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少餐廳及冰室裝潢別具特色,通常成為港產片電影取景地點,當電影播放成功造就話題,吸引粉絲慕名而來之餘,也成為大眾常來熱點。 近日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物,位於赤柱的《星月童話》電影取景 The Boathouse 餐廳宣布將 12 月 27 日正式結業。 於港鐵中環站A出口或香港站B1出口鄰近的交易廣場出發,搭乘6、6X或260號巴士前往赤柱村巴士總站;或由銅鑼灣渣甸街出發,搭乘40或40X號綠色小巴,於赤柱市集村站下車。 可於港鐵香港站D出口步行至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搭乘6、6A、 6X、66或260號巴士,或於於尖沙咀廣東道的新港中心外,搭乘973號巴士,於赤柱廣場或赤柱村站 下車,再步行前往赤柱市集。
其後在2015年,餐廳將外牆塗成黃色,但依然吸引不少遊客或港人到訪影相打卡。 餐廳指現時的黃屋原本為「藍屋餐廳」,是一幢有超過70年歷史建築,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幾經波折後,由一間充滿住異國風情嘅小屋成功變成赤柱海旁餐廳酒吧新餐廳,吸引過不少劇集取景。 新餐廳成功保育此建築,令本地市民與遊客可以繼續享受這個獨特的空間,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享受美景,感受歷史文化氣息。
赤柱黃屋: 赤柱黃屋靚景多國菜餐廳!黃色外牆打卡 露台位歎下午茶/海鮮拼盤
赤柱郵政局設有人手操作郵票售賣機及附有英皇佐治六世標記的鑄鐵郵箱,雖然已經不再使用,但是仍保存完好。 環境保護方面,翻新工程亦包括了引入綠化天台、風力發電街燈和隔熱玻璃上蓋等節約能源設計,令它成為首座獲得香港環保建築協會頒發予最高「白金」評級的領展商場[8]。 廣場旁邊的美利樓是香港一座具有維多利亞時期色彩的建築物,原址位於香港島金鐘花園道,於1998年時整座拆件遷至赤柱。
- 在港產電影《PTU》中,警察機動部隊選擇到冰室吃宵夜。
- 環境保護方面,翻新工程亦包括了引入綠化天台、風力發電街燈和隔熱玻璃上蓋等節約能源設計,令它成為首座獲得香港環保建築協會頒發予最高「白金」評級的領展商場[8]。
- 赤柱大街88號的這棟建築物擁有近70年歷史,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多年來因藍色外牆而被稱為「赤柱藍屋」,後來更因電影《星月童話》在此取景而聲名大噪。
- 燒肉拼盤分量驚人,有齊肉眼扒、豬仔骨、燒雞胸和烤羊架,底下更有滿滿的薯條山,好適合和朋友分享。
在1970年代,建築開始改建成餐廳,設有接待處、經理房、酒吧區、用餐區等區域。 赤柱黃屋2025 赤柱黃屋2025 The Boathouse餐廳直至2020年正式結業,現時有另一間餐廳進駐。 商場以中高價格消費的西式餐廳和高級超市爲主,售賣商品的價格被批評「離地」,甚至接近金鐘太古廣場的價位(吃一頓午餐每人消費達200港元),嚴重脫離附近公屋、居屋基層居民經濟負擔能力。 而且商場缺乏平民餐飲店,每逢假日商場的麥當勞餐廳定必人潮爆滿,居民連一個坐位也難找到,衹好無奈地搭在馬坑邨巴士總站乘車往港島北的灣仔和金鐘用餐和購物。 此外,商場也沒有提供足夠民生店鋪如洗衣店、藥房便利附近屋苑居民,完全無視基層居民的存在。
赤柱黃屋: 歷史
