「自行申請」,而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2025 由此可見,表面上是 53,678 人競爭 24,273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個「自行學位」,但這些學位有約一半是留給「必收生」的。 扣除這些學額,每名申請者實際成功率可能少於 30%,如果加上按「計分準則」所得的分數不及同校競爭者高,成功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今放榜 成功率創15年新高 喇沙小學、油天超收
至於位處41校網的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多年來都是小一派位男生家長的熱選,由於學校歷史悠久,從來都著名「世襲生」蠶食學額,而去年學校更罕有超收學生情況,不過今年則似乎暫時穩守90個自行分配學位學額,未見超收。 黃女士更認為學位競爭沒有因移民潮而變小,因為有跨區競爭及內地適齡學童都令學位競爭依然激烈。 有家長向《星島日報》透露,孫兒手持15分成功獲派,三代同堂同為「喇沙仔」,表示喜出望外。 2024學年向立及資助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今日(11月20日)公布,家長可向申請小學查詢結果。 TOPick翻查全港116間熱門小學網頁公布的結果,有44間出現超收情況,超收人數由1至18人不等,其中以屯門區的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及油尖旺區的循道學校世襲生超收人數最多。
在自行派位階段,「世襲生」約佔每間學校小一學額30%,不足的學額由統一派位學額填補,即所謂「蠶食」學額,出現「超收」情況。 根據過往資料顯示,歷史悠久的傳統名校多屬單性學校,向來少有「超收」,像港島11網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油尖旺 31網嘉諾撒聖瑪利學校及12網瑪利曼小學均沒「超收」。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超收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乙類收生會使用計分辦法準則收生,學生會因為父母或兄姊與學校的聯繫而有不同額外分數,學校會根據相關分數收生。 已啟動電子平台帳戶的家長可以透過平台取得派位結果,及使用「智方便」登入。 如果家長已經登記「智方便+」,更可以使用數碼簽署功能於電子平台填寫及提交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階段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