海鮮拼盤同樣豐富,包括了大蝦、帶子、三文魚扒、炸魷魚圈和大大隻龍蝦,並有清新沙律菜作伴碟。 這座「黃到變金」的「黃屋」,在早期原身原來通體藍色,被稱為「藍屋」,相當具有英國風情之餘,選色好獨特及標誌性。 而在2015年,這座建築「由藍轉黃」,經過粉刷後變成現今的「黃屋」,油漆選色鮮艷,別樹一格,以然屹立在赤柱海旁,成為新一代人的熱門景點。 赤柱大街86號於1940年5月27日,由張如女士於公開拍賣以1,650元投得,與丈夫作為居所。 其丈夫於1953年去世,遺產總額約為228,600元,在當時來說算是不少的數目。
商場地下至二樓部分被打造成為中心地帶,引入特色食肆、休閒生活及超級市場,商場四樓亦設有全新的觀景台,又裝置了全新設計的電梯上蓋,方便顧客在視線無阻礙下欣賞沿岸海景。 旁邊的一座露天廣場亦被翻新,以及增加設玻璃天幕和300位新座,將商場大樓與赤柱海濱長廊及赤柱大街融為一體,不同團體日後亦可以租用以作表演等不同的用途[4][5][6][7]。 赤柱黃屋 每年12月赤柱廣場都會舉辦富外國特色的聖誕市集,售賣外國美食、聖誕飾物、禮品及手工藝品,吸引區外市民前往。 市集舉辦期間,商場提供免費穿梭巴士及來往香港仔的免費渡輪服務。 赤柱黃屋 由於初期吸引大量駕駛者駕車前往,而區內泊位有限,令區內交通癱瘓[2],其後領展改以手機應用程式預約商場泊位。
赤柱黃屋: 赤柱黃屋名列三級歷史建築 無數劇組爭相取景
經香港村時,英軍詢問該處地名,陳群以水上人音回答「香港」,英人即以水上人音「HONG KONG」為記,便因而成為全島的總稱。 在港產電影《PTU》中,警察機動部隊選擇到冰室吃宵夜。 張學友與湯唯合演的 《月滿軒尼詩》經常出現在檀島咖啡餅店,當中招牌檀島酥皮蛋撻享負成名,檀島咖啡餅店仍然屹立灣仔。 但由2018年開始,由於業主不停增加租金引致很多商鋪結業(包括書店和家具店),空置率大升。
赤柱黃屋: 外國人放工例牌飲返杯 海景露台位好搶手
你可以從卜公碼頭搭乘渡輪前往蒲台島,或是在碼頭觀賞黃昏美景、享受海風吹拂。 英治時期作為香港的印鑑和代表香港的香港徽章下半部份阿群帶路圖的歷史就是發生於赤柱。 阿群帶路圖大意講述一名叫陳群(「阿群」)的漁民,帶領英人從香港仔越山循此路至上環一帶為英軍開路,因而得名。 她是一名水上人漁民,因為路是阿群帶的,所以就稱之「阿群帶路」了。 有說英軍初抵港島時,由陳群帶領在赤柱一帶登陸,經香港村,薄扶林等地到港島中上環一帶。
赤柱黃屋: 居民多年的批評
新餐廳除了保留原本獨特且出眾的黃色裝修,室內設計亦很簡潔,喜愛打卡的大家絕對不可以錯過這間餐廳。 二樓天台露台除了看到赤柱海旁的景色,亦設有戶外梳化,令人有家一般的舒服感覺。 赤柱黃屋2025 室內和室外的景色都相當吸引,在休閒舒適的環境下,同時享受美食與美景,亦可以盡情拍照留念。 赤柱黃屋2025 活動設有趣味遊戲攤位和活動:包括新奇好玩的互動遊戲、臉部彩繪和影相打卡位,適合一家大細,更有機會贏取小禮物。
赤柱黃屋: 翻新工程
「黃屋」在多年來受到不少外國人喜愛,好多外國人例牌放工飲返杯,而對於週末遊客來講,位於二樓及三樓的海景樓台就至搶手。 「黃屋」在2015年曾一度傳出清拆消息,將餐廳改建為酒店,後經赤柱居民強烈反對後,發展商已撤回申請。 赤柱黃屋 不過The Boathouse(船屋餐廳)仍然難逃結業命運,在去年突被業主通知收回現址,餐廳已於12月27日正式結業。
赤柱黃屋: 餐廳
商場內設有大型超級市場3hreeSixty、屈臣氏、Starbucks、西式餐廳和精品店。 還有一些售賣特色產品,如自製手工藝品、有機環保產品的店舖。 赤柱黃屋 整個廣場每層均有接駁扶手電梯和升降機,遊人可以在休憩平台小休一會,欣賞赤柱灣畔的景緻[1]。
赤柱黃屋: 海景餐廳|赤柱黃屋海旁靚景餐廳「Beesy Bay」三層架打卡下午茶/巨型燒肉拼盤/戶外座位chill嘆日落海景
設施包括特別指定升降機,供顧客及其寵物使用,又會提供暫時委託寵物的設施(如牆身安裝掛鈎以繫穩寵物拉繩)和收集箱等,方便顧客到食肆進食和為寵物清理等。 赤柱大街88號的這棟建築物擁有近70年歷史,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多年來因藍色外牆而被稱為「赤柱藍屋」,後來更因電影《星月童話》在此取景而聲名大噪。 直至2000年,The Boathouse進駐赤柱黃屋,主打地道美味的歐陸菜,吸引不少本地和海外遊客慕名前往。 這間位於赤柱大街的人氣西餐廳The Boathouse剛剛宣佈即將結業,只會營業至今年12月尾。 這座住宅早在1951年落成,整棟以藍色為主調,因此藍屋成為了不少人赤柱必到的影相打卡地標,同時亦是港產片的取景熱點。
赤柱黃屋: 外國人放工例牌飲返杯 海景露台位好搶手
這些建築於1930年代由香港政府興建,以安置因建設赤柱軍營及黃麻角炮台而須搬遷的黃麻角村八個村民家庭。 香港於1930年代的英國殖民地時期,英軍為防範日本侵略所以在黃麻角設立赤柱軍營。 興建軍營期間因為原址及附近一帶有農民居住,香港政府於是在赤柱大街興築了八間平房來安置原住民,即現在的八間屋。 赤柱黃屋2025 赤柱自古便是香港島主要聚居地之一,在明代重要地方志《粵大記》已標有赤柱地名。 水上人渔民,源自远古百越族,自远古时代开始就在广东一带聚居,他们是香港最早的居民。
赤柱黃屋: 餐廳
於赤柱村巴士站搭乘6、6X或260號巴士前往港鐵中環站或港鐵香港站;或搭乘40或40X號綠色小巴前往銅鑼灣。 八間屋(簡稱八間)是香港赤柱七個二級歷史建築及一個三級歷史建築連成一組的歷史建築群,位於香港島赤柱大街二號,因八間相連的排屋而得名。 小屋群處於赤柱灣東岸,黃麻角道後方,行人須經赤柱大街南端的小路進入。 位於赤柱黃麻角道的赤柱郵政局,是現存最古老而且仍然運行中的郵政局,於1937年投入服務,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赤柱黃屋: 歷史
而最早有紀錄的承租人為陳劉氏,她於1938年4月賣給關淑儀女士。 1972年,88號由任職聖德蘭學校的程景聲老師及朱詠雅女士購入自住,並定名為「詠廬」。 赤柱黃屋 赤柱黃屋2025 卜公碼頭原址位於中環畢打街近海濱的盡頭,與德輔道中交界。 碼頭在拆卸後,其風格優雅的鑄鐵拱型上蓋被遷移至九龍黃大仙摩士四號公園安放,直至2007年再重新安置在赤柱並與美利樓為鄰。
張國榮與日本影星常盤貴子合演《星月童話》經典場景之一、有「赤柱藍屋」之稱的 The Boathouse 餐廳建築物原來有 69 年歷史,亦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物。 建築物歐式建築特色獨特的陽台設計,加上藍色油漆份外搶眼;餐廳以航海為主調,主打西餐及海鮮菜色。 在赤柱大街上散散步,遠眺盡是碧波萬頃,海風輕輕撫過,十分舒心惬意。 這座建築位於赤柱大街86及88號,原為兩座民居,後來打通各層並改建成為餐廳。 交通:在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港鐵香港站D出口),乘66、260、6、6A、6X號巴士到赤柱廣場或赤柱村站;在渣甸街(銅鑼灣港鐵站F1出口),乘40號綠色小巴在赤柱市集下車;在尖沙咀新港中心搭973號巴士到赤柱